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

“大當家的,在下之計,就五個字。”汪頭目搖晃著腦袋,緩緩而道。

“哪五個字?”一旁的剁腦殼忍不住了,搶在一隻眼之前問道。

“火燒牛蹄墩。”汪頭目一字一句地說道,言畢,兩隻三角眼顯出陰狠之光。

“火燒牛蹄墩?倒是有些新鮮,汪頭目,你詳細講下。”一隻眼斜靠在座位上,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

汪頭目離開座位,踱步走到一隻眼面前,拱了拱手說道:“大當家的,牛蹄墩墩牆高厚,又有援軍可恃,我幫弟兄若是硬攻,絕對是損兵折將,難有勝果。但若我們實施火攻,卻可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效果。

一隻眼臉綻笑容:“好個火攻,不錯不錯,你且繼續說下去。”

汪頭目見一隻眼心動,頓時精神抖擻,他提高聲音說道:“我幫現共有一百來號弟兄,大當家受傷,可與五十來名弟兄留下守護山寨。在下不才,願率五十名識得夜色走得夜路的兄弟,全部身著黑衣,身帶軟弓火箭,在天黑前,趕到牛蹄墩附近埋伏。待到牛蹄墩內之守卒睡熟之際,將牛蹄墩四面圍定,一齊朝墩內發射火箭。那牛蹄墩纔不過百步之大,馬圈圍牆三米高,人是難攻上去,但卻根本擋不住我火箭拋射進攻。幾番火箭齊射後,定能將牛蹄墩內全部宅屋人口一同燒殺。此時,就算安東衛其他的墩軍與戶所軍發覺,立刻前來營救,我們弟兄們也早已順利撤走,整個牛蹄墩內估計只會剩下一堆死屍與焦炭,就讓來援的官軍去好好收拾吧。”

汪頭目講完,周圍的匪徒一片歡騰,連呼好計。連剛纔怒斥他的侯頭目,也是一臉興奮莫名之色。

一旁的剁腦殼此時卻依然面帶疑慮:“若墩內之人,及時發現,放下吊橋衝出去,又當如何?”

汪頭目仰頭大笑:“牛蹄墩只有朝東一個出口,我放二十名弓箭手守於此門口,他們若想逃出,弓箭手一同放箭,任何一個敢出來的人,怕都會被射成刺蝟。”

上座的一隻眼用右手在面前的桌子上重重一擊,大笑起身:“他孃的,真是好計,汪頭目,沒想到你小子還有這麼一手。此事若成,每個有功的弟兄都會重重有賞,要銀子還是要女人,任挑,哈哈!”

日頭西下之際,李嘯與墩內衆人每個人均風捲殘雪般吃完三個大餅,吃完這一頓難得的飽食之後,大家又一起說笑一陣,便各自回屋歇息。

李嘯心下卻難平靜,他在想,明天去百戶所時,蘇福百戶長會有什麼話要對他說。

只是招收夜不收哨騎麼?還是有其他之事?

李嘯又一個人踱到院中,天已漸漸黑了,一陣陣的涼風吹來,帶著一股秋意泛起的味道。

望著面前高大的墩身,李嘯來了興致,順著軟梯爬上墩身上頭的望廳。

李嘯平視著墩門前方,月色朦朧,天地之間景物模糊,只是遠處似乎有一小片黑色的海潮泛起,海潮涌動處,偶爾反射出一點微小的星光。

李嘯猛地從自已的遐想中醒悟過來,自已面對的方向,是泊峰墩,那個地方靠近高大的老爺山,哪裡有什麼海潮!

真正靠海的地方,是在自已的背面方向。

那麼,那一小片在朦朧月色下慢慢向牛蹄墩移過來的“海潮”是什麼,還有那反射點點的星光?

隨著那片“海潮”越來越清晰,李嘯的腦有如電石火花般高速運轉,他猛地睜大了眼睛!

敵襲!

絕對是敵襲!!

那黑色海潮,絕對是身著夜行黑衣的敵兵,那在月色下的點點的亮光,肯定是箭矢或刀劍的閃光!

他瞬間明白了,這一定是被他砍去左手的一隻眼派兵報復,不然,沒有任何軍隊會對一個毫無油水的小小牛蹄墩感興趣。

一聲震耳欲聾的號炮從墩臺上炸響。

這是明白過來的李嘯所立刻施放的報警信號。放炮後,李嘯以最快的速度爬下墩臺而去。

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有犯敵百餘人,舉放一煙一炮;五百人,舉放二煙二炮;千人以上,舉放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舉放四煙四炮;萬人以上,舉放五煙五炮。

這個規定一直被各個墩臺所遵守。李嘯目測,按目前所見的這股隊伍的寬度,應該只有百人以下,所以他只放了一炮,因在夜間,放煙附近墩臺也看不到,李嘯便未做這樣無意義的事情。

李嘯下得墩臺,墩裡的其他人此刻都已被驚動,一個個手忙腳亂的從房間裡跑出。

李嘯向他們大吼道:“匪兵來襲,大家速來聽我安排。”

衣衫不整的劉一顯妻子王氏面容失色:“李哥兒,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有匪兵來攻?”

李嘯沒時間跟她解釋,只是向她大吼道:“王嫂,爲防火攻,你速帶張嫂與孟嫂,將墩內居屋外所有有木頭的地方,統統用水澆溼。”

驚惶的王氏大聲應諾,帶著幾名女子匆忙而去。

李嘯又轉頭對著劉一顯大喊:“劉甲長,你速開武庫,你、我、常正三人速將武庫內各類武器與軍用物質轉移的墩身望廳,敵人的火箭射不到這麼高的地方。”

此時付鐵趕緊上前:“李哥,我該做什麼。”

李嘯急喊道:“付鐵和劉哥兩人,去把咱們的麪粉等食物拿過來,也轉移到望廳上去,能拿多少是多少。”

付鐵點頭,一拉起猶在旁邊嚇得發愣的劉揚壯,一同轉身急奔而去。

如果從天空上俯看去,此時的墩內是這樣一副場景:

王氏帶著張氏、孟氏,各自手拿水勺,急急地從放在劉一顯房屋外的大水缸裡拼命舀水,四處奔跑著,澆淋在墩內的木柱,木門,木窗等處。而李嘯則一個人手提著那繳獲的一大堆武器,正急急地從軟梯向上爬,他身後,是手中拿著墩內各類武器與軍用物質的劉一顯與常正,也正跟著他向上爬去。而付鐵與劉揚壯則正急急地把麪粉與各類食物從各人房間裡扛出,堆放於一處,準備運上望廳去。

李嘯一流的應變能力,機敏的處置方式,讓墩內每個不停忙碌的人,心下都有了一份堅實的依靠。

在周圍的馬圈圍牆外面響起密密的腳步聲時,墩內的武器與食物均已安全轉移到望廳上,這高達十多米的墩身望廳,四處有堞垛的保護,匪兵的火箭不是那能容易射得上來的,就算有幾支運氣好能射上來,上面的人也可以迅速加以撲滅。

在匪兵們發動進攻的最後時刻,李嘯帶著王氏、張氏、孟氏三人抓緊最後的時間爬上登上懸掛的軟梯。

王氏、孟氏已開始沿梯上爬,而隊伍最後的張氏猶豫了一下,又趕緊轉身向自家屋裡跑去,這個節儉慣了的女子,想再拿點好衣服帶上去。

李嘯在她身後大吼:“張嫂,別再拿東西了,來不及了,快隨我上望廳。”

他的話語剛落,四下裡,幾十枚帶著尖銳嘯音的火箭已從馬圈圍牆四周迅疾而落。

一枚滋滋燃燒的火箭兇狠地穿入正向屋裡猛跑而去的張氏後背。

她慘叫一聲,撲地倒地。

望廳立刻上響起她丈夫劉揚壯那撕心裂肺的呼喊:“天啊!”

(注:有些讀者可以會質疑,爲什麼墩臺晚上沒人安排值守,因爲在這個時代,由於不少人有夜盲癥,所以夜間的軍事行動不是很多。只有那些靠近邊地戰事瀕繁的那些軍鎮,象靠近北虜的宣府鎮,或靠近東虜的遼東鎮等,纔會在軍墩裡安排人值班守夜。象安東衛這樣的內地軍墩民墩,都沒有安排人守夜的任務。)

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88章 疑忌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4章 河邊格鬥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51章 新的規劃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69章 吳三桂第58章 鬧餉(上)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48章 面試第59章 鬧餉(中)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71章 海商蔡守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48章 面試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6章 歸程驚變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9章 傻漢劉喜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21章 千戶黎應笙
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88章 疑忌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4章 河邊格鬥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51章 新的規劃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69章 吳三桂第58章 鬧餉(上)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48章 面試第59章 鬧餉(中)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71章 海商蔡守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48章 面試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6章 歸程驚變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9章 傻漢劉喜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21章 千戶黎應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东海县| 涿州市| 横峰县| 靖江市| 博乐市| 曲水县| 颍上县| 尼玛县| 关岭| 金溪县| 清苑县| 远安县| 吉木萨尔县| 新津县| 屏东县| 桦甸市| 克东县| 宝清县| 扎赉特旗| 南部县| 兴宁市| 南澳县| 大荔县| 皮山县| 桑日县| 彩票| 大英县| 凤凰县| 嘉祥县| 无为县| 青海省| 博乐市| 宁明县| 兴国县| 曲周县| 平塘县| 巴塘县| 绥芬河市| 洛浦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