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2章 齋醮

張璁腳步匆匆的趕往乾清宮,乾清門一衆值守太監遠遠見他過來,便跪了一地,恭聲道:“小的們叩見張閣老。”

一看這情形,張璁不由暗歎了一聲,嘉靖吸取了武宗時太監亂政的教訓,對內侍管理的極嚴,不過一衆太監也不至於恭敬到如此地步,不消說,嘉靖又在乾清宮舉行齋醮,這些個太監這是在提醒當值的大太監出來擋他的駕。

果然,待的張璁走到乾清門門口,司禮監秉筆太監張欽匆匆迎了上來,匆匆一揖,便輕聲道:“張閣老,皇上正在裡面祈嗣齋醮,就快完了,您老是等等還是先回值房?”

張璁靜聽了一陣,《紫清上聖道曲》確實已接近尾聲,他知道嘉靖每次齋醮之後,心情都會相當的好,當下便淡淡的道:“等等吧。”

見張璁要在門口等,張欽便知不是小事,當下便道:“張閣老稍候,這下這就去通傳一聲,讓他們及時稟報皇上。”說著微微一揖便轉身離去。

對於嘉靖在乾清宮設壇齋醮,張璁亦是深惡痛絕,倒不爲皇帝崇道,宋元以來崇道的帝皇不在少數,他痛恨的是設壇齋醮的花費,宮中所建醮場,門壇封匾皆用金書,嘉靖心誠,皆是屑金爲泥,其他種類繁多的供器,供養,香火燈燭,亦是精益求精,每次齋醮,花費皆在數千兩白銀。

偏偏嘉靖又打著祈嗣的名號齋醮,張璁即便不喜,也不敢開口進言,嘉靖這麼些年一直沒有子嗣,祈嗣齋醮,身爲臣子,豈能多言?但願有了子嗣之後,齋醮的次數能夠有所減少。

時間不是很長,張欽便匆匆迴轉,躬身道:“讓張閣老久候了,皇上宣張閣老在西暖房覲見。”

快步進了西暖閣,張璁瞥了一眼,果然,嘉靖連道袍都未換,他忙上前跪下見禮,嘉靖心情確實不錯,俟其禮畢,便含笑道:“免禮,平身。”接著便道:“秉用有何好消息?”

“恭喜皇上。”張璁躬身道:“福建漳州府龍溪知縣胡萬里回奏,有妥當的法子在全國縣儒學社學推行北方官話,並懇祈皇上允準,暫在漳州龍溪試行。”

這確實是個好消息,想到日後滿殿大臣皆是一口流利的北方官話,嘉靖不由微微一笑,道:“朕倒是好奇,他是用何法推廣?”微微一頓,他才道:“他未提及所須錢財?”

張璁雖然不知道胡萬里如何推廣,是否耗費錢財,但現在只圖嘉靖高興,當下便道:“回皇上,隻字未提,想來是耗費不巨。”

既是所耗不多,那何樂而不爲?嘉靖當下便道:“允了。”說完,他便想到之前說過不吝重賞的話,便瞅了張璁一眼,道:“統一全國官話,實是利國利民之舉,如此功勞,實屬難得,這是你的得意門生,當如何賞賜?”

張璁卻不願意嘉靖分開賞賜,當下便躬身道:“回皇上,如今並未見成效,賞賜尚言之過早。”微微一頓,他才接著道:“微臣還有奏報。”

看來還是關於這胡萬里的,嘉靖微微一笑,道:“說。”

“皇上。”張璁躬身道:“胡萬里近日在龍溪查獲一起鑄私錢大案,深感錢法之弊,特上疏懇祈皇上革新錢法,一統大明貨幣,徹底根除錢弊,令皇上聖名萬世流芳。”

革新錢法?一統大明貨幣!嘉靖登時便是一怔,好大的口氣,嘉靖六年發行嘉靖通寶之時,他便留意到錢法弊端,也有意革新,朝中言官大臣亦紛紛獻言獻策,卻無一良策,他也是認識到錢法之弊已是積重難返,這才無奈放棄,僅只推出黃銅鑄造的嘉靖通寶。

張璁對此事應是深知的,何以會再次提出錢法革新?難道胡萬里有具體的,新穎的,切實可行的錢法革新舉措?一怔之後,他亦不覺有些振奮,真若能一統大明貨幣,徹底根除錢弊,必然成爲新政最大的亮點,想到這裡,他有些急切的道:“快,呈上來。”

對於前面的錢法之弊,嘉靖略微瞟了幾眼便快速的略過,看到錢法九條,他才沉下心來,看到第一條,廢寶鈔、立白銀、重銅錢。他不由暗讚了一聲,這人膽大,真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僅這一條,滿朝文武便無人敢言,果然是有新意!

一口氣粗粗看完,他又細細從頭看了一遍,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振奮,繼位以來,他鬥楊廷和,推行新政,革新禮儀,不僅是爲的鞏固皇位,革故鼎新,更是爲了證明他這個以小宗嗣大統的旁支皇帝的才幹和能力,是爲了讓那些等著看他熱鬧的宗室,甚至是野心勃勃的宗室明白,他嘉靖纔是大明當之無愧的明君!

寶鈔是太祖指定頒發的,如今已經完全崩潰,順勢廢除寶鈔,確立白銀、銅錢爲法定貨幣,所有賦稅一律徵收白銀,鑄造銀幣,統一銅錢,另定比例,新定萬世不移之錢法!真若如此,他嘉靖便是當之無愧的一代明君!

興奮了一陣,他便漸漸冷靜下來,廢除寶鈔,另立白銀、銅錢爲法定貨幣,好處是明擺著的,可大明不僅缺銅,也缺白銀,沒有足夠的銅材,無法統一銅錢,沒有足夠的白銀,立白銀爲法定貨幣不僅是空話,更將成爲笑柄。

思忖良久,嘉靖纔開口道:“秉用,並重白銀、銅錢,但大明缺銅缺銀,如何能夠滿足流通之需要?”

張璁早有準備,當下便道:“回皇上,如今民間大額支付皆用白銀,江浙閩廣更是普遍使用白銀,足見大明並不缺白銀,至於銅錢,胡萬里建言,回收舊青銅錢,鑄造統一制式,規格、大小、輕重、成色皆是一致的新錢替換舊錢,逐步統一全國銅錢,微臣已徵詢寶源局監鑄,此法完全行的通。”

回收舊錢重鑄?統一全國的銅錢,那得花多大的代價?看了看張璁,嘉靖才語氣平淡的問道:“秉用,國庫還有多少存銀?”

第347章 贖金第278章 雙嶼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481章 禪位第361章 特區第195章 籌錢第155章拉人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2章 跋扈僕從第207章 被逼第123章管閒事第21章 冷落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94章 世故第82章 豁出去第422章 捐款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72章 逛集 市第100章 殺威棒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321章 強勢第15章 風波起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5章 明朝銀錠第60章 下聘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123章管閒事第35章 建言第13章 書生罵人第256章 走親戚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72章 試探第208章 譁變第307章 方案第61章 出海第133章 引子第477章 求盟第229章 紛爭起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376章 嫁衣?第21章 冷落第132章盛極第170章金星晝現第44章 新授官職第5章 明朝銀錠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122章募捐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306章 硬骨頭第258章 清譽第125章姑妄言之第26章 明朝海禁第52章 南京(八)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382章 依仗第131章燒錢第92章 一盆冷水第363章 有喜第38章 收禮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2章 錢不湊手第55章 師爺第162章有後了第49章 南京(五)第388章 布袋陣第22章 禮物第150章收買人心第27章 中山狼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39章 封侯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300章 不樂觀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429章 考績第28章 張璁回閣第23章 侍妾第52章 南京(八)第392章 跋扈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54章 物色第205章 籠絡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207章 被逼第296章 收人第42章 少爺稱謂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361章 特區第225章 劍走偏鋒
第347章 贖金第278章 雙嶼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481章 禪位第361章 特區第195章 籌錢第155章拉人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2章 跋扈僕從第207章 被逼第123章管閒事第21章 冷落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94章 世故第82章 豁出去第422章 捐款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72章 逛集 市第100章 殺威棒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321章 強勢第15章 風波起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5章 明朝銀錠第60章 下聘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123章管閒事第35章 建言第13章 書生罵人第256章 走親戚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72章 試探第208章 譁變第307章 方案第61章 出海第133章 引子第477章 求盟第229章 紛爭起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376章 嫁衣?第21章 冷落第132章盛極第170章金星晝現第44章 新授官職第5章 明朝銀錠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122章募捐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306章 硬骨頭第258章 清譽第125章姑妄言之第26章 明朝海禁第52章 南京(八)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382章 依仗第131章燒錢第92章 一盆冷水第363章 有喜第38章 收禮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2章 錢不湊手第55章 師爺第162章有後了第49章 南京(五)第388章 布袋陣第22章 禮物第150章收買人心第27章 中山狼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39章 封侯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300章 不樂觀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429章 考績第28章 張璁回閣第23章 侍妾第52章 南京(八)第392章 跋扈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54章 物色第205章 籠絡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207章 被逼第296章 收人第42章 少爺稱謂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361章 特區第225章 劍走偏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县| 阿城市| 尤溪县| 华安县| 调兵山市| 遂平县| 庆云县| 灵石县| 大港区| 天水市| 渝中区| 安远县| 土默特左旗| 阿拉善右旗| 青浦区| 阳东县| 新民市| 隆德县| 延津县| 治县。| 新宁县| 靖远县| 施秉县| 罗城| 如东县| 宣威市| 彭州市| 吴旗县| 喀喇| 涿鹿县| 扎囊县| 大竹县| 陈巴尔虎旗| 丹阳市| 庆阳市| 连平县| 长丰县| 南和县| 彭阳县| 柘城县|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