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

第220章 御駕親征

【面對起兵的兩條路線,安祿山沒糾結太久選擇了easy模式:

從起兵到攻下洛陽,僅耗時一個月,可謂神速。

安祿山的起兵地范陽,有另一個名字:涿州,這也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了。

漢末時,張飛和劉備都是從這裡離開去闖蕩天下。

唐中時,安祿山由此起兵,並且最終的死法跟張飛差不多,暴而無恩。

北宋時,這裡是高粱河飆車賽道的終點,驢車皇帝率先抵達保住了性命,後世更是有詩讚曰:

西直門外殺聲急,宋遼倆軍爭高低。

耶律鐵騎雖剽勇,奈何驢車有漂移。

嗯……這個扯遠了,總之,安祿山選擇直接南下渡黃河,然後向西攻下洛陽這條路,順暢的不成樣子。

而安祿山都已經超神了,玄宗還在泉水掛機呢。

當河北八百里加急的軍情送到玄宗案頭上時,玄宗哈哈一笑:惡祿山者騙人。

你們啊,不要因爲嫉妒安祿山就搞這些大新聞!

不要睜著眼睛亂說,祿山很難的。

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這麼多年沒有升遷,有沒有認真討朕的歡心?

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奏報送入長安,玄宗才強迫自己相信這個事實:安祿山真的反了!

而緊接著擺在玄宗面前的問題就是:怎麼平叛?

朝中公卿你推我我推你,沒人敢冒頭。

恰逢這時封常清回中央述職,這位流民出身、從軍起家的忠良節度使主動請戰。

玄宗自然求之不得,命封常清領中央軍平叛。

而領兵出了潼關之後,封常清就迅速察覺了不對。

此時的中央軍有兩支:彍騎和北衙禁軍。

久鎮長安無戰事之虞,且地位清貴,向來是勳貴子弟鍍金的好地方。

玄宗改府兵爲募兵之後,中央禁軍中的悍卒都選擇響應徵募去邊疆殺敵搏出身,不受少爺兵的鳥氣,所以這兩支中央軍飛速糜爛。

留下記載最清楚的是彍騎,從滿額的十二萬人縮減到八萬人,而且基本都有自己的營生。

富兵出去做生意,窮兵出去表演角牴、拔河、扛鐵賺賞錢。

這樣的部隊即使被封常清率領,結局也可想而知,連戰連敗,洛陽很快淪陷。

東都陷落,朝野震動,此時的玄宗也明白到了緊要關頭,飛快下詔:

詔書一:洛陽陷落乃封常清之責,留其命貶爲白衣,派到陝州高仙芝處聽命。

詔書二:朕要御駕親征,前往前線陝州督戰!】

〖趙匡胤:驢車皇帝爲何人?宋如何言稱北宋?

諸葛亮:靖康恥降,宋皇南渡,皇帝改姓,閣下不知?〗

李世民瞧著光幕上兩行字頓感無語,諸葛武侯這是生怕趙匡胤開心啊。

但他不打算摻和,雖說這宋承唐,但李世民實在是不太想認,至少……

“這玄宗還能主動親征,倒是有幾分骨氣!”

比起來那個污塗封禪的宋朝皇帝,還得要大臣逼著才能上前線,還是要強上一點的。

而且此前有青樓天子,完顏趙帝,如今又多了個驢車皇帝。

李世民不傻,不管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好稱呼。

因此心情好了一些,但並不多,因爲在他看來,剿滅這叛軍最好的時機終歸還是失去了。

這方面李靖倒是與李世民不謀而合:

“兩支禁軍,若是足額應有二十萬之數,面對叛軍從河北奔襲而至,且以逸待勞。”

“挫敵鋒銳,則彼輩定然自亂陣腳,等四方節度使合圍……”

說著李靖搖搖頭,可惜這些都只是幻想。

侯君集接著道:“然叛軍即使遠程奔襲,依然堪稱盛唐邊軍。”

“而這禁軍……能否稱兵,還是兩說。”

這一刻無關乎心中的那點小九九,侯君集嘆息一聲:

“這名將封常清,即便胸藏千萬兵,也無力使這禁軍成可戰之兵。”

雖然心中覺得封常清冤枉,但侯君集是不會說出口的。

杜如晦這下反倒是看不懂了:

“後世言說安祿山類張飛,可見其死於親隨之手。”

“朝廷雖敗,然有天子勞軍,潼關天險,四方節度使亦有精兵,如何能…”

杜如晦說不下去了,因爲隨即就想起來後世隨口說的兩句話。

皇位上栓條狗都不至於有最終八年亂局!

不怕河北起亂兵,就怕天子亂下詔?

而且後輩亦說,安祿山本就因消渴癥是將死之人,但依然亂存八年,乃是因矛盾無法平息。

杜如晦沉默了下去,心中開始細細回想此前抄錄的內容。

房玄齡則是向李靖請教:

“依藥師公之見,如今封常清既敗,若要平亂,當何爲?”

李靖捻了捻鬍子,不說話。

侯君集眼睛轉了轉,也緊閉嘴巴。

李世民哼了一聲:

“洛陽至潼關乃是渭河谷地,一馬平川。”

“賊多精騎,禁軍糜爛,如何能與賊衝殺?” “唯有撤守潼關,以除騎兵之利,等隴右河西朔方邊軍援至,自可圍殺此獠。”

在李世民看來這還需人教?手裡兵馬不是經商的就是賣藝的,既然如此就好好將潼關利用起來,然後等著便是了。

雖然丟臉了一點,但總好過強行送死,既丟臉又丟命吧?

……

而成都府衙中,將紙條投入光幕的孔明面有無奈。

小國無主權,弱國無外交。這句話結合光幕中季漢之境遇,體會愈發深刻。

不過好在,如今的境遇已經完全不同了。

旁邊劉備已經在拍張飛的肩膀了:

“翼德啊翼德,當自勉。”

張飛很委屈,哼哼道:

“俺都給那範疆記功了。”

關於此事法正可以作證:

“攻漢中時,範疆張達先登險些死於米賊刀下,還是翼德將軍勇於援護。”

劉備很欣慰:

“三弟已有大將之風!”

法正笑嘻嘻補了一句:

“兩人被翼德將軍以長槊掃開,在牀上躺了三月方能下地。”

劉備一時間啞然,不過最終還是拍拍張飛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

徐庶對玄宗的兩封詔書頗有微詞:

“此敗罪在禁軍,然禁軍糜爛之責豈在乎封常清?”

並譏笑道:

“怯戰者無罪,爲國請戰者反倒被治罪,何般道理?”

“看來這大唐之勇武,在乎邊將與勇卒,而不在於朝堂諸公。”

對於成都府衙諸人來說,前一刻還在感嘆血戰怛羅斯的高仙芝後繼有人。

這封常清引兵強叩國門迫使其國君請降,何其威也!

而下一刻如此英雄名將便成白身,捲入這安史之亂的濁流中,令人感嘆。

【玄宗剛在長安高調錶態,後腳就收到了前線的急報:

高仙芝棄守陝州,引兵退守潼關。

這個決定是在封常清的勸說下做出的,而兩位名將的綜合考慮也很合理。

首先,此時高仙芝所率的天武軍同樣募自禁軍,此時禁軍的水平套用史書中的一句話就是“皆不受甲”。

也就是連盔甲都不知道怎麼穿,高仙芝本就被爛兵搞得焦頭爛額。

其次,此時潼關雖是天險,但無駐兵,高仙芝面對叛軍若是不幸敗了,叛軍是完全能夠一波直接捅穿潼關,兵臨長安的。

所以在封常清到來後,兩位名將彼此合計了一下,最終決定退守潼關,等其他節度使援軍。

他們兩人對大唐邊軍的能力知根知底,即使安祿山手下雜胡強悍,但隴右河西也都是要和吐蕃連年征戰的,誰又比誰差了?

而兩位將領的決定,套用現在的評論就是:

軍事上無可指摘,政治上授人把柄。

755年,十二月一日,高仙芝受命平叛,於長安募兵出關。

同月十二日,高仙芝退守潼關。

同月二十日,監軍宦官邊令誠誣告高仙芝倒賣軍糧。

同月二十一日,邊令誠奉玄宗手諭,將高仙芝封常清斬於潼關。

關於邊令誠與高仙芝的矛盾,舊唐書稱這個宦官想插手軍務,新唐書稱邊令誠有私事請託。

但總之,都被以國事爲重的高仙芝給硬頂了回去,兩人因此結怨。

玄宗被安祿山背叛之後心態上來了個大反轉,對於將領由極其信任變成了極不信任。

而宦官邊令誠精準的摸到了玄宗的脈搏,然後借皇權這把快刀斬了忠唐名將。

此時玄宗爲了安穩人心,於是再發詔書:

朕真的要御駕親征,定要親手宰了安祿山這個叛賊!】

又自斷臂膀,而且一次斬兩個?

李世民感覺想大笑,笑這玄宗咎由自取,親手將李唐江山摧折到了如此地步。

但是又想大哭,哭這忠臣良將,哭那無辜遭殃的大唐黎民。

最終,這位大唐皇帝彷彿自暴自棄了一般,不管孫思邈的勸阻給自己滿了一杯葡萄釀,盡飲之後擲杯於地:

“那便讓朕看看,這叛軍是如何攻克這天下雄關的!”

“讓朕見識一下,這好兒孫是如何御駕親征的!”

話語間有一股咬牙切齒的味道。

如今李世民也已經咂摸出來味道了:

王忠嗣若在,安祿山敢叛否?

封常清與高仙芝已死,潼關還能稱固若金湯否?

如今連斬三次臂膀,寒忠士之心,他李世民倒要看看:

這好兒孫,是如何力挽狂瀾,把自己挽到成都去的?

……

張飛驚歎:

“這安祿山,真真不是玄宗私生子?”

(本章完)

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第749章 天下將定第791章 病死善終第818章 《太學傳抄》第55章 後漢亡矣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480章 小年第68章 蒼梧之謀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73章 國亡而身死313.第313章 破百濟者好皇孫也第478章 壓歲錢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36章 驅儺第770章 畫眉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第41章 江東舊夢第56章 三國混學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23章 馬老五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551章 中興諸將第747章 三文錢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744章 略懂一二第521章 請客吃飯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648章 夏民燦燦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0章 威震華夏 炎漢當興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第803章 奉天靖難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70章 蜀都239.第239章 密信第47章 武廟傳世148.第148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第771章 恰到好處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504章 鮮花著錦道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670章 合斬虎魘133.第133章 進獄系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44章 湘水之盟199.第199章 科學之王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534章 趙大微服出行記第73章 國亡而身死第700章 大爭之勢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498章 千秋畫卷第39章 襄樊戰略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77章 子孫多少事第46章 虎卒禁衛第776章 當唐高祖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690章 二鳳勿念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66章 兼職武聖第74章 朽木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617章 三祭三逃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588章 屏風說書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521章 請客吃飯
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第749章 天下將定第791章 病死善終第818章 《太學傳抄》第55章 後漢亡矣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480章 小年第68章 蒼梧之謀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73章 國亡而身死313.第313章 破百濟者好皇孫也第478章 壓歲錢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36章 驅儺第770章 畫眉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第41章 江東舊夢第56章 三國混學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23章 馬老五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551章 中興諸將第747章 三文錢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744章 略懂一二第521章 請客吃飯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648章 夏民燦燦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0章 威震華夏 炎漢當興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第803章 奉天靖難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70章 蜀都239.第239章 密信第47章 武廟傳世148.第148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第771章 恰到好處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504章 鮮花著錦道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670章 合斬虎魘133.第133章 進獄系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44章 湘水之盟199.第199章 科學之王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534章 趙大微服出行記第73章 國亡而身死第700章 大爭之勢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498章 千秋畫卷第39章 襄樊戰略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77章 子孫多少事第46章 虎卒禁衛第776章 當唐高祖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690章 二鳳勿念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66章 兼職武聖第74章 朽木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617章 三祭三逃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588章 屏風說書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521章 請客吃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贡山| 克什克腾旗| 阿巴嘎旗| 海南省| 柯坪县| 金寨县| 德格县| 澎湖县| 平泉县| 澎湖县| 仪陇县| 通城县| 肇源县| 岱山县| 霍邱县| 治多县| 青海省| 盖州市| 张家口市| 思茅市| 县级市| 德令哈市| 邵阳县| 诸暨市| 康保县| 都江堰市| 密山市| 万州区| 方山县| 黑水县| 崇州市| 铁岭县| 安宁市| 同江市| 内乡县| 秀山| 江山市| 永顺县| 台北县|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