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

月港安排接待孫光輝、蔡克廉二人的地方並不在酒樓,同樣是一處清雅幽靜的大宅院——洪家別院,洪家別院也座落在月港西北,距離孫光輝兩人下榻的院子並不遠,胡萬里之所以不登門會見二人,卻費一番手腳讓孫光輝二人移步,並不是有意顯擺,而是爲了主客的名分。

三人雖是交往過從的同年,但如今已然屬於不同的陣營,主客之位,不僅關乎氣勢強弱,還關乎一衆屬下的信心以及東興港的凝聚力等,這些細節,胡萬里不得不注意。

正房大廳,聽聞孫光輝、蔡克廉二人到了,胡萬里放下茶盅,起身迎了出去,不過,出門之後,他很是矜持的站在臺階之上,含笑看著二人穩步而來。

見胡萬里在臺階上相迎,孫光輝、蔡克廉略微加快了腳步,離著尚有幾步,孫光輝便含笑道:“如今要見長青兄一面,可真是不容易。”說著便拱手做揖,蔡克廉卻是看了看胡萬里的臉色,這才一揖,微笑道:“農學院一別,長青兄似是清減了不少。”

“終日勞碌奔波,還要擔驚受怕,豈能不清減。”胡萬里含笑回禮,道:“以後就長駐東興港了,一海之隔,往來便捷,聚散兩便。”說著,便伸手禮讓道:“二位年兄請。”

聽的他說要長駐東興港,孫光輝、蔡克廉兩人心裡都是一沉,看來胡萬里仍然不準備接受招安,三人禮讓著進屋落座。孫光輝略微打量了一番大廳景象,見廳內擺設。裝飾絲毫也談不上奢華,反而還有些寒酸,便道:“長青兄富可敵國,何以如此簡樸?”

“何來富可敵國之說。”胡萬里輕笑道,見的丫鬟奉上了香茶,他便擺手屏退了一衆人等,讓茶之後,才接著道:“彩票雖則利厚。可都是朝廷的,年弟不過是代爲管理而已。”

端起茶盅輕嗅了一嗅,孫光輝才道:“東興港艦隊南北折騰,難道無利可圖?長青兄可是無利不起早。”

“東興港初創,百廢待興,處處都要銀子,掙的多。花的更多。”胡萬里說著介紹道:“這是顧渚紫筍,此番路過湖州,順帶購了二兩。”

“顧渚紫筍!”蔡克廉驚訝的道:“難怪嗅之隱隱有蘭花之香。”

“嗯,茶湯清澈明亮,葉底細嫩成朵,色澤翠綠帶紫。這是上品。”孫光輝亦是笑道:“花費不菲吧。”

“談錢可就俗了。”胡萬里一笑,便低頭品茶。

蔡克廉這時卻是反應了過來,遲疑著道:“長青兄如何會路過湖州?”

“錦衣衛。”胡萬里淺啜了口茶,纔看向孫光輝,淡淡的道:“國華兄可已發函給南鎮撫司衙門?”

錦衣衛?孫光輝、蔡克廉心裡都是一沉。胡萬里被錦衣衛追捕?難怪他說要長駐東興港,略微沉吟。孫光輝才道:“收到長青來信,便已五百里去函,如今應該已經收到了。”說著,他取出張璁的信來,遞了過去,道:“這是恩師的親筆信,五百里加急送來的。”

張璁還有親筆信給他?胡萬里心裡一熱,接過信便拆開細看,孫光輝、蔡克廉二人則是慢慢品著有著‘茶中第一’之稱的顧渚紫筍,不過兩人都是心思重重,毫無品茶的興致,張璁給胡萬里的私信,兩人都能夠猜到幾分,無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敦促胡萬里接受招安。

張璁在信中卻遠非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此簡單,他在信中充分肯定了東興港攻佔滿刺加、遠赴倭國促成足利義維進京朝覲、無償贈送野戰炮的積極意義,而且將嘉靖的態度也說的很明白,同時指出胡萬里的這一行爲,不忠——讓嘉靖揹負識人不明,用人不善的罵名,不孝——置父母雙親於死地,不仁——身爲孔孟之徒,卻屈身爲賊,有違道義,不義——陷一衆同年於險境,辜恩——辜負嘉靖和恩師對他的擢拔重用信任。

信的末尾,張璁筆鋒一轉,言其深信胡萬里此舉,必然有難以名狀言宣之苦衷,望速速回信,以爲兩全之計,事情如今並非已然敗壞到不可收拾之地步。

反覆將信看了兩遍,胡萬里才輕輕放下彷彿重若千斤的幾張薄薄的信紙,愣愣的出神,孫光輝、蔡克廉雖然也想知道張璁在信中如何說的,但卻不敢偷看,也不敢驚擾胡萬里,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茶。

自得知錦衣衛在追捕他,並且抓捕了吳亦有兩兄弟以及一個排的護衛隊兵丁之後,胡萬里就已經拋棄了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做好了與朝廷徹底決裂的思想準備,看到張璁的這封信,他不由的有些動搖了。

半晌,他纔看了孫光輝、蔡克廉兩人一眼,微微一笑,道:“二位年兄好好品一品這顧渚紫筍,在下暫且失陪一下。”說著,便將張璁的來信拾了起來。

見這情形,孫光輝、蔡克廉都是一喜,恩師的信讓胡萬里動搖了,他拿不定主意,這是要與手下人商議?二人忙起身一揖,道:“長青兄何須與咱們客氣,請便。”

胡萬里確實有些拿不定主意,出了廳堂,便徑直來到東廂房,廂房內,薛良輔、謝文昌二人正有一搭無一搭的閒侃,見到胡萬里進來,二人都頗爲詫異,連忙起身迎上來,胡萬里也不廢話,直接將信遞過去,道:“這是恩師的親筆信,你們看看。”說著,便揹著手在屋裡來回的踱著。

說實話,東興港攻佔滿刺加、到倭國攪局,足利義維朝覲,無償爲朝廷提供野戰炮,都是立足於東興港的發展,當然。從大局來講,確實有益於大明。不論控制滿刺加還是倭國,都是有利於穩定大明東南沿海的秩序,維護大明海疆的安定,大量野戰炮的提供,也利於大明快速甚至是徹底的平定西北。

但嘉靖、張璁卻有意的忽略了這些舉措對東興港帶來的好處,僅只考慮這些舉措對大明的積極意義,說白了,這是嘉靖、張璁對他胡萬里的信任。張璁且不說,畢竟他與張璁的關係擺在那裡,不到最後,不是情非得已,張璁都會盡力迴護他,但嘉靖對他也是信任有加,這就有些難得了。

雖然他從來沒有見過嘉靖。但嘉靖的事蹟他多少知道一些,後世對嘉靖的評價他也知道一點,嘉靖以藩王繼大統,孤零零的前來京師,不出幾年便罷黜楊廷和,發動‘大禮儀’之爭。將皇權凌駕於閣權之上,不僅是魄力過人,手段非凡,多年的皇權閣權之爭也養成了嘉靖多疑的性格,但多疑的嘉靖卻相信他胡萬里不會造反。這確實有些難得。

張璁最後那段話,事情如今並非已然敗壞到不可收拾之地步。亦是讓他怦然心動,心底裡,他一直未曾想過,要與朝廷交惡,如今的大明,並非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嘉靖也並未罷朝,成日躲在宮中修道,算的上勤政,吏治、土地兼併都未到積重難返的地步。

他不止一次的想過,有朝一日,能入閣拜相,將大明帶向正確的軌道,在他的影響下,美洲高產抗寒抗旱的玉米、馬鈴薯、番薯已經引進,朝廷開始有步驟的推廣,將極大的消弱小冰河時期帶來的危害,嘉靖最著名的倭寇之亂,也根本沒有機會上演,西北韃靼也蹦躂不了幾年,他完全有能耐幫著創下一個嘉靖盛世!然後全力發展大明海軍,續寫鄭和下西洋的輝煌!譜寫大明海軍的神話!

看完張璁的來信,薛良輔將信轉給謝文昌,便擰著眉頭思忖,屋子裡安靜的只聽到胡萬里來來回回的腳步聲,就在這時,嚴力腳步匆匆的走了進來,一見胡萬里也在,忙躬身一揖,道:“少爺,巡邏快船來報,一支朝廷水師已過了大擔島。”

朝廷水師?胡萬里停下腳步,微覺詫異的看向嚴力,這節骨眼上,朝廷水師前來月港做什麼?見胡萬里不開口,嚴力接著道:“這隻船隊規模不大,大小戰船計有二十餘艘,看旗號,並非是福建衛所的。”

“什麼旗號?”胡萬里隨即問道。

“‘王’字帥旗。”嚴力沉吟著道:“船隊才過大擔島,也有可能是往左中衛去的。”

二十多艘朝廷水師戰船,胡萬里根本就沒放在眼裡,此番前來月港,他帶著八艘風帆戰艦,這點兵力,給他塞牙縫都不夠,微微一頓,他便隨意的道:“無須理會,若是來月港,就直接派人上前盤問,讓他們原地等候回覆,不聽話,就直接開炮。”

雖然覺的胡萬里的態度有些強硬,但嚴力也不敢多嘴,忙躬身道:“是,屬下遵命。”

待的嚴力退出,薛良輔略微沉吟,纔開口道:“張閣老對東興港的評價尚屬中允,對東興港的招攬之意,亦是躍然紙上,只要少爺肯點頭,以皇上、張閣老的手段,必然能爲少爺正名,輕輕鬆鬆將此事遮掩過去,少爺是何打算?”

“佐卿對此是何看法?”胡萬里反問道。

薛良輔也不拿捏,直接說道:“從皇上和張閣老的態度來看,錦衣衛追捕少爺,應該是私下行徑,以圖邀功,皇上和張閣老可能並不知情,少爺要重返朝堂,並不什麼難事,而且還有可能再次獲的超遷,畢竟從弗朗機人手中收復滿刺加,是不小的功勞,不過,東興港一切須的上繳朝廷。”

聽的這話,胡萬里微微一笑,道:“佐卿別隻揀著好聽的說。”

“壞處也不是沒有。”薛良輔斟酌著道:“擁兵自重,割據地方,歷來爲君王所忌,此番少爺身份被揭穿,縱然少爺再有大功,仕途上,怕是難有突破,另則,錦衣衛也會格外照顧少爺。”

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這倒是實話,出了這攤子事,嘉靖對他的印象必然是大打折扣,要想入閣。怕是沒有可能,象他這種危險人物。錦衣衛嚴密監視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微微沉吟,他便拿了書信轉身出了廂房。

見他出了房門,謝文昌這才輕語道:“少爺會否同意招安?”

微微笑了笑,薛良輔才道:“少爺心志不小,斷然不會重返朝堂。”

正房大廳,孫光輝、蔡克廉兩人心神忐忑的等著胡萬里,兩人都不開口。暗自琢磨著胡萬里會做何決斷,兩人心裡都清楚,胡萬里若是堅決不回頭,張璁這一關怕是不好過,爲此丟掉首輔之位亦有可能,連帶著他們幾個要好的同年也會被影響,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就在兩人心神不寧之時。胡萬里已是含笑折返了回來,對二人道:“恩師著在下速速回信,還有勞華國兄、道卿兄再呆一日。”

聽的這話,孫光輝心裡一沉,隱隱覺的不對,當即便強笑道:“長青兄別吊咱們胃口。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胡萬里爲二人續了茶,給自己也斟了半杯,這才輕嘆了一聲,道:“破鏡重圓終有隙,覆水難收語搶地。事已至此,已無回頭餘地。”

蔡克廉手一顫。差點將茶杯打翻在地,茶水灑在長袍上,他也全然不顧,只怔怔的看著胡萬里,道:“長青兄,即便是有隙,也比破鏡強上百倍不是?”

孫光輝盯了他一眼,沉聲道:“以恩師之能,何事不能遮掩?長青何必一意孤行?在下著實不明白,一邊是花團錦簇的前程,一邊是聲名狼藉的海賊,長青爲何要如此抉擇,能否給咱們一個理由?”

“東興港不是海賊。”胡萬里沉聲道,緩緩看了二人一眼,他才緩聲道:“華國兄的龍溪知縣,是我給恩師去信要求的,道卿、俊川來農學院,也是我在寧波向恩師提出的,事情弄到如今這個地步,也大出我的意料。”

說到這裡,他流露出一絲歉意,微微一頓,才接著道:“東興港不是海賊,東興港也不會與朝廷爲敵,很多事情,東興港能做,朝廷不能做,就象東興港艦隊,攻佔滿刺加、恣意勒索倭國大名,這些事情,即便是恩師,也無法做到,但我在東興港卻能輕鬆做到。

之所以不返回朝堂,是因爲我相信,留在東興港,將會更有意義,能爲朝廷,爲大明百姓做更多朝廷想做卻無法做到的事情,當然,皇上、恩師、諸位同年若是有東興港力所能及的需求,東興港亦會盡力滿足。”

聽的這番話,孫光輝、蔡克廉都是一呆,胡萬里竟然是抱著這個想法?想想也確實如此,胡萬里說的並不錯,即便張璁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建造象東興港艦隊這樣強大的船隊,根本就不可能,沒銀子!就是有銀子,嘉靖以及六部的部堂官員也不會同意,更別說是收復滿刺加了,這滿刺加被弗朗機人佔了二十年,朝廷連屁都沒放一個。

回過神來,蔡克廉頓覺輕鬆,輕笑道:“長青兄這倒是有種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覺了。”

孫光輝卻是遲疑著道:“東興港是長青兄一手創建的?”

“不錯。”胡萬里也不隱瞞,點頭道:“地方都是我親自選定的,還記的咱們上任之時買的那些個小廝吧,如今都是東興港艦隊的得力干將。”

聽的這話,孫光輝不由一笑,指著他道:“難怪當初長青會買那麼多丫鬟小廝,感情是早有想法。”

蔡克廉卻是感嘆道:“短短五年,東興港就能有如此規模,長青真是大才,即便是位列閣臣,也太侷限了長青兄大才。”說著他眉頭一皺,接著道:“東興港不僅艦隊實力強橫,且有規模龐大的火器鑄造作坊,盤踞距離福建咫尺之地的小琉球,長青兄縱是一片丹心,朝廷怕是也未必敢信。”

孫光輝亦點頭道:“這話有理,長青兄打算如何讓皇上、恩師相信東興港沒有異心?還有,皇上對長青聖眷恩隆,優渥有加,恩師對長青亦有擢拔回護之恩,長青此舉,皇上和恩師未免顏面無光,背地裡亦會遭人詬病,長青可有兩全之策?

另則,恩師來信還提及,恩師本是打算親來月港見一見長青的,不過皇上不同意,說是恩師身爲首輔,不能久離,會另外派人前來,長青可的好好琢磨一下,該如何應對。”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一愣,嘉靖還另外委派欽差前來月港?聯想到方纔嚴力的稟報,他不由一笑,道:“如果料的不錯,欽差已經到月港了。”

欽差已經到了?孫光輝連忙問道:“是誰?”

“目前還不知道,戰船上旗號是‘王’。”

姓王?蔡克廉略一沉吟,便道:“欽差身份必然不低,來的如此快,應該是南京的官員,而且還應該認識長青兄。”

“知道了。”胡萬里點頭道:“來的應該是南京兵部尚書王廷相。”

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28章 部署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55章拉人第115章 衝突第286章 萬順合第215章 扯皮第44章 新授官職第55章 師爺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383章 翻臉第307章 方案第八章 試探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176章指婚第84章 弱點第378章 虧大了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六章 買僕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254章 物色第484章 鋪開第110章 離衙第114章 籠絡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7章 出題買僕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16章 風雲變幻第 401章 動手第24章 穩定人心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33章 找死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64章 聊勝於無第270章 天后宮第413章 前景第118章矛盾第426章 飛剪第112章 齋醮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45章 南京(一)第205章 籠絡第90章 一把火第95章 計劃第61章 出海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313章 佈局第112章 齋醮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153章 買賣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349章 蠱惑第157章緩兵之計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227章 不表態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14章 惹麻煩了第20章 京郊送行第120章加快進度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114章 籠絡第141章婚事第361章 特區第146章來襲第184章再回金陵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133章 引子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205章 籠絡第203章 嚴世藩第383章 翻臉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11章 踏青賞美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2章 少爺稱謂第221章 東廠第65章 明朝火器第123章管閒事第13章 書生罵人第218章 踢皮球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65章 明朝火器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
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28章 部署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55章拉人第115章 衝突第286章 萬順合第215章 扯皮第44章 新授官職第55章 師爺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383章 翻臉第307章 方案第八章 試探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176章指婚第84章 弱點第378章 虧大了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六章 買僕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254章 物色第484章 鋪開第110章 離衙第114章 籠絡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7章 出題買僕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16章 風雲變幻第 401章 動手第24章 穩定人心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33章 找死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64章 聊勝於無第270章 天后宮第413章 前景第118章矛盾第426章 飛剪第112章 齋醮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45章 南京(一)第205章 籠絡第90章 一把火第95章 計劃第61章 出海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313章 佈局第112章 齋醮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153章 買賣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349章 蠱惑第157章緩兵之計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227章 不表態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14章 惹麻煩了第20章 京郊送行第120章加快進度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114章 籠絡第141章婚事第361章 特區第146章來襲第184章再回金陵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133章 引子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205章 籠絡第203章 嚴世藩第383章 翻臉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11章 踏青賞美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2章 少爺稱謂第221章 東廠第65章 明朝火器第123章管閒事第13章 書生罵人第218章 踢皮球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65章 明朝火器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陕西省| 绵竹市| 珲春市| 开鲁县| 八宿县| 长武县| 白朗县| 明溪县| 蓬莱市| 巨鹿县| 乐安县| 高要市| 灵宝市| 天气| 盈江县| 普兰店市| 赣榆县| 南充市| 清徐县| 仁怀市| 平山县| 夏津县| 泽州县| 凤山县| 清涧县| 无棣县| 仁怀市| 佛教| 饶阳县| 田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顺义区| 布拖县| 吴堡县| 扬中市| 苏尼特右旗| 扬中市| 博野县| 盈江县|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