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

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

孔明對於世家這個階段的變化興致勃勃,隨即將這幾個名詞提筆記到了自己的小筆記上。

最終又沉思了一下之後加上了一句“因其勢而利誘”。

龐統也伸過頭來看孔明寫的什麼,然後微微沉思後,指著這句話搖頭道:

“還需先令其懾主公三尺劍之威,如此方好行事。”

孔明也認同點點頭:

“觀其脈絡,應是魏晉之後,這隋唐應該就已經在著手抑制豪強部曲,如此方能斷世家之基。”

是的,在孔明看來,這世家豪姓能從武帝時候興起,貫穿三五百年,歷經兵亂而不倒,其根本便是在鄉間兼併的土地與招攬的鄉勇部曲門客。

從“兩家”變“一家”,基本上就已經註定了這一羣人的結局。

龐統也出言猜測:

“這唐雖無遠見看我漢舊事,然距其不過數十年的亂世定有警醒。”

“那開隋應該就有抑世家之舉措。”

光幕說的簡略,因此他們只能靠自己猜,不過在龐統看來,那楊堅被稱爲異類,能說明啥?

妥妥的明君之兆啊!否則要是如他那兩個兒子一般,恐怕這隋連兩世都撐不到。

孔明也贊同,隨即目光轉到了募兵制三個字上,這個他當然懂,招懷無以自業者爲部曲,即爲募兵。

故而略有好奇:“也不知這強唐時的兵制究竟如何?”

畢竟在孔明看來,拼殺戰鬥之前,先決廟算。

後勤糧草、兵員素質好壞、將軍水平的高低等都屬於廟算的範疇。

這唐朝武功興盛至此,且經歷長久亂世,定然也是有一套獨有的兵制。

“真想親眼看看啊…”孔明感嘆。

“確實。”張飛同樣感嘆:“俺也真想親眼看看這世家有多造孽,才造出來這個黃巢。”

孔明張了張嘴,最後還是保持沉默。

……

“同赴一口鍋……”

貞觀君臣們唸叨著這句話,從中品味出了凜然的、令人脊背發涼的恨意。

而如魏徵,此時背上冷汗已經涔涔而下。

他崇儒家,偏王道,對上不假顏色,一直以爲自己無愧於天下與君。

但此時才忽然驚覺:在被壓迫的百姓眼中,他魏徵,也許和那些瀆職之官並無差別。

甘露殿中衆人抿嘴不言,對接下來要觀看的內容心裡也有了猜測。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咱們都熟悉,詩名是什麼?《不第後賦菊》。

不第,即落榜,年輕時的黃巢赴長安,想要和晚唐勳貴們同流合污,參加科舉落榜之後的憤懣方有此作。

黃巢是私鹽販子出身,但說實話這個身份在京兆府屁都算不上,聚集在京兆府附近的門閥士族互相吹捧互相結親,形成了一個牢固的圈子。

這是一堵看不見的幕牆,如果說安史之亂前是個透明的鋼化玻璃的話,晚唐時候基本就是鈦合金加固了。

懷揣著想要和晚唐勳貴們同流合污想法而來的黃巢被無情打臉,於是走之前就寫詩放狠話:

俺還會回來的!

對於這首詩長安的勳貴們都是當笑話看,只是他們沒想到不過十年,黃巢說到做到,輪到他把滿朝公卿當笑話看了。

黃巢之所以能這麼大怨氣,也跟當時的極其黑暗的吏治分不開關係,舉幾個例子。

武宗時,有一年秋天有了蝗災,自東向西,所過皆赤地,而當時任京兆尹的楊知至如此上奏:

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荊棘而死。

這個奏摺但凡是個正常人看了都要啐一口,但“宰相皆賀”。

宣宗時,崔蕘以進士入官場,後來出任陝西觀察使,當時陝西旱災,百姓前來訴苦。

崔蕘指著院子裡的樹說葉子還在這兒呢,何旱之有?隨即將百姓亂棍打出。

後來崔蕘與節度使生怨被逐,天旱大渴,於是去百姓家裡討水喝。

百姓倒心善:“以溺飲之”,溺就是尿。

古代糖尿病屬於富貴病,百姓應該是沒讓崔觀察使嚐到甜頭。

懿宗時更有意思,裘甫起義搞得東南大亂,懿宗聽羣臣舉薦召見王式詢問怎麼辦。

王式回答很簡單:給我兵,必破賊。

懿宗身邊的太監不同意:發兵花的錢太多了。

王式不敢怠慢,長篇大論了迅速破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說服了懿宗。

但懿宗被說服沒用,這位皇帝看著宦官說:“還是給王式調兵比較好。”

太監這才同意。

懿宗之後是僖宗即位,這是唐朝最爲多才多藝的皇帝。

賽馬、射箭、舞劍、賭鵝、聽曲兒、蹴鞠、鬥雞、走狗無一不精,並尤其擅長馬球。

僖宗曾沾沾自喜的跟戲子石野豬說:要是科舉當中有馬球科的話,朕必高中榜首!

石野豬也是妙人,回道:要是遇上了堯舜做主考官,恐怕陛下就要被流放了。

僖宗美滋滋的做他的馬球狀元夢的時候,黃巢已經度過了起義後的危機,正在朝長安進發呢。】

相較來說,李世民的反應出乎衆臣子預料的平靜。

一方面是因爲長孫皇后在此,並且雙手緊緊握著李世民手掌,讓他發作不得。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早有預料,畢竟對李世民來說南北朝並不遙遠,梁武帝蕭衍怎麼死的他比這後世更加清楚。

皇朝末世什麼的李世民自己門清,從上到下基本就如光幕所說:同流合污。

而且再說了,他李世民連那李隆基都管不到,更遑論後面的不曉得多少輩的、被士族門閥鎖死的子孫了。

但即使這樣,不嘴兩句李世民心裡也不舒坦:

“這公卿宰相,當天子爲三歲小兒不成?” 蝗蟲懾於聖威抱棘自死這種鬼話,李世民一個字兒都不信,畢竟他是親口吞過的。

相較之下他更相信世家們會抱棘自死。

嗯,前提得是他李世民手握長刀在背後看著。

再說了,這武宗還以滅佛留名於世,不知是昏君還是明君,但至少可以肯定不是傻子。

而繼續往後看。

“這崔蕘,在其位而無能,活該受百姓折辱。”

魏徵直球罵了一句,猶不解氣,道:

“堪比晉惠帝。”

這話房玄齡就不太贊同了:

“晉惠帝乃先天有缺,昏庸之言尚能理解。”

“如這崔蕘之輩,生長於甲第朱門,中科舉而不曉旱情,殊爲無智,乃是庸惡之官!”

李世??小心道:“彼輩被節度使驅逐,定是因其無能!”

杜如晦玩味的打量了一下,這三位同僚不就是剛被光幕提點忤逆上意強求山東大姓之女的嘛?

不過緊接著杜如晦便想起,自己不在其中許是因爲早亡,以及兒子還捲入謀反…

於是一時間杜如晦心情也沉重了起來。

至於後面兩個,李世民簡單點評:

“這懿宗……宦官與大姓共治李唐之天下乎?”

“這僖宗……朕此前只知其棄長安而逃成都。”

“還不知曉其竟如此多才多藝!”

“與他相比,劉阿斗都算是聖賢之君了!”

雖然早有預料,雖然告訴自己這都事出有因,但說到最後李世民就再次感覺到太陽穴在突突跳。

差點又犯頭風了!

……

劉備狠狠打了一噴嚏,瞧了瞧天色感覺今天也不冷啊?奇怪。

心中唸叨著,劉備也同樣評價唐僖宗:

“成都多閉塞,這位唐天子來此,恐怕這一身所學無用武之地矣。”

此時的劉備也是想起來了劉禪:

“阿斗能不敗壞成都,多賴孔明教導有方。”

“阿斗承主公仁善心性,非臣之功也。”孔明推辭,不敢居功。

就比如阿斗對那名爲黃皓的宦官也只是寵信。

但這唐懿宗簡直是唯宦官馬首是瞻了。

而且想到後世那頻頻被點名的完顏構,若是按光幕所說的穿越之法與阿斗互換。

可能那岳飛將軍會喜笑顏開,而他諸葛亮……

不敢想!孔明搖搖頭,那也太可怕了。

龐統細細讀了兩遍黃巢的菊賦,也是略有佩服:

“這盛唐文治武功頗有一套,即便如這樣的造反……”

斟酌了一下,龐統還是換了個說謂:

“即使如這樣的起義頭領,依然文采斐然,辭藻雖不甚華麗,然其中意境卻如山嶽巍然。”

對這個糜竺倒是有自己的理解:

“多半是彼時紙價低廉,寒門白身讀經書都要比我等此時要簡單不少。”

“且行卷之風大興後,即便不遇科舉,彼此拜訪多半也會走行卷之儀。”

“如此整個大唐風氣自然尚文,以行卷代替名刺,但凡讀書,無不賦詩。”

衆人一起點頭,感覺糜竺說的很有道理,也多半會成爲現實。

佩服之餘,劉備拍著自己三弟肩膀道:

“翼德尚需努力。”

張飛滿臉問號,迷惑的看著自己的兄長。

劉備一笑,簡單道:

“若是翼德真能復大漢之西域,驅除胡虜。”

“莫非還要再來立馬勒銘?”

張飛陷入沉思,雖然立馬勒銘很帥吧,但好似這黃巢的我花開後百花殺更有氣勢啊。

【黃巢的起兵稱得上是順勢而爲,因爲這時候唐朝確實到了該埋的地步了。

這一年宦官專權,吏治腐敗;這一年藩鎮割據,戰事不利;這一年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王仙芝率先起事,次年黃巢聚攏千人響應。

被大唐勳貴和士族門閥折騰了幾十年的百姓從者雲集,兩人很快發展到了數萬人的規模。

唐庭首先是鎮壓,但因爲王仙芝與黃巢互相呼應非常能跑,以及朝廷撥款不足,而且節度使本人也覺得打農民沒啥油水,所以平叛進行的很不順利。

既然打不下來那就招安吧,唐僖宗派人給王仙芝傳話,只要聽話,咱們就可以同流合污啦!

王仙芝意動,黃巢反對,兩人還打了一架,並最終分道揚鑣,不再遙相呼應。

兩人不能合力的結果就是王仙芝兵敗被殺,黃巢成了起義軍唯一的頭領,被推舉了一個沖天大將軍的名號。

不得不說黃巢還是比較有頭腦的,面對各路節度使的圍剿一邊逃跑一邊南下,最終攻破了廣州,打算在這裡安穩發展,找機會給唐庭開個大眼兒。

只是那時南方開發的還是不太行,水土不服加疫病爆發,死了上萬人後起義軍人心思動。

最終爲了穩定人心,黃巢宣佈北伐,喊出了“誅殺貪官污吏”的口號,領軍北上。

隨後的黃巢大軍也不是很順利,連克永州、衡州、潭州、江陵等地,但是在荊門大敗,還是靠著詐降以及重金賄賂節度使才得以逃出生天奔逃江西。

次年黃巢在江西再次大敗,於是再次詐降,並再次重金賄賂節度使,從而得以再一次逃出生天奔逃浙江。

浙江之後的黃巢順利進入到了人生第二階段,連戰連克,大殺四方,僅僅半年之後就接連攻陷江西安徽河南等地。】

衆人只見光幕上代表著黃巢的紅色本來就快要消失,結果在極短時間內如燎原之火,變的無比壯大。

而且這片紅色猶如一個醒目的箭頭,直指長安!

3.6K,一般如果前一天不夠的話第二天一定會補上的,晚上再盡力多點。

(本章完)

第43章 單刀對噴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547章 南下北上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399章 先察使第519章 龍韜豹略第813章 秦漢七璽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第790章 劉半仙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第61章 二千斤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第34章 正旦第22章 嘎嘎亂殺第63章 三國與認知失調第466章 生死抉擇第681章 終入潁川204.第204章 散花綾與獻俘圖第91章 漢失鳳雛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第591章 青兕劍客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第98章 全軍覆沒347.第347章 荊南起勾連第744章 略懂一二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75章 三丟二請第92章 立馬勒銘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第806章 暢所欲言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15章 吾弟字幼常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第35章 正旦(續)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43章 單刀對噴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第776章 當唐高祖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604章 汝有何能第614章 伴生之患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481章 甜品戰爭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694章 孰勝孰負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570章 江寧堅城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695章 關鍵人物186.第186章 洛水放屁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第683章 宛城舊夢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9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第651章 何以當歸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573章 南洋國公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671章 募糧徵丁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第36章 驅儺第679章 秋風漫卷征塵路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第764章 雜事諸事第508章 燭影,斧聲247.第247章 晉龍游淺水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97章 協同作戰第29章 科技樹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
第43章 單刀對噴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547章 南下北上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399章 先察使第519章 龍韜豹略第813章 秦漢七璽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第790章 劉半仙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第61章 二千斤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第34章 正旦第22章 嘎嘎亂殺第63章 三國與認知失調第466章 生死抉擇第681章 終入潁川204.第204章 散花綾與獻俘圖第91章 漢失鳳雛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第591章 青兕劍客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第98章 全軍覆沒347.第347章 荊南起勾連第744章 略懂一二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75章 三丟二請第92章 立馬勒銘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第806章 暢所欲言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15章 吾弟字幼常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第35章 正旦(續)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43章 單刀對噴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第776章 當唐高祖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604章 汝有何能第614章 伴生之患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481章 甜品戰爭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694章 孰勝孰負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570章 江寧堅城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695章 關鍵人物186.第186章 洛水放屁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第683章 宛城舊夢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9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第651章 何以當歸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573章 南洋國公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671章 募糧徵丁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第36章 驅儺第679章 秋風漫卷征塵路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第764章 雜事諸事第508章 燭影,斧聲247.第247章 晉龍游淺水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97章 協同作戰第29章 科技樹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安县| 大港区| 云浮市| 武城县| 榕江县| 韩城市| 景洪市| 札达县| 湟中县| 黔西| 张掖市| 高雄县| 土默特右旗| 文昌市| 县级市| 教育| 酒泉市| 上思县| 固阳县| 类乌齐县| 赣州市| 阿拉尔市| 壤塘县| 连江县| 左云县| 望谟县| 遂昌县| 醴陵市| 南昌市| 肇源县| 汝城县| 汽车| 堆龙德庆县| 芦山县| 英超| 阿巴嘎旗| 新郑市| 南江县| 荔波县| 山阳县|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