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9章 陵墓逾制

不可否認劉瑾是壞人,但他沒壞到滅絕人性的地步,對自己的父母還是很有孝心的,劉瑾淨身入宮是因爲家貧,而且他是成年以後才淨身,父母拉扯他和兩個兄弟長大不容易,劉瑾一直對父母懷著極大的感恩,不得不說,劉瑾的良心雖然全被狗吃了,但孝心卻被狗剩下了。

司禮監前的院子裡,劉瑾不顧身份儀態,伏地埋頭嚎啕大哭,一想到多年來在宮裡受過的屈辱辛酸,再想到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艱難,如今身份極貴卻依然是個不完整的男人,劉瑾悲從中來,哭得愈發洶涌難抑??。

焦芳和張彩看呆了,二人互視一眼,喃喃道:“秦堪……不會缺德到這份上吧?”

對秦堪善挖祖墳這事,劉瑾的黨羽都是知道的,當初秦堪出巡遼東,與李杲大軍遙遙對峙,萬馬軍中丁順請出了大小十幾個罈子,裡面全是李杲的列祖列宗,逼得李杲不得不在兩軍陣前跪下,這一招擊潰了李杲所有的鬥志,終於降了朝廷。

當時那麼多眼睛盯著,消息不可能瞞得住,劉瑾與其黨羽自然也知道,劉瑾一度想拿此事爲把柄發動黨羽狠狠參秦堪一本,畢竟挖人祖墳的罪過……大抵只比謀反輕一點,是個參劾拿捏的絕好素材,只不過秦堪善後做得比較乾淨,後來劉瑾再派人收集證據,卻再也找不到任何把柄,此事只能悻悻作罷。

參劾雖然流產,但從此以後秦堪善挖祖墳的名聲卻在劉瑾黨羽中傳揚開了。挖墳界早已有了秦侯爺的傳說。

劉瑾死活沒想到秦堪這麼卑鄙,居然挖了他的祖墳,一時間劉瑾連憤怒的情緒都沒了,猶自沉浸在祖墳被挖的悲傷情緒裡,一邊嚎啕大哭,腦子裡卻在急速轉動,若秦堪拿他父母的骸骨作爲要挾,這可要了親命,果真如此的話,恐怕自己除了妥協別無他法……

當然。劉瑾對秦堪還是缺乏瞭解。秦侯爺是有格調的人,儘管這個法子最簡單最見效,但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拿別人父母骸骨要挾的事。秦侯爺還真沒興趣做。

焦芳見劉瑾哭得肝腸寸斷。眉頭皺了皺。扭過頭來朝剛剛報信的小宦官大聲喝問道:“你剛纔話沒說完,劉公的祖墳到底怎麼了?”

小宦官早已嚇得手腳冰涼,剛纔說話大喘氣。一句話只說了半截兒,激動的老祖宗便飛快衝進院子裡跪地嚎啕了,這說話大喘氣的毛病很要命……

劉瑾的哭聲頓時一滯,他也察覺到自己的悲傷似乎……來得太早了?人家話還沒說完呢。

矯健地從地上起身,劉瑾猶帶淚痕的目光盯著小宦官,目光陰寒森然,冷冽如冰。

“快說,雜家祖墳怎麼了?”

小宦官渾身直顫,無緣無故害老祖宗哭一鼻子,這罪過可大了。

“老祖宗安心,秦堪並沒有挖您的祖墳……”小宦官期期艾艾道。

劉瑾渾身一震,長長鬆了口氣,原來是一場虛驚……剛鬆完氣,劉瑾忽然從原地跳起來了,衝到小宦官面前揪著他的衣襟,然後噼噼啪啪正反二十幾記耳光,扇得小宦官一張白淨小臉頃刻間腫起老高,口鼻鮮血橫濺,小宦官不敢喊痛,生生受了這一頓狂風暴雨般的耳光。

“知道雜家爲何抽你麼?”劉瑾冷冷問道。

小宦官跪地磕頭:“知道。”

說話不該大喘氣,嚇著您老人家了。

“說,雜家祖墳怎麼了?承天門的大臣們爲何散了?”

“老祖宗,秦堪雖沒挖您祖墳,可他幹了一件更缺德的事,他……他將您河間府的祖墳修了一遍……”

劉瑾愕然,焦芳和張彩亦愕然。

這是個什麼搞法?這世上有幫生死仇敵修祖墳的嗎?秦堪那孽畜吃錯藥了?

焦芳不愧是人老成精,很快抓到了事情的關鍵,渾濁的老眼精光一閃,焦芳沉聲道:“秦堪將劉公的祖墳修成什麼樣了?”

小宦官嘴角一垮,低聲道:“……秦堪是按帝王寢陵規模修的墳。”

劉瑾兩眼圓睜,身軀不自覺地搖晃了幾下,老臉瞬間慘白,比剛纔聽說被挖了祖墳更失魂落魄。

當了兩年多司禮監掌印,劉瑾自然清楚一個太監的父母的陵墓修成帝王規模的寢陵是怎樣要命的事,朱厚照再怎麼對他極度恩寵,若知他的父母陵墓修成帝王規模,朱厚照恐怕也饒不了他,畢竟這已觸到了天家的逆鱗,基本跟謀反差不多的性質了。

焦芳和張彩聞言也倒吸了口涼氣,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焦芳急聲問道。

“據當地官府說,五日前老祖宗雙親陵墓便有一夥人領著數十名工匠動工,兩天後修完匆匆走了……”

焦芳眉頭一擰:“這不對呀,帝王規模的寢陵,兩天時間怎麼可能修得好?先帝的寢陵可足足修了半年多呢。”

小宦官垂頭道:“奴婢尚不知曉,剛剛從宮外得到消息奴婢就趕緊回來稟報了,而且是不是秦堪所指使,奴婢也只是自己猜測,承天門外的大臣們也都知道了此事,衆人馬上便散了,走時一個個怒氣衝衝……”

劉瑾呆滯半晌,忽然跳腳大罵:“好個卑鄙無恥的畜生!竟使出如此下作的招數,你這是要將雜家往死路上逼啊!你還不如挖了雜家的祖墳呢!”

焦芳和張彩沉沉嘆了口氣,神情焦慮憂心之極。

這種事連解釋都無法解釋,逾制是大忌,更何況還直接逾到了帝王級別,若解釋說不是自己乾的,這年頭誰會無緣無故這麼客氣給你修祖墳?

黃泥巴掉褲襠裡,不是屎都是屎了。

張彩臉色陰晴不定,半晌沒吱聲兒。他再次確定了自己的直覺,這幾日眼皮直跳,總覺得會出大事,如今已見端倪了。劉瑾看似處處順風順水,實則他的前方有一個巨大的危機在等著他,秦堪不是束手待斃之人,他的反撲和報復必定是非常凌厲,而且一招致命的,修劉瑾的祖墳把京師這灘水攪渾只是他的第一步而已,後面必然還有更犀利的殺招。

劉瑾太狂了,也太順了,千百年的歷史早已充分證明,太狂太順的人死得比一般人要早。

張彩臉色變化萬端,儘管劉瑾這條大船處處透著豪奢氣派,可他卻隱隱察覺,這條船已開始漏水了,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沉向水底,再豪奢再氣派,他還能繼續待在漏水的船上嗎?

“馬上給雜家派西廠的人去河間府,不管他是如何修起來的寢陵,雜家要它馬上消失!”劉瑾雙目赤紅,歇斯底里吼道:“……明日發動朝臣金殿參劾,一定要置秦堪於死地,他再不死,雜家就要被他坑死了!”

京師從來不缺傳聞,今日此,明日彼,此方唱罷彼登場。

從華昶滅門案開始,京師便一直處於沸騰狀態,後來右副都御史張乾被刺,終於激發了朝臣誅殺秦堪的狂潮,數百大臣承天門請願尚無結果,又聽說劉瑾將自己父母的陵墓修成了帝王規模……

不怕死的文官們徹底被激怒了,這一樁樁一件件,全跟劉瑾和秦堪這兩個超級奸佞脫不了關係,我煌煌大明到底怎麼了?弘治中興的局面剛見雛形,國朝不幸,妖孽橫生,君是昏君,臣是佞臣,好好的局面被生生毀去,如今竟連父母的陵墓都敢修成帝王規格,劉瑾真以爲自己站在金殿上便是立皇帝,可以一手遮天了麼?

大明京師的文官們陷入一片忙碌中,他們忙著在家寫參劾奏疏,參劾的內容不盡相同,依各人口味喜好而區分。

有拿華昶一案說事的,還有右副都御史張乾被刺說事的,更多的則是劉瑾修祖墳一事,這件事說起來比秦堪殺人嚴重多了,殺朝臣可以說是飛揚跋扈,把祖墳修成帝王規格,那簡直就是公然謀反了。

當然,萬夫所指,羣情激憤的罵聲裡,也有某些文官另闢蹊徑,不關心殺人也不關心修墳,獨獨拿李東陽和朱暉兩位大佬兒女褲襠那點事大書特書,總而言之,這幾日的朝堂上有人歡喜有人愁,共同點就是,大家都很忙。

三天後,劉瑾派去河間府的西廠番子回來了,向劉瑾稟報了祖墳的具體情況。

顯然,某位做好事不願留下姓名的侯爺事情幹得有點粗糙,所謂帝王規格的寢陵實際上只在關鍵地方動了一下工,比如墓碑上多了石雕九龍,陵墓入口兩側置石馬,兵俑各九對,陵墓墳頭上雕盤龍,丹鳳各一,墳頭兩旁置九翅孔雀羽屏扇各一,最顯眼的是,墓碑已被換了,除了“先故考妣談榮夫婦”之外,上面落款處還刻著一行很要命的頭銜:“孝子:大明正德九千歲,劉瑾,立。”

PS:還有一更……月票第四天,被庚新巨巨痛爆菊花,痛痛痛!(未完待續……)

第38章 國公之怒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345章 封爵之爭(下)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394章 風波平息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66章 廠衛混戰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391章 太廟請罪(中)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84章 大婚之喜(上)第198章 家人團聚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708章 正德選妃(下)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579章 故人重逢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155章 反戈一擊(下)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3章 秦氏族叔第168章 秦府新年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13章 杜家危局第751章 正德現身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25章 賬簿問題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352章 劉瑾新政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69章 惹禍千戶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42章 前身往事第442章 侯爺回京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3章 秦氏族叔第92章 牟斌相召第614章 佈置綢繆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677章 圖窮匕見(上)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204章 寧王進京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523章 反軍勢大第88章 囑咐提點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
第38章 國公之怒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345章 封爵之爭(下)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394章 風波平息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66章 廠衛混戰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391章 太廟請罪(中)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84章 大婚之喜(上)第198章 家人團聚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708章 正德選妃(下)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579章 故人重逢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155章 反戈一擊(下)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3章 秦氏族叔第168章 秦府新年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13章 杜家危局第751章 正德現身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25章 賬簿問題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352章 劉瑾新政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69章 惹禍千戶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42章 前身往事第442章 侯爺回京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3章 秦氏族叔第92章 牟斌相召第614章 佈置綢繆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677章 圖窮匕見(上)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204章 寧王進京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523章 反軍勢大第88章 囑咐提點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丹巴县| 宁化县| 武穴市| 大宁县| 青龙| 卓尼县| 合作市| 青阳县| 鸡东县| 沿河| 八宿县| 南康市| 赤峰市| 四川省| 来宾市| 邢台县| 聊城市| 安福县| 丹东市| 察哈| 武乡县| 鄄城县| 广西| 梅河口市| 绥棱县| 嘉黎县| 视频| 松滋市| 上饶县| 马边| 靖安县| 扎囊县| 毕节市| 怀仁县| 定兴县| 安达市| 小金县| 临漳县| 阿鲁科尔沁旗|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