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9章 以退爲進

京師百官修省三日,奏陳時政得失,已經完全演變成了對張璁等一衆禮儀新貴的反攻倒算,繼張璁上疏自陳之後,李時、方獻夫、汪鋐登被彈劾亦跟著上疏自陳,不過,嘉靖對於幾人的自陳卻皆是留中不發。

嘉靖的這一舉動,無異於是給朝中百官澆了一瓢冷水,攻訐禮儀新貴的勢頭亦隨之緩和,所有人皆暗自揣摩著嘉靖的意圖,張璁這個首輔打擊報復之狠辣,在朝中可是出了名的,真若嘉靖無意撤換首輔,他們這些上疏彈劾的官員絕對是沒好下場的。

內閣值房,張璁亦在苦苦琢磨著嘉靖的心思,對於他們幾人的自陳申辯嘉靖留中不發,這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是嘉靖對胡萬里懇祈開海的奏摺也留中不發,這就頗耐人尋味了,難道嘉靖無意轉移朝中百官的視線?

張璁等一衆禮儀新貴苦苦煎熬了兩日,胡萬里懇祈允準月港開海的摺子終於發了出來,嘉靖未做任何批示,但張璁的票擬仍然附在上面,不過,這份奏疏雖然刊在了邸報上,卻並未引起朝中官員足夠的重視,這節骨眼上,倒張璁纔是頭等大事,誰有閒心去關注開海什麼的,這等國事日後有的是時間爭論。

ωωω ?тt kán ?¢ ○

自然也有不少官員關注此事,胡萬里乃張璁的得意門生,在這個時候拋出一個絕大的話題,豈能無因?這事經不起推敲,稍加琢磨,便知張璁這是想轉移百官視線,這個手法不新鮮,視而不見便可破之,問題是,嘉靖此舉是否有息事寧人的意味?

胡萬里的奏請開海的奏疏一出,方獻夫、李時、汪鋐便跟著上疏,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加以肯定,大力支持月港開海。戶部尚書許贊、吏部右侍郎許誥,工部右侍郎林庭等亦跟著上疏支持開海。

而次輔翟鑾、刑部尚書王時中、兵部尚書王憲、右都御史王大用,光祿寺卿馬理等上疏堅決反對開海。

大明禁海百餘年,雖然時鬆時緊,但朝廷從未公開爭論過開海的得失利弊,現如今竟有如此多閣臣和部院大臣上疏圍繞開海之事爭論,登時就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關注。想不關注都不行,因爲朝廷開海與否實是牽扯太大太廣。

廣東、福建、浙江三省以及南直隸但凡家族與海貿有關係的官員皆是大爲振奮,海貿本是暴利,卻因朝廷禁海而受制於私港盤剝,一氮海,他們便可以利用官場的優勢爲家族謀利。事關家族的切身利益,他們立時便將攻訐張璁之事放在一邊,張璁下臺,他們未必能夠升官,但若爭取到朝廷開海,那卻是實實在在的利益,登時便有官員上疏跟著支持開海。

一見這情形。北方以及西南西北等內陸的官員自然心裡不平,開海對他們有沒有好處尚且難說,但對東南沿海官員的好處那是明擺著的,本身東南就富庶,一氮海,豈非更爲富足?

如今這年頭,有錢好辦事,富庶的東南如今已在朝中佔據了莫大的優勢。不說遠的,連著這幾屆首輔次輔基本都是出自東南,科考的‘南榜’‘中榜’‘北榜’亦是南榜獨佔鰲頭,佔據了五成以上的錄取比例,再開海,這朝中還能有他們北方以及西南西北這些官員的立足之地?

不論是從長遠來看,還是爲眼前自身的利益考慮。他們都必須堅決反對開海,大明禁海乃是祖制,而且已經禁了百餘年,豈能說開就開。一衆官員立時也跟著上疏旗幟鮮明的反對開海,且有官員明明白白的將地域之爭奏了上去。

一時間京師的文武百官圍繞著禁海開海爭的不可開交,而且大有演變成南北之爭的趨勢,見這情形,張璁等人不由長鬆了口氣,開海之爭,可不是短時間就能夠見分曉的,盼著張璁倒黴的官員則是狠狠不已,如此大好的機會,竟然就此白白浪費了!

兩日後,嘉靖對張璁、李時、方獻夫、汪鋐等人的自陳批了下來,允準張璁致仕回籍,其他人則褒獎慰留。

看著這道硃批,張璁登時從頭涼到腳,嘉靖居然令其致仕回籍!在事情已經完全扭轉的情形下,嘉靖竟然讓他致仕回籍!問題出在哪裡?專擅?

張璁再次致仕了!京師登時爲之轟動,即便是日盼夜盼張璁被罷黜的官員都有些難以置信,在事態完全被張璁扭轉的情形下,形勢居然會出現戲劇性的急轉直下。

次輔李時連忙上了一份摺子,懇祈令張璁並懇祈嘉靖賜敕獎諭,給驛以歸,劃撥伕役,賞賜月餼,這些都是德高望重之老臣致仕時,皇帝應該給予的賞賜和恩典。

令人大爲意外的是,嘉靖居然直接回絕了,一應恩典賞賜俱無。嘉靖如此不近人情,自然令一衆官員大爲不解,都隱隱猜到,張璁此番妄自挑起開海之爭可能觸犯了嘉靖的忌諱,禁海畢竟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

馬上就有人想到了此番開海之爭的始作俑者——張璁的得意門生胡萬里,張璁既然倒了,自是沒理由放過他,尤其是北方一衆官員,對他更是恨的牙癢癢的,不過,胡萬里爲官時日尚短,又一直在福建那旮旯,京師一衆官員對他的瞭解著實不多,況且也聽聞嘉靖對他甚爲賞識。

不過,大明言官曆來不缺乏犧牲精神,御史喻希禮當日便上疏彈劾胡萬里,德行有虧,妄議國事。至於慈善彩票,他還真沒膽子彈劾,嘉靖爲此調換應天府府尹,這是人盡皆知之事,犯不著去觸這個黴頭。

在喻希禮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小心翼翼的試探,胡萬里在秦淮河狎妓遊玩這是衆所周知之事,德行有虧並不冤枉他,一個小小的四品府丞,且年紀輕輕的就敢妄提開海,妄議國事亦是屬實。

然而,令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就是這道輕飄飄的彈章卻引來了嘉靖極大的反應,不僅下旨將喻希禮杖責二十,禮部給事中王準,御史馮恩皆被外放邊遠地方降級使用。

這到諭旨一出,京師百官皆是一頭霧水,張璁也罷了,番過來彈劾張璁的言官也變相流放了,嘉靖這是唱的哪一齣?

經嘉靖這一攪合,開海之爭議自是不了了之,沒人在提,一衆官員都在小心翼翼的觀望,等著朝局的變化,張璁這已經是第三次致仕回籍了,他僅在京師停留了一日,便輕車熟路的起程離開京師,踏上了歸鄉的行程。

京師的風雲變幻,四日後,胡萬里纔看到邸報,張璁再次被罷官回籍實是出乎他的意料,懇祈月港開海會鬧出如此大的動靜亦令他大爲意外,對開海之事,他沒抱多大的希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要想開海,還早的很,倒是引起如此大的爭議,令他有些擔憂嘉靖會否下旨封閉月港?

再則,張璁致仕將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原本不覺的,以爲有嘉靖的賞識,即便張璁下臺,影響亦不大,但等張璁真的下臺了,他才覺的這個首輔恩師對他而言是多麼的重要,不僅可以爲他遮風擋雨,而且也方便他直達天聽。

他也沒心思呆在府衙,當即便出了府衙徑回秦淮河畔的長春園,身爲應天府府丞,胡萬里本職工作僅是管理儒教,不是鄉試之年,並沒有多少事情,府尹週期雍在陛辭之時,便得嘉靖叮囑,知道胡萬里這個副手主要的任務是發行彩票,也未給其分派其他事宜,胡萬里倒也樂的清閒自在。

乘轎回到長春園,胡萬里徑直便往東邊小院而去,薛良輔正閒的在打棋譜,見他腳步匆匆的進來,忙起身相迎,未及開口,胡萬里已是取出邸報遞了過去道:“恩師致仕了。”

張璁致仕了?薛良輔不由一驚,忙接過邸報仔細的看了一遍,沉吟良久,他又起身出去略微洗漱了一翻,隨後親手沖泡了一壺好茶,這才落座,爲胡萬里另外換了一杯茶,纔開口道:“東翁做何打算?”

打算?胡萬里看了一眼,道:“賑濟遭水災的兩府六縣之事纔剛剛展開,還能如何打算?”

薛良輔不以爲然的道:“賑災而已,有銀子誰都能賑濟。”

什麼意思?胡萬里有些愕然,難道讓他上疏辭去應天府府丞,回漳州農學院去?他倒不是留戀南京的繁華,只是賑濟之事半途而廢,難免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再說,他還擔心嘉靖會否封閉月港呢,南京與東興港的鴿信已經開通,真要有事,也能有時間準備。

況且,也沒這個必要,難道回漳州,那些個官員就會輕易放過他?該來的終歸是要來的,躲也沒用,除非是辭官不做了,想到這裡,他不由狐疑的看了薛良輔一眼,道:“先生的意思是辭官?”

“不錯。”薛良輔微微頜首道:“辭官避禍乃官場慣用手腕,但東翁辭官,非爲避禍,而是以退爲進。”

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 401章 動手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153章 買賣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31章 赴任第54章 南京(十)第257章 出行第412章 轟動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56章 科舉革新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35章 招攬第414章 擔憂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84章 出征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192章另有意第107章 索賄第214章 鬧大了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167章試探第151章 爲那般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26章瞞天過海第153章 買賣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190章取而代之第81章 上任排場第10章 三寸金蓮第484章 鋪開第191章府尹之位第71章 盯梢第23章 侍妾第231章 不解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48章 殺手鐗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114章 籠絡第252章 揣摩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54章 南京(十)第308章 夜襲第30章 靠身文書第90章 一把火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67章 霸氣大明第21章 冷落第14章 惹麻煩了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174章發軍餉第142章 火炮第19章 落寞張璁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43章 白送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435章 招攬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33章 驛傳之弊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203章 嚴世藩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15章 風波起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394章 爭權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70章 天后宮第214章 鬧大了第104章上疏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0章 京郊送行第385章 暗助第173章改制第119章異想天開第210章 借勢第222章 聯手第102章 臺東第70章 特區第439章 封侯第16章 風雲變幻第226章 化解第36章 三字真經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23章 侍妾第363章 有喜第485章 無奈第14章 惹麻煩了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26章瞞天過海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393章 致仕第178章時局
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 401章 動手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153章 買賣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31章 赴任第54章 南京(十)第257章 出行第412章 轟動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56章 科舉革新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35章 招攬第414章 擔憂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84章 出征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192章另有意第107章 索賄第214章 鬧大了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167章試探第151章 爲那般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26章瞞天過海第153章 買賣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190章取而代之第81章 上任排場第10章 三寸金蓮第484章 鋪開第191章府尹之位第71章 盯梢第23章 侍妾第231章 不解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48章 殺手鐗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114章 籠絡第252章 揣摩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54章 南京(十)第308章 夜襲第30章 靠身文書第90章 一把火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67章 霸氣大明第21章 冷落第14章 惹麻煩了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174章發軍餉第142章 火炮第19章 落寞張璁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43章 白送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435章 招攬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33章 驛傳之弊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203章 嚴世藩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15章 風波起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394章 爭權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70章 天后宮第214章 鬧大了第104章上疏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0章 京郊送行第385章 暗助第173章改制第119章異想天開第210章 借勢第222章 聯手第102章 臺東第70章 特區第439章 封侯第16章 風雲變幻第226章 化解第36章 三字真經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23章 侍妾第363章 有喜第485章 無奈第14章 惹麻煩了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26章瞞天過海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393章 致仕第178章時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峨边| 青海省| 柳林县| 南投县| 永顺县| 永吉县| 黄梅县| 永泰县| 汉阴县| 将乐县| 襄汾县| 威远县| 鞍山市| 开江县| 卓资县| 兴城市| 泸西县| 洮南市| 沾化县| 甘泉县| 武强县| 皮山县| 乐平市| 中牟县| 眉山市| 韶山市| 左贡县| 甘洛县| 乌鲁木齐市| 应城市| 海兴县| 前郭尔| 子长县| 高州市| 长葛市| 岱山县| 五原县| 墨玉县| 江都市|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