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位於嘉陵縣城外五里之地,海拔500多米,上山樹木茂密,蔥蘢青翠,山下有一個小集鎮,鍾離鄉公所在小集鎮南端。由小集鎮上山,只有唯一的一條“之”字形山路。登山路至半山腰便是石砌的南門,穿過南門,登上200米的斜坡,再走100多米綠蔭石板道,一座道場展現眼前,那就是鍾離廟,相傳中八洞神仙之一漢鍾離,曾路過這裡,揮青龍寶劍斬巨蟒,爲民除害,當地百姓紛紛捐資,修了這座鐘離廟,廟內香火旺相,許多鄉民前來許願,都非常靈驗,因此這裡經常人來人往,還願許願,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四月十五日,爲漢鍾離祖師爺聖誕,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這天,又逢四月十五日,廟內人氣極旺,住持方丈白老道身著藍色道褂,頭戴純陽巾,腳穿園口鞋,滿臉堆笑,在廟中偏殿給前來占卜的人解說籤語。
大殿不時傳出鐘磬聲,天井裡祭壇旁一羣羣鄉民正在上香,燒紙,燃蠟,一根根高香噴著香菸,一隻只蠟燭燃得通紅耀眼,真所謂:香菸猶如龍擺尾,燭花好似鳳搖頭。
白老道忙碌了一天,已經精疲力竭,廟裡祭拜的人所剩無幾,他正要起身吩咐徒弟整理廟院,突然走進來一箇中年道士打扮的人,身穿青色道袍,頭戴月牙冠,黑臉,文質彬彬,上前施禮道:“白道長,素聞你的籤算得真靈,乾道特來請賜教?!?
“賜教不敢當,先生既來抽籤,我豈有拒絕之理,來吧!”白老道順手拿起籤筒,遞與中年道士。
中年道士雙手握籤筒搖了一會兒,搖出一隻籤,遞與白老道。
白老道將籤一看,“第七十二籤:至莽求賢”。他開口說道:“你這籤嘛,不好也不壞!”中年道士不解其意道:“請道長詳解簽上話語?!?
白老道斜眼看著中年道士,問道:“請問先生大名,家住何處,有何事須問?”
中年道士說:“乾道本姓鮑,自幼父母雙亡,被白山廟祝收養。後來白山廟來了個青衣道長收我爲徒弟,傳授我一些法術,爲民間百姓治病,個個靈驗,民間父老尊稱我爲鮑大師,半年前青衣道長和廟祝相繼仙逝,白山廟失火,我便成了掛單的道士,今天特來訊問自身的前程?!?
“聽你這麼一說,這簽上之語嘛,我便可解了。”白老道解籤道:“第一句:養蜂須用求他蜜。應了你四處掛單雲遊一生。第二句:只怕遭觸尾上針。這一句是說,你前程中要遇到大災難。第三、四句:須是眼前有異路,暗時深如荊棘林。是說,你目前有路可走,但路上坎坷不平,須得高人爲你消災。”
“這麼說來,我還得請白道長爲我消災。我也打聽到白道長是一位深長不露的高人?!滨U大師開口央求道。
“這個好說,但是酬謝金有點高!”白老道微閉雙眼道。
鮑大師順手取出一根金條,遞與白老道說:“白道長,你看夠不夠?”
白老道睜眼一看金條閃閃發光,兩眼頓時發花,立刻說道:“夠了夠了,你去燒五柱高香,撞五下平安鍾,漢鍾離祖師爺準會保你平安度過難關?!?
鮑大師按照吩咐先去右側殿撞五聲平安鍾,然後至天井祭壇燒五柱高香。
離別時,鮑大師向白老道施禮道:“乾道就住在附近的土地廟,願與白道長結爲好兄弟,不知白道長意下如何?”
白道長一聽心中盤算,這個道士一定有錢,說不定他今後還要給我作貢獻,想到這兒,立即說:“好說,好說,可惜道場是神聖之地,進了道門不能再講桃園結義,你只管有空前來,與我一起休閒論道就是。”
鮑大師唯唯諾諾,點頭哈腰,然後揚長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