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烈山神農

巴別塔之後麥西的後代南遷(現在的非洲);亞伏的後代遷到西北方(現在的歐洲);羲伯的兒子法勒留下來。軒轅同他的部落遷到東方長江、黃河流域開始了華夏文明。羲伯的另一個兒子約坍可能也在其中。

軒轅到了東方,和他一起來的三個大部落七十二個小部落。衆部落到達一個新的地方還不適應,所以多有疾病、時長食不果腹。那時時,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糧食可以吃,哪些草藥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獵過日子,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獸越打越稀,人們就只好餓肚子。誰要生瘡害病,無醫無藥,不死也要脫層皮啊!老百姓的疾苦,烈山氏瞧在眼裡,疼在心頭。怎樣給百姓充飢?怎樣爲百姓治病?

烈山氏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第四天,他帶著部落的一批臣民,從家鄉隨州歷山出發,向西北大山走去。他們走哇,走哇,腿走腫了,腳起繭了,還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一個地方。只見高山一峰接一峰,峽谷一條連一條,山上長滿奇花異草,大老遠就聞到了香氣。

烈山他們正往前走,突然從峽谷竄出來一羣狼蟲虎豹,把他們團團圍住。烈山馬上讓臣民們揮舞神鞭,向野獸們打去。打走一批,又擁上來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都趕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條條一塊塊傷痕,後來變成了皮上的斑紋。這時,臣民們說這裡太險惡,勸烈山回去。烈山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麼能回去呢!”

他說著領頭進了峽谷,來到一座茫茫大山腳下。這山半截插在雲彩裡,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溜光水滑,看來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們又勸他算了吧,還是趁早回去。烈山搖搖頭:“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麼能回去呢!”

他站在一個小石山上,對著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辦法。後來,人們就把他站的這座小山峰叫“望農亭”。然後,他看見幾只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爬過來。烈山靈機一動,有了!他當下把臣民們喊來,叫他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秋天搭到冬天,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來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層,才搭到山頂。傳說,後來人們蓋樓房用的腳手架,就是學習烈山的辦法。

烈山帶著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頂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紅的、綠的、白的、黃的,各色各樣,密密叢叢。烈山喜歡極了,他叫臣民們防著狼蟲虎豹,他親自採摘花草,放到嘴裡嘗。爲了在這裡嘗百草,爲老百姓找吃的,找醫藥,烈山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幾排冷杉,當做城牆防野獸,在牆內蓋茅屋居住。後來,人們就把烈山住的地方叫“木城”。白天,他領著臣民到山上嘗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著火光把它詳細記載下來: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飢,哪些能醫病,都寫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裡一嘗,霎時天旋地轉,一頭栽倒。臣民們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經不會說話了,只好用最後一點力氣,指著面前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們慌忙把那紅靈芝放到嘴裡嚼嚼,喂到他嘴裡。神農吃了靈芝草,毒氣解了,頭不昏了,會說話了。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草能起死回生。

臣民們擔心他這樣嘗草,太危險了,都勸他還是下山回去。他又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麼能回去呢!”說罷,他又接著嘗百草。他嘗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嘗,還是用木桿搭架的辦法,攀登上去。一直嚐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這裡的山山嶺嶺。

他嚐出了麥、稻、穀子、高粱能充飢,就叫臣民把種子帶回去,讓黎民百姓種植,這就是後來的五穀。他嚐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神農本草》衆部落都得到烈山氏的恩惠,所以推烈山做天下共主,稱神農(也叫炎帝)。

第六十四章所羅門第七十一章猴王得神兵第四十四章準提道人收孔宣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一百零五章猴王被壓五行山第一百零七章東方朔第四十六章齊聚誅仙陣(二)第七十八章悟空戰哪吒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十七章姜子牙下山(三)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十七章牛郎織女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四)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一百六十三章悟空收八戒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九十八章呂洞賓第六章盤古兒女第一百六十八章五莊觀第一百六十七章四聖試禪心第四十三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三)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五十一章本元了恩怨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楊堅第七十五章鬼谷子第四十五章齊聚誅仙陣第七十五章鬼谷子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一百八十九章西行遇前緣第九十九章項羽第二百二十五章宗教改革(二)第二百章會昌滅佛第五章羊與蛇第八十七章合縱連橫第二百二十三章蓋恩夫人第八十八章合縱連橫(二)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尹志平第一百六十九章五莊觀(二)第八十六章西門豹第一百九十三章終到靈山第一百四十五章蘭陵王第七十八章悟空戰哪吒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二百二十三章蓋恩夫人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蓋恩夫人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成肉身第二百二十五章宗教改革(二)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一百七十五章智激美猴王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藝復興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樓第二百零八章方臘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六十一章大衛第四十二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二)第五十六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二)第一百四十二章司馬懿(二)第一百三十章使徒傳道(七)第一章錯失良機第六十五章東周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一百八十七章騙取芭蕉扇第四十一章孔宣兵阻金雞嶺第一百三十一章使徒傳道(八)第五十章大會萬仙陣(四)第十六章少康復國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一百六十三章悟空收八戒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二百一十八章姚廣孝第十章巴別塔第八十二章鬼谷子(二)第九十二章長平之戰(二)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三)第一百零八章十二使徒第二百零一章五代十國第一百九十五章終成正果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一百零九章叛徒猶大第二百零五章楊繼業
第六十四章所羅門第七十一章猴王得神兵第四十四章準提道人收孔宣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一百零五章猴王被壓五行山第一百零七章東方朔第四十六章齊聚誅仙陣(二)第七十八章悟空戰哪吒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十七章姜子牙下山(三)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十七章牛郎織女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四)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一百六十三章悟空收八戒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九十八章呂洞賓第六章盤古兒女第一百六十八章五莊觀第一百六十七章四聖試禪心第四十三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三)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五十一章本元了恩怨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楊堅第七十五章鬼谷子第四十五章齊聚誅仙陣第七十五章鬼谷子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一百八十九章西行遇前緣第九十九章項羽第二百二十五章宗教改革(二)第二百章會昌滅佛第五章羊與蛇第八十七章合縱連橫第二百二十三章蓋恩夫人第八十八章合縱連橫(二)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尹志平第一百六十九章五莊觀(二)第八十六章西門豹第一百九十三章終到靈山第一百四十五章蘭陵王第七十八章悟空戰哪吒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二百二十三章蓋恩夫人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蓋恩夫人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成肉身第二百二十五章宗教改革(二)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一百七十五章智激美猴王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藝復興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樓第二百零八章方臘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六十一章大衛第四十二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二)第五十六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二)第一百四十二章司馬懿(二)第一百三十章使徒傳道(七)第一章錯失良機第六十五章東周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一百八十七章騙取芭蕉扇第四十一章孔宣兵阻金雞嶺第一百三十一章使徒傳道(八)第五十章大會萬仙陣(四)第十六章少康復國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一百六十三章悟空收八戒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二百一十八章姚廣孝第十章巴別塔第八十二章鬼谷子(二)第九十二章長平之戰(二)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三)第一百零八章十二使徒第二百零一章五代十國第一百九十五章終成正果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一百零九章叛徒猶大第二百零五章楊繼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聂荣县| 宜章县| 芜湖县| 衢州市| 友谊县| 沧州市| 额敏县| 五大连池市| 高要市| 滁州市| 原平市| 河池市| 浮山县| 汾西县| 平远县| 东乌珠穆沁旗| 湘潭县| 韩城市| 通州市| 凤山市| 临澧县| 邵阳县| 定结县| 阿尔山市| 南涧| 台南市| 土默特右旗| 荥阳市| 广德县| 长治市| 巨鹿县| 当雄县| 阳城县| 肇庆市| 襄城县| 福泉市| 呼和浩特市| 闵行区| 光山县|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