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

對外廷的任免,剛登基的朱厚照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任免大臣必須通過朝議來決定,而朝議的結果往往不是朱厚照想要的結果。

當然,如果朱厚照性格再暴戾強勢一點,也可以不理會大臣們的朝議結果,他想讓誰升官都可以,這事兒朱厚照的爺爺輩幹過,天順年間,英宗皇帝便不經朝堂吏部,不經選拔,廷推和部議等法定程序,擅自擢升了一大批溜鬚拍馬的官員,史書稱其爲“始以內批授官”這也即是大明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謂之“傳奉官”。

皇帝有權力破壞遊戲規則,但由此帶來的後果卻是皇帝無法控制的。

這稀未經過朝堂程序,只靠皇帝一紙旨意而升上來的傳奉官,其名聲也臭滿了朝堂,因爲這種官員直接進入的是文官系統,所以文官們對傳奉官的反感尤勝廠衛,也註定了傳奉官這個羣體在朝堂上被孤立敵視,終於不得不黯然退出歷史舞臺。

朱厚照雖已深具帝王昏君氣象,然而也不敢輕易再開傳奉官先例,想給秦堪升官,卻只能另找途徑了。

信任親近的大臣暫時升不了官,幸好朱厚照尚有權力決定內臣,司禮監名爲內廷,其實是皇帝家奴,對家奴的任免,朱厚照自然有權力的。

劉瑾得了朱厚照的許諾,不由感激得趴在地上嚎啕大哭,這一次委實哭得真心實意,絕無虛假。

劉瑾不能不哭,今年他已六十二歲了,當了一輩子低三下四的奴牛,終於有了飛黃騰達的一天,誰能想象當初弘治朝時誰也不曾拿正眼瞧過的老太監,有朝一日竟能駕凌內宮之上,成爲名副其實的大明內相呢?

太監能坐上這個位置,當年割得纔算值啊。

“老奴”老奴定爲陛下鞠躬盡瘁,效死而後已!”劉瑾抽噎著不停朝朱厚照磕頭。

其餘的七人彷彿七隻得了紅眼病的驢似的,一個個又羨又嫉地瞧著劉瑾。

張永哼了哼,七人裡數他與劉瑾的關係最爲不睦,劉瑾得了勢,張永若再不分一杯羹,恐怕以後的日子難過了,以劉瑾的稟性,把他打發到內監浣衣局每天給宮人洗褻褲也不是不可能。

張永有上進心,他不想洗褻褲。

撲通一下跪在朱厚照面前,張永笑容裡帶著幾分急切道:“陛下,忠心爲主者,不僅劉公公也”張永也是您身邊最忠心的老奴呀?!?

劉瑾抽噎的聲音頓時一滯,然後扭頭面無表情地瞟了張永一眼。

朱厚照樂不可支道:“不錯,朕覺得你們比那些外廷內廷的傢伙們忠心多了。”

張永趁機邀功道:“昨夜宮中大亂,爲了給陛下剪除王嶽黨羽,老奴孤身入了御馬監,接管御馬監之杈……”

說著張永瞧了瞧朱厚照的臉色,見他彷彿沒聽出自己絃歌之外的雅意,只好說得更直白一些”甚至將秦堪也搬了出來。

“當時秦大人說,他覺得把御馬監交給老奴最放心,畢竟老奴略通武藝,而且爲人忠心,昨夜殿外斬了寧瑾之後,秦大人當場便將寧瑾的牙牌虎符交給老奴了……”

這下連單純的朱厚照也終於聽出張永話裡的意思了,朱厚照不由噗嗤一笑,輕輕踢了他一腳,笑罵道:“一句話彎彎繞繞半天,朕還當你要說什麼呢,原來是這個…嗯,既然秦堪覺得你合適”他看人的眼光想必錯不了,以後呀,御馬監掌印便交給你吧。兵權這個東西很重要”你可莫負了朕。

張永大喜過望,學著劉瑾一樣五體投地如同拜神似的整個人朝朱厚照深深趴了下去,激動哽咽道:“老奴必不負陛下之望,謝陛下恩寵!”

內廷一文一武,一政一軍的首腦都有了著落,剩下的六隻驢已然從紅眼變成綠眼,盯著朱厚照的目光彷彿六隻餓極了的狼。

他們也終於意識到,此刻正是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刻了,現在最大的兩顆果實已被劉瑾和張永得去,剩下的……

六人彼此充滿戒備地互視一眼,雙膝一軟便待跪下邀功討權,谷大用一臉諂媚地笑道:“陛下,其實老奴對您也是一片”

此時卻見一名小宦官匆匆跑進殿,道:“陛下,早朝已延遲兩個時辰了,午門外的大臣們都等著呢,今日陛下是否臨朝?”

朱厚照眼睛眨了眨,忽然大笑道:“上朝,當然要上朝!昨晚秦堪幫朕扇了他們一記大大的嘴巴子,朕今日怎能不去瞧瞧他們的臉腫了沒有,來人,傳旨上朝?!?

所完朱厚照興沖沖一甩袖子出了殿。

谷大用眼巴巴地瞧著朱厚照走遠,非常悲憤委屈地小聲補完了未盡之言!”一一一一一一忠心耿耿吶?!?

………………

淨鞭九響,皇帝龍庭升座,百官跪拜山呼萬歲。

然後……便是一陣嚇人的寂靜。

奉天殿裡,大臣們半數以上臉色蒼白,昨晚秦堪對東廠痛下屠刀,令京師的大臣們膽寒顫慄,所有人都清楚秦堪奉的是皇帝旨意,更清楚皇帝這一招叫敲山震虎,明著屠戮王嶽和東廠,實則是對朝堂大臣們最嚴厲的警告,畢竟事情的起因由內閣發動大臣參劾秦堪劉瑾等九虎而起。

滿朝大臣此刻終於明白龍椅上那位年輕稚嫩的皇帝還有另一層面目,再年輕的真龍也是真龍,真龍被激怒後降下的霹靂雷霆,不是凡人能承受的。

大明的江山,終究姓朱。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赤血千里。昨夜那一場殺戮,猶如一記響亮的耳光,徹底將朝堂上這些因爲弘治帝仙去,新皇軟弱可欺而顯得日漸張狂失了本分的大臣們打醒了,他們,終於對年輕的朱厚照有了幾分敬畏之心。

朱厚照嘴角帶著微笑,笑容裡幾分嘲諷,幾分冷冽,這樣的表情很少在他臉上出現過,今日卻毫無顧忌地在滿朝大臣面前表露出來了。

是的,他是上天之子,他是天地一人,世間唯他有資格俯視蕓蕓衆生,包括殿內這些大臣。

劉健和謝遷神情灰暗,站在朝班裡一言不發,李東陽仍舊告假沒有上朝,內閣二位大學士沉穩依舊,可氣勢卻較往日朝會時頹敗了許多。

殿中衆人各懷心思,朱厚照清咳兩聲,打破了沉默。

“今日衆卿無事可奏麼?”

衆臣面面相覷,連平日脾氣火爆的科道言官御史們也紛紛緘口不語。

君權與臣權百餘年來互相妥協,互相碰撞,今日的情勢,君權終於當了一回勝利者,而作爲失敗者的他們,還能說什麼?

朱厚照等了半晌,想象中大臣們態度大變,滿朝馬屁逢迎的畫面並沒有出現,不由有些無趣,嘴脣癟了癟,只好接著道:“你們若無事可奏,朕倒有幾件事想說說……劉瑾?!?

“老奴在?!?

“宣朕旨意。”

“是”劉瑾嘴角含著冷笑,站在朱厚照身前,轉身面對著大臣,緩緩道:“陛下有詔,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廠督王嶽勾結外臣,圖謀不軌,擅自調兵入宮,御馬監掌印太監寧瑾甘爲黨羽,禁宮弄兵,此二人昨夜已伏誅,欽命奪其職,御馬監交由張永掌印,抖L監婁由,交由……”

劉瑾念著念著,神情不可抑止地激動起來,連語氣也妾得顫抖:“…交由劉瑾掌印,以後內外臣工稟奏國事,內閣之上,悉數決於司禮監,決於劉瑾。”

儘管氣勢被皇帝壓了一頭,這道聖旨一出,滿殿大臣仍情不自禁地大譁。

“悉數決於劉瑾”好昏庸的聖旨!

大明內閣制度成熟以來,儘管明知司禮監代君王掌管批紅之權,然而歷代君王們終究不會把這事拿到檯面上來說,因爲司禮監代皇帝批紅越多,便代表皇帝越懶惰越昏庸,什麼事都讓司禮監批了,要你皇帝做什麼?

今日朱厚照倒好,居然大明大亮地在金殿上把這事說得如此直白,彷彿生怕別人不知道他這個皇帝當得多昏庸似的,奇葩啊!

一陣嗡嗡議論之時,一名監察御史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仰頭痛哭流涕悲呼一聲“先帝啊”

然後白眼兒一翻,氣暈了過去。

朱厚照頓覺大爲掃興,很不耐煩地探了探手,道:“擡出去,擡出去,讓太醫給他瞧瞧,自己無緣無故暈倒,與先帝何干?你們這些大臣簡直不知所謂……”

幾名正打算跟著跪下悲呼先帝的監察御史聞言,軟了一半的膝蓋頓時又硬了,強忍著怒氣站在朝班裡,渾身氣得直哆嗦。

奉天殿內的氣氛愈發沉悶壓抑。

朱厚照左右瞧了瞧,忽然道:“咦?秦堪呢?秦堪爲何沒來?來人,快把秦堪宣進殿來,呵呵,他可是大功臣呢?!?

……………,………

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391章 太廟請罪(中)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174章 岳母進京第368章 復開弘文第335章 塞外廝殺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442章 侯爺回京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44章 一年之約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63章 冒功打壓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50章 拉攏打壓第721章 美人恩重第116章 相逢無言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137章 恢復功名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74章 風平浪靜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637章 所謂忠直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181章 東宮發怒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647章 欲建水師第710章 興亡一嘆(下)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141章 秀才動粗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714章 正德傷情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87章 一展抱負第710章 興亡一嘆(下)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76章 調令北來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265章 獲準練兵第122章 皇門射箭
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391章 太廟請罪(中)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174章 岳母進京第368章 復開弘文第335章 塞外廝殺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442章 侯爺回京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44章 一年之約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63章 冒功打壓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50章 拉攏打壓第721章 美人恩重第116章 相逢無言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137章 恢復功名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74章 風平浪靜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637章 所謂忠直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181章 東宮發怒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647章 欲建水師第710章 興亡一嘆(下)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141章 秀才動粗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714章 正德傷情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87章 一展抱負第710章 興亡一嘆(下)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76章 調令北來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265章 獲準練兵第122章 皇門射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湄潭县| 林口县| 云龙县| 吉安市| 双城市| 岗巴县| 开封县| 绥芬河市| 大厂| 义乌市| 宝坻区| 浦县| 平武县| 外汇| 桦南县| 安吉县| 岳池县| 浦东新区| 泸水县| 南丹县| 徐汇区| 寿宁县| 密云县| 岳普湖县| 二连浩特市| 迁安市| 鄂托克旗| 鄂伦春自治旗| 绥棱县| 如皋市| 磐石市| 荔浦县| 兖州市| 那坡县| 衡阳县| 成都市| 喀喇| 壤塘县| 天等县|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