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

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

海關!

海疆邊關!

劉備被孔明點醒,登時有點激動了。

開疆易,但咱季漢莫非要做開海疆的第一人?

不過劉備很快也冷靜下來。

他們不比後世研究科學已近乎神異。

擺在面前的現實是富庶的關中已經殘破,河西豪強也多自立,中原握於曹賊之手,富庶的荊州也不復往日。

而如今的規劃,下至糖坊鐵坊,上至造船出海,處處都需要人。

而此時……被孔明點醒之後,劉備朝著那地圖上南海方向看去,這才發現這副地圖的不一樣。

南海方向上能看到炭筆的筆跡,這筆跡仿照後世的攻勢箭頭,從揚州出海口出發,經夷州,至朱崖,隨後海陸並進,直插中南半島一處平原,隨後再向下,重重標示了一處海峽。

簡單明瞭,並且從劉備自己的直覺來講,可行性也並不低。

因此劉備不由得感嘆:

“若是此生有幸……”

隨即便住口,覺得這個要求太過貪心了。

事實上只要能擊敗曹賊,那到了泰山府君那兒,也無愧於劉氏先祖了,安求其他?

他自認非漢武,沒有那種欲要一世成百世之基的雄心。

將其作爲季漢後來者的目標就挺好,切不能勞民傷財成一己之虛名。

這一點上那個唐朝的高宗實在是做了太多的榜樣。

在朝鮮半島靡費國力,連戰十餘載,空耗數十載,反爲那新羅盡敗強敵。

雖然最終也讓那新羅成了附庸,但若論一開始的宏圖,不管怎麼看都很難說是成功。

於是劉備的心態也是愈發平和。

【而若是知道由唐至明,出海航行都是在南海打轉的話,那順理成章就有個疑問:

咱們爲何沒發現近在咫尺的澳大利亞?

畢竟從地圖上來看,順著東南半島往南就能進入兩岸都是陸地的爪哇海,隨後一路往東就是澳洲了。

但在課本上記載,是英國人於1700年發現了澳洲,並以他們女王的名義宣佈澳洲是大不列顛的領土。

明明我們近在咫尺,但最終這塊新陸地卻屬於別人,不由得讓人感到很可惜。

因此更是有人開玩笑,要是鄭和下西洋時沒拐入馬六甲海峽,說不定澳洲就是歸屬大明瞭。

但是,我又要說但是了。

但實際上在鄭和之前,元代就有一個人相當厲害的旅行家,名爲汪大淵。

他一生出海兩次長途旅行,合計出海長達八年之久,將見聞寫成了《島夷志略》,記錄了一路的見聞。

後來有個名爲馬歡的大明人讀了這本書之後隨鄭和一起下西洋,並將所見與書中所記載一一對應。

而根據目前所整理出來的《島夷志略》來看,汪大淵在1342年結束旅行之後,他的足跡圖是這樣的:

汪大淵的大部分記載都和現在能對應得上,比如穿越阿拉伯、穿越紅海、橫渡地中海、到達摩洛哥後折返去非洲逛了一圈等等,他記載的地理見聞和現在幾乎沒有差別,基本上可以石錘是一個特別能折騰的老哥。 唯一有兩處比較有爭議的地方是他記載的去往阿拉伯之前的一趟行程。

根據記載,汪大淵先是去了古裡地悶(東帝汶),盛讚這裡銀子鐵器和布料都不錯,但這裡的酋長喜歡赤身而睡,而且女人都非常放蕩不檢點,汪大淵表示難以接受,趕忙離開了這裡。

隨後他朝著南邊繼續出發,到了一個被稱迷黎之的地方,再轉道東南到達了麻那裡。

如果現在順著地圖按照這個方向來推的話,就會發現,這不就是澳大利亞麼?

作爲旅行家,汪大淵同樣記載了港口的樣貌,稱這裡楠樹萬枝,蠔如山立,土薄田瘠,氣候不齊。

並詳細描繪了當地的見聞:

“男女辮髮以帶捎,臂用金鈿。穿五色絹短衫,以朋加剌布爲獨幅裙系之。”

這些跟澳洲的達爾文港是對得上的,因爲澳洲本就因爲地理關係,氣候特別怪異且貧瘠,當地的土著也都是黑人,有辮髮習慣。

但隨後汪大淵的記載讓學者們撓破了頭:地產駱駝,高九尺,土人以之負重。

澳洲在彼時是沒有駱駝的,因此直至今天關於汪大淵到底有沒有發現澳洲還是個謎團。

但還有個可能更加貼近真相的猜測:汪大淵並不是船長,總是搭乘商船,而且記錄欲旺盛,很可能是同船人所說但並沒見到,以訛傳訛就順手記下了。

因爲記載的“迷黎之”這個地方據韓振華教授考證是是馬來語“海蔘地”的意思,而根據汪大淵的路線按圖索驥,他去的地方是如今的梅爾維爾島,盛產海蔘。

但實際上,即使證實,汪大淵也並非第一個發現澳洲的人,因爲本來就有近百萬人的原住民。

只不過這些原住民都化作了英國人的刀下亡魂。

並且在汪大淵出海之前,從泉州出發的華夏水手就帶回了絕島這個稱呼,而這個絕島不管是從方位還是氣候來看,都是澳洲無疑。

根據水手所說,絕島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向東到達這個島嶼之後便全是海洋,陸地就此而絕。

一個是其當地氣候詭異,不適耕種且多毒物,乃是真正意義上的絕地。

而從如今來看,古人不待見這裡很正常,畢竟現代都有說世界毒物千千萬,澳洲獨自佔一半。

瘴癘暑氣太攀蛇鹹水鱷這些都是古人避之不及的東西,也難怪對澳洲鮮有涉足。

畢竟任老祖宗學究天人,也不會想到這塊地在咱們如今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礦產地之一,475億噸的鐵礦儲量佔據了整個地球的四分之一還多。

而且,要是華夏的航海發展的沒有這麼折磨,這塊地兒妥妥的亞洲後花園,哪輪得上昂撒人來屠殺原住民?】

孔明很努力的去控制自己的表情,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他掏了掏耳朵,與龐統交換了一個不可置信的眼神:

“多少?”

“四百多億……噸?”

而且更直觀的還是佔比,龐統喃喃道:

“世界鐵礦佔一石,這澳洲獨佔近三鬥?”

孔明的面色已經調整了過來,搖了搖頭:

“什麼澳洲?此乃絕島,乃我華夏後花園是也。”

結束liao,明天收尾

(本章完)

331.第331章 先見之明昏德公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第420章 正主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85章 玄德念陸遜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689章 恢弘雅量第550章 奪淮第455章 平衡環第484章 豆粕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527章 兄妹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第778章 上行下效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9章 爺投漢辣第719章 征伐之終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738章 可惜少個鳳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77章 子孫多少事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581章 徐州故人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633章 端平入洛第58章 侯音之憾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第414章 爛攤子第634章 唯死戰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第706章 難熬時光163.第163章 甘蔗劍聖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8章 曹氏傳統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97章 協同作戰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第39章 襄樊戰略第772章 這都是啥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235.第235章 偃月刀271.第271章 新的時代第15章 吾弟字幼常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195.第195章 居長安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第469章 鐵騎第538章 人中之龍,聲動華戎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710章 越果決則越宜第639章 幸災樂禍第96章 水軍陸戰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第744章 略懂一二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229.第229章 顏真卿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714章 小宋風流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694章 孰勝孰負第649章 神國終結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第803章 奉天靖難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第694章 孰勝孰負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
331.第331章 先見之明昏德公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第420章 正主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85章 玄德念陸遜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689章 恢弘雅量第550章 奪淮第455章 平衡環第484章 豆粕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527章 兄妹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第778章 上行下效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9章 爺投漢辣第719章 征伐之終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738章 可惜少個鳳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77章 子孫多少事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581章 徐州故人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633章 端平入洛第58章 侯音之憾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第414章 爛攤子第634章 唯死戰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第706章 難熬時光163.第163章 甘蔗劍聖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8章 曹氏傳統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97章 協同作戰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第39章 襄樊戰略第772章 這都是啥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235.第235章 偃月刀271.第271章 新的時代第15章 吾弟字幼常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195.第195章 居長安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第469章 鐵騎第538章 人中之龍,聲動華戎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710章 越果決則越宜第639章 幸災樂禍第96章 水軍陸戰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第744章 略懂一二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229.第229章 顏真卿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714章 小宋風流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694章 孰勝孰負第649章 神國終結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第803章 奉天靖難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第694章 孰勝孰負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商南县| 会东县| 鞍山市| 嘉禾县| 搜索| 大洼县| 全州县| 乐山市| 乐山市| 孟津县| 宣威市| 隆安县| 南平市| 灌南县| 塔河县| 楚雄市| 华坪县| 石门县| 重庆市| 利辛县| 元阳县| 长丰县| 玉龙| 高密市| 扎鲁特旗| 呼伦贝尔市| 鸡东县| 江口县| 大化| 册亨县| 霍山县| 怀仁县| 获嘉县| 云安县| 靖远县| 淮安市| 望城县| 九龙县| 鄂温|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