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沿著大街向南一直走去,路上一道大門赫然矗立城牆邊上,門頭寫著“新城門”三個大字!
“此門是通向哪裡,怎麼城中還有城中門?”我疑惑的問吳叔道。
吳叔嘆道:“天成,你有所不知,自明朝滅亡以後,清軍入關,清軍絕大部分是滿族,和漢族的生活方式差距很大,清軍佔領西安府以後,就在西安府的東北角建立了自己的滿城,將滿城內所有的漢人全部趕了出來,只允許滿族的人居住。
這滿城,西邊有“新城門”和前面不遠的“西華門”,南邊有鐘樓、端履門、柵欄和土門,漢人要進出滿城必須得到大清朝地方官員的層層審批和嚴格檢查,更不準攜帶任何武器進入,一經發現格殺勿論。
滿城剛建好之時,進去的政策非常嚴格,前後需要經過三次盤查,歷經這幾百年的時間,滿漢融合度已經非常之高,現如今已不是那麼的嚴格,稍微有點關係或是有頭有臉的人都可以進出自如了。”
“可悲啊!這種刻意隔閡民族融合的事,真的是歷史的大倒退!”我嘆息道。
吳叔笑著說道:“那可不是,人都是自私的,爲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會想方設法,不擇手段,甚至是違背歷史也在所不惜的!”
說話間,我們已來到了鐘樓面前,這鐘樓剛好建於西安府的城中心,始建於明洪武七年,距今也是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據史料記載,鐘樓原址在現在西門大街上與鼓樓相對,明萬曆十年才移到現在這個位置上。而且這其中還有一段頗具神話色彩的民間傳說。
傳說關中地區原本乃是一片汪洋大海,五臺山也只不過是幾個零星小島而已,後來遇到大地裂動,海水東流而去,於是形成了一條非常龐大的地下暗河,原來的海中有一條大鰲魚,不願離去,於是藏身於暗河之中。
每年三月十五,大鰲魚就會游到暗河河面進行呼吸空氣,這樣建在暗河之上的長安城便地動山搖,小則房屋毀壞,大則暗河涌出殃及無數人的性命。
話說明萬曆年間,長安城地動更加劇烈。
於是府衙請來當時有名的老道士,老道士掐指一算,找出了暗河泉眼,也就是如今的鐘樓所在位置。衆人挖開泉眼,引誘出大鰲魚,用鐵鏈困住,然後用千斤巨石將大鰲魚沉到暗河河底,並迅速將廣濟街的鐘樓移到泉眼之處。
自此,長安城再也沒有出現過地動。
傳說固然是有點玄乎,但多多少少給鐘樓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這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爲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真可謂是巧奪天工之作。
面對如此宏偉的建築,心中難免詩興大發:
無際滄海一粒塵,浩渺蒼穹滿天星。
漢唐回首三千載,元明輝煌幾多秋。
鐘鼓相對城中臥,龍鳳呈祥王氣凝,
雕樑畫棟鬼斧工,重檐斗拱氣勢雄。
我隨口而發的唸了出來,吳叔站在旁邊不停的拍手稱好,我就隨便胡亂說了幾句,吳叔這樣子倒讓我尷尬起來。
我突然發現乞丐在哪裡急急忙忙的一個人在找著什麼,我十分好奇。
“乞丐,你找什麼呢?”
“我在找筆墨,我要把公子的詩都記下來!”乞丐背對著我答道。
我一聽這個直接無語,趕忙上前攔住。
“你這不是瞎忙活阿,咱們還有正事,趕緊走吧!”
“那就是咱們家的文寶齋!”
過了鐘樓門洞,吳叔指著前面一個五層多高的建築對我說道。
我順勢看去,不遠處文寶齋立於南門大街的路南邊,從側面看過去是一個五層樓古色古香的仿唐建築,足足比吳堡縣的文寶齋大了一倍多。
金色琉璃瓦,硃色木門窗,每層樓每間房的窗戶都掛著一個大紅燈籠,上面用楷體寫著“文寶齋”三個大字,這些燈籠在微風中來回飄蕩,甚是壯觀!
我們一行跟著吳叔不一會就來到了文寶齋的門前。
文寶齋的門可真是氣派,四扇硃紅大門足有兩人之高,兩對威風的石獅子站在門口,獅子頭披卷毛,張嘴揚頸,四爪強勁有力,神態盛氣凌人,看獅子的樣式和形狀,應該是唐代的沒錯,光是這門口的一對石獅子已是價值不菲的寶物,還不知道這個文寶齋裡面到底藏了多少人間珍奇。
大門旁邊的寫著一副對聯:
上聯曰:囊物華天寶笑談古城風水好,長安城人傑地靈玉宇瓊樓美不勝收。
下聯曰:藏稀世之珍渺視天下瑰寶少,文寶齋璞金渾玉珠光寶氣貨真價實。
橫批曰:捨我其誰。
“這對聯不會太招搖了吧?”
看完這副對聯,我驚訝的看著吳叔問道。
“敢這麼寫,在這西安府的地界上恐怕也只有我們家了!”吳叔笑呵呵的說道。
說完吳叔帶著大家進入了文寶齋內。
剛進入文寶齋內部,一個看似掌事的人從櫃檯裡趕忙迎了過來。
“大掌櫃,你可回來了,這都快半個月了,一點音信都沒有,真是擔心死夥計們了!”
吳叔笑著說道:“沒事沒事,在路上耽擱了幾天,這不安全到了嘛!對了,這段時間可有什麼事發生?”
“倒是沒有什麼大事,只是不知爲何那青幫隔三差五的前來尋人,可咱們這裡豈是他們隨意吆五喝六的,每次都是談不攏幾句就走了!”掌事想了一下答道。
“那就好,現在我回來一切就沒事了!哎呀,你看我的記性,就忙著和你說話,都忘記介紹貴客了,張記事快來見過少爺!”吳叔恍然說道。
這時,這張記事纔看到我這邊,顯得有些驚訝。
“少爺?難不成是老爺在吳堡縣家裡的少爺?”張記事怔怔的說道。
“那不是還有誰啊?”
張記事這才反應過來,慌忙就要上前行禮,我趕緊攔住。
“張記事不必多禮,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也是第一次見您!”
張記事尷尬的說道:“你看我這記性,每次老爺來時,都或多或少的講少爺一些事情,只是一直未曾謀面,今日相見,少爺果然一表人才,英雄出少年啊!”
一聽這話我就有點發慌了,平日最怕別人說這些客套的話,讓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趕緊戳了戳吳叔。
吳叔會意笑了笑。
“張掌櫃,你先去把這批貨物好好安頓一下,等下晚飯再給你講講少爺的英雄事蹟也不遲!”吳叔道。
張記事別過我之後就帶著夥計們匆匆的去忙了,我這才認真的看起文寶齋的內部佈局來。
這文寶齋的內部裝飾的如外表一般古色古香,屋頂上雕樑畫棟,各種彩繪龍飛鳳舞,頗具詩情畫意。
進大門正對著一張十幾丈的黃花梨木櫃臺,就這麼大尺寸的黃花梨木,也是世間少有,此處應該是平日結賬之用。
進門的北側一個很大的區域佈局成了古玩走廊,各種古玩古物應有盡有,擺放的倒是錯落有致,盎有古意。
進門的南側的區域擺放了十幾張茶桌,茶桌上擺放著茶海和茶具,看來應該是平日客人休息談價之處。而大廳這麼大的空間,擺放的魚蟲花草更是非常講究,皆是按照五行八卦的方位佈置。
“這些都是您的傑作吧?”我問吳叔道。
吳叔笑道:“天成,你太擡舉我了,我雖然略知一二,但是這一切皆是出自老爺之手!”
我這才恍然大悟,這確實是父親的風格,和慕家村家裡的佈局完全是一個風格。
“奇怪,這麼大的樓,竟然連一個守衛都沒看到,如果遇到盜匪或是搶劫那可怎麼辦?”突然我疑惑的問吳叔道。
吳叔笑著說道:“天成,你可別小看這空無一人,有句話叫做最不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同理最安全的地方也可能危機四伏,我們這裡可是暗藏殺機!
你想我們開門做生意的,如果安插了衆多的彪形大漢站在明處,人人都會不寒而慄,誰還願意來做生意呢!
我們的文寶齋常年駐紮了三百多名一等一的高手,或明或暗,或是在樓內當夥計或是在外面賣東西,只要有人敢來搶劫或是偷盜,這些高手會立刻出現在面前,讓其插翅難飛。
再說了,這大廳也就是平日的一些小商小販,交易的也都是不入流的貨色。真正的好東西都在樓上,樓層越高東西越是珍貴,有貴客來臨我們都是在樓上進行交易。
一會有時間我帶你上去看看,讓你看看咱們的防守。
況且我們每個樓層都機關密佈,只要發現有人行爲不軌,立刻啓動機括銷簧,定讓那些人有來無回。所以文寶齋能在西安府立足百年,自有其生存的法則,外面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忌憚,所以安全問題大可放心!”
我點點頭回應著吳叔。
這時,我突然發現怎麼少了一個人,好像是乞丐不見了!
吳叔無奈的指著北側的古玩展示廊說道:“他在那裡還沒出來呢,一進來一頭就紮了進去,這會還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