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禮物

三天時間練完花押,到吏部領取了‘憑照’,也就是委任狀,這玩意不僅是當官的依據,也是沿途赴任到驛站白吃白住白拿的通行證,萬萬不可小瞧了去,忙完這些,按理還要由吏部引見,入宮覲見皇帝,以示自個是皇帝親自選派的官員。

不過,嘉靖帝自“血濺左順門”事件之後,大受刺激,極少接見官員,一衆銓選得官的官員只能在吏部官員的引導下到承天門朝北三叩首,便算是叩謝天恩,覲見過嘉靖帝了。

承天門叩頭之後,便萬事大吉,準備著走馬上任了,按朝廷規矩,領取‘憑照’之後,十五日內必須啓程離京赴任,這半個月也就成了一衆官員拉攏關係的最好時機,敘鄉誼敘年誼敘友誼,排著溜輪著個的擺酒宴請。

不論肥缺、瘦缺、苦缺,都要請客,也都被人請,外地任官,人生地不熟,地方民請,風俗習慣,地方士紳名流,富豪望族等等情況的打探都是在一桌桌酒宴中完成的,另外,拜託到家鄉爲官的官員對家族適當的照拂,亦是在所難免的。

如此一來,各個圈子便開始不斷的發生交集,催生了無數的酒宴,不僅是外放的官員一天到晚趕場子,留京的官員亦不例外,不是請客就是不停的作陪,一天下來也要趕無數桌酒宴。

蔡克廉、李良等五人雖然不是很忙,一天下來也有二、三桌,而胡萬里、周志偉、魏一恭三人就清閒多了,沒人請他們,他們也不好意思去請別人,倒是三人自個日日相聚。

如此過的四五日,倒也自在,這日上午,胡萬里照例呆在書房裡練字讀書,等著周志偉、魏一恭上門,然後一道出去廝混,這年頭交通不便,京師一別,大家天南地北,再要相聚,至少得三年之後,因此,沒人願意早早離京,能多聚一日是一日。

才過巳正時分,小廝李風烈匆匆趕到書房外,輕聲稟報道:“少爺,同年蔡克廉前來拜訪。”

這小子今兒怎的來得如此之早?難道不用赴宴?胡萬里隨口便道:“請他進來。”說著便擱了筆,淨手之後迎了出去,纔到院中,蔡克廉已經腳步匆忙的趕了進來,遠遠便拱手微微一揖,笑道:“長青兄好悠閒,京師已鬧的沸沸揚揚了。”

沸沸揚揚?胡萬里轉念便醒悟過來,笑道:“禮儀新貴開始反擊了?”

“不錯。”蔡克廉輕笑道:“禮部右侍郎霍韜上疏彈劾首輔楊一清結黨營私、罔上自恣、貪贓枉法等二十四事,更是檢舉太監張永曾饋送金銀給楊一清。”

胡萬里聽的不由微微一笑,閣臣勾結內侍,可是大罪,而且亦最遭嘉靖猜忌,不知此次反擊,是否能將楊一清拉下馬,當下他便側身伸手禮讓道:“進屋再敘。”

蔡克廉擺了擺手道:“長青兄無須客氣,今日有三桌酒宴要赴,特意過來報喜訊的,咱們明日再聚。”

胡萬里點了點頭,微笑著道:“行,我送送道卿。”

兩人剛出大門,正待作別,便見楊獻可,黃正色兩人聯袂而來,一見面,楊獻可便笑道:“看來咱們來遲了,長青已經聞知喜訊了。”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有勞兩位年兄,大家先去赴宴應酬,此事一時半會難見真章,在京還有幾日,咱們稍後再好好聚一聚。”

將幾人送走,胡萬里便折回書房靜心細思,時隔大半個月之後,霍韜纔開始發力,上疏彈劾首輔楊一清,這顯然不是個人行爲,應該是一衆禮儀新貴集體發難的開始,不知道後繼會形成什麼局面,想來力度不會小,嘉靖帝又會是何反應?

這場閣權之爭,實際就是張璁和楊一清對決,楊一清不下臺,張璁根本沒有絲毫機會,問題是,楊一清下臺了,張璁就有機會嗎?嘉靖會否扶持新人?地球離了誰,都會照樣轉,大明朝廷又不是沒有能人,嘉靖帝年紀輕輕,能拉下臉面又召張璁還朝?即便是賞識張璁,也應該有個過渡期吧。

想到這裡,他慢慢的冷靜下來,能否扳倒楊一清如今尚是未知,且慢待高興,萬幸的是能在離京之前看到禮儀新貴的反擊,不管結果如何,他皆可早做打算。

周志偉、魏一恭兩人卻是後知後覺,直到午時,才姍姍來遲,原本是興沖沖而來,被胡萬里一瓢冷水澆了個透心涼,三人稍坐片刻便一道出去找地兒喝酒廝混。

待胡萬里回到四合院,天已黃昏,在春兒、夏荷的侍候下稍事洗漱之後,他便命人搬了一張躺椅在院子里納涼,順帶考問一衆小廝的功課,這才坐下,便聽的李風烈前來稟報,“少爺,同年趙文華大人前來拜訪。”說完他微微遲疑了下,才道:“他還帶來一頂女轎。”

胡萬里聽的也是一愣,一衆同年裡,趙文華與他關係算是極爲特殊,雖然交往不多,但兩人關係亦算是教爲親密,可也不至於帶女眷上門,他這裡可沒有女眷,雖然滿頭霧水,他還是道:“快請。”

說著,便起身吩咐一衆小廝道:“你們都回避一下。”然後,才迎了出去,到的大門,一見面,趙文華便含笑一揖,道:“連日應酬,實是抽不出時間,只得晚上前來叨擾,長青不會見怪吧?”

胡萬里心知他是怕招惹非議,這也是人之常情,況且他能夠晚上前來,足見他重視這份情誼,當下便還了一揖,微微笑道:“符質兄這話可就見外了,請。”說著他便側身禮讓。

趙文華含笑邁步而入,那頂女轎也跟在後面擡了進來,胡萬里看的暗自奇怪,卻又不好相問,畢竟他從未遇上這種情形,不知道這是什麼禮數,生怕一張口鬧出笑話。

兩人進入正房客廳,敘禮落座之後,胡萬里才含笑道:“恭喜符質兄得留京師。”

“不過是刑部主事,何喜之有?”趙文華微微笑道:“我與長青一見如故,早就託人爲長青物色了一件禮物,所幸不算太遲,分別在即,就當是臨別饋贈,還望長青不要推辭。”

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21章 授官第176章指婚第21章 授官第146章來襲第266章 招攬第326章 威懾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182章 離任第227章 不表態第190章取而代之第426章 飛剪第391章 擴兵第273章 造船廠第382章 依仗第202章 嚴嵩意第274章 激勵第373章 生意經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376章 嫁衣?第86章 發狠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361章 特區第473章 結盟第140章 二爺第236章 被逼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01章 錢弊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363章 有喜第25章 色藝雙全第376章 嫁衣?第42章 少爺稱謂第13章 書生罵人第98章 陋規第210章 借勢第347章 贖金第85章 刁難第186章長幹寺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78章時局第187章府尹柴奇第265章 遇險第208章 譁變第391章 擴兵第141章婚事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67章 霸氣大明第85章 刁難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146章來襲第121章開海之爭第247章 豪賭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42章 少爺稱謂第363章 有喜第111章 比較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44章 新授官職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276章 肉靶第75章 有野心第188章刁難第32章 驛站第258章 清譽第218章 踢皮球第43章 白送第12章 跋扈僕從第237章 沒白來第473章 結盟第49章 南京(五)第56章 科舉革新第100章 殺威棒第115章 衝突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9章 女兒節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97章 鑄私錢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83章 挑釁第176章指婚第118章矛盾第156章 誘惑第101章 錢弊第223章 揣摩第21章 授官第432章 相遇第266章 招攬第165章橫插一腳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231章 不解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476章 反困第415章 舉國震驚
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21章 授官第176章指婚第21章 授官第146章來襲第266章 招攬第326章 威懾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182章 離任第227章 不表態第190章取而代之第426章 飛剪第391章 擴兵第273章 造船廠第382章 依仗第202章 嚴嵩意第274章 激勵第373章 生意經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376章 嫁衣?第86章 發狠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361章 特區第473章 結盟第140章 二爺第236章 被逼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01章 錢弊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363章 有喜第25章 色藝雙全第376章 嫁衣?第42章 少爺稱謂第13章 書生罵人第98章 陋規第210章 借勢第347章 贖金第85章 刁難第186章長幹寺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78章時局第187章府尹柴奇第265章 遇險第208章 譁變第391章 擴兵第141章婚事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67章 霸氣大明第85章 刁難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146章來襲第121章開海之爭第247章 豪賭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42章 少爺稱謂第363章 有喜第111章 比較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44章 新授官職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276章 肉靶第75章 有野心第188章刁難第32章 驛站第258章 清譽第218章 踢皮球第43章 白送第12章 跋扈僕從第237章 沒白來第473章 結盟第49章 南京(五)第56章 科舉革新第100章 殺威棒第115章 衝突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9章 女兒節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97章 鑄私錢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83章 挑釁第176章指婚第118章矛盾第156章 誘惑第101章 錢弊第223章 揣摩第21章 授官第432章 相遇第266章 招攬第165章橫插一腳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231章 不解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476章 反困第415章 舉國震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五指山市| 昌图县| 惠州市| 德庆县| 南宁市| 滨海县| 台中县| 当雄县| 瑞安市| 苍山县| 南郑县| 溆浦县| 三明市| 南开区| 通许县| 西吉县| 临沂市| 汶川县| 桐乡市| 永兴县| 阳曲县| 亳州市| 洛南县| 徐水县| 乐清市| 奇台县| 黑山县| 上高县| 杭锦后旗| 泸州市| 苍溪县| 临汾市| 涟水县| 光泽县| 洞头县| 大化| 吴江市| 教育| 隆子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