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刀騎馬的壯漢,從來不搶劫的山賊,山勢陡峭的燕子磯。
無論怎麼品,這其中都透露著一股詭異的味道來。
朱嘯風眉頭緊鎖,想來這件事絕非表面看上去的那般簡單。
“會有不搶百姓的山賊嗎?”
蘇燦搖搖頭:“會有不好色的酒徒嗎?”
“也是。”朱嘯風若有所思:“蘇燦,這件事你怎麼看?”
“末將認爲,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大可小。所以趙括纔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朱嘯風瞥了一眼蘇燦,做了這段時間的官,別的事不知道精進了沒有,車軲轆話說起來倒是滔滔不絕的。
“能挑重點的說嗎?”
“末將認爲,這件事不足掛齒。”
“你是覺得這件事,朕不用管?”朱嘯風訝異地挑起了眉毛,“那你爲何破天荒來向朕稟報呢?”
“身爲兵部尚書,末將自當及時稟報。”
“只不過就如同陛下剛剛發問的一般,哪裡有不搶百姓的山賊呢?”
“也許是哪裡武行或者鏢局的人出沒,被百姓錯認成是山賊了。”
蘇燦的話,令朱嘯風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說的話好有道理,朱嘯風一時竟想不出反駁的話語。
“不對。”
倏忽間,朱嘯風想到,曾經命包拯追查蔡京時,查到的一間粥棚也是在建康府。
而百姓屢次疑似看到山賊的,也是在建康府。
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麼?
朱嘯風心中疑慮叢生:“建康府有多少武行和鏢局?”
“這……”
蘇燦陷入深思。
建康府是緊鄰皇城揚州城的都城,作爲大齊行都、東南重鎮,是僅次於國都揚州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
就是由於建康府如此特殊敏感的位置,其登記在案的武行和鏢局分別都只有一家,並且極具標誌性。
建康府的百姓,不可能不認得當地如此出名的武行和鏢局。
這樣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你派出一支輕騎去燕子磯看看情況吧。”
朱嘯風神情嚴肅,這件事情怠慢不得。
“是!”
送走了蘇燦,朱嘯風翻閱起上個月各州府的稅收、糧食收成彙報以及各項收入情況。
說白了,就是大齊的政府財務報表。
不出所料,自蔡京死後僅僅一個月內,各項指標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無論是稅收還是糧食產量,甚至是官鹽、官茶的營業額,都要比同期高出來不少。
朱嘯風啞然,這個蔡京確實手眼通天,各行各業裡都有他的爪牙。
“陛下,胡惟庸胡大人來了。”
胡惟庸?
朱嘯風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一個年逾花甲、沉默寡言的形象。
對於這個門下省侍中,朱嘯風實在是沒有太多的印象。
這個老頭平時十分低調內斂,在朝堂上發言的次數實在屈指可數,更別提單獨面見自己的次數,更是一次都無了。
他來找自己做什麼?
“宣見吧。”
“老臣拜見陛下。”
胡惟庸雖已年過六十,但身形修長,未顯出半點年老的頹勢。
尤其是他的一雙鷹眼,隱藏在略顯雜亂茂密的眉毛之下,發出矍鑠的光芒,一點不似上了年紀之人。
“啓稟陛下,最近有一事,老臣每每想到,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老臣日夜思之,憂心不已,不得不入宮面聖。”
朱嘯風挑起雙眉:“哦?究竟何事如此重要,竟讓胡大人如此焦慮?”
“不瞞陛下,這件事關乎到陛下江山社稷,老臣慎之又慎,思慮良久都不知如何開口啊。”
朱嘯風看著故弄玄虛的胡惟庸,好奇之餘也逐漸微微不耐煩了起來。
“不知如何開口,那就不要說了。”朱嘯風喪失耐心,有些沒好氣地說道。
最煩這種來都來了,有話卻不好好說的人。
不想說乾脆就不要說,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
胡惟庸面上一怔,顯然是不曾料到朱嘯風會如此回答。
一時間,胡惟庸躬身站在御書房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格外尷尬。
朱嘯風對他視若無睹,自顧自地翻起了奏章來,全然沒有看到胡惟庸眼中逐漸升騰起來的惱怒。
自己畢竟也是馳騁官場多年的老臣,即便是從前先帝在時,也會給自己幾分薄面,斷不會把自己晾在一旁。
看著對自己置若罔聞的年輕皇帝,胡惟庸臉上的八字鬍細不可聞的抖動了起來。
幾十年宦海沉浮,還從未遭受過這樣的待遇!
“那個,胡大人,您能讓一讓麼?”
幾個小太監來御書房搬書架,看到胡惟庸站在架子旁,小聲出言提醒道。
自己今日本是來找皇帝商議要事,此刻卻被皇帝晾在了一旁,甚至還成了妨礙太監辦雜事的閒人!
胡惟庸怒不可遏,但在朱嘯風面前並不敢爆發,而是竭力隱忍了下去。
不,不能忘了自己來到此處的目的。
若不是李斯那廝不知好歹,死活不爲自己進言,自己又何苦跑到年輕皇帝面前,受這樣的氣!
胡惟庸眼底閃過一絲陰鷙,關於李斯的帳,日後還要細細的算。
“陛下,老臣今日來,是因爲我大齊有一重要部門出現了空缺,對於尚書省、門下省的工作都出現了極大的阻礙。”
朱嘯風看了半晌的奏章,差點忘記還有胡惟庸這個人的存在。
“啊?什麼空缺?”
“就是中書省的中書令與中書舍人二職。”
“作爲門下省侍中,老臣的日常就是負責審覈陛下的政令。”
“但是……”
看到胡惟庸忍無可忍,終於亮出了真正目的,朱嘯風當即就心下了然。
還以爲這個老頭想到什麼重要的事,說的如此情真意切、刻不容緩,原來還是爲了蔡京死後所出現的空缺。
怕不是他自己也有想要提攜安插的人手吧!
“這件事情,朕其實已經考慮了許久。”
朱嘯風出口打斷了正欲長篇大論的胡惟庸。
“中書省兩位職責至關重要,朕思慮許久,會有重大變動。”
“朕自有決斷,胡大人還是先回去吧。”
胡惟庸站在御書房門外,腦海中仍是年輕皇帝那副心高氣傲的模樣。
指望做這個小皇帝的丞相,看來是決計不能了!
胡惟庸看向遠方,穩定思緒,心中已經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