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9章 潰逃

排銃一陣接一陣,不斷有人倒下,地上滿是鮮血及傷者。從未有過的經歷,讓衝鋒的這些人,便是獻營中精銳的老營戰士也無用,很多人被打蒙了。

有些人還嚎叫著往前衝,有些人卻狂叫著想往後退,一時間衝鋒的流賊們亂成一團。而對面的排銃還在不斷的響著,每一次響起,更增衆賊混亂。

艾能奇身上濺滿鮮血,也不知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他狂吼著指揮部下:“繼續衝,誰也不許退,給老子衝……”

就在這時,對面又是一陣齊射,二十銃倒有好幾銃打在艾能奇的身上,在他胸口前後激出好幾股血霧。艾能奇呆呆站著,好一會,他才踉蹌向前摔倒開去,發出沉重的撲地聲音。

“不!”

張獻忠一聲吼叫,剛纔的戰鬥他盡數看在眼裡,自己營中最精銳的戰士,在以勇猛聞名的義子艾能奇帶領下,向對面的官兵鳥銃手發動決死攻擊。

往日在這樣的攻勢下,便是楊嗣昌的標營,左良玉,猛如虎,賀人龍等人最精銳的家丁也要感到恐懼。

然而就在自己眼皮底下,他們一個個倒在了官兵的火器之下,死得毫無價值,連他們的火銃邊都摸不到,自己的義子更是身死,這怎麼不讓張獻忠切齒痛恨?

而此時,不說張獻忠身旁老營精騎個個目瞪口呆,便是李定國與孫可望,也是個個啞然,官兵用的是什麼火器,這麼厲害?

官兵的鳥銃不是沒見過,哪有眼前官兵這樣厲害的?

孫可望更是偷偷地抺了抺額上的冷汗,他先前還叫囂著帶些人將那些官兵殺個片甲不留,幸好自己沒去,否則艾能奇的下場,就換成自己了。

對面官兵的犀利。讓獻部衆人皆盡動容,心思各異,此時攻擊官兵的那些刀盾兵。在艾能奇死後,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恐懼,一個個尖叫著逃回來。

張獻忠咬牙切齒,沒等他繼續作出決定。對面傳出幾聲號令,那些鳥銃兵,持著火銃,緩緩向己方逼來,看著他們黑壓壓的銃口。獻部各人陣陣騷動。

部將闖世王馬武高吼道:“大帥,官兵逼上來了,是讓兄弟們繼續衝上去,還是讓弓箭手上來?”

張獻忠咬了咬牙,讓將士們繼續衝上去,連他們的火銃邊都摸不到,派弓箭手上來,射得過那些官兵的鳥銃兵嗎?

張獻忠所經大小戰事無數。從未感覺有如今的戰況棘手。

他神情猙獰。正要派人繼續衝上去,忽然這時,有人高聲叫道:“有人逃跑了。”

張獻忠一驚,猛地回頭,可不是,在衆軍的南邊。正有數人拼命的揮動馬鞭,策馬往南門奔去。意圖從那邊逃出城去。

在原先的戰事中,聚在南街這邊的一千多人。除了那些下馬準備射箭或是肉搏的精騎外,餘者人等都是騎在馬上。方纔的戰鬥各人看得清楚,皆是心中畏懼,加上官兵逼上前來,想起那可怕的火器,很多人心一熱,己經有了逃跑的心思。

此時見有人逃跑,立時帶動了衆人,不斷有人策馬潰逃。一石激起千層浪,先是三三兩兩,後面數十人數十人的拔馬出城,餘下的人更是惶恐,局勢己亂。

張獻忠大怒,又覺得心中冰冷,沒想到自己日夜奔襲襄陽,先前那麼順利,最後爲什麼變成這樣?

都是那部官兵,還有那個叫王斗的人!

轟隆隆的馬蹄聲響起,張獻忠一驚看去,卻見那邊鳥銃兵退散,官兵的騎兵又衝過來了,他們五騎一列,持著長槍,後面滾滾的不知有多少騎,長槍馬刀,晃花了衆人的眼。

“殺賊!”

奔騰的戰馬,舞動的兵刃滾滾過來,眼見如此,衆獻營將士更懼,轟然一聲響,也不顧張獻忠會發下什麼指令,個個拔馬而逃,爭先恐後往南門之外衝去。

張獻忠差點氣得吐血,長鬚抖動,紅著眼高吼:“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這樣,老子不服啊!”

此時大勢己去,見官兵騎軍越衝越近,李定國對張獻忠喊道:“義父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要讓將士們都折在這裡!”

孫可望也是一把拉住張獻忠的戰馬,狂吼道:“父帥快走,我們衝出城去。”

對於獻營先前那些下馬準備射箭的弓箭手,還有盾牌兵們,這是他們悲慘的一天,他們馬匹放於後面,此時想逃都找不到馬匹。見官兵騎軍衝來,己方潰散,他們慌成一團,或喊叫著逃入邊上小巷,或拼命的朝後方擠去。

轟然聲響,舜鄉軍騎兵己經撞在他們身上,很多人被撞得吐血飛去,或是翻滾在地,最後被滾滾鐵騎踏成肉泥。

先頭的舜鄉軍騎兵將他們衝開一條血衚衕後,繼續追殺那些騎馬流賊,將他們留給後續滾滾而來的騎兵們。

獻營各兵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被舜鄉軍騎兵或是馬撞,或是槍刺,或是刀劈,一個個死在這裡,慘叫聲連成一片,鮮血不斷撒在襄陽南街的街面上。

張獻忠看得目眥欲裂,眼前一陣陣發黑,這些都是他營中的精銳啊,就這樣白白死了。

他不敢停留,再遲疑下去,自己都要留在這街面上了,在兩個義子的保護下,彙集了一些獻營精銳,以惶恐不安之勢,衝出南街,奔出襄陽南門而去。

李光衡領著兩總騎兵直追出去,王鬥卻沒有追,在護衛的環侍下,冷冷地看了南門一陣,說道:“隨我去襄王府。”

……

賊兵入城,襄王府的襄王,還有兵備副使張克儉等人皆是惶恐,又見王府外聚集的賊兵馬隊越來越多,更是恐懼發抖。

忽聽宣府鎮東路參將王鬥領軍來援,衆人不由又驚又喜,襄陽知府王承曾說道:“天降奇兵,天降神兵,王將軍領軍來援。下官在此恭賀王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襄王說道:“好好好。本王有聽說過這王斗的名字,聽聞他是一員虎將,聖上曾賜其‘勇冠三軍’四字。”

兵備副使張克儉道:“確實如此,王將軍鉅鹿之戰。平谷之戰,都曾大敗奴賊,涿州之戰,更斬殺奴酋嶽託。他率的虎狼之師,區區流賊。不在話下。”

一時衆官皆贊王鬥之能,他們身爲文官,而且還是一道一府之尊,自然消息靈通,知道王鬥種種成績。此時更是加油添醬,對王鬥拼命誇獎,這也是一種心理安慰。王鬥越厲害,就越能將獻賊趕出城去。能消滅就更好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就見王鬥所率兵馬,從北大街一路橫掃過來,然後王府前的賊兵皆退,又在南大街進行激烈的大戰。很快獻賊大敗,狼狽逃出城去,消息傳來。王府的宮牆上歡呼一片。

很快的,王鬥領著護衛總來到王府廣場之上。

這襄王府原在長沙。正統元年遷移到襄陽城東南隅,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在王鬥來到廣場之上後,很快宮門打開,襄王與兩個兒子,王府的文武官員,還有襄陽城衆官一起迎了出來。

那襄王年紀甚老,頭髮鬍鬚發白,穿著一身黃袍,王鬥施禮道:“末將來遲,讓王爺受驚了。”

襄王親自將王鬥扶起,流淚道:“愛卿來得正好,真乃國之棟樑!”

兵備副使張克儉道:“王將軍,獻賊現在如何了?”

王鬥道:“獻賊潰逃城外,末將己派部將追擊,他們逃不了的。”

衆人大鬆一口氣,獻賊逃了就好,襄陽城安然無恙了。

襄陽知府王承曾心有餘悸:“王將軍來得正巧,若是晚來一步……”

這話讓在場衆人都是毛骨悚然,確實,若是王鬥晚來一步,後果不堪設想。

王鬥道:“確實巧,洛陽大捷後,末將依楊閣部行文,星馳入援,剛到襄陽,就遇上獻賊入城,此乃天亡獻賊也!”

衆人一愣:“洛陽大捷?”

王鬥解釋道:“前些日我師洛陽大捷,闖賊十萬大軍潰敗,只餘數騎逃入山野。”

“這。”

衆人面面相覷,這消息太驚人了,衆人都有聽聞闖賊大軍圍城洛陽,沒想到被王鬥打得大敗,真是勇將啊。而且他先救福王,又救襄王,真是硬鐵的救火隊啊。這運氣也太好了,兩救藩王,都是趕在點上,真是一員福將啊。

襄王與衆官更是親熱,此時流賊在外,加之方纔差點城破的經歷,有王鬥這樣的勇將加福將在內,衆人才會安心。皆一個勁的誇獎王斗真乃國之重將,所到之處,衆賊潰散。

此時文貴武賤的時代早己過去,便是以楊嗣昌之尊,面對左良玉及賀人龍等軍閥也毫無辦法,襄陽城的官將說逃就逃,絲毫不將襄王及衆官的安危放在眼中。襄陽官兵潰散,如王鬥能駐守城池,衆人方覺安心。

王鬥道:“諸位大人不必憂心,獻賊己成驚弓之鳥,他也逃不了。末將在入城時,便知獻賊定會潰散,早遣精騎兩千,渡江在張公祠等地攔截,想必不久後,便會取來獻賊的首級。”

看衆人張大嘴驚詫的樣子,頓了頓,王鬥又道:“末將在襄陽城還有數百精騎,加之我這些護衛,襄陽城池固若金湯……”

衆人目光隨之望向王鬥身後那些精悍騎兵,皆是心中嘆息:“都是虎狼啊,怪不得剛纔把獻賊打成什麼似的,若襄陽有此等強軍在內,豈會怕了那些流賊?”

衆人更是安心,襄王老邁,剛受了驚嚇,此時心安下來,便覺體力不支,迴轉宮中休息,臨行相邀王鬥夜宴:“……寡人在宮中設下酒宴,以謝將軍相救之恩,將軍定要前來。”

此後衆人迴轉兵憲府,商議事務,王鬥被請到上位高坐。

此時各門流賊皆盡潰散,逃出城外。流賊退後,襄陽城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搜剿城內殘餘流寇,鎮壓趁火打劫的不法之徒,安撫受驚百姓,招集潰散官兵等等。

安撫受驚百姓,招集潰散官兵,這是襄陽城衆官的事。

至於搜剿流賊,維持城內秩序,還有襄陽城的防務等,便拜託王鬥處理。

王鬥也不推辭,他留在襄陽城有三總兵力,還有原先潛藏在城內的一隊夜不收。便以一總兵力四隊人馬,分守四門,夜不收及一總兵力搜剿城內殘餘流寇。餘下的護衛總,還有中軍部各人,隨王鬥登上西門城樓。

此時天色大亮,望著城外的土地,王鬥豪情涌起,尋思:“來襄陽的目的己經達到一個,不知另一個目的,埋伏的高史銀與溫方亮等人,能不能將張獻忠擊殺?”

第150章 聯姻第750章 聯軍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192章 不負你第497章 威力第377章 內應第133章 意外、吃驚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793章 驚歎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308章 傳說第35章 人爲財死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678章 交鋒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221章 誰是兔第355章 想伏擊?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24章 建堡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624章 攻寨第40章 上官視察第521章 落幕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807章 驚遇第445章 矮德第255章 唯有堅持第618章 方向第787章 動員第558章 反響第788章 全民309章 觀聞第150章 聯姻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814章 衝陣第70章 舊日上司第519章 等待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53章 畜場械鬥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717章 時間第777章 刑具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68章 對戰第22章 小人多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789章 彙集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576章 自刎第535章 落下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25章 比賽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753章 出關第821章 大潰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150章 聯姻第186章 命運第657章 宣統第680章 責任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491章 攻山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26章 外柔內剛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768章 各方第106章 斬獲第806章 火箭營第634章 到了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454章 驚聞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38章 私人莊田第713章 崩潰第507章 排隊槍斃(上)第785章 開關第761章 眼熟第32章 出兵
第150章 聯姻第750章 聯軍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192章 不負你第497章 威力第377章 內應第133章 意外、吃驚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793章 驚歎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308章 傳說第35章 人爲財死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678章 交鋒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221章 誰是兔第355章 想伏擊?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24章 建堡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624章 攻寨第40章 上官視察第521章 落幕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807章 驚遇第445章 矮德第255章 唯有堅持第618章 方向第787章 動員第558章 反響第788章 全民309章 觀聞第150章 聯姻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814章 衝陣第70章 舊日上司第519章 等待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53章 畜場械鬥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717章 時間第777章 刑具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68章 對戰第22章 小人多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789章 彙集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576章 自刎第535章 落下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25章 比賽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753章 出關第821章 大潰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150章 聯姻第186章 命運第657章 宣統第680章 責任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491章 攻山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26章 外柔內剛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768章 各方第106章 斬獲第806章 火箭營第634章 到了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454章 驚聞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38章 私人莊田第713章 崩潰第507章 排隊槍斃(上)第785章 開關第761章 眼熟第32章 出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州市| 钟山县| 宝清县| 唐河县| 洱源县| 全南县| 南郑县| 舞钢市| 堆龙德庆县| 惠来县| 黎川县| 江津市| 改则县| 邳州市| 新野县| 巴东县| 吉首市| 东莞市| 墨玉县| 且末县| 银川市| 游戏| 长汀县| 渑池县| 兴业县| 鹤峰县| 濮阳市| 永修县| 辽宁省| 勃利县| 长顺县| 顺昌县| 运城市| 乌鲁木齐市| 贺兰县| 宁都县| 青海省| 宁明县| 宁安市| 六枝特区|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