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

兩日後,宣府鎮巡撫衙門大堂。

“什麼,上書請復大寧都司,奪回從現邊牆一直到北海的大明領土?”

宣府鎮巡撫朱之馮,看著王鬥,睜大眼睛:“請復大寧都司這是好事,不過本撫記得,大寧都司最盛時,也不過佔據漠南,什麼時候,到北海了?”

朱之馮感覺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分明記得,明初中設立的大寧都司,最北,也只到陰山一線,被王鬥一說,生生擴大好多倍,領土可以這樣擴張的,讓朱之馮感覺很驚奇。

“北海屬於我漢家土地,這是不可分辯的事實。”

王鬥一本正經道:“本侯記得,漢時的蘇武,就曾經在北海邊放過羊,驃騎將軍霍去病,封狼居胥,兵鋒也到達北海邊上。”

“大唐時設立安北都護府,還有國初幾大徵,同樣打到北海,鐵的事實證明了,從漢時起,北海,還有一直往南,都是我漢家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就算那些地方,現在不在國朝手中,也是漢時起,被歷代胡人竊居或暫住罷了,王師出征後,自然需要一一跟他們清算。”

“這,這個。”

朱之馮仍然在震驚中。

他有點跟不上王斗的思路,還有,不是說大寧都司嗎?怎麼轉到漢唐去了?

他期期艾艾地道:“永……永寧侯,暫且不說這個,漠南還好,漠北,現我大明,有能力佔據嗎?”

王鬥說道:“有沒有能力佔據,這個不急急先定下調子,再慢慢一步一步光復舊土。

有能力佔的,現在可以佔了,沒有能力佔的,可以留待日後有能力再說。”

朱之馮張口結舌,不知該說什麼纔是。

最近他頗爲忙碌,不過全身充滿激情,看看鎮內一天天變好,心下有種很大的滿足感,對王斗的好感,也一日日加深,當然,原則性的東西他還是堅持的。

靖邊軍擴軍到五萬,他是知道的,如此一股龐大強悍的軍隊戰力放置鎮內,這是一種浪費,現朝廷意思,他略知一二,短期內,想讓王鬥領軍出征流賊或是東虜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若王鬥將注意力轉移出國內,領兵出塞,與塞外胡人,拼個你死我活,他們卻樂意看到。

而歷朝歷代,除了大宋先天不足漢家的皇朝在初朝,都有佔領過漠南,大明同樣如此。

塞外情形,只需佔據陰山一線沙漠與草原的分界線,便可勞勞護住農耕核心,只是,若皇朝一衰敗防線就不得不內撤,再好的邊塞方略也挽不回頹勢。

大明幾百年來,都是邊患嚴重,滿清崛起前,塞外的蒙古人,幾百年中,幾乎每隔幾年,十幾年都有入寇一次,特別在嘉靖年間,更是邊患極重,每次入寇,都不會少於十萬人。

往日在朱之馮觀念中,邊牆外都是荒土,取之無用,但現在慢慢轉變了觀念,邊牆外確是荒土,但要看掌握在誰的手中,現邊牆外的屯田地,各類畜牧廠,朝氣蓬勃,解決了多少百姓的生計?

特別在錦州之戰後,宣大邊牆外的北虜勢力薄弱,正是出兵良機,若能驅之,滅之,至少宣大三鎮,數十年內邊事無憂,百姓安寧,以後國朝,還可以專心對付東虜,這是利於國家,利於子孫後世的好事。

而且光復舊地,也可振奮人心,自己這個巡撫,更可青史留名,對文人來說,這種吸引力難以想象的大。

他當機立斷,有了決定。

不過又沉吟:“依本撫看,朝廷定會同意復設大寧都司,只是出兵的費用,還有這糧餉方面,朝廷怕是……且,上書後,恐又有言官彈劾擅起邊畔,擔憂虜人報復等等……”

王鬥說道:“出兵的糧餉,還是要盡力爭取,至於言官的彈劾,不必理會他們……虜人報復,笑話,他們有能力報復嗎?”

朱之馮對靖邊軍的戰力,也是充滿信心,他說道:“事不宜遲,永寧侯,吾等馬上去尋杜監軍,還有上書紀總督。”

二人匆匆來到鎮守太監杜勳的府邸時,杜勳正坐在大廳內數錢,幾箱白花花的銀圓擺在身旁,杜勳正一枚枚數著,不時傾聽各銀圓相撞時的悅耳聲音。

這是杜勳心煩意亂時的排憂方法,他曾對手下太監說:“自到宣府鎮後,苦悶甚多,咱家每日只有數著銀錢,才能找回內心的寧靜。”

王鬥將得罪人的事,一古腦兒全交給杜勳,現鎮城的官將士紳,已經將怨恨的目標轉到杜勳頭上,暗裡,整天對他抱怨竊罵,杜勳的祖宗八代,家族所有女性,都被問候完畢。

他們還發動京中各種力量,對這個死太監進行各種攻擊,全靠杜勳關係雄厚,人脈深廣,才一直挺了下來。

崇禎帝也認爲,杜勳辦事還是得力的,有人彈劾攻擊他,這是好事,證明杜勳有在做事,若全是一片讚譽聲音,反而有了問題,所以杜勳宣府鎮鎮守監軍的位子,還是坐得很穩。

看王鬥進來,杜勳眼中現出惱怒的神情,又看到朱之馮,更是惱怒,這兩個傢伙,一個陰險,一個頑固,沒有一個好東西。

特別那王鬥,仗勢欺人,自己在宣府鎮成了夜壺的角色,往往一件麻煩事剛擺平,另一件又來了,真真讓人心力交瘁。

他曾對王鬥言:“好累,咱家不幹了,那銀子,咱家也不要了。”

卻不料王鬥匹夫立時翻臉:“拿了我的銀子,說不幹就不幹,那是不可能的。”

杜勳沒方法,只好繼續扮演夜壺的角色。

看二人進來,他淡淡的瞟了一眼,又低下頭繼續數錢,口中懶洋洋道:“永寧侯又有什麼事?咱家想清靜一會都不成?”

在王鬥二人說明來意,他眼前一亮哦了一聲。

……

很快的,永寧侯王鬥,定興伯王樸,宣大總督紀世維,宣府鎮巡撫朱之馮,鎮守太監杜勳,大同巡撫衛景瑗等人的聯名奏疏送到京師,請復大寧都司。

此時禎帝等正忙著醞釀開封大戰,王鬥擴軍到五萬朝廷也有耳聞,從皇帝到閣臣,個個更覺心慌忌憚,正巧這個時候,王鬥申請領兵出征塞外,這是好事,就讓他強悍的大軍折騰去吧。

成功了大明宣大三鎮更加安全,又復增舊土,失敗了,折損的,也是王鬥、王樸的兵力。

而且塞外出徵,哪有那麼容易?從漢唐到大明勞師動衆多少次,都不能清剿塞外胡人勢力,更多的,是深陷泥潭之中,王斗的結果,基本上也是焦頭爛額,吃不了兜著走。

趁這個機會朝廷可以調兵遣將將河南的流賊剿滅,日後待強軍一部部編練出來,做任何事,都可以從容不迫了。

因此朝廷以最快的速度,答覆了王鬥等復設大寧都司的請求,還給了王鬥一個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的頭銜。

當然,出兵的糧餉什麼需要宣大當地自籌,朝廷除了精神上大力支持外物資上,是無能爲力的,而且,若有韃虜可能的報復,需要王鬥等自己負擔全責。

奏疏送到京師,不是沒有言官風聞而動,彈劾王鬥等擅自挑起邊畔,例舉重重可能的危險,盡被崇禎帝留中不報。

大明現在做任何事,都談不上保密,有若漏風的篩子一樣,就算王鬥等人奏疏,沒有抄出在邸報上,很快還是在京師各處,傳得街知巷聞,沸沸揚揚的。

“永寧侯要領軍出征塞外了。”

這個消息,連京中很多孩童都知道。

朱之馮非常擔憂,走漏了消息,讓北虜起了防患之心,王鬥不以爲意,他言道:“不患虜聚只患虜散,他們防範更好,正好將他們集中殲滅了。”

……

在京師,最近時日,除了醞釀中原大戰,戶部尚書倪元璐,則是厲行打擊私錢,爲新錢的鑄造,錢法的通行,打下基礎。

因爲皇帝大力支持,法令甚嚴,各搗錢石臼旁,戶部與都察院官員,每日搗碎的私錢甚多,九門御史,也抓捕了不少私錢販子,還有身上夾帶私錢的小民,充軍的充軍,砍頭的砍頭。

約一個多月後,自覺送來私錢的百姓漸少,抓捕的私錢販子也不多了,然而,朝廷的嚴令,是這些搗錢官,必須一日收集私錢三、四千文,甚至五、六千文,監督嚴格。

所以,各搗錢石臼旁的戶部與都察院官員,不得不自己購買私錢以搗之,辰出午飯,必使班役持錢於臼杵之間,爲人觀看,每天下來,他們都要花費白銀二、三兩,抱怨聲四起,對倪元璐的攻擊更多起來。

堅持到五月份,搗錢的戶部與都察院官員不約而同道:“京師私錢,盡數收繳完畢!”

得報後倪元璐非常高興,若禁了私錢,就可發行優良官錢,也不枉皇上對自己的信任,不過上報皇帝之前,謹慎起見,倪元璐還是決定到街市間,去微服私訪一番。

他帶幾個隨從,到了崇文街一帶,這兒幾裡的街道,錢衢甚多,珠玉寶器更是列立,向是京中兌換銅錢與白銀重點之處。

到了幾處錢鋪之外,更是人來人往,生意興隆。

隨意踱進一家鋪內,這裡,正有幾個小商人,與錢鋪主人兌換銅錢,忽然,倪元璐心中一緊,他清楚的看到了,一個商人,用十兩的白銀,竟換了二萬四千文銅錢。

不是其價限定,一兩白銀,只能換六百文銅錢嗎?除了那六千文銅錢,餘下的一萬八千文錢,難道盡是私錢?或是,這二萬四千文銅錢,盡是私錢?

又朝廷打擊私錢,反讓其漲價了,漲到一兩白銀,可買私錢二千四百文?

倪元璐匆匆出了錢鋪,又走到餘家,越走心越冷,一家家都是這樣。

賣錢諸處,皆是對面現付,一兩白銀,可買銅錢二千四百文,二千五百文,其下的一千八、九百文,或是公然交來,或是於桌下私授,又或少轉來取,朝廷厲行打擊私錢,竟是這個結果?

然爲何上報的,與自己所見的,完全不同?

到了一個市集,倪元璐看到,這裡站著幾個錦衣衛,然旁邊,私錢交易,卻是如火如荼。

“不是說,京中私錢,盡數收繳完畢嗎?”

身旁隨從目瞪口呆。

呆呆地看著那方,倪元璐的心臟,艱難的跳動著,此時夕陽在天邊瀰漫如血,然倪元璐的全身,卻是冰涼無比。

“大明啊……”

倪元璐輕輕說道,聲音無盡悲涼。(。

第284章 向京師報捷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579章 裹脅第176章 廢物第585章 軍工廠第467章 身死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497章 威力第389章 潰逃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743章 南門第279章 強攻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390章 伏擊第29章 分解第186章 命運第106章 斬獲第616章 糜爛第640章 炮轟第447章 土袋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376章 技窮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559章 善後第761章 眼熟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640章 炮轟第553章 血河(上)第502章 決定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76章 法與情第454章 奪炮第535章 落下第114章 騎射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714章 議所向第46章 定裝火藥第418章 忠義營第90章 女營第657章 宣統第250章 填壕第143章 鬧餉第260章 援兵第780章 轉機第96章 烽火連天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147章 空缺第752章 憂慮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676章 孫傳庭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710章 胡寨主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384章 得知第534章 杖斃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35章 驚駭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579章 裹脅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768章 各方第345章 離去第88章 繳獲所得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717章 時間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186章 命運第769章 戰略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686章 溫疫論第588章 紫荊關第108章 小堡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378章 除奸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812章 恐懼第812章 恐懼第399章 忠勇伯第408章 歸家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33章 飛槍第247章 血海上第204章 拷問第693章 姑念什麼?
第284章 向京師報捷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579章 裹脅第176章 廢物第585章 軍工廠第467章 身死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497章 威力第389章 潰逃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743章 南門第279章 強攻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390章 伏擊第29章 分解第186章 命運第106章 斬獲第616章 糜爛第640章 炮轟第447章 土袋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376章 技窮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559章 善後第761章 眼熟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640章 炮轟第553章 血河(上)第502章 決定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76章 法與情第454章 奪炮第535章 落下第114章 騎射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714章 議所向第46章 定裝火藥第418章 忠義營第90章 女營第657章 宣統第250章 填壕第143章 鬧餉第260章 援兵第780章 轉機第96章 烽火連天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147章 空缺第752章 憂慮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676章 孫傳庭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710章 胡寨主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384章 得知第534章 杖斃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35章 驚駭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579章 裹脅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768章 各方第345章 離去第88章 繳獲所得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717章 時間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186章 命運第769章 戰略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686章 溫疫論第588章 紫荊關第108章 小堡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378章 除奸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812章 恐懼第812章 恐懼第399章 忠勇伯第408章 歸家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33章 飛槍第247章 血海上第204章 拷問第693章 姑念什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读书| 哈尔滨市| 犍为县| 泗水县| 读书| 克东县| 平远县| 藁城市| 唐山市| 福清市| 郓城县| 中方县| 凤冈县| 正宁县| 通辽市| 如皋市| 昭觉县| 阿瓦提县| 左权县| 南宫市| 石泉县| 灵武市| 玛多县| 白玉县| 绥中县| 锡林浩特市| 云和县| 怀仁县| 贵南县| 东乡县| 巴林右旗| 黄大仙区| 屏山县| 桂阳县| 岳西县| 财经| 宜丰县| 阜康市| 新宾|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