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5章 劉謝致仕

牟斌終於被朱厚照一句話給刷下去了。

事發(fā)必有因,儘管原因有些荒唐。不滿牟斌大變之前遠避天津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很簡單,因爲朱厚照想給秦堪升官,然而朝中文官視秦堪爲仇寇,豁出命也不可能讓秦堪加入他們,所以只能升武官,可武官裡除了錦衣衛(wèi)指揮使,實在沒別處可安插,於是牟斌便很不幸地被朱厚照一腳踹了下去。

朱厚照辦事的方法就是這麼直截了當,不僅簡單粗暴,而且不過腦子。

若換了平日,必然有一大羣文官站出來堅決反對如此兒戲的聖旨,今日不一樣,今日殿內君臣之間的氣氛處於一個很微妙的狀態(tài),當朱厚照直接宣佈升秦堪爲指揮使後,滿殿大臣竟無一人開口。

皇帝的意志和秦堪的屠刀,已讓大臣們充分認識了正德朝的新氣象,跟著明君是一種混法,跟著昏君又是一種混法,久經風浪的大臣們自然不會再出頭。

秦堪跪在金殿正中,垂頭苦笑了一下,不得不大聲道:“臣,叩謝天恩?!?

升官了,敵人卻好象更多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秦堪寧願不升官,官當得越大,麻煩越多,秦堪一直很討厭麻煩。

朱厚照沒心沒肺,更不清楚朝堂裡的暗流洶涌,他只想給朋友升個官兒,讓他風光風光,而且錦衣衛(wèi)直屬皇帝,朱厚照與牟斌的關係很一般,他也不願把如此重要的部門交給一個不怎麼熟悉的臣子,唯有交給秦堪纔是最放心的。

官升了,恩謝了,司禮監(jiān)和御馬監(jiān)也換上了自己的貼身太監(jiān),朱厚照終於滿意了。

至於外廷如何處置,暫時可以放一放,朱厚照再不懂事也清楚文官們的威力,得意一時可以,但不可忘形,整個大明天下終究要靠這幫文官幫他治理的。

劉健和謝遷站在朝班裡,見司禮監(jiān),御馬監(jiān),錦衣衛(wèi)都換了人,而且換上的都是他們欲除而不得的朝堂奸佞,二人臉色不由異?;覕?。

弘治時的朝堂布局,被這位年輕的天子一通亂棍打得七零八落,十餘年的大明中興氣象由今日起,算是徹底毀了。

可以想象,日後的朝堂將是多麼的烏煙瘴氣,奸臣當道又是怎樣的一手遮天。

完了,大好局面一朝盡喪!

劉健和謝遷彼此對視一眼,臉色同樣的蒼白,無奈。

就在朱厚照心滿意足地揮手準備退朝時,劉健咬了咬牙,忽然站出了朝班。

“陛下,老臣有事奏?!?

昨晚的變亂便是由劉健謝遷發(fā)動文官參劾引起的,鋪天蓋地般的指責參劾曾把朱厚照逼得退到牆角動彈不得,朱厚照此刻對二人可謂恨意漸深,聞言冷漠道:“劉大學士有事儘管奏來?!?

劉健聽朱厚照冷漠的語氣,而且今日竟連“劉先生”也不叫了,只呼其官名,劉健心中不由愈發(fā)絕望悽然。

“老臣年事已高,沉痾漸重,朝中政務繁多,老臣實不堪重負,臣向陛下伏乞致仕,求陛下恩準。”

謝遷也跟著站出了朝班,跪拜道:“老臣亦伏乞致仕?!?

滿殿寂靜……

大臣們紛紛不敢置信地瞧著兩位大學士,耳朵裡嗡嗡作響,彷彿剛纔聽到的全是幻覺,一時連呼吸都屏住了,偌大的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內閣三位大學士之二,時人笑謂“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弘治朝的兩位名臣,開創(chuàng)中興之世的重要功臣,今日卻一齊向皇帝伏乞告老?

所有大臣們的臉色都變了,奸佞九虎不但未除,反而藉機一個個上了位,兩位內閣大學士卻要離開朝堂,未來的大明朝堂將會是怎生模樣?

要變天了!

劉健和謝遷跪在金殿正中一動不動,垂頭看著殿內鋪得金光閃耀的金磚地板,面無表情地等待著朱厚照的回答,老邁的身軀不由自主地輕輕顫抖,顯示出他們的內心並不像表面上看去那麼平靜。

若非情出無奈,誰不願長久地坐在位極人臣的位置上?世上哪個人對權力沒有野心?或多或少罷了。天下稱頌的內閣大學士亦不例外。

朱厚照也面無表情,聽到兩位大學士告老的請求,朱厚照許久無聲,不知過了多久,語氣清冷地道:“既然二位大學士沉痾漸重,朕……準予你們致仕。”

轟!

金殿內頓時炸了鍋,無數大臣的議論聲此起彼伏,人人臉上透著極度的震驚。

劉健和謝遷猛然擡頭看著朱厚照,神情亦非常震撼,失望,憤恨,黯然,哀傷……種種情緒如走馬觀燈似的從他們臉上一一閃過。

大明的君臣關係不僅僅是君臣,有時候更像一個公司的合夥人,皇帝當著董事長,大臣們都是高層骨幹員工,當某件事情大臣與皇帝的意見不合,大臣們往往會提出辭職,要挾也好,矯情也好,總之,辭職是大臣們欲達到目的的手段之一,提出辭職的人並不一定真想辭職,而是辭職時皇帝往往會出言挽留,然後大臣便趁機提出自己的要求讓皇帝採納,如不採納,繼續(xù)辭職,然後皇帝繼續(xù)挽留……

很多相異的政見便是如此這般在皇帝和大臣們的互相試探互相妥協(xié)和討價還價裡達成了一致,所謂天下政事的討論和處置,無非也就是買菜大嬸和賣菜小販之間談判的過程。

大臣提出辭職只是表達對皇帝的不滿,這個規(guī)矩但凡當官的人人都知道,而且皇帝也必須挽留,一次留不住再留一次,這幾乎已成了大明朝堂上的法定程序。

然而滿殿大臣萬萬沒想到,朱厚照居然絲毫不懂這個規(guī)矩,他甚至連一絲絲挽留的意思都沒有,劉健和謝遷一說告老,朱厚照便立馬當廷準了。

二位大學士怔怔看著龍椅上面無表情的朱厚照,心中感到一股深深的悲哀和蒼涼。

控制著自己複雜的情緒,劉健和謝遷伏首朝朱厚照拜了三拜,語聲哽咽道:“多謝陛下恩準,老臣向陛下拜別了。”

朱厚照點點頭:“二位大學士多年來辛苦了,午後朕自會派人去你府上加恩,讓你們衣錦還鄉(xiāng)?!?

一夜激戰(zhàn),伴隨著東廠兩千餘番子的鮮血,兩位內閣大學士黯然退出朝堂,司禮監(jiān)王嶽自刎,御馬監(jiān)寧瑾被誅,牟斌下臺,九虎趁機翻盤上位。

這便是最終的結果。

朱厚照的一道聖旨,秦堪的一句命令,弘治時期的穩(wěn)定政治格局被完全打破,正德朝的煌煌新氣象裡,不可避免地摻入了森森白骨和淋漓的鮮血。

無所謂正義與邪惡,朝代更替,有些人註定成爲必須被犧牲的代價。

…………

…………

正德朝最令人震撼的朝會散了,朱厚照在劉瑾等人的簇擁下回謹身殿更衣,秦堪則被傳旨的小宦官領進了宮。

一夜驚心動魄的廝殺,秦堪直到現在纔有了一種腳踏在實地的安全感。

風暴終於過去,頭頂似乎再次看到了陽光。

穿越到這個時代兩年,秦堪已漸漸適應瞭如今的生活,平淡溫馨,也有刀光劍影,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苦苦求生,他喜歡這個時代,想改變這個時代,一次又一次的危機裡,他總能孤身衝出重圍,憑的就是心中那一股信念,用自己的獨特方式慢慢詮釋著對家國天下的付出。

風雨已過,然而下一次的風雨,自己還能躲得過去嗎?

朱厚照穿著龍袍坐在乾清宮裡等秦堪,見秦堪進來,朱厚照頓時眉開眼笑地迎了上去,不輕不重地捶了他的肩膀一下,笑道:“秦堪,你昨晚幹得漂亮!你幫朕終於狠狠出了口惡氣,今日朝會時瞧著那些大臣們一張張臉都發(fā)綠了,你可不知朕當時心中怎樣的酣暢快意?!?

秦堪笑容有些苦澀,對他來說,這樣的勝利並不值得喜悅,一切只是爲了自己的生存而已。

拱了拱手,秦堪道:“一切託陛下鴻福,臣若沒有陛下那道調兵聖旨,此刻陛下恐怕該給臣搭靈臺,燒紙錢了……”

朱厚照很得意,如同親自領兵打了一場大勝仗似的,笑道:“多虧你星夜入宮示警,否則朕還不知道王嶽那老匹夫竟如此膽大包天,竟敢下令東廠番子謀害於你?!?

秦堪嘆道:“王嶽是被逼得沒辦法了,既然已經發(fā)動,必然是你死我活的結果,到最後他私自調兵入宮,說到底也是爲了給他自己求得一線生機而已,只有我死了,王嶽才捂得住這個蓋子,否則,不論他調不調兵,等待他的都將是一個死字……”

“總之,能剪除這場作亂,你是首功?!?

秦堪謙虛地搖搖頭:“臣不敢居功,臣其實沒做什麼,頂多只是把一個太監(jiān)變成了一個死太監(jiān)而已……”

ps:晚上還有一更。。。(未完待續(xù)。

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714章 正德傷情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489章 陵墓逾制第567章 我必取之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486章 各有算計第31章 荒謬理由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0章 吃貨權貴第311章 改變戰(zhàn)略第70章 彈壓處置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120章 太子認錯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124章 廠衛(wèi)再鬥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588章 侯門似海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89章 舉身赴京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685章 小國大患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238章 君臣對峙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35章 戶部亂戰(zhàn)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108章 禍起紅顏第263章 募兵圖新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386章 廠衛(wèi)聯手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660章 故地重遊第743章 大開殺戒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558章 二男爭女(下)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78章 翁婿相見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543章 攻守鏖戰(zhàn)第644章 出海在即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532章 軍心民心(上)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311章 改變戰(zhàn)略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513章 決戰(zhàn)金殿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1章 失意相公第184章 打草驚蛇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511章 決戰(zhàn)金殿(下三)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364章 準予致仕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64章 驟然升官第322章 朵顏出兵
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714章 正德傷情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489章 陵墓逾制第567章 我必取之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486章 各有算計第31章 荒謬理由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0章 吃貨權貴第311章 改變戰(zhàn)略第70章 彈壓處置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120章 太子認錯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124章 廠衛(wèi)再鬥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588章 侯門似海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89章 舉身赴京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685章 小國大患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238章 君臣對峙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35章 戶部亂戰(zhàn)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108章 禍起紅顏第263章 募兵圖新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386章 廠衛(wèi)聯手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660章 故地重遊第743章 大開殺戒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558章 二男爭女(下)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78章 翁婿相見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543章 攻守鏖戰(zhàn)第644章 出海在即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532章 軍心民心(上)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311章 改變戰(zhàn)略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513章 決戰(zhàn)金殿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1章 失意相公第184章 打草驚蛇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511章 決戰(zhàn)金殿(下三)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364章 準予致仕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64章 驟然升官第322章 朵顏出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湖州市| 宝山区| 于都县| 安康市| 南岸区| 民丰县| 威宁| 扎兰屯市| 绍兴县| 浏阳市| 丹东市| 景德镇市| 泾阳县| 高密市| 公安县| 泰和县| 新密市| 海伦市| 株洲市| 吴桥县| 台江县| 闸北区| 商水县| 通化市| 封丘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宜丰县| 磐石市| 朝阳市| 邵武市| 兖州市| 宁夏| 仲巴县| 博爱县| 汝州市| 沙坪坝区| 蚌埠市| 西昌市| 常熟市|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