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

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

【唐代初期與門閥相關的重要舉措是《氏族志》的頒佈。

從魏晉末到唐初,世家的門閥被兵強馬壯者砍的支離破碎,在這個基礎上世家門閥逐漸向士族大姓轉變,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四個利益集團。

永嘉之亂後衣冠南渡,南渡的士族仍以中原名族自相標榜,稱之爲僑姓,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瑯琊王、陳郡謝、蘭陵蕭等,

而在南方本地的大姓咱們就比較熟悉了,和十萬哥相愛相殺的吳四姓朱張顧陸也興盛到了這時候。

江東大姓瞧不起南渡的僑姓,稱他們爲荒傖、傖父,譏言他們是野人,應被天下恥笑。

但最終雙方在利益上還是有共同語言的,雙方統(tǒng)稱江左士族。

雙方大概度過了兩百四十年的蜜月,南樑時侯景曾請婚於瑯琊王和陳郡謝,但因爲羯族人的身份侯景遭羞辱,就此結仇。

後來侯景南下攻克金陵之後便把豪門士族當狗殺,南樑末年西魏國攻克江陵後,將剩餘的士族大姓如抓豬一般抓去了關中。

江左士族就此名存實亡。

而在北方,雄才大略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之後,以京都洛陽河南郡爲郡望,鮮卑貴族也變化爲漢姓士族,稱代北士族。

其中顯姓有長孫氏、宇文氏、元氏、竇氏、源氏。

額外說一句,華夏的源氏祖先是羌人,北魏時投奔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拓跋燾接納這一支羌人,並下命說“卿與朕源同,因事分姓”,故而賜名源賀。

四百年後,倭國國庫空虛,嵯峨天皇面對養(yǎng)不起的五十個子女,前後將32名皇子皇女由皇籍賜姓降爲臣籍,姓氏擬定上照抄拓跋燾,賜源氏之姓,所以日本的源氏跟華夏源氏沒關係,並且歷史上還要晚了四百年。

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四十年後,權臣爾朱榮效參考歷史,發(fā)動河陰之變,大肆屠戮北魏皇族和代北士族。

代北士族就此一蹶不振。

另外兩個分別是關中士族與山東士族,相較來說都比較簡單。

魏晉南北朝時,關中的楊杜六姓與河東世族合流,形成了關中士族,北魏時進一步變化爲關隴軍貴集團,楊隋和李唐皆誕於此。

皇權打壓地方權是天性,因此隋朝時候雙方矛盾顯化,至唐初關隴集團已經依附皇權變身爲關隴勳貴。

山東士族則是從東漢到唐朝都保持講經學重儒術的傳統(tǒng),作爲代表的五姓七望歷亂而不倒,並且因爲唐朝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愈發(fā)興盛。

二鳳對山東士族的打壓在《氏族志》可見一斑,這東西貞觀十二年修成時二鳳點名批評:

山東士族全靠賣女兒得財被你們這樣吹捧,能不能有點志氣?

對此就有人不解,說二鳳好虛名,整這個有啥用啊?還眼紅博陵崔排在一檔,暗箱操作給降成了三等。

是不是因爲娶不到人家的女兒懷恨在心?而且排這個難道還能影響當官不成?

不過這個說對了,《氏族志》還真能影響當官。】

光幕說的清楚明白,對於這類事,張飛反而也分得非常清楚。

只見他掰著手指頭道:

“那司馬懿使了髒手段殺了老曹家,一羣世家攪和在一起,成了晉對吧?”

“結果呢,又逢亂世,這世家們分成了四批。”

“南邊的被侯景殺了,北邊的被這個爾朱榮殺了。”

“結果這東邊的和西邊的一起鬥了整整一個唐朝,最後被那黃巢和叫朱溫的給一起收拾了?”

孔明都驚了:

“翼德你這說的雖然粗俗了點,不過……”

“不過挺對的是吧?”張飛自鳴得意。

孔明歎服的點點頭,看起來大愚,但實際上有大智,說的應該就是如翼德這樣的了。

隨即瞧著這江左士族看了又看,最終搖搖頭:

“看來這江東四姓,最終許是將孫家賣了個好價錢。”

從此前光幕所說中,只知曉江東最終是因亂而亡,只是亂從何起就沒人清楚了。

但百年過去四姓悠悠而不見孫氏,想來江東歸晉應是少不了齷齪事。

龐統(tǒng)對江東無一絲留戀,只是有點傷感:

“江表鯨吞天下之謀,最終只成四姓私戶之計。”

“赤壁談笑間滅曹軍灰飛煙滅,百載風雲(yún)茍且過,侯景之亂蕩江東。”

孔明在一旁輕輕拍了拍龐統(tǒng)以作安慰,龐統(tǒng)則是笑笑並無介懷之色。

上首的劉備看著這倭國的源氏來源大皺眉頭:

“這倭國隔海竟能知曉我漢地四百年前之典故。”

“如此欽慕中原,爲何絲毫不知禮義爲何物,徒爲牛頭馬面之徒邪?”

張鬆聲音尖銳道:

“主公,這番邦學禮而不知義,不過是沐猴而冠徒有儀表罷了!”

“定然是慕中華之大,故自慚形穢引己爲恥。”

“然!從其於己妄加尊號可知其野心!昔日慕中華之強而能跪伏於地,則他日中華遭亂而生側反之心!”

“如此行徑,豈非如那司馬懿一般?!”

啊這…劉備沉默了下,應該倒也不至於拿那司馬懿做比較吧?

畢竟如今司馬懿不過三十幾歲且曹操依然健在,如此應是生不出什麼不臣之心的。

若是知曉倭奴之事之行徑,定然也會破口大罵。

但從心底,劉備倒是覺得張鬆說的多半沒錯。

龐統(tǒng)冷笑:“一如肉飼鷹隼,飢即爲用,飽則颺去。”

張飛撓了撓頭疑惑: “彼輩行如禽獸,又無如印度一般的佛教。”

“後世應當不會有那精倭之徒吧?”

……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李世民慢慢重複了一下這句話,若有所思。

魏徵很貼心給李世民進言道:

“下之事上也,從其所行。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李世民很是嫌棄的斜視了一眼:禮記我又不是沒看過!

這怎麼見縫插針就能勸諫的?

他只是一時間思緒有點飄得遠了,從帝王角度看來,佛道都只是手段,誰信那玩意兒?

蕭衍倒是信佛,求沒求到來世不知道,成了後世的笑話倒是真的。

但,上御其策,下奔其效,投上所好,言行必效。

看來不管是佛還是道,這皇權都要離它遠一點,免得被拿去招搖撞騙而不自知。

就如這禮記所說,上者,民之表率也。

不過……看到後面的文字李世民眼神又是一凝:

關中與關東豪強之爭?有這麼誇張嗎?

而對於光幕將魏晉至唐初的士族分四家的這個說法,貞觀羣臣也倍感新奇,低頭思忖了一下便開始互相瞧著對方,心中暗自判斷對方是屬於哪一批的?

房玄齡倒是沒計較那麼多,他就一個感想:

這不是現(xiàn)成的寫《晉書》的材料?

李世民倒是坐不住了:

“前面說朕小心眼,這裡又謗言朕徒好虛名!”

不過言語中反倒並無多少怒氣。

這兩者雖不是什麼好詞兒,但光幕說出來時候的語氣他是聽得出來的。

這後世並非是將他當做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以平視的態(tài)度聊他的偉業(yè),聊他的生平,聊他的功過。

就彷如與人閒談自己的一位長輩一般,述其功不掩其過,宣其德亦言其短。

這種態(tài)度反而還令他舒服自在了幾分,於是對左右笑言道:

“有時真想將這後輩從光幕中捉來,打上幾板子。”

長孫無忌也笑道:

“何止大家有此想法?”

“若非有千年光陰之隔,臣等亦想能與其坐談飲酒,聽一聽後世繁華。”

“想來應不勝暢快。”

【首先要勘正第一個誤區(qū):唐初山東士族的五姓七望並非是後來的“禁婚家”。

五姓七望分別是隴西李、趙郡李、博陵崔、清河崔、范陽盧、滎陽鄭、太原王。

其中李氏和崔氏各有兩望,合計有五個姓氏,因此稱五姓七望,崔氏之強也可見一斑。

早期的五姓七望也是非常願意和皇室聯(lián)姻的,甚至多有巴結姿態(tài),畢竟這時二鳳的刀太快了。

貞觀年前清河崔有將一個女兒送入宮闈,二鳳草草封作才人了事兒,並不怎麼重視,這位崔才人也沒留下更多記錄。

約貞觀八年,當時民間有傳滎陽鄭有女“容色絕姝”,長孫皇后派人尋訪,並請二鳳冊其爲充媛,二鳳爽快下詔。

充媛爲九嬪最末,上面還有四夫人以及一皇后,後宮倫次排第十三,只能說起點還行,但也不算非常重視。

但此時魏徵站了出來,表示聽說鄭氏收了陸氏陸爽聘禮,已締婚約,還未過門,要求二鳳取消詔命。

最終陸爽屁滾尿流來長安請罪,稱陸氏當時贈鄭家之財屬於發(fā)紅包,什麼聘禮啊婚約啊都是子虛烏有。

但當時的王公貴族沒人理他,因爲這件事在當時蔓延開來成了一場關於皇帝“禮樂”的辯論,最終李世民取消詔命,覆命鄭氏嫁與陸爽。

從這兩件事當中可見當時所謂的五姓七望在二鳳面前差不多是“站著如嘍囉”的狀態(tài)。

而給我們後世留下“士族高門大姓瞧不起李唐不願意聯(lián)姻”這個印象,主要原因還是二鳳太猛。

宋朝之前,貴族階層權利鬥爭的邏輯是皇權與大姓的鬥爭,唐初士族大姓弱,那麼皇權就強。

皇權強的結果就是唐朝的公主行事大多肆無忌憚名聲在外,對世家來說娶公主相當於將皇權接入家裡鬥,自然不願意。

行事強硬的如平陽公主,打天下時領兵馬鎮(zhèn)守山西的葦澤關,因此後來此關美名曰娘子關。

行事荒誕如永嘉公主,嫁給了竇奉節(jié),但不久之後就與外甥楊豫之私通,是的沒錯,楊豫之的母親長廣公主是永嘉公主的親姐姐。

後來長廣公主早逝,守喪期間兩人依舊如膠似漆。

但竇奉節(jié)是唐初武將,武德充沛,後來抓包之後將楊豫之具五刑殺之,並與公主和離。

更厲害的比如太平公主,公然在府上包養(yǎng)男寵,後來更是把持朝政,政變奪位,只不過失敗了被處死。

後來的如李裹兒,玉真公主、昇平公主、憲穆公主等等等等,後面有機會會說到。

而話題回到滎陽鄭氏這上面,長孫皇后如此行事咱們後人都猜測應該是提前安排後事。

畢竟此事之後不過兩年就去世了,應該是對身體健康狀態(tài)有所猜測。

長孫皇后去世後韋貴人想效仿長孫皇后行事,給李世民選美填充後宮。

然後武才人因此進宮,不過這就是另外一件事兒了。】

晚上還有,今天努力多寫點,感恩姥爺們厚愛。

(本章完)

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第760章 海寇掠陣第99章 隔岸觀火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第762章 稱兄道弟第773章 賞樂博弈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421章 退而結網(wǎng)第75章 三丟二請162.第162章 燕雲(yún)十六州第420章 正主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第527章 兄妹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18章 雲(yún)妹第407章 亂世呵第68章 蒼梧之謀第5章 孫權曹豹第790章 劉半仙第478章 壓歲錢318.第318章 滅倭第24章 高鐵在手 漢室我有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390.第389章 醫(yī)科教條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xiāng)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58章 侯音之憾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第632章 搖搖擺擺第432章 奇觀稱帝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755章 大漢萬年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506章 終須一試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55章 後漢亡矣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818章 《太學傳抄》第23章 馬老五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563章 歌未竟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236.第23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782章 漸行漸遠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zhàn)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第766章 聽牆角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497章 再見玄德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237.第237章 北伐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10.第210章 終相見267.第267章 閻行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363.第362章 荊南變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tǒng)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第481章 甜品戰(zhàn)爭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第554章 郾城大捷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624章 優(yōu)勢絕對在我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514章 雍熙北伐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46章 虎卒禁衛(wèi)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343.第343章 戰(zhàn)利品就要舉起來第550章 奪淮
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第760章 海寇掠陣第99章 隔岸觀火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第762章 稱兄道弟第773章 賞樂博弈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421章 退而結網(wǎng)第75章 三丟二請162.第162章 燕雲(yún)十六州第420章 正主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第527章 兄妹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18章 雲(yún)妹第407章 亂世呵第68章 蒼梧之謀第5章 孫權曹豹第790章 劉半仙第478章 壓歲錢318.第318章 滅倭第24章 高鐵在手 漢室我有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390.第389章 醫(yī)科教條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xiāng)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58章 侯音之憾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第632章 搖搖擺擺第432章 奇觀稱帝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755章 大漢萬年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506章 終須一試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55章 後漢亡矣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818章 《太學傳抄》第23章 馬老五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563章 歌未竟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236.第23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782章 漸行漸遠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zhàn)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第766章 聽牆角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497章 再見玄德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237.第237章 北伐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10.第210章 終相見267.第267章 閻行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363.第362章 荊南變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tǒng)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第481章 甜品戰(zhàn)爭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第554章 郾城大捷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624章 優(yōu)勢絕對在我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514章 雍熙北伐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46章 虎卒禁衛(wèi)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343.第343章 戰(zhàn)利品就要舉起來第550章 奪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西盟| 仙游县| 镇原县| 怀仁县| 安新县| 靖西县| 临夏市| 库伦旗| 平江县| 昌平区| 桐乡市| 封丘县| 瓮安县| 手游| 杨浦区| 宝丰县| 自治县| 视频| 南木林县| 利津县| 舟山市| 报价| 乌审旗| 福贡县| 获嘉县| 徐水县| 梁河县| 孟津县| 西安市| 定日县| 锦州市| 安阳市| 隆安县| 乾安县| 原阳县| 靖州| 修水县| 和林格尔县| 太仆寺旗|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