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盟會成立,基本結束了各革命小團體,分散鬥爭的局面。中國革命運動開始有一個統一的領導機關,將推翻帝制的革命運動引向深入,由於同盟會成員分別在我國各省從事革命活動,所以義和團運動雖雖然被滿清政府鎮壓下來,而更大規模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運動相繼在全國各地先後爆發。滿清的江山處於搖搖欲墜的景地。
一九零六年南部義和團首領何如道與同盟會會員李成實一起在四川江油策劃了起義,這支隊伍迅速發展壯大,由幾十人發展到數百人。
這天,何如道派他的遠房侄兒何成芳以及同盟會會員李成實到禹跡山來,何成芳、李成實到達山腳,何成芳對山腳石門門衛說道:“門哥,我是冠振江的好友,請通報一聲,我們要見冠振江。”
門衛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何成芳。”
門衛對門崗室喊道:“出來一個兄弟,將這二人接上山吧!”
門崗室立即走出來一個三十多歲的大漢,問道:“誰要上山?隨我來吧!”
何成芳與李成實便來隨大漢來到雞公嶺大院。這時冠振江、曹興江與黃大俠正在議事,見門崗兄弟將何成芳、李成實來到,站起身來,向何成芳與李成實拱手一揖,“二位好友來臨,在下不甚之喜!請坐。”何成芳與李成實左在右邊客位。
冠振江又將黃大俠介紹給何成芳,何成芳站起來拱手道:“久仰,久仰!”
黃大俠也拱手道:“幸會,幸會!”
黃大俠問道:“不知二位到此,有何見教?”
何成芳道:“自從中國同盟會成立以來,全國各地爆發了反抗官府的大大小小起義若干起,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永遠在洋人面前擡不起頭,就在於韃虜在中國實行帝制,我們必須推翻帝制,創造民國,我們國家才能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黃大俠道:“中國同盟會是個什麼樣的組織?比義和團更進步嗎?”
李成實道:“中國同盟會是孫中山、黃興領導的革命黨,它主張用革命方式推翻滿清統治,創建一個自由、平均的民國。”
黃大俠道:“什麼叫革命方式?”
李成實道:“所謂革命方式就是起義,或者造反。”
冠振江道:“中國同盟會的主張我贊同,我願意跟革命黨走。”
何成芳道:“我們受大哥何如道的委託,特來聯絡禹跡山的義和團團民和山寨綠林好漢,一起參加起義大軍,我們不久就要攻打南部縣城。”
曹興江道:“南部縣縣衙黃縣令,主簿饒繼生,典史蔡厲以都是昏饋無能而又貪婪自私到極點的貪官污吏,民憤很大,希望在這次起義之中,徹底搞垮他們。”
“好吧,既然大家所見與我略同,我也不多講大道理了,我們就以實際行動參與這次起義吧!”
李成實道:“南部縣縣城只有不到一百人的民團鄉勇作保衛,如果對付這些鄉勇,我們綽綽有餘。可是對付府衙派來的官兵,我們就得周密策劃了。”
攻打縣城的事就定在第三天,黃大俠將道羽子、道空子、朱啓文、嚴必成、單禮仁、夏鈞、秋瑞、戴衝、田敏等人留守在禹跡山,山上留有100名士兵。
何英芳與李成實親自跟隨黃大俠、冠振江的起義軍,他們一大早便開到了南部縣城不遠的東南面丘陵。
這時何如道帶著五百多名起義軍隊伍,已經將南部縣城包圍了起來。南部縣縣令聽說何如道造反,立即組織了縣城所有的民團鄉勇共計三百名,將它分成四支隊伍,護衛著南部縣北西南三個方向的城牆和城門,東邊由於有嘉陵江相隔,所以沒有築城牆,但也安排了七十多名鄉勇手拿武器,守護在江邊。
縣令黃爲朝向順慶府衙寫了緊急公函,要求府衙周知府增援,周知府看了之後,將手往木桌上一拍,“媽的,真的造返了。這還了得,老子今天叫你們這
一夥亂黨個個沒有好下場。”
周知府立馬向黃縣令回話,立即報請省總督府,加派官兵,由樊千戶帶領清剿。並且要黃縣令堅決頂住,若頂不住,黃縣令的頭就得搬家。傳令兵立馬快馬回到南部縣,黃縣令得到了周知府寫來的回函,他讀了又讀,“哈哈,只要我堅守幾天,一旦官兵來圍剿,這一幫亂黨,還會有好下場嗎?那時要殺你們一個片甲不留。”
再說,黃大俠、冠振江這一支起義軍三百多人走向南部縣縣城,正遇到嘉陵江隔離。傍晚時分,何如道飛鴿傳書給何成芳,何成芳將書信拆開一看,知道今晚亥時何如道派三艘大船來接應黃大俠的義軍,同時派一百名士兵從南部城外河灘上進攻陣守嘉陵江東岸的部隊。
何成芳召集李成實、黃大俠、冠振江商議,何成芳道:“我們今晚必須過河,否則會延誤戰機。”
黃大俠道:“我們被嘉陵江隔離,如何過江呀?”
何成芳將何如道書信傳示給他們看。冠振江看後說道:“儘管如此,我們也得想個安全之策呀!”
李成實道:“這個安全之策就憑我們膽大、勇敢,否則就談不上安全了。”
黃大俠道:“我們在三隻大船上各分一百士兵,架上機槍,再架上長槍,炸藥包。準時過河吧!”
何成芳道:“好吧,我與李成實負責第一號大船,黃大俠負責第二號大船,冠振江負責第三號大船。三艘大船務必要相互配合,共同進退,距離不能太遠。”
冠振江道:“每艘大船安排二十名會水性的士兵,直接潛到船底,保護大船渡江。”
計議已定,當天亥時,果然從嘉陵江邊北部上游向下開來三艘大船,沿嘉陵江東岸開來,到了黃大俠與冠振江起義軍的河岸邊,拋錨停了下來。黃大俠、冠振江、何成芳各帶一百士兵上了船,開船之時,每艘大船上均有二十名會水性的士兵,換上水衣,帶上大刀,從船上跳下水,潛伏在船底。
當船開過河心這時,對面守江的鄉勇知道了,便不斷開槍射擊,三艘大船也不斷開槍回擊。
突然南部縣城鎮守江邊南端的三座碉堡幾聲轟隆爆炸聲響,碉堡被炸藥包炸塌了。何如道指揮一百名起義軍從南部縣南端衝殺過來,這裡鄉勇只有七十多人,怎抵得住何如道起義軍的衝擊。一場近距離短兵器戰鬥便開始了。這三艘大船潛入水底的共六十名士兵也紛紛跳上岸來加入戰鬥,一百六十名義軍士兵對付七十名鄉勇,鄉勇死去一半多,剩下三十多名鄉勇,且戰縣退,退回到縣城以內。
何如道命令義軍士兵不必追擊。黃大俠、冠振江、何成芳等人義軍士兵的三艘大船剛好停在江邊,黃大俠、冠振江與何成芳三艘大船的義軍士兵全部下了船。
他們集合在嘉陵江河邊待命,何成芳將何如道給黃大俠、冠振江等首領一一作了介紹之後,何如道對黃大俠與冠振江說道:“黃兄弟、冠兄弟,現在情況緊急,我們立馬兵分兩部從南部城順河街向南北進發,從內部攻打南部縣縣衙。”
黃大俠道:“按船上的人馬不動,我與冠寨主帶兩百人共同去攻打北城門,何大哥與何成芳帶兩百人共同去攻打南城門。”
“好吧,我們立即迅速行動吧!”何如道說道。
黃大俠、冠振江帶領隊伍一路沿南部縣順河街北行,其中有頭領李成實、曹興江、葉信忠、冠華、陸敬堂、陸敬富、王維成隨同。當他們在黑夜無月之時,走到北城門之時,只見北城門兩邊各有兩個碉堡。守城士兵聽到腳步聲,立即點燃了火把,十幾個火把照得通紅,“什麼人?向這兒來幹什麼?口令。”見對方沒有口令,只有槍聲。
守門人立即上樓,對碉堡裡的人說道:“不好了,敵人從內部攻來了。”
這時城牆上的鄉勇見下面來了這麼多士兵,在城牆上齊開槍。當時十幾名義軍士兵倒了下去。
黃大俠對冠振江說道:“冠兄弟
,你帶士兵在下面堅持戰鬥,我與陸敬堂、陸敬富、王維成、葉信忠及冠華飛上城樓作戰吧!”
黃大俠對陸敬堂、陸敬富、王維成、葉信忠及冠華說道:“我們幾個兄弟就組成一支敢死隊,飛身上城牆作戰吧!”說畢,縱身上房去了。
陸敬堂、陸敬富、王維成、葉信忠及冠華也一起飛身上房。這時城牆上的鄉勇見飛來了幾個人,於是紛紛拿出大刀,與這六個人戰鬥。黃大俠等六人異常神勇,以一當十,不一會兒砍倒博士上多人,剩下四十多個鄉勇見來勢洶洶,不聲不響從城牆兩邊撤退。
這時冠振江的兩百多名義軍已經攻到城門之下,打開城門,點上十幾個火把作信號。埋伏在城牆外兩百多名義軍士兵隨之進入城門,黃大俠、冠振江便與兩百多名義軍匯合一處,直接攻打南部縣縣衙。
再說,何如道帶領的兩百名義軍士兵向順河街南城門攻擊,他們走到南城門之時,何如道一聲吆喝,“義軍士兵們,衝呀,開槍呀!”
這一聲吆喝一過,街道不斷掀起槍聲。守城的幾個鄉勇兵嚇倒了,慌忙上樓梯到城牆之上,紛紛向外面開炮。守城頭領大喝道:“你們搞錯了,是賊兵從內部攻進來了。”
守城鄉勇兵這纔將槍頭掉向城內。由於漆黑一片看不清楚來了多少人,只好開槍胡亂射擊。何如道命二十個士兵匍匐前進,他在遠處開槍還擊。二十名士兵匍匐到城門,用槍擊斃了守門士兵,打開城門。
二十人一齊點燃火把,作爲信號,外面埋伏的兩百多名士兵一起,放棄城牆上的鄉勇不管,直奔縣衙。到了丑時時刻,黃大俠與何如道兩隻義軍士兵合計六七百人直奔縣衙。
縣衙只有一個五十名官兵組成的護衛隊,怎抵擋得住起義軍士兵的進攻。起義軍士兵很快佔領了縣衙,何如道這時立即命令何成芳與黃大俠各帶兩百多人分別向南北方向追擊縣衙鄉勇奪衛隊,戰鬥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上才結束。
再說,縣令黃爲朝、主簿饒繼生、典史蔡厲以三人更換成普通百姓衣服,從縣衙後門逃出來,心裡又緊張,逃到僻靜處,已氣喘吁吁,見這個巷子一面有石梯,便坐在石梯之上。
這時從房頂上落下三個人來,他們分別是李志、李芹與王興順,他們分別站在黃爲朝、饒繼生與蔡厲以身邊,將三人脖子上架著刀,說道:“你們三人是誰?快說。”
黃爲朝戰戰兢兢地說道:“我是黃爲朝。”
饒繼生與蔡厲以二人也相繼說道,“我是饒繼生,”“我是蔡厲以。”
李志說道:“好呀,我們在這一帶至少也有五六天了,聽老鄉說黃縣令、饒主簿、蔡典史三個狗官最貪財,就打官司接受賄賂銀子每年少說每人也有五六百兩,是嗎?”
黃爲朝說道:“沒有,沒有這事呀!本官在鄉民中聲望比前幾任好多了。”
“好多了,你們枉斷官司,屈死了二十五人,是嗎?”王興順說道。
黃爲朝說道:“我們上任三年來,總共判死刑不到十八人,怎麼屈死了二十五人呀!”
李芹說道:“狗官,你們胡亂判案,判錯了二十人,這十二人的家人上吊、投河有十三人,難道不是冤死了二十五人嗎?”
這一問話,問得黃爲朝啞口無言。
蔡典史道:“好漢呀,我判死刑案十八人,均有人證、物證,而且通過刑部覈實審批下來的,怎麼會有錯呢!”
王興順道:“你們人證、物證難道不會造假嗎?特別是你蔡典史與饒主簿合謀,筆下生花,造僞證,以假亂真。還派人追殺上告的家屬,手段無所不用其數。現在該是我們取你們三人的性命了。”說畢,他將手一揮,黃爲朝頭已落地。
接著李志砍下饒繼生腦袋,連平時殺死一隻狗都害怕的李芹,也手起刀落,砍下了蔡厲以的頭顱。
王興順將三顆頭顱裝在一個布包裡,提著來到了縣衙辦公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