第508章 服裝廠書記到了
矮腳虎傻愣愣仰頭看著賀羽翔,渾身冒著一股憨傻勁兒:“但我不喜歡他啊,他個悶葫蘆,又瘦不拉幾的,不愛蹦蹦跳跳不愛笑,我不喜歡這樣的哥們兒。”
賀羽翔盯著他。
矮腳虎弱弱道:“好吧,看在班長你的面子上,那我?guī)嬉幌掳伞!?
賀羽翔滿意了。
他心情頗好的去前院,就看到小姨在給小鈺編頭髮。
陳清喜歡小鈺這一頭柔順光滑的頭髮,給她編了好看蝴蝶結雙馬尾的髮型,“好了,我要上班去了,待會穿上雨靴跟著哥哥姐姐去上學,在學校好好玩,知道嗎?”
“知道!”
小鈺響亮應答。
陳清笑著揉揉她肉嘟嘟的臉蛋,便去公交站和田夢雅匯合。
兩人今天目的是最後一家學校。
抵達目的地後,兩人都跟土老帽一樣,仰望著這龐大而壓抑的建築羣。
陳清看資料的時候,知道它的來處,說道:“這是五十年代中蘇蜜月期的產物,好像之前號稱要建成‘遠東第一紡織教育基地’。”
眼前的學校,連綿的紅磚房一眼望不到頭,空曠的操場能跑馬,五層的主教學樓像一堵厚重的城牆。
抱著巨大的期待,兩人走了進去,看著髒亂差的環(huán)境,不約而同皺起眉頭。
整個學校都散發(fā)著淡淡的黴味,紅漆刷在斑駁的牆上,有些字已經剝落,外表華麗巍峨,內裡破敗而空洞。
這所學校的校長不在,陳清和田夢雅便直接去聽課了。
推開一扇虛掩的教室門,一股混雜著汗味、粉筆灰和陳舊紙張的氣息撲面而來。
階梯教室大得驚人,能容納三百人的空間,此刻只在前三排稀稀拉拉坐了不到五十名學生。
講臺上,一位頭髮花白、戴著厚厚眼鏡的陳老師,扯著嗓子道:“同志們!紡織工業(yè)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我們要深刻理解‘抓革命,促生產’的偉大指示……”
他拿起搪瓷缸喝了一口茶水,繼續(xù)念道:“將無產階級政治覺悟,落實到每一根紗線、每一寸布匹的質量上!嗯,下面講棉纖維的物理特性,長度、細度、強度……”
臺下的學生大多神情木然。
有人偷偷在說悄悄話。
有人支著頭,眼神放空地望著窗外光禿禿的梧桐樹。
只有前排零星幾個學生,努力記錄著。
陳清注意到,教室角落裡堆放著幾臺蒙塵的、老式的手搖織布機。
上面掛著‘傳統(tǒng)紡織工具(僅供批判認識)’的牌子。
它們與講臺上空洞的理論,構成了一種無聲的諷刺。
陳清悄悄退出,在筆記本上寫寫劃劃,又前往下一個教室。
這所學校的老師算是還可以,每一個都在好好的念課本,但也只是念課本。
怪不得她之前培養(yǎng)的一批人很快就被服裝廠收走了一大半,原來現在服裝學校是真不教什麼東西。
逛了一圈,田夢雅問陳清:“你最後會選哪個學校?”
陳清:“1和3吧。”
這兩所學校能容納下八九百人。
第一所學校主要是害怕被他們鬧事,現在這一所學校,太大了,到處都很破,老師和學生都沒有一點鮮活氣息。
陳清帶著報告去輕工業(yè)局,把自己總結好的資料呈上去,正好讓下一任書記選擇。
巧的是,運動服裝廠書記來報道了。 他是連安泰連廠長廠裡的副廠長,算是小小的升遷。
陳清記得當初在廣交會上,連安泰還說要來服裝廠觀摩學習,沒想到直接派他服裝廠的書記來運動服裝廠了。
齊局長給雙方做介紹:“陳同志,這是你們運動服裝廠的未來書記,魏建平。魏同志,眼前這位女同志,就是大名鼎鼎的陳清了,也是運動服裝廠一把手。”
齊局長給陳清身份定性。
魏建平也來之前也清楚,他很難撼動陳清位置,此刻心中也無太大波瀾,笑著和陳清打招呼:“陳同志,我一個老同志,就拜託你多多照顧了。”
“魏同志客氣了。”陳清禮貌道。
齊局長道:“陳同志,上次你提議組織新人進校教學,爲學生提供就業(yè)機會方案通過,以及借住第三服裝廠,解決第三服裝廠家屬就業(yè)的方案,經研究決定同樣予以通過。”
陳清笑道:“謝謝齊局長。”
齊局長:“沒事,你們忙去吧。”
兩人便聽話都往外走,出門後,陳清問魏建平:“魏同志,你現在有地方住嗎?”
魏建平道:“我暫時借住第三服裝廠。”
陳清點點頭,運動服裝廠的宿舍樓沒那麼快建好,借住第三服裝廠是最好的選擇。
“那你第一天剛來,也不著急展開工作……”
魏建平打斷她:“沒事,家裡的事情,我媳婦都會管理好,陳同志,你有什麼事儘管說。”
陳清看著眼前的男人,三十七八歲上下,身形不高,甚至有些清瘦,但骨架勻稱,表面上來看帶著一種溫和的謙遜。
“明天吧,今天剛到羊城就展開工作也太累了,我也沒有不近人情到這種地步。”
“好。”
魏建平也沒勉強。
兩人在輕工業(yè)局門口約定好,明早九點工地附近的街道辦見面,便分開了。
田夢雅立即問:“陳清,你感覺這書記怎麼樣?”
“不好說。”
陳清也沒有厲害到能憑藉三言兩語將一個人本性查探清楚的程度。
田夢雅:“你們去齊局長辦公室的時候,我在輕工業(yè)局打聽了,他有九個孩子。”
陳清:“!!!”
她震驚的嘴巴微張,聲調都變了。
“那麼多!”
“嗯,五個兒子,四個女兒,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下鄉(xiāng)了,現在帶來這邊的有六個孩子。”
田夢雅也納悶。
正常情況來說,有兒子的人家,選擇生五六個就差不多了。
他家生九個。
的確太多了。
於是她又再打聽了一番,得知了最終結果,故弄玄虛道:“你猜猜他爲什麼孩子多?”
“爲什麼?”
“我不是問你嗎!你好煩!算了,我告訴你吧,是因爲他爸媽覺得他們家是三代單傳很容易斷子絕孫,他們兒媳婦能生,就多生一點,一生就生了九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