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

次日天亮,馬吉翔一行人,跟著變牙簡一路西行,跋山涉水,總算在數天後,就順利到達緬甸的王都,阿瓦城。

阿瓦城,是緬甸歷史上歷史最爲悠久的都城,無論是撣邦王朝,還是東籲王朝,抑或將來的貢榜王朝,都是以此城爲緬甸的政治中心。

之所以諸個緬甸王朝,都選擇此城爲首都,實在是因爲這座都城的設計別具匠心。它北靠伊洛瓦底江、東依密埃河、南邊和西邊則挖掘運河形成環城水道,造出一個人工島嶼。建於島上的都城阿瓦,交通方便、物產豐富,而且易守難攻,這便宜是緬甸歷代王朝,都鍾愛此地定都的原因。

入到王城後,變牙簡讓馬吉翔一行人先去驛館住下,便先入宮通報。

他入得宮門時,那緬王莽達,人稱彬德萊王,此時正與王后阿杜拉山達黛維一起,抱著最小的王子小那臘代巴,在眉南宮中,一道閒聚飲酒作樂。

聽到變牙簡前來有要事稟報,守在宮門外的太監鄂高,立即上奏,緬王莽達此時心情正好,便令變牙簡立即入眉南宮覲見。

變牙簡入得宮來,立刻將明國使臣馬吉翔等人,想要入朝求見國王,讓那明朝的桂王朱由榔及其手下,得以入緬暫蹕以避唐軍鋒芒之事,向莽達與王后簡略地說了一遍。

聽了變牙簡的述說,緬王莽達與一旁的王后阿杜拉山達黛維,皆是大吃一驚。

“你是說,現在那明國的桂王朱由榔,已被唐軍逼得走投無路,乃至想到我國中躲避,以求暫且保命,免受那唐軍追殺,是這樣的麼?”莽達尚未發言,一旁手抱王子的王后,已低低地向變牙簡發問。

“稟王后,正是如此。”變牙簡急急回道:“現在朱由榔困守雲南永昌孤城,形勢十分危急,已是難以持久。故他思來想去,只有暫來我國中避難,方爲保命之道。也正是因爲情況緊急,他纔派了他手下的親隨太監馬吉翔等人,作爲入緬使者,晝夜兼程地前來我國,想要先行拜會國王陛下。”

變牙簡說完,國王莽達與王后二人,不覺下意識地互相對望了一眼。

莽達年過半百,鬚髮花白,那黎黑的臉上,道道皺褶卻是漸漸緊湊,有如一朵風中菊花。他不停地捋著鬍鬚,眉頭緊皺,卻是一句話也沒有說。

國王莽達沒說話,旁邊的王后卻又一臉慌張地說道:“那如何使得!陛下,這朱由榔萬不可收留!我聽聞明朝國中,那唐王李嘯勢力最大,橫掃其他的明朝勢力,卻是有如明朝的隱形皇帝一般。這樣厲害的人物,只怕將來最終會一統明朝天下吧。那這桂王朱由榔,若是逃至我國,只怕會引起緬甸與中國的糾紛,這樣的話,豈不是會給我們國家,帶來不可預測的可怕災難麼?”

王后的話語說完,旁邊的莽達卻是一聲輕嘆,然後輕輕搖了搖頭。

他對王后說道:“王后,事情當不至此。你知道,我緬甸與那明朝,乃是藩屬關係,現在宗主國的宗親有難,欲來投我國,我國卻是有義務加以收留,不好明加拒絕。再說了,那朱由榔勢窮來投,其下屬官員與兵馬,必是十分有限。估計明朝的唐王志在天下,也不會再對這麼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來個耗時費力的跨國追殺。”

“陛下說的是,朱由榔已然失勢,那唐王李嘯志在明國,確實沒必要對這逃往我國的喪家之犬,再繼續窮追加猛打。”變牙簡在一旁急急插話:“而且,在下在想,那朱由榔此番來投,必會攜帶其多年蒐括的全部財物。他的一衆部下,必會將全部的身家財寶,帶到我緬甸境中,到時候,他們的這裡金銀財寶……”

“咳,咳。”莽達用輕咳聲,打斷了雙眼放光的變牙簡那一臉期盼的描述。

“變牙簡,你這個人,怎麼如此愛財。明朝人有句話說得好,君子好財,取之有道。朱由榔既是勢窮來投,我等豈可顯出如此貪鄙之相,豈不大失氣度?以吾看來,還是要略盡地主之誼,讓他在緬甸得以暫時安居便可。如此一來,既可彰顯我緬甸容人氣量,以盡藩屬之責,又可讓朱由榔等人視我緬甸爲最後的堅實依靠,從而對我等感激涕零。而且,將來那朱由榔萬一真有機會能返回雲南,重新成爲明朝的實權藩王,那他一定也會對我國感恩戴德,將來我國與雲南的貿易交往,卻是更要方便得多。這將來的種種好處,豈不是遠遠超過他所帶的這些財物寶貨了麼?”

莽達斥責的話語,讓變牙簡臉現愧色。他雖心下猶有不服,卻也不得不在表面上連連認錯。

莽達說到這裡,頓了下,又向變牙簡說道:“那馬吉翔等人,現在何處?”

“稟陛下,他們今天剛到阿瓦,我已安排了他們前去館驛入住。”

“哦,那你下去告訴他們,吾已允許他們主使與副使二人,明天入朝覲見。”莽達淡淡道。

“是,那在下這就下去傳達。”

次日上午,緬王莽達在王宮正殿,正式接見主使馬吉翔與副使楊在二人。

“明國桂王使臣馬吉翔,得見天顏,何其幸甚。恭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望著伏跪於地的馬吉翔與楊在二人,這兩位來自天朝上國的使臣,竟這般言辭卑切,大行其禮,莽達心下既得意又感慨。他一聲輕咳,示高一旁的親隨太監鄂高,令他們起身說話。

“二位使臣,你等出使我國,卻是所爲何事啊?”二人起身後,莽達斜倚靠背,淡淡說道。

“稟國王,我等是奉明朝桂王之令而來,只求能在貴國暫住一些時日,……”馬吉翔隨及將朱由榔想要前往緬甸之事,向莽達簡略地說了一遍。

馬吉翔察顏觀色,見莽達似乎並未顯出爲難之色,遂又急道:“陛下,爲表誠意,桂王還特備了一車金銀器物爲見面之禮,區區心意,還請望陛下笑納。”

他說完之後,又畢恭畢敬地從懷裡掏出桂王朱由榔的印信,交給一旁的太監鄂高。

鄂高轉呈莽達覽閱,那莽達精通漢文,大致看完後,淡淡一笑,便向馬吉翔楊在二人說道:“桂王之信,倒是懇切。想來我國與明朝,亦有藩屬之誼,如今他既有難,又誠心相求,吾如何可見難不救。這般吧,你回告桂王,說他這般請求,本王允了。”

“多謝陛下!陛下真是深仁厚德的仁慈之君,我們不勝感激!在下在此,代桂王向陛下謝過了。”聽到莽達開口允許,馬吉翔一臉喜不自勝,迅速拱手致禮,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不料,那莽達輕咳一聲,又道:“只不過,因爲敝國乃是小邦,容納有限,他隨行的一衆人馬,卻不可太多。尤其是,除了少許貼身護衛外,不可再帶任何兵員前來,你可記住了?”

原本一臉喜色的馬吉翔,聽到這裡,臉上的笑容,頓是僵住了。

這是怎麼回事?

那桂王只帶貼身護衛與一衆隨從,卻不帶任何兵馬,這,這一到了緬境,豈不是任人宰割?!

馬吉翔身體發顫,他盯著自已那侷促不安的腳尖,額頭開始滲出涔涔細汗。

“怎麼了?吾這般要求,貴使可是不願?”見他這般模樣,莽達立刻猜出了他心中所想,冷笑道:“桂王既然只是想在我國避難,那隻帶貼身護衛與一衆官員隨從,已然足夠。他若還要帶大批兵馬前來,那吾不免要想,這桂王來到我緬境,到底是避難呢,還是想要趁機謀奪我緬甸的土地呢?”

聽到莽達說出這般已然隱帶殺機的話語,馬吉翔不覺渾身一顫,一時間,他心下焦急又言辭不達,嘴脣象兔子一樣囁嚅著,卻說不出話來。

倒是一旁的楊在尚是清醒,見馬吉翔一時失語,遂立即拱手答道:“陛下多心了。我等本是前來貴國避難,安有謀奪貴國土地之卑鄙想法。想來我等回稟之後,桂王定會聽從陛下之意見,這多餘的兵馬,桂王當決不會帶,請陛下大可放心。”

見楊在反應尚是敏捷,回答還也得體,莽達滿意地嗯了一聲,便揮了揮手道:“好吧,桂王入緬之事,就先到這裡了。你等復與我方主事大臣變牙簡,一道商議入緬細節。議好後,立即返回雲南去回稟桂王吧。”

馬吉翔與楊在二人,連忙齊齊拱手:“多謝陛下!”

莽達隨後退朝,馬吉翔與楊在二人,亦稱喏而退。

這二人不知道,在他們的背後,有一雙陰鷙的眼睛,正牢牢地盯著他們離去的背影,臉上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這個人,便是緬王之弟莽白。

這個莽白,乃是在正史上十分有名,最終殺兄屠侄,成功謀奪緬甸皇權的梟雄。

方纔聽了莽達與馬吉翔等人的會話,莽白在心下,其實是十分不贊同讓桂王朱由榔等人入緬的。

因爲他知道,現在朱由榔已是唐軍正在追逐的獵物,他若逃到緬境,極可能會把戰火從雲南帶到緬甸。這樣一來,緬甸國中必定大亂,這是他所絕不願意看到的。

更何況,現在的他,其實一直在緊鑼密鼓地籌劃造反事宜,日日都與妙瓦底侯內謬山覺大將等親信部下,商議要如何攻打皇宮,奪取王位一事。他這般謀劃,正是需要國境寧靖周邊安穩,這樣才能讓自已順利起兵奪權,纔不會因此而橫生枝節,徒遭外國干涉。

故而,聽到方纔馬吉翔等人的談話,莽白大爲吃驚。只不過,他還來不及反對與勸諫,那緬王莽達已答應了馬吉翔的要求,聖言一出,莽白也只能無可奈何了。

只不過,他又暗暗想到,朱由榔等人就算逃到緬境,那唐軍想要入緬追殺,只怕也不會那麼快。

那麼,等自已造反成功,便將朱由榔等人全部擒殺,將頭顱送歸明朝,呈送給唐王李嘯。那當可成功地平息唐軍之怒,讓他們不至於發兵攻打緬境。

至於朱由榔等人帶來的財貨麼,嘿嘿……

想到這裡,莽白的臉上,隱隱泛起一絲冷笑。

而在退朝之後,馬吉翔與變牙簡一條條地商議了桂王朱由榔入緬的相關細節與程序。在經過了兩個多時辰的詳細商談後,總算最終達成了一份具體的入緬協議。

這份協議的主要內容爲,朱由榔只可帶其自已的家屬,以及僅有二十人的衛隊,並只能帶不超過一百名的下屬官員前來緬甸定居。而這來隨從與官員,皆不得帶超過五人的家屬。

朱由榔一行人自入緬境後,包括其衛隊在內,所有武器皆要全部上交,不得私留,以免有人持械生亂。然後,由緬甸派兵,一路從邊境護送他們,安全到達阿瓦城。

到達阿瓦見過國王之後,朱由榔他們可在阿瓦城隔江相望的實階城“親漂杏”(信妙辛)佛塔附近,自行修造房屋定居,緬甸君臣不加干涉。

馬吉翔楊在二人談妥細節後,便與其弟馬雄飛一起,帶上那數百人的衛隊,一道回返雲南。那變牙簡則安排兵馬,一路護送其到中緬邊界。

馬吉翔等人入得銅鐵關,進入明境,立刻馬不停蹄,直駛永昌。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就在馬吉翔等人剛入永昌地界,便有探馬緊急來報,來唐軍已成功剿滅沙定洲部土司兵馬,正驅馳大軍,一路趕往永昌。

唐軍一路西行,過昆明,楚雄,蒙自,在經過了十八天的長途跋涉後,一路跋山涉水,繞走煙瘴,終於就要進逼永昌府城下。

得到消息的朱由榔,大驚失色。

雖然他在心下早有準備,知道那沙定洲部絕對強撐不了多久,就會被唐軍擊潰覆滅,但他還真沒想到,唐軍消滅這雲南第一大土司沙定洲部,竟會如此之快,簡直可謂是風捲殘雲!

怎麼辦?

現在唐軍終於來到滇西,不日就要兵臨永昌。以唐軍的強大兵力,攻打這險峻之城永昌,哪怕就算會有所波折,卻也不會比消滅沙定洲部難太多。

那自已若是不想在永昌與城同殉的話,除了儘快逃緬之外,真的再無其他辦法可想了。

就在這時,朱由榔聽到馬吉翔率衆歸來,簡直有如撈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心下十分歡喜,立即下令在客廳接見他。

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六章 選擇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一百章 到達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極的決策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五十章 軍議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
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六章 選擇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一百章 到達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極的決策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五十章 軍議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南县| 沅陵县| 安庆市| 海城市| 八宿县| 松原市| 太仓市| 安岳县| 明星| 项城市| 岳池县| 平乡县| 大同县| 张家港市| 德庆县| 西林县| 娱乐| 阜城县| 杭锦旗| 固安县| 五寨县| 理塘县| 邛崃市| 阳朔县| 方城县| 高淳县| 昌平区| 班玛县| 榕江县| 旺苍县| 新蔡县| 峨山| 武胜县| 灌南县| 靖远县| 兴安县| 东源县| 乳山市| 抚松县| 合水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