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卷 第九十八章 男從楚辭,女從詩經

晉王府中,張燈結綵的天斕居,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好看。

遠遠望去,彷彿海市蜃樓,在一片紅光中樓閣隱隱約約,美得不真切。

溫暖如春的內室,幾枝俊骨梅花插在高頸青瓷瓶裡,幽寒的梅香淡淡縈繞。

梅枝下,一隻慵懶的肥貓窩在軟墊上,嗅著梅香打起了噸。

身著家常小襖的妙齡女子,斜斜地倚在榻上,一手撐著頭,得意地看著榻上兩個新生兒。

距他們出生已有幾日了,這幾日的變化,幾乎讓她以爲孩子被人調包了。

當初那樣皺巴巴、紅撲撲的孩子,現在變得又白嫩又香軟,叫人看著總是忍不住要親一口。

哥哥生得弱些,雙頰白嫩如新剝的雞蛋,一雙又圓又大的杏眼,與沈風斕極其相類。

妹妹倒比哥哥強健些,面頰粉嫩,只是一雙眼睛生得細挑斜飛,儼然又是桃花眼……

蕭貴妃桃花眼的基因真是頑強,一直傳到第三代還不肯罷休。

甚至有越來越有邪魅氣質的傾向。

她伸手摸了摸兒子的小腦袋,幸好還有個兒子是像她的。

糟糕!

生產那日,是她自己說兒子醜,又說女兒好看的……

沈風斕正想著這一茬,忽然覺得有些餓了,便朝門外望了一眼。

梅枝旁,軒轅玦立在那處,嘴角噙笑。

他近來,似乎總是常常笑著。

沈風斕忙把手從孩子的小腦袋上收回來。

“殿下幾時來的,怎麼不出聲?”

軒轅玦走至榻邊坐下,看著襁褓中兩個熟睡的孩子,輕聲道:“見你正看得入神,不忍打攪。”

沈風斕看什麼看得入神,二人彼此心知肚明。

他的臉低垂在陰影中,目不轉睛地看著兩個孩子,可沈風斕就是感覺得到……

他在憋笑。

“也該給他們起個名字好叫的,我這屋裡小貓兒都有名字。”

沈風斕轉移了話題。

府中下人都稱他兩個大公子和大小姐,皇家的規矩,男兒與女兒是分開序齒的,兩個都佔了個長。

不像沈府,沈府因爲人丁稀疏,把男兒和女兒一同序齒。

所以沈風斕雖是嫡長女,序齒卻是二小姐,排在了她大哥沈風樓之後。

軒轅玦不滿地擡頭看了她一眼。

她竟好意思提貓兒的名字?

“他們兩一個是本王的長子,一個是長女。待年關過後開了朝,本王上奏書以請,也許父皇會給他們賜名。”

能得到聖上親自賜名的皇子,多半是嫡長子,嫡次子都未必有這個殊榮。

但他們兩畢竟是龍鳳胎,是爲中原大地帶來第一場雪的祥瑞之子。

也許聖上龍顏大悅,會願意爲他們賜名。

那麼將來……

他看向沈風斕,眉眼裡都是笑意。

孩子如果能得到聖上賜名,那是天大的榮耀。

就算日後長子不會成爲世子,一個由聖上賜名的庶子,地位自然也比一般的庶子高貴。

長女就更是如此了。

沈風斕對此是心懷期待的——

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少受些苦?

饒是她嘴上說不喜歡孩子,也不能抗拒身爲母親的天性。

“不過,”軒轅玦不想掃她的興致,“咱們可以給孩子起個乳名。”

他們兩一起給孩子起乳名,這個場面,怎麼想都有些曖昧。

沈風斕輕咳一聲,“哥哥生得像我,我來起名。妹妹生得像殿下,就由殿下來起吧。”

生兩個娃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一人一個,公平得很。

她拿起一本《詩經》,看軒轅玦兩手空空,又從旁隨手拿了一本書給他。

竟是《楚辭》。

“錯了。”

他將書遞給沈風斕,又從她手中抽走《詩經》。

動作間兩人指尖相觸,暖意融融。

“詩三百纏綿悱惻,楚之韻大氣雄渾,若論起名,還是男從楚辭女從詩的好。”

沈風斕淡淡地哦了一聲,“有理。”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斟酌詞句,編排押韻,格外地鄭重其事。

氣氛猶如樓外大紅燈盞,溫暖和煦,全然拋卻了前些時日爭執的不快。

“離騷中有,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沈風斕拊掌笑道:“雲旗二字,氣勢雄渾,風中威揚,於男兒家正好。”

雲旗,意爲繪有云霓的旗幟。

鮮豔如火的雲霓戰旗,在獵獵狂風之中,高高揚起。

不僅是氣勢雄渾,更是灑脫不羈,傲視蒼生的氣概。

“好,做大名都使得了。”

她哪裡是在給孩子起乳名,分明是藉此景,抒幽憤之情。

沈風斕合上了書頁,“那妹妹呢?”

“哥哥叫雲旗,妹妹便叫龍婉吧。”

他兄妹二人本是雙生,名字合在一句之中,更顯親暱。

“殿下不是說男從楚辭女從詩?”

“本王的女兒,未必要什麼溫柔婉約。”

他將書放回案上,“京中高門之間已有流言,說今冬的第一場瑞雪是他兄妹二人帶來的,龍鳳呈祥。”

沈風斕的心情有些彆扭。

一方面她樂得欣賞雪景,另一方便,她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受人矚目。

身爲皇孫,在皇權的漩渦鬥爭之中,越是矚目越是容易受傷害。

這一點在軒轅玦身上,早就有前車之鑑。

“殿下便是幼有才名,纔會招來太子等人的忌憚,我不希望雲旗也如此。”

不論軒轅玦是否能登上皇位,雲旗身上的祥瑞之名,都會讓他受人忌憚。

“天斕居守衛重重,還有本王的貼身暗衛保護,諒那些人也不敢做什麼,本王身爲人父一定會保護好他們。”

她的力量太弱小了,要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只能依靠軒轅玦。

“只要太子一日不倒,我就不能安心。”

非但是太子,還有那夜派黑衣人前來殺她腹中胎兒的人。

他們到現在,連幕後主使之人是誰都不知道。

“後日就要開朝了,聽聞東宮也被解禁,到時候太子也會回到朝堂之上。”

朝堂。

那裡,纔是他們的戰場。

他離去時,揹負惡名,一身狼藉。

他再回來,必要害他之人,十倍償還!

正月十二,開朝之日。

軒轅玦換上朝服,將素日那些珠光寶氣的佩飾,全都卸了去。

寶藍色四爪蟒袍,頭頂束銀白玉冠,腳踏月白掐牙皁靴,腰間不飾佩環。

臨出門前,侍女爲他繫上了與衣裳同色的披風,他行走在雪地裡,似乎比寒梅更爲氣度清冽。

尚未出府門,不遠處侍女撐著傘疾步而來,走至跟前福身行禮。

原來是浣葛。

“殿下,娘娘命奴婢送東西來。”

她從袖中取出一個包袱,一手解開,原來是一個小巧的手爐。

“娘娘說,雪大天寒,望殿下珍重。”

生產後的一個月,沈風斕都需要老老實實待在屋裡,美其名曰坐月子。

若非如此,她是想親自送他出門的。

在她眼中,他不是她的夫君,他們倆只是被設計陷害、不能不在一處的同病相憐之人。

可他此去是在爲他們的孩子、爲她而戰,她卻什麼都做不了。

這種感覺,未免讓她有些喪氣。

不。

她還是能做些什麼的……

軒轅玦收下了手爐,揣進披風的大袖中。

“好生照顧你主子。”

他大步向外走去,披風揚起落地的雪花,恍若凌雲。

宣政殿上,朝臣分列左右兩側。

久別朝堂的太子和晉王,分別站在兩側的首位,西巡撫卹災民的寧王尚未歸來。

歷來開年的第一次早朝,都是最忙碌的早朝。

年關期間,大量積攢未決的事務都會在今天提出,聖上的御案前堆著高高的一摞摺子。

索性年初一那日初雪降下,這場大雪斷斷續續降了數日,解決了乾旱的燃眉之急。

除了這事,別的事大約也不甚要緊罷。

不說衆臣子是這樣想的,就連沈太師也是這樣想的。

鬧了大半年太子和晉王的事,如今聖上開恩允準他二人回朝,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乾旱結束了,前期的災情寧王也在撫卹了。

於他而言,嬌妻在側,給他蒙羞的女兒,爲皇室誕下了祥瑞的龍鳳胎。

一切看起來都平和如初。

聖上眼皮一擡,這連日大雪雖解決了他心頭之患,也讓他老邁的身體有些吃不消。

他的聲音顯得有些疲憊,“衆卿還有何事要奏?”

向下首望去,兩排靜默無聲。

李照人拂塵一打。

他正要高唱“退朝”,左側官員末尾走出一個人來,讓他生生閉上了嘴巴。

“臣京兆尹詹世城,有本啓奏,具表彈劾晉王殿下,無故損毀長街小販的生計。”

那人約三十年紀,著深紅色官服,腰間飾金帶,面貌忠直,言辭鏗鏘有力。

生得倒是副堂堂好樣貌,怎麼就沒點眼力見?

別說他一個小小的從三品京兆尹,便說堂堂御史丞管布,只不過參了龍騎營過分維護晉王府,就被聖上一茶盅砸得破了像。

這個詹世城倒好,直接參起晉王殿下本人來了?

真是活膩歪了。

果然,高堂之上,聖上蹙起眉頭。

李照人把詹世城的奏本找了出來,聖上草草一看,說的竟是正月初一那日的事。

那日晉王府門人來報,說沈風斕早產,他情急之下策馬狂奔,路上不慎翻倒了幾個小販的攤子。

年關休沐時的摺子太多,多半是說些賀詞的,聖上壓根沒去看。

這詹世城職位又低,所以摺子埋在了裡頭,直到今日纔看到。

“這是宣政殿,不是你京兆尹的衙門,什麼小攤小販之事也拿來奏!”

聖上鼻子眼裡一哼,對彈劾晉王之人,下意識地有些反感。

詹世城見聖上動怒,仍舊不卑不亢,“是,微臣有錯。並非錯在將小攤小販之事上奏,而是錯在未查實真相就上書御前。”

他衣襬一拂,跪地朗聲道:“臣於初一那日,聞得晉王殿下因府中側妃早產,一路快馬經過長街,踏翻了市井小民的攤子。”

“因晉王殿下素有狂名,微臣一時義憤填膺,便將此事上書御前,而後才知此並非真相。”

這個詹世城真是膽大包天,連晉王殿下素有狂名這種話,都敢宣之於口?

聖上看了軒轅玦一眼,他面色如常,好似被彈劾的不是他一樣。

他忽然有興致,“那你說說,真相是什麼?”

“臣是前日才知,原來晉王府的人事後到了長街,將那些攤販損壞的物品全都五倍賠償。有受傷之人,湯藥費全記在晉王府賬上。”

“只是……”

詹世城面色有些尷尬,“臣知道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奏摺早已送進宮中去了。”

有人輕聲嗤笑,笑這個詹世城有勇無謀。

也有人頗爲驚訝,想不到從前狷狂不羈的晉王殿下,也有這般體恤小民的賢德……

他們微微低著頭,默不作聲地覷著上首的軒轅玦。

只見他嘴角噙笑,淡若浮雲出岫,又似寒梅凌霜。

從前那個一身張揚狂放的晉王,彷彿一夜之間洗去鉛華,變得質樸淡然。

那雙邪魅迷離的桃花眼,隨著淺笑的弧度微微彎起,也不再似從前那邊透著不正之氣。

——而今的晉王殿下,似乎與從前的晉王殿下不同了。

正想著,他月白皁靴大步一邁,站到殿中,對著聖上一揖。

“父皇,兒臣從前任性妄爲,的確聲名不佳。詹世城身爲京兆尹,爲京城百姓鳴冤,合情合理。”

詹世城彈劾了他,他反要爲彈劾他的人說情?

聖上捻著鬍鬚細想,慢著,詹世城……

這個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詹世勳,是你什麼人?”

“回聖上,”深紅官服之人深深叩首,“是微臣長兄。”

詹世勳是在玉陵之戰中,與衛大將軍一起犧牲的副將,死後被追封爲武威侯。

“你既是詹世勳的幼弟,爲何不向朕稟報,襲這武威侯的爵位?”

詹世勳身後無子,聖上早有旨意,他的兄弟或是遺腹子,皆可承襲此爵。

堂堂一個軍侯爵位,比他這小小的京兆尹要高貴多少倍。

“無功不受祿,此爵屬於真正血戰沙場之人,微臣不敢玷污,故而不曾稟報聖上!”

什麼?

這世上竟有這樣的蠢人?!

放著堂堂武威侯的爵位不要,他寧可當一個小小的京城父母官?

真是愚不可及。

沈太師微微瞇起眼,偏過頭去打量那跪在殿中之人。

逆著殿外雪光,詹世城筆挺如劍的腰桿,像極了他年輕的時候。退朝之後,詹世城被李照人帶去了御書房,此事成爲了官員之間最新的談資。

衆人紛紛議論他的愚蠢。

爲幾個平民翻了攤子而上書御前,此第一蠢也。

在沒有靠山沒有幫手的情況下彈劾皇子,此第二蠢也。

有個白撿來的軍侯爵位不要,非要當個微末之流的京兆尹,此第三蠢也。

向著宮外退散的人潮中,蠢字頻頻從一衆官員口中蹦出。

只是嘴上那麼說著的時候,心裡都有些酸澀,有些嫉妒。

聖上,好像就喜歡這麼蠢的臣子……

衆人朝前頭看了一眼,沈太師大步走在前頭,無人敢與其並肩。

當初他還是小小翰林的時候,見著皇子們如避猛虎,不敢與其有半分交好。

旁人都想與未來的新君交好,就他一個被皇子賞識還退避三舍的,那時衆人也都笑他愚蠢。

沒想到最後,他就憑著不肯結黨的這股蠢勁兒,被聖上攫升爲一品太師,從此平步青雲。

這還能叫蠢嗎?

是蠢還是扮豬吃老虎,實在發人深思……

大殿之外的長廊,軒轅玦與太子不期而遇。

太子圓潤的面龐消瘦了許多,倒比從前精神了些,他下頜上有一道淡淡的疤痕,不細看幾乎看不出來。 щщщ★T Tκan★c○

只是他神情萎靡,一副睡不醒的模樣,像是慘遭打擊。

軒轅玦微微頷首,“太子殿下。”

太子擡眼看到他,這才強打起精神。

“四弟啊。”

他肚子朝後一縮,儘量把身體站直,免得在玉樹臨風的軒轅玦面前,顯得太過委瑣。

都知道晉王府出生了一對龍鳳胎,帶來了祥瑞之兆,聖上才允許晉王回朝的。

偏偏也解禁了東宮,讓他回朝了。

這顯然就是他沾了晉王的光,哪裡能叫人高興得起來?

“四弟關在府裡也不叫人省心,這是從哪裡把這個詹世城挖出來的,替你造名聲?”

這個詹世城,先是一副忠言直諫的模樣,將矛頭直指軒轅玦。

太子以爲是意外之喜,正要幫腔作勢,想不到詹世城話鋒一轉,就變了味兒。

等他說完那些話,滿朝文武看晉王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有一個寧王賢名在外,怎麼,現在連放蕩不羈的晉王,也要裝賢王了?

看著太子一臉戒備的模樣,軒轅玦輕輕一笑,“難道太子殿下以爲,本王能收買得了一個視軍侯爵位如蔽履的人?”

太子愣了愣。

這個詹世城的確是一副難以收買的模樣。

他戒備的神情絲毫沒有放鬆,齜牙咧嘴道:“父皇從小到大都誇你聰慧,誰知道你用了什麼法子?沈側妃那樣天大的醜聞,如今不也成了你的助力了嗎?”

說到這個他就生氣。

一開始他揭露這件事,就只是想給軒轅玦潑一盆大髒水,讓他失寵於聖上。

沒想到陰差陽錯,倒把沈風斕這個身份貴重之人,推到了軒轅玦的陣營裡。

沈風斕可是沈太師唯一的嫡女,她的身後還有一個定國公府撐腰。

這兩方要是站在軒轅玦那一邊,那實在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最最可氣的是,沈風斕多災多難的,竟然還能生下一對龍鳳胎?

偏生孩子出世又下了第一場雪,人人都說這初雪是龍鳳胎帶來的祥瑞。

一系列的巧合,真是讓軒轅玦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不但當初那件醜事徹底壓了下去,還多了一對爲他增添名望的兒女。

早知道是這樣,他寧可自己把沈風斕娶做側妃,那可是一個天仙兒似的人物……

軒轅玦收起了笑意,面色如雪,眼神冰冷地散發出寒意。

那件事發生之後,他還是第一次與太子對話。

沒想到他絲毫沒有設計害人的羞愧,反而還以此來諷刺他。

“這天大的醜聞,當中不也有你太子一份麼?”

昔日天大的醜聞如今成了好事,軒轅玦的這句話,像是插在太子心上一樣難受。

太子幾乎跳腳,“這是本宮棋差一招,誰知道沈風斕會生下龍鳳胎?下次你可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軒轅玦藉機試探,“太子殿下如此忌憚沈側妃腹中胎兒,竟然不惜派死士潛入晉王府,大火焚林,刺殺本王和沈側妃?”

這下太子真的要跳腳了,聲音陡然拔高,生怕旁人聽不見似的。

“軒轅玦!你不要污衊本宮!你府裡的大火跟本宮一點關係都沒有,誰知道是不是你縱火自焚?”

軒轅玦眼神冰冷,像是不信他的話。

不遠處一隊經過的宮人,聽到喧譁聲停下了腳步朝這裡看。

太子咬牙切齒,壓低了聲音,“本宮做過的事,就算在父皇面前不敢認,在你面前又有何不敢認?這宮裡連三歲小兒都知道你我的關係!”

反倒是軒轅玦,他也對自己做了那麼多不光彩的事,不知道他敢不敢認?

“汗血寶馬,還有本宮的心腹譚三,你的這些陰謀詭計,你認是不認?”

軒轅玦看著太子氣急敗壞的模樣,忽地輕笑出聲。

“何來陰謀詭計?難道汗血寶馬不是太子殿下私騎的?難道譚三不是仗著太子威名,故意衝撞晉王府車架的?”

“你你你……”

太子有理說不清,“本宮私騎御馬不假,可是馬怎麼就死了?譚三有意衝撞,到底沒撞到馬車,沈側妃怎麼就喊肚子疼?”

汗血寶馬一案,太子被罰禁閉東宮。

譚三一事也已結案,判了個流放漠北。

太子完敗。

軒轅玦衝他一笑,眼裡盡是邪肆,“這能一樣嗎?”

他正了正頭上的玉冠,擡腳向外走去,只留下一個挺拔的背影。

“這些不過是對太子,送本王一個沈側妃的回禮罷了。”

他的聲音淡淡地傳來,帶著一片風雪,叫太子心生寒意。

聽軒轅玦的口氣,他這回禮還打算繼續送下去……

良久,他狠狠地一腳踢在廊柱上。

“呸,得了便宜還賣乖,想當儲君就直說!”

一個沈風斕加一對龍鳳胎,這不是便宜是什麼?

說得好聽是報復他,還不是找個藉口奪他儲君之位嗎?時近正午,雪漸漸地小了。

浣葛站在天斕居院門底下,看著幾個小廝掃雪。

竹掃帚在積雪的地面上,留下細細的劃痕,雪粒時不時被颳起。

浣葛瞧得有趣,冷不防聽到腳步聲,探出頭去看。

覆蓋著厚厚積雪的長廊,潔白一片,一抹寶藍色的身影從遠處走來。

“殿下來了!”

浣葛朝裡頭喊了一聲,立刻有人進去通傳,又有人到廚房去知會——

殿下午膳的時辰過來了,自然得備著膳。

沈風斕正坐在榻上看書,時不時在紙上寫寫什麼,忽覺得眼前投下了一片陰影。

“殿下?”

他還穿著朝服,想是剛進府就往天斕居來了。

一隻小巧的手爐鏤金雕玉,被他輕輕放在桌上。

“本王上了朝才明白,什麼叫珍重。”

怎麼也想不到,剛剛開朝就有這麼一出好戲。

還和自己有關。

詹世城這麼大的事,她竟然瞞著自己就辦了,弄得他哭笑不得。

沈風斕淡淡一笑,合上了書,竟是《孫子兵法》。

她可真是雜學旁收,雅俗共賞。

今天看的還是唐傳奇志怪,明兒看的或許就是老莊了。

“殿下既然能猜到是我做的,怎麼會不知道這一出,叫做聲東擊西?”

軒轅玦略一想便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今日這一出重在詹世城,是本王自作多情了?”

聲東擊西,聲的是晉王殿下,真正擊的是詹世城。

沒有這一出,聖上永遠不會知道,還有詹世城這個人的存在。

“雖然此事與殿下無甚掛礙,還是得提醒一二,好叫殿下心裡有個數。”

畢竟詹世城站出來,口口聲聲說的可是他啊。

軒轅玦坐到榻上,拿起沈風斕寫寫畫畫的紙,翻來覆去地看。

竟然看不出一個連貫字來。

“你是怎麼找出這個人來的?”

沈風斕道:“大哥如今在翰林院領職,年關休沐時,他還時常到翰林院中翻閱卷宗。”

沈風樓是個爲官嚴謹的人,不會躺在沈太師的功勞簿上吃老本。

這也是他入仕區區幾年,就能得到朝中和地方一片讚譽的原因。

當然,和他爲人處世的態度也脫不開關係。

軒轅玦讚許地點點頭,“高軒無論是才還是德,都堪爲百官表率,只是年紀尚輕罷了。”

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他的前程比沈太師更加遠大。

“大哥在翻閱卷宗之時,看到了這位詹世勳副將。不,應該稱他武威侯。而後想到了京兆尹詹世城,與他有數面之緣。”

沈風樓在滄州任的是縣令,京兆尹相當於京城的府令,二人都是地方父母,在爲官的心得上有互通之處。

沈風樓對武威侯一事有些好奇,尋了個空兒拜訪了這位京兆尹,從他口中得知了他上書彈劾晉王之事。

“殿下是知道的,我大哥那個人,幾乎就沒有人不喜歡他,不願意與他攀談的。”

一個人說起話來總叫人有如沐春風之感,誰不喜歡這樣的人呢?

“所以,這位京兆尹就對高軒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沈風斕眉梢一挑,“其實也沒什麼,這位詹大人的確忠正耿直,就是衝動了些。大哥不過是把殿下的善後之事,稍加潤色告訴了他。”

沈風樓有這種能力,可以絲毫不讓他察覺到他的目的,還能聽進去他的勸告。

詹世城絲毫沒有懷疑,反而對他的告知感激莫名,兩人一起誇獎了幾句晉王殿下宅心仁厚、知錯就改之類的話。

——當然,在這些誇獎之前,他們還討論了晉王殿下從前的聲名狼藉。

這一點,沈風斕是不會告訴軒轅玦的。

“你要讓這個詹世城出現在父皇眼裡,難道就是覺得他忠正耿直,不忍心直臣明珠蒙塵?”

她還沒出月子,會有這種憂國憂民的閒心?

軒轅玦自然不信。

“就算我不讓他出現,終有一日,他還是會出現的。”

真正的明珠,永遠不會蒙塵。

她只是讓這個時間,提前了一些罷了。

“詹世城的忠正耿直,和我父親的忠正耿直,是不一樣的。殿下要打壓太子,詹世城可用。”

軒轅玦點點頭,放下了那張鬼畫符的白紙。

真正的忠直是先天下之憂而憂,而非如沈太師一般,純粹站在君王的陣營裡。

詹世城,他是站在百姓利益上的忠。

“今日在朝堂上,他直言本王從前名聲不佳,但本王還是替他開脫了兩句。”

對於這樣的人,他也有幾分惜才之意。

“那就好,想必這位詹大人,經過此事後也會對殿下大有改觀。”

軒轅玦的手一滯,“你要他爲我所用?”

“不僅是他,以殿下如今的手段和眼界,大可以籠絡更多的青年才俊,到你的麾下。”

君王已老,沈太師這一干臣子,也都老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真正能夠大展宏圖的,是如詹世城這樣的年輕一代。

“包括高軒,甚至是陳宜正?”

宜正是表兄陳執軾的字,執軾宜正,意爲爲人處世要持心公正。

沈風斕想到陳執軾的信中,屢屢流露出對晉王的敵意,不禁搖了搖頭。

“他二人是我的兄長,自會爲我考慮。會不會爲殿下謀事,尚未可知。”

正因爲他們是沈風斕的兄長,所以她不希望他們成爲軒轅玦的棋子,用來爭權的棋子。

她自己最痛恨受人逼迫,又怎會逼迫他們支持軒轅玦呢?

他們要走怎樣的仕途,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軒轅玦聽得懂這層意思。

哪怕沈風樓在詹世城的事情上,推了一把力,也不能說明他一定會站在自己的陣營。

但至少,要打壓太子,他是願意出一份力的。

——這不僅是爲他,更是爲沈風斕。

“太子陷害之仇我是定要報的,此外之事,我也管不得了……”

沈風斕輕輕一嘆,似是悠閒姿態,隨口一說。

細細咀嚼,語中之意,暗含著隱隱的警告。

而軒轅玦只聽出了一個意思——

她仍未把自己,當成他的人。

正月很快過去,沈風斕要出月了,府中也在議論雲旗兄妹的滿月禮。

沈風斕聽芳姑姑講那些禮節,再看著兩個小小的孩兒,還是決定不辦這滿月禮了。

孩子體弱,天氣又冷,這個時節把他們抱出去見生人,只怕對孩子身體不好。

總歸人人皆知他兄妹二人是早產,想來也不會見怪。

這話傳到軒轅玦那裡,他道:“一併連宮裡也這樣回話,待孩兒壯實一些了,再送進宮給父皇和母妃看看。”

數日前,他在一次早朝過後到御書房請見,試探了一番聖上的心意。

年事已高的聖上,看著自己久違的兒子,眼底那種滄桑叫他難以形容。

這些時日以來,他曾在府鬱鬱寡歡,想來聖上的日子也不好過。

他畢竟,是曾經那般疼愛自己的——父親。

“兒臣給父皇請安。”

他恭恭敬敬,直身跪下,一個頭磕到地。

聖上遲疑了片刻,“坐吧。李照人——”

屏風後腳步聲細碎傳來,李照人捧著一盞熱茶上來,笑道:“殿下請用。奴才知道您最喜歡滾燙的茶了,和咱們聖上一模一樣。”

一句話牽動了父子二人的心思,各自愁腸百結。

“多嘴。”

聖上佯嗔了一句。

李照人也知道聖上並非真的怪罪,只笑了笑,默默地退了出去。

“玦兒,你長進了。”

軒轅玦會意到他所指之事,“踐踏市井攤販的攤子,原就是兒臣的不是,不過是將功補過,算不得長進。”

聖上搖了搖頭,捧起熱茶啜了一口。

“朕不是說這件事。”

他所說的,是這些日子以來,軒轅玦的種種所作所爲。

比起從前來,他學會了收斂鋒芒,不再恣意縱情給人留下話柄;

他學會了保護自己,不再像從前那般驕傲自負,以爲厄運永遠不會到他頭上;

他學會了用心,學會了用計。

他就像作繭自縛的一隻春蠶,終於在一場驚雷之後,蛻變化蝶——

這纔是天家皇子,該有的風範。

若他就此一蹶不振,那就枉爲皇子,枉爲他看重的兒子了。

聖上忽地話鋒一轉。

“你要知道,父皇是保護不了你一輩子的。有些事情,不要覺得父皇疼愛你、信你,就可以。”

軒轅玦捧茶的手一滯,細思他話中之意。

他的意思是……

“父皇,那件事,其實你是信兒臣的,是嗎?”

當初御前對質的時候,他說過自己並非酒後亂性,而是遭人下藥陷害。

沒有人信他,一貫疼愛他的父皇不信,母妃也不許他爭辯……

他到如今才明白,原來他們並非不信——

而是此事的關鍵,根本不在他們信不信。

“父皇從小看你到大,你驕傲到從不屑於撒謊,難道朕不知道?”

他知道,但他要讓軒轅玦自己解決此事。

軒轅玦恍然大悟。

那段時日裡,與其說他是爲失寵於聖上而失落,倒不如說是爲失去父親的信任而失落。

在他的眼中,聖上先是父親,而後纔是君王。

父子二人相視一笑,那份久違的親暱之感又回來了。

“做了父親的人,果然就懂得審時度勢了。”

聖上揶揄他,難得發出輕鬆的笑聲,在殿外值守的李照人聽得一清二楚。

他精明的雙眼中,透出一絲諱莫如深的笑意。

“兒臣正是爲了他們來的,倒把正事忘了。”

氣氛融洽,他也不藏著掖著,就像從前那般把心裡的話都說了出來。

“父皇,兒臣想替雲旗兄妹討個恩典。他兩個出身就比旁的孩子弱,怕不好養活,若得父皇金口賜名庇佑就好了。”

雙生胎自然比單胎要難養活,何況沈風斕多災多難的,能把孩子生下來就不容易了。

聖上望著窗外那纏綿不斷的瑞雪,緩緩點了點頭。

這原是應該的。

他忽然扭頭問軒轅玦,“你方纔叫他們什麼?”

“沈側妃給他們起了乳名,男孩叫雲旗,女孩叫龍婉。”

他捻著鬍鬚點頭讚道:“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兩個名字起得都好,氣勢磅礴,倒是做大名的好。”

“沈側妃也辛苦了,朕也未必能想出更好的了,便下旨爲他二人賜名吧。長子軒轅雲旗,長女軒轅龍婉。”

“謝父皇。”

得了這一道聖旨,日後有些事,就容易多了。

……

孩子滿月這一日,晉王府未曾大肆宴請,還是有些客人按捺不住地來了。

“定國公夫人和太師夫人、太師府大奶奶來啦!”

沈風斕聞言一喜,正要起身出門迎接,便見她三人走了進來。

陶氏與小陳氏攜手在前,走在後頭的女子微微低著頭,儀容姿態皆出自大家,只是看起來略有些羞赧。

這必是沈風樓新娶的夫人,木閣老的孫女木清華了。

“風斕有失遠迎了,舅母、母親勿怪。”

她上前行了一個福禮,小陳氏笑道:“無人時仍舊喚小姨母吧,省得你尷尬。”

她二人只相差兩歲,叫母親既尷尬又生分了,索性叫小姨母自在。

沈風斕從善如流,口中應著“是”,心中暗道小陳氏也是個聰明豁達人。

又禁不住拿眼去看後頭的木清華,“這位必是大嫂子了,勞煩大嫂子走一趟,原是該我先去拜見的。”

木清華擡起頭來,看清沈風斕的容貌,一時有些忡愣。

她早在閨中便聽聞,京城雙姝之一,便是她未來的小姑沈風斕。

都道她天縱英才,美貌無雙,多少貴胄公子都心悅於她。

她只道是流言不可信,哪曾想,沈風斕真是個冰雕雪砌的人兒。

不僅生得傾城絕色,那一雙漆黑的大眼,更有一番玲瓏剔透的神采。

“二妹妹客氣了,你身子不便,我做嫂子的應當如此。何況,妹妹的賀禮有心了。”

她雖未能親自回去,參加沈風樓的大婚之禮,但精心挑選了賀禮讓人送回去。

都是些既名貴,又不失意趣的東西,足見是費了心思。

衆人一面說話一面落座,浣紗她們捧上茶來,又有人去催奶孃把雲旗兄妹抱來。

陶氏在沈風斕身上摸了一把,不悅道:“纔出了月子,怎麼又瘦成這樣了?”

小陳氏嫁進沈府之時,沈風斕有回太師府過,那時陶氏見了她一面。

那個時候瞧著和未嫁時差不多,身段依然窈窕有致,看著並不像懷有身孕之人。

原以爲是那時月份小,沒想到她剛剛出月還是這幅纖瘦模樣。

哪個婦人生產完坐完月子,不是肌膚豐腴大腹便便的?

偏沈風斕這般清瘦。

陶氏的臉色沉了下來,這樣一沉,國公府當家夫人的氣勢就出來了。

“去請古媽媽來見我,我有話問她。”

古媽媽出身定國公府,服侍了沈風斕的生母大陳氏一輩子,又不顧年老陪著沈風斕嫁到了晉王府。

陶氏絕對信任她的忠心,她必得好好問問古媽媽,沈風斕究竟是過的什麼日子。

浣紗見陶氏動了真格,悄悄覷了沈風斕一眼,應道:“奴婢這就去請。”

木清華是晚輩,在長輩發話時不敢插嘴。

小陳氏輩分雖高,奈何年紀小,也不敢造次。

一時氣氛有些凝重。

沈風斕扁了扁嘴,湊到陶氏邊兒上拉拉她的衣袖。

“好舅母,怎麼就動怒了?您看,嚇得我的貓兒都不敢打盹了。”

她纖纖細指一伸,插著梅花的高頸青瓷瓶底下,果然有隻懶貓睜大了眼。

一副熟睡中被驚醒的模樣,呆傻得可愛。

木清華先掌不住,掩了口無聲地笑,隨後小陳氏也笑了起來。

“都做孃的人了,還撒嬌!”

陶氏嘴裡嗔怪,面上卻笑出了細紋,仍然是那個寵愛她的二舅母。

古媽媽從外頭急匆匆趕進來,忙向她們三人行禮,“老奴才在大公子和大小姐那裡,聽聞夫人奶奶們來了,忙著叫奶孃裹好了抱出來。”

她側身一躲,身後跟的兩個奶孃各自抱著一個襁褓,上前來見禮。

“起來起來。”

見著一雙龍鳳胎,陶氏便把先前的話都忘到爪哇國去了,心裡眼裡只有這兩個小東西。

小陳氏和木清華都未曾生育過,見了更是心裡喜歡,都想抱到懷裡逗一逗。

這是聖上親自賜名的龍鳳胎,帶來了瑞雪,誰都想抱一抱沾沾運氣。

沈風斕閒坐著喝茶,看她們三人都搶著抱孩子,不禁打趣道:“本以爲我一胎生了兩個不少了,沒想到還是不夠你們抱!”

木清華先紅了臉,她畢竟是新媳婦臉皮薄,便推讓陶氏和小陳氏抱。

陶氏先抱起了雲旗,那裡木清華推讓,小陳氏笑了笑,便抱起了龍婉。

都說婆媳天生的仇敵,看她二人的情狀,倒是相處得很融洽。

也難怪,兩人年紀相當,又都是出身世家大族的淑女,脾性習慣自然相投。

陶氏細看雲旗的眉眼,又不住往沈風斕面上看,“哥兒和斕姐兒,生得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長大了必是翩翩佳公子。”

小陳氏聞言湊上來一看,有些訝異,“婉姐兒和雲哥兒是雙生胎,倒是兩個模樣……”

衆人把兩個孩子湊到一處比對,才發現不對。

“雲哥兒像斕姐兒,倒是婉姐兒像晉王殿下。”

陶氏年紀最長,經驗豐富些,“雙生胎多是生得一模一樣的,龍鳳胎就不同了,生得兩個模樣也是尋常。”

話雖這樣說,自來懷了雙胎的婦人,都很難產下第二胎。

一胎就生得筋疲力盡了,哪還有力氣生第二胎?

多半是穩婆一狠心把孩子拖出來,有時生產的婦人能保住一命,運氣不好就只能母子俱亡。

近幾年京中有聽聞的雙生胎,大概也就吏部侍郎南家,那一對雙生姊妹了。

沈風斕身子纖弱,又多災多難的,反倒平平安安把兩個孩子都生出來了。

想到這裡,陶氏感慨道:“多虧是哥兒姐兒龍鳳呈祥,如今也算苦盡甘來了。”

沈風斕吃了多少苦,她這個做舅母的是最能體會的。

她忽而又轉頭對古媽媽道:“古媽媽,你是我們定國公府的老人兒了,你老老實實告訴我一句,斕姐兒在晉王府過得好不好?”

古媽媽冷不防叫她一問,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若說好,晉王殿下自大婚那夜就未曾留宿,靜清院的下人都敢編排閒話。

還有大火焚林,黑衣刺客一掌,不省事的三小姐帶來小郡主……

自然算不得好。

若說不好,天斕居地段極佳,陳設精美,一對龍鳳胎平安落地,閤府上下恭恭敬敬。

就連晉王殿下,也溫聲細語,時常來探望。

自然算不得不好。

她略一思忖,笑著回話:“總算是龍鳳呈祥,苦盡甘來。”

這話說得十分委婉,然則衆人都聽出了深意。

不論從前沈風斕過的是什麼日子,此後她都會母憑子貴,一帆風順。

這纔是,她身爲太師府嫡女該有的生活。

木清華笑著開口打岔,“那日風樓帶我去桐醴院看仙鶴,順道參觀了一番。舅母、婆母,你們覺不覺得,天斕居和桐醴院有些相似?”

木清華去過桐醴院一次,尚未走進,就被院牆上的美人藤吸引住了。

她當時深深好奇,住在這樣一座美若仙境的庭院中的人,會是什麼模樣。

今日到天斕居,這寒冬時節,牆外竟還爬著綠藤,更叫她印象深刻。

她走近細看才發現那是常青藤,雖不如美人藤花朵嬌豔,好在一年四季常青。

及至進了院中,又發現了許多處相似的地方,譬如梧桐,譬如仙鶴,譬如青石板路……

小陳氏朝四周看了看,忽然眼前一亮,“是了,我說這多寶格熟悉得很,原來是在桐醴院見過,只是這個更大氣些。”

“晉王殿下實在有心了,將天斕居裝飾得與桐醴院相似,又比那處更精美些。”

聽聞沈風斕先前所居的是靜清院,位置偏僻,就在王府梧桐林的邊兒上。

一夜大火把靜清院也燒得住不了人,所以晉王殿下新修了天斕居給她,又加派了許多侍衛防護。

陶氏細想這一路走來的景緻,再看屋子裡處處陳設周到,樣樣器皿美輪美奐……

她握住沈風斕的手,輕聲一嘆,眼中似有感動的淚意。

“舅母放心,我好得很呢。”

沈風斕面上揚起笑容,笑意到達眼底,眼角眉梢盡是溫柔。

第一卷 第八十六章 本王喂的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八章 這纔是朕的好兒子第一卷 第五十一章 下藥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整治(二)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最喜歡的生辰禮物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九章 替補隊員邱雙瑩第一卷 第八十三章 喂粥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誤會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柳姨娘第一卷 第二十七章 兄妹商談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章 誰心愛的女子,誰去救第四卷 第二百零九章 天地不仁,吾道不孤(二更)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本公主給你兩個選擇第一卷 第九十章 雞犬升天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靜清院第一卷 第五十一章 下藥第一卷 第十一章 醒來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跪求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怎麼樣才能叫我哥哥?第一卷 第六十章 酸梅湯第一卷 第八章 太醫第一卷 第九十四章 除夕夜宴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章 近來京中刺客真多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二章 婕妤擋熊,感天動地第一卷 第四十三章 砸缸第三卷 第一百八十七章 雲旗挑的枕頭(一更)第一卷 第八十五章 東宮之怒第一卷 第八十一章 滑胎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八章 與小姐不得不說的二三事第一卷 第七十二章 雙鳳釵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別生氣好不好?這個送你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王妃來選寧王妃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沈風斕易經問卦(二更)第一卷 第四十一章 淫賊第四卷 第一百九十七章 倘若她是皇后(一更)第一卷 九十三章 爭吵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后罵誰是賤人?!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五章 她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第三卷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沈風斕,就在這裡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章 如果報仇能讓你快樂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章 狠狠羞辱平西侯(二更)第一卷 第十一章 醒來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六章 何人躲藏?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八章 與小姐不得不說的二三事第一卷 第一章 春夢有痕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她投懷送抱,她身軀嬌軟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當著他的面,強吻沈風斕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章 誰心愛的女子,誰去救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福臨門(一更)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王妃來選寧王妃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藍衣錦繡,紅脣奪目第一卷 第二十五章 胎氣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一章 自己把自己拍死在牆上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年一覺揚州夢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章 樓蘭商人的秘密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林深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八章 聖上醒來第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他的隱瞞(二更)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九章 十倍百倍地還給她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章 誰心愛的女子,誰去救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本公主給你兩個選擇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香魂隕落關山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二章 這筆賬,怎麼算?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跪求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四章 漂亮姐姐,你叫什麼名字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怎麼樣才能叫我哥哥?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后罵誰是賤人?!第三卷 第一百八十七章 雲旗挑的枕頭(一更)第二卷 第一百章 相請不如偶遇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黑臉第一卷 第九十六章 想做晉王妃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微不足道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教你怎麼討好晉王殿下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靜清院第一卷 第九十七章 第一場雪【上架首訂】第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他的隱瞞(二更)第一卷 第八十七章 他的成長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微不足道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二章 這筆賬,怎麼算?第一卷 第八十五章 東宮之怒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死訊第四卷 第一百九十七章 倘若她是皇后(一更)第四卷 第一百九十五章 寧王府之變(一更)第二卷 第一百零八章 王不見王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福臨門(一更)第一卷 第六章 喧譁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藍衣錦繡,紅脣奪目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八章 用戰功,換晉王妃之位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別生氣好不好?這個送你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沈風斕易經問卦(二更)第一卷 第三十三章 桃花眼第一卷 第九十章 雞犬升天第一卷 第七十四章 男人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 拒見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六章 聖上的英明決策(一更)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一章 他的死,她的生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誰得了明黃裘?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 折柳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柳姨娘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章 近來京中刺客真多
第一卷 第八十六章 本王喂的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八章 這纔是朕的好兒子第一卷 第五十一章 下藥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整治(二)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最喜歡的生辰禮物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九章 替補隊員邱雙瑩第一卷 第八十三章 喂粥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誤會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柳姨娘第一卷 第二十七章 兄妹商談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章 誰心愛的女子,誰去救第四卷 第二百零九章 天地不仁,吾道不孤(二更)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本公主給你兩個選擇第一卷 第九十章 雞犬升天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靜清院第一卷 第五十一章 下藥第一卷 第十一章 醒來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跪求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怎麼樣才能叫我哥哥?第一卷 第六十章 酸梅湯第一卷 第八章 太醫第一卷 第九十四章 除夕夜宴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章 近來京中刺客真多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二章 婕妤擋熊,感天動地第一卷 第四十三章 砸缸第三卷 第一百八十七章 雲旗挑的枕頭(一更)第一卷 第八十五章 東宮之怒第一卷 第八十一章 滑胎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八章 與小姐不得不說的二三事第一卷 第七十二章 雙鳳釵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別生氣好不好?這個送你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王妃來選寧王妃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沈風斕易經問卦(二更)第一卷 第四十一章 淫賊第四卷 第一百九十七章 倘若她是皇后(一更)第一卷 九十三章 爭吵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后罵誰是賤人?!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五章 她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第三卷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沈風斕,就在這裡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章 如果報仇能讓你快樂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章 狠狠羞辱平西侯(二更)第一卷 第十一章 醒來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六章 何人躲藏?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八章 與小姐不得不說的二三事第一卷 第一章 春夢有痕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她投懷送抱,她身軀嬌軟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當著他的面,強吻沈風斕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章 誰心愛的女子,誰去救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福臨門(一更)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王妃來選寧王妃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藍衣錦繡,紅脣奪目第一卷 第二十五章 胎氣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一章 自己把自己拍死在牆上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年一覺揚州夢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章 樓蘭商人的秘密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林深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八章 聖上醒來第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他的隱瞞(二更)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九章 十倍百倍地還給她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章 誰心愛的女子,誰去救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本公主給你兩個選擇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香魂隕落關山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二章 這筆賬,怎麼算?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跪求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四章 漂亮姐姐,你叫什麼名字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怎麼樣才能叫我哥哥?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后罵誰是賤人?!第三卷 第一百八十七章 雲旗挑的枕頭(一更)第二卷 第一百章 相請不如偶遇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黑臉第一卷 第九十六章 想做晉王妃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微不足道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教你怎麼討好晉王殿下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靜清院第一卷 第九十七章 第一場雪【上架首訂】第三卷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他的隱瞞(二更)第一卷 第八十七章 他的成長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微不足道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二章 這筆賬,怎麼算?第一卷 第八十五章 東宮之怒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死訊第四卷 第一百九十七章 倘若她是皇后(一更)第四卷 第一百九十五章 寧王府之變(一更)第二卷 第一百零八章 王不見王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福臨門(一更)第一卷 第六章 喧譁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藍衣錦繡,紅脣奪目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八章 用戰功,換晉王妃之位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別生氣好不好?這個送你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沈風斕易經問卦(二更)第一卷 第三十三章 桃花眼第一卷 第九十章 雞犬升天第一卷 第七十四章 男人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 拒見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六章 聖上的英明決策(一更)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一章 他的死,她的生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誰得了明黃裘?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 折柳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柳姨娘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章 近來京中刺客真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仪陇县| 通海县| 岚皋县| 庄河市| 东乡| 杨浦区| 沅陵县| 甘孜县| 特克斯县| 行唐县| 通化县| 肥城市| 南川市| 威远县| 璧山县| 府谷县| 兖州市| 威信县| 贡山| 张北县| 乌拉特前旗| 丹巴县| 武鸣县| 永定县| 鄄城县| 留坝县| 垦利县| 武安市| 新龙县| 武川县| 曲靖市| 当雄县| 宁海县| 托克托县| 阿坝县| 杭锦旗| 宜君县| 安西县| 乐平市|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