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9章 以牙還牙

整不死你我噁心死你。

這就是秦堪的想法,畫個遺像貼在弘治帝的寢陵內,寧王起碼晦氣三代翻不了身。

進宮請罪不僅僅是爲丁順即將實施的報復行動做鋪墊,秦堪此舉還有另一層意思。

寧王謀反是件大事,歷史上朝廷平定謀反後,正德帝大怒,接連查處了許多大臣和太監,有些確實跟寧王有勾結,有些則是被無辜牽連,成爲朝中勢力相爭下被犧牲的棋子。

秦堪今日明著請罪,實際上已向朱厚照透露出一個很隱秘的訊息,那就是他和寧王不和,不和便是敵對,將來寧王謀反,秦堪可以輕易地自脫勾結嫌疑。

走一步算百步,陰險亦是保命的手段。

***京師東城分爲十四坊,所謂的“坊”,可以理解爲街市,等同現代的某城某區的某條街道。

東城有一家驛館,位於南薰坊西口,南薰坊即後世的甜水井衚衕。那家驛館開在南薰坊西口,坐北朝南,驛館佔地十餘畝,館內花園假山奇石皆俱,通往內院的小徑兩旁,還種植著一片鬱鬱蔥蔥的翠竹,微風吹過,竹葉搖曳,沙沙作響,伴隨著初夏幾聲蟬鳴,曲徑通幽處,頗得風雅三味。

寸土寸金的京師城中,竟有一方如此幽雅的淨土,難怪寧王入京後拒絕了鴻臚寺官員給他安排的藩王別院,情願花錢住進這座雅居。

竹林中有一方石桌石凳,寧王朱宸濠此刻坐在石凳上,悠閒地品著茶,幕僚李士實站立一旁向他稟報著此次京師之行的收穫。

“朝中六部侍郎,共計七位侍郎收了殿下送去的禮單,都察院的六位御史也接了殿下的禮單,除此之外,宮裡的蕭公公,王公公,御馬監的寧公公,陛下身邊的劉公公等八位太監都笑納了……”李士實嘴角勾起一抹嘲諷般的微笑:“……大明的朝堂,並非鐵板一塊,以門下看來,卻像篩子一般,處處都漏著風呢?!?

朱宸濠冷笑道:“當初燕王朱棣得天下本就僥倖之極,若非我寧王一脈高祖調朵顏三衛鐵騎助他靖難,朱棣老小子早被建文皇帝滅滿門了,可恨朱棣老混帳言而無信,竟公然做下背信棄義,鳥盡弓藏之舉,說好了中分天下,卻只給我寧王高祖一個小小的南昌城,本王若不反,怎對得起寧王一脈忍受了百餘年的屈辱?”

頓了頓,朱宸濠道:“以本王觀之,今上年幼,性子荒唐透頂好逸樂,論機謀論穩重,遠不如他父親,將來必然是一代昏君,天時與人和,本王已皆俱,何愁大事不興?”

李士實拱手肅然道:“門下夜觀星象,見紫微星黯淡無光,搖搖欲墜,南方將臣輔星熾亮,星象大非尋常,門下仔細算來,發現燕王一脈氣數已盡,江山易主近在眼前,京師龍廷之主,天意歸於寧王,門下向王爺道喜了?!?

朱宸濠哈哈笑了兩聲,不論這所謂的星象之說是真是假,朱宸濠卻感到非常開心,寧王一脈的皇帝夢做了一百多年,整整四代人的忍辱負重,終於在他這一代將要有所作爲了。

笑了兩聲後,朱宸濠壓低了聲音道:“收買了多少朝臣只在其次,這回來京師是爲了採買兵器火器而來,李先生辦得如何了?”

李士實微微一笑,道:“這些日子錦衣衛盯得緊,昨日王爺命侍衛揍那些錦衣衛眼線,爲門下遮掩了京中耳目,門下昨日趁亂喬裝遁走,秘密與神機營右哨軍的炮營王都司,還有造作局的司庫費大人見了面,二人收下王爺的一萬兩銀子好處後,答應一年之內將造作局新制的鳥銃一千桿秘密送來南昌,回頭二人串個詞兒,將這一千桿新鳥銃向上面報說老化作廢便是,至於制式兵器刀槍盾箭弩等等,費大人會幫咱們陸續送來……”

朱宸濠聞言大悅,笑道:“這件事是本王來京要做的頭等大事,不枉本王昨日當了回惡霸,揍了那些可惡的錦衣衛一頓,明裡出了口惡氣,暗裡做成了一件大事,幸得李先生助本王呀。”

李士實謙遜一笑:“非門下助您,乃天助也。”

說起錦衣衛,朱宸濠臉色迅速陰沉下來,眼中露出憤怒之色,道:“本王想不到世上竟有秦堪這樣的無恥之人,收了本王的銀子,東珠,翡翠,珊瑚……如此厚禮竟一點表示都沒有,還害得本王餐風露宿立中宵……”

李士實神情晦黯,點頭嘆道:“王爺說得不錯,這人太不講究了,無非仗著天子寵信,驕橫跋扈而已,門下一想到爲王爺送出去的禮如同肉包子打狗,思來猶覺憂傷,愧對王爺……”

朱宸濠拍了拍他的肩,溫和道:“敵人太無恥,我們太單純,不怪你,先生勿自責,本王昨日命侍衛揍了他的手下一頓,也算是出了口氣……”

話音剛落,卻聽得竹林外傳來一陣喧譁聲,二人疑惑間,喧譁漸漸變成了慘叫。

二人臉色一變,那些慘叫聲分明是寧王府的侍衛發出來的,平日裡悍勇矯健的王府侍衛,此刻卻叫得分外淒厲。

“發生什麼事了?”朱宸濠眼皮猛跳:“莫非有人行刺本王?”

李士實匆匆一拱手:“門下出去看看,京師皇城之地,不可能有刺客敢如此大明大亮地行刺王爺,王爺勿驚?!?

朱宸濠陰沉著臉點點頭,李士實匆忙跑出了竹林。

朱宸濠靜靜地聽著外面的動靜,打殺聲似乎離竹林的方向越來越近了,這次進京他只帶了百餘名侍衛,他們此刻正在外面拼死抵抗,敵人似乎有很多……朱宸濠感到越來越不安了。

李士實的喝問聲適時在林外傳來,中氣十足,不失大明藩王府的高傲。

“何人在此撒野?好大膽子,我乃南昌寧王府……”

砰!

一聲悶哼,李士實的聲音如同正在打鳴公雞忽然被人掐住了喉嚨似的,再也半點聲息。

朱宸濠眼皮猛跳。

來者不善,今日撞妖!

廝打聲漸漸弱了一些,丁順喘著粗氣,看著放倒了一地的寧王府侍衛,恨恨朝地上吐了口口水,面向竹林方向露出猙獰的冷笑,嘶聲吼道:“王府侍衛又如何?這裡是京師皇城!錦衣衛乃天子親軍,當咱們是泥捏的嗎?今日便讓你們瞧瞧,我丁某人到底是不是孬種!我乃京師錦衣衛內城千戶丁順,不服氣的,儘管來找我!”

丁順身後帶來的兩三百名錦衣校尉齊聲喝道:“千戶大人威武!”

竹林內,朱宸濠臉色鐵青,握著茶盞的手青筋虯結,啪地一聲脆響,上好的景德官窯青瓷盞兒被他生生捏破,溫熱的茶水順著手臂蜿蜒而下。

寧王府的侍衛已被放倒,竹林外的錦衣校尉們正是羣情激憤,士氣高昂之時。

好漢不吃眼前虧,寧王朱宸濠是典型的好漢,他能忍。京師不是藩王撒野的地方,錦衣衛那幫粗鄙漢子可以不顧後果,朱宸濠不能不顧。

……驛館一間雅緻的廂房內。

李士實是被丁順一耳光活活拍暈過去的,牙齒掉了兩顆,右邊臉頰高高腫起,這記巴掌不但帶給了他肉體上的傷害,也給了他的精神以沉重一擊,丁順衆人大搖大擺離開後,李士實被寧王府的殘兵敗將救醒,神情卻略顯癡呆地發著楞,彷彿被丁順拍散了魂魄一般。

朱宸濠瞧著李士實的淒涼模樣,感到心都碎了。

李士實是寧王府最重要的幕僚,而且出身最好,不但是成化年的進士,而且曾經官居右都御史,德不高望也不重的朱宸濠能招攬這麼一位有文化有野心有資歷還有創業熱情的幕僚,就如同在文物市場撿了漏一般的心情,朱宸濠把他當寶貝似的,恨不得將他每天供在祖宗朱權的牌位前早晚三柱香。

今日這件寶貝竟被京師錦衣衛的粗鄙漢子一巴掌拍得魂飛魄散,好象……拍傻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先生,本王這就進宮向小皇帝告狀!秦堪這無恥之徒,拿本王的銀子還揍本王的人,欺人太甚!”

朱宸濠重重一拍桌子,轉身便走,剛走到門口,一名鼻青臉腫的侍衛迎上前,稟道:“王爺,宮裡來了一名畫師……”

朱宸濠皺眉:“畫師?”

侍衛身後,一名穿著綠袍官服的中年男子躬身施禮道:“王爺,下官乃宮中畫師崔傑,奉陛下旨意,來爲王爺作畫一幅……”

朱宸濠擰眉道:“無緣無故的,爲何給本王作畫?”

崔傑面色頓時有些古怪,看了朱宸濠一眼,低聲道:“陛下說……要把王爺的畫像掛在先帝寢陵裡,讓王爺日日夜夜陪伴先帝……”

朱宸濠徒然睜大了眼睛,吃驚地瞪著崔傑。

被拍得腦子短路了的李士實都嚇得回過神了:“王爺,陛下這……這豈不是胡鬧嗎?活人畫像掛在死人……仙逝的人的陵墓裡,好不晦氣,究竟誰向陛下進的讒言?”

“據說是錦衣衛同知秦大人……”崔傑咳了兩聲,小心翼翼看了看朱宸濠的臉色,補充道:“秦大人說王爺思念先帝成疾,其心可嘉,原本奏請陛下讓王爺給先帝殉陵的……”

“嘶——”朱宸濠和李士實同時倒吸一口涼氣,一股寒意油然而生。

崔傑繼續道:“陛下仁德,顯然不會採納如此不仁的建議,於是退而求次,把王爺的畫像掛在先帝寢陵裡……”

崔傑說完眼含笑意地瞧著朱宸濠,臉上分明寫著“可喜可賀”四個字,目光真摯,誠意十足。

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557章 二男爭女(上)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271章 問罪言官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351章 相逢一笑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683章 百年大敵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408章 棋逢對手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649章 海運奏對(下)第4章 無妄之災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404章 施之以威第21章 父女賴賬第48章 初來乍到第63章 冒功打壓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715章 驚天鉅變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412章 壽宴驚變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677章 圖窮匕見(上)第601章 駕至南京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19章 功成身退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579章 故人重逢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51章 故人相見第49章 百戶上任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653章 城外送別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5章 遊衙驚夢第34章 往日冤家第68章 主母駕到第201章 驚聞內變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37章 不負年少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615章 教育鵬舉第263章 募兵圖新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587章 劾書入京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50章 拉攏打壓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40章 大打出手第102章 賢妻主內第95章 廠衛衝突(上)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591章 謀逆在即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608章 兵行險著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511章 決戰金殿(下三)
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557章 二男爭女(上)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271章 問罪言官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351章 相逢一笑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683章 百年大敵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408章 棋逢對手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649章 海運奏對(下)第4章 無妄之災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404章 施之以威第21章 父女賴賬第48章 初來乍到第63章 冒功打壓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715章 驚天鉅變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412章 壽宴驚變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677章 圖窮匕見(上)第601章 駕至南京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19章 功成身退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579章 故人重逢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51章 故人相見第49章 百戶上任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653章 城外送別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5章 遊衙驚夢第34章 往日冤家第68章 主母駕到第201章 驚聞內變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37章 不負年少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615章 教育鵬舉第263章 募兵圖新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587章 劾書入京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50章 拉攏打壓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40章 大打出手第102章 賢妻主內第95章 廠衛衝突(上)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591章 謀逆在即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608章 兵行險著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511章 決戰金殿(下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云浮市| 乌拉特前旗| 怀柔区| 大埔区| 德化县| 中西区| 绍兴市| 巨野县| 习水县| 丁青县| 阿尔山市| 阳江市| 陇西县| 榆社县| 车险| 广宗县| 博客| 兴安县| 平阳县| 双城市| 崇仁县| 新建县| 阜城县| 历史| 巫山县| 云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会昌县| 迭部县| 盐城市| 陕西省| 郯城县| 闻喜县| 秀山| 涟水县| 淮滨县| 房产| 庐江县| 吉木萨尔县|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