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0章 東興匠人

小琉球,東興港。

臘月十三,一大早鐵匠張四器便早早起牀升爐子開火,放了一壺水,他便開始整理今日要打製的鐵料,東興港的冬天並不冷,雖然已近年關,他仍只穿了一件夾衣,聽的動靜,他老伴、兩個小子,兩個丫頭都跟著起身出來忙活。

張四器是南京工部軍器局的軍匠,在吳家許諾幫其逃籍,並辦理民籍的誘惑下,舉家來到東興港,與他一同逃籍的,還有另外四戶軍匠,都是平日裡關係極好的,之所以趕如此冒險,一則是出於對民籍的渴望,再則是因爲與吳家的三管家沾親帶故的,不慮上當被騙。

軍器局的軍匠年年都有人逃籍,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以前他們沒有門路,只有羨慕嫉妒的份,遇上送上門的機會,他自然不願意錯過,他可不想張家世代都是匠戶,不爲他自個著想,還的爲兒子著想不是。

水燒開了,大兒張雨石趕緊的泡了一壺茶送了過來,極少見兒子如此殷勤,張四器不由看了他一眼,道:“無事獻殷勤,有什麼事趕緊的說,一會兒就要開工了。”

張雨石咧嘴一笑,才道:“阿爸,聽他們說開年要招水手,我想去試試。”

去做水手?張四器將茶壺一放,沒好氣的道:“老子寧願讓你當一輩子工匠也不會讓你去出海,乘早熄了這念頭。”

“咱們家來這裡已有半年了,什麼時候聽說過船出事?”張雨石輕聲的嘀咕著道。

“不知道天高地厚。海上行船那是鬧著玩的?出了事,別說屍骨了,連音信都沒有一個。”張四器說著便道:“不願意學手藝,阿爸不逼你,這地方還可以開荒種田,你立個戶開荒去。”

“開荒種田哪有打造槍管賺的多?”張雨石說著便轉身走了。

看著兒子的背影,張四器不由微微有孝愣,東興港對工匠極爲重視,工錢也開的高,他一家忙活一個月能夠有五兩銀子的進項。確實是比開荒種田強遠了,可他一家從南京來到這偏僻的地方,不就是爲了去掉這個匠籍?

這地方還真是有些讓人看不透,自顧倒了杯茶,他不由有婿神,他一家是六月在這裡安家的,雖說是被騙了,但這裡不僅工錢開的高,而且東西也豐富。就是人太少了,沒有人氣。

不過。這半年來每月都有船隻不斷的送人過來,工匠、災民、郎中、船員水手都有,如今這小港已經有六百人了,也不知道吳家想做什麼?這事情他管不著,也不想刻意去打聽,對他們來說,知道的越少越好。

吃過早飯,張四器便帶著兩個兒子開始忙碌起來,如今不再是爲軍器局交任務。東興港是明碼標價的購買,他的積極性自然高,當然,對槍管的質量也更爲上心,各人的槍管都有戳記的,若是在五十發之內炸膛,將處以十倍購價的懲罰。不上心是不成的。

還不到午時,碼頭突然傳來一陣歡呼聲,張四器手頭活計正緊,擱不開手。便吩咐道:“三丫,去碼頭上看看,出了什麼事?”

沒多長時間,三丫便一路小跑著回來,興奮的道:“阿爸,是運年貨的船回來了,有肉有糖有鞭炮,還有好多花布,阿爸,今年能不能做件新衣服?”

“好,阿爸忙完就去買布,給你們一人做一件,都穿新衣服過年。”張四器樂呵呵的道,他手頭從來沒象現在這樣富裕過,半年就積攢了二十多兩銀子,自是難得大方一回。

“我不要衣服,我要鞭炮和糖。”二小子跟著道。

“都買,今年過個鬧熱年。”張四器一邊應著,手頭一邊忙著鍛打槍管,待的槍管初步敲打成型,他將裡面的鋼芯抽出來丟進水桶裡,又將槍管扔進炭火裡,才擡起頭問道:“就是送年貨的船來了,值得他們那麼高興?”

“哦。”三丫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聽說大東家也隨船來了。”

“吳家來人了?是四公子嗎?”張四器有些急迫的問道,這地方雖好,卻是太偏僻了,人也太少了點,再一個私鑄火器也讓他有些不安,如果可能的話,他是不願意留在這地方的,如果不可能離開,就得爲幾個孩子早做打算。

“不是吳家的人。”三丫細聲細氣的說道:“聽說大東家叫少爺來著。”

少爺?張四器聽的也有些迷糊,叫老爺的多,少爺這個稱呼還真是沒聽說過,難道東興港不是吳家的?張四器微微一愣,便道:“少爺姓什麼?”

“不知道,那些人都只叫他少爺。”三丫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阿爸,要不我去打聽一下?”張雨石自告奮勇的說道。

“少給我偷懶。”張四器瞪了他一眼,道:“開工。”

叮叮噹噹的聲音響起纔沒多久,三丫又跑來興奮的道:“阿爸,陳二叔,王三叔來了。”

“快請他們到屋裡吃茶,阿爸這裡完了就過來。”張四器忙交代到,這兩人都是跟他一起逃籍的軍器局的軍匠,今兒前來,肯定是聽聞東家到了,想去探探口風。

將一根槍管的粗胚打完,張四器才封了爐子,直接就進了屋,幾人都是數十年的交情,也沒那麼多客套,見他進來,陳寧靜便含笑道:“四哥,咱們來這裡已經半年了,四哥有什麼打算?”

張四器看了兩人一眼,道:“你們是怎麼想的?有話直說,沒必要埋在肚子裡。”

“那我就直說了。”陳寧靜沉聲道:“這地方工錢是高,不過,私鑄火器也是朝廷最爲忌憚的事情,時間長了,若是走絡聲,則是大麻煩,如今這情形,急於脫身是不可能的,能不能跟這大東家談談,幫他們帶一批學徒,出師之後,能放咱們離開。”

張四器看了他一眼,道:“你也說了,私鑄火器是重罪,你認爲他們會允許咱們活著離開這裡?”

陳寧靜臉色一變,道:“難道這輩子就困在這地方?”

“咱們這輩子怕是沒什麼指望了。”隨著話聲,李明良和孫家輝走了進來,朝三人點了點頭,李明良才接著道:“這地方不僅有咱們軍器局的軍匠,還有衛所的軍匠,後面還有鑄炮的,做火藥的作坊,聽說這是一個專門爲海商鑄造火器火藥的地方。

咱們這一輩怕是沒可能離開這裡了,但是不能讓晚輩們也困在這裡,聽說他們要招船員水手,與其讓他們在這裡開荒種田,倒不如讓他們去做船員水手。”

“出海風險更大。”張四器輕聲說道。

“要說穩妥,自然是開荒種田。”李明良不急不緩的說道:“不過,得作好在這裡紮根的準備。”

張四器看了四人一眼,才道:“眼下討論孩子的出路還早,大東家的來了,咱們總的去探探口風,說句不好聽的,孩子們的出路,未必能夠由著咱們。”

聽的這話,幾人不由一呆,一愣之後,李明良才道:“沒那麼嚴重,他們現在也是有求於咱們,不若我陪四哥去拜訪一下大東家。”

東興港的大東家自然便是胡萬里,在趙長福、劉思武、李健幾人的陪同下四處觀望了一番,便住進了一棟簡陋的木房——總管趙長福的臨時住所,趙長福如今可謂是東興港名符其實的大管家,所有的作坊、碼頭、船隻都歸他統管著,唯有防務這一塊,他插不上手。

進屋落座之後,胡萬里淺淺的呷了口熱茶,才道:“已經大半年時間了,何以東興港的房屋仍是如此簡陋?可是工匠太少?”

趙長福仍是保持著參隨的本分,在胡萬里面前不敢落座,當下便躬身道:“回老爺話,這裡不缺木材,但木材砍伐之後要風乾才能正式修建房屋,如今不過是因陋就簡而已,再則這木匠確實也少了點。”

“東興港的規模會不斷擴大,木匠不能少。”胡萬里沉聲道:“這事我吩咐吳亦有去辦,另外,你也爲現有的木匠多安排些學徒。”

“小的明白。”趙長福恭敬的道。

胡萬里瞥了他一眼,道:“你如今已不是參隨,無須站規矩,坐吧。”

“老爺面前,小的豈敢放肆。”趙長福輕聲說道,身子亦是一動不動。

“跟他們一樣,叫少爺吧。”胡萬里微微一笑,道:“不拘那些個虛禮,坐。”

“謝少爺。”趙長福躬身謝過之後,才謹慎的在下首落座。

“如今這裡並不安穩,不宜接家眷過來。”胡萬里看著他微微笑道:“你如今正是狼虎之年,納個妾吧,有沒有看上眼的?要不少爺給你從月港買兩個過來?”

“少爺體恤,小的感激不盡。”趙長福含笑道:“小的已在月港買了個小妾,現在廚房忙活,整治晚宴。”

胡萬里笑道:“你不會是買了個全竈的丫頭吧?”

“讓少爺見笑了。”趙長福陪著笑道:“拙荊善妒,真要納個小妾,必然是河東獅吼。”(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

第107章 索賄第427章 形勢第348章 金印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12章 投降第41章 徐州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152章 軍火商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78章 作秀第256章 走親戚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236章 被逼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6章 明朝海禁第312章 投降第272章 逛集 市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340章 瘋了第257章 出行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64章 聊勝於無第105章 緝私錢第406章 堅守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313章 佈局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98章 陋規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348章 金印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177章安排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90章取而代之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5章 明朝銀錠第 99章 錢法第67章 霸氣大明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365章 安南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192章另有意第164章月港內訌第25章 色藝雙全第393章 致仕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77章 邸報第412章 轟動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278章 雙嶼第112章 齋醮第123章管閒事第318章 唱雙簧第218章 踢皮球第35章 建言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31章 赴任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417章 文鬥第387章 要俘虜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2章 錢不湊手第217章 彈劾第193章 風起第418章 來客第217章 彈劾第313章 佈局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391章 擴兵第229章 紛爭起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365章 安南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章 被點撥第15章 風波起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2章 禮物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273章 造船廠第133章 引子第307章 方案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348章 金印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412章 轟動第225章 劍走偏鋒
第107章 索賄第427章 形勢第348章 金印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12章 投降第41章 徐州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152章 軍火商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78章 作秀第256章 走親戚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236章 被逼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6章 明朝海禁第312章 投降第272章 逛集 市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340章 瘋了第257章 出行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64章 聊勝於無第105章 緝私錢第406章 堅守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313章 佈局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98章 陋規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348章 金印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177章安排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90章取而代之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5章 明朝銀錠第 99章 錢法第67章 霸氣大明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365章 安南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192章另有意第164章月港內訌第25章 色藝雙全第393章 致仕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77章 邸報第412章 轟動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278章 雙嶼第112章 齋醮第123章管閒事第318章 唱雙簧第218章 踢皮球第35章 建言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31章 赴任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417章 文鬥第387章 要俘虜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2章 錢不湊手第217章 彈劾第193章 風起第418章 來客第217章 彈劾第313章 佈局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391章 擴兵第229章 紛爭起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365章 安南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章 被點撥第15章 風波起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2章 禮物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273章 造船廠第133章 引子第307章 方案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348章 金印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412章 轟動第225章 劍走偏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贡嘎县| 宁强县| 文昌市| 牙克石市| 舒城县| 宁德市| 政和县| 滕州市| 青州市| 金坛市| 尼玛县| 蒲江县| 会同县| 长乐市| 甘肃省| 南阳市| 凤台县| 丹凤县| 巴林右旗| 根河市| 平罗县| 景宁| 尖扎县| 威远县| 绥滨县| 平谷区| 泰兴市| 南安市| 鄢陵县| 资兴市| 上栗县| 乐都县| 商丘市| 年辖:市辖区| 富民县| 广灵县| 晋城| 宣武区| 城固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