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6章 終須一試

對世居長安的人來說,日復(fù)一日的生活似沒有什麼不同。

或只是入城的番商變多了一些,或只是雜胡奴婢的市價(jià)更低了一些。

或是東西市坊多了幾家未見過的食肆,或又是售賣鐵器的堂鋪將鐵鍋擺在了貨架上。

每日卯時(shí)入城收集污物積穢的人受了官府資助,又能置辦幾輛新車。

長安少府少有的將朱雀大街逐段封閉,據(jù)說要重修天街。

本來,這些變化至少是足夠作談資閒侃的。

但七月末在長安城闕張貼的新告示,將滿城上下的注意力給徹底拉了過去。

城闕張告示,天子布罰賞。

城闕是長安入城之所在,每日來往的百姓頗多。

故而每每有新政令,則官府也必在此張貼告示並行文天下。

剛從城外練騎馬歸來的裴行儉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看著眼前堵的水泄不通的城門感覺分外新鮮。

弘文館的課業(yè)遠(yuǎn)算不上繁重,故而學(xué)生們閒暇時(shí)往往都會(huì)找些其他事情做。

裴行儉從涼州回來之後,非常乾脆的將曾經(jīng)練習(xí)書法的時(shí)間換成練習(xí)騎術(shù),每日清晨帶著自己的小馬駒出城跑上兩圈,等人馬皆累再回城忙一日之課業(yè)。

薛仁貴戰(zhàn)陣中馭馬張弓連射連中,蘇定方奇襲間能奔襲百里瞬息而至,兩位師兄在騎術(shù)之道上皆可稱箇中好手,裴行儉並不願(yuàn)意落於人後。

而且若赴西域,騎術(shù)怎能差了?

不過此時(shí)……眼看著城門口百姓們吵得跟過年前後的東西市一樣,裴行儉也是心生好奇:到底發(fā)生什麼了?

凝神傾聽下,周圍的議論也都清清楚楚傳入耳中:

“……竟無永業(yè)田,這青海道算什麼均田?”

“二十畝永業(yè)田又能怎地?依我看還是這兩百畝傳家田靠譜!”

“狗屁!這狗使的傳家田不還是分口田換了個(gè)名字!”

“好狗才,陛下這諭令寫的清清楚楚,傳家田可分傳子女,若田地不相鄰可使官府丈量而鄰補(bǔ)缺,你不識(shí)字怎地?”

“死狗奴,俺不識(shí)字又怎地,但可報(bào)衙府抓乃公……”

裴行儉捏了捏眉心,掏出幾文錢給旁邊的茶攤東家買了個(gè)方便將馬駒託付,順便出示了手頭的符牌以免其生不軌心思。

隨後便仗著十三歲身體矮小的優(yōu)勢鑽了進(jìn)去,直到親眼見到了城闕告示,裴行儉方纔明白過來發(fā)生了什麼事。

眼前告示寫的清清楚楚,乃是當(dāng)今聖上因青海道併入唐之疆土所闢的均田令。

均田令和租庸調(diào)令都是武德七年所頒,如今大唐百姓對其也並不陌生。

而且去歲在勝突厥後,當(dāng)今聖上就對曾經(jīng)突厥佔(zhàn)領(lǐng)的朔方至磧口這片疆土頒佈過均田令,並額外頒佈了遷民令,對願(yuàn)意去漠南地均田的百姓補(bǔ)錢免賦稅徭役。

正因如此,在風(fēng)聞了朝廷對吐谷渾的伐滅之後,不少有心人都在默默等待著新的均田令。

漠南雖廣袤,但畢竟地處嚴(yán)寒且交通不便,若遇流竄的突厥賊,朝廷恐援之不及。

青海就不一樣了,地處河西乃是要道時(shí)常有駐軍往來,而且來長安的番商也說起過,稱那青海道所產(chǎn)的青鹽可稱絕,即便均不到鹽田,但近水樓臺(tái)說不得也能先得月?

即便都不行,單論地利也應(yīng)該能從西域番商那兒賺得一二方便吧?

但如今青海道的均田令與以往皆不同。

原均田令中對十六歲以上丁男授田百畝,其中二十畝爲(wèi)私人所有之永業(yè)田,八十畝爲(wèi)死後朝廷收回的口分田。

青海道均田令則是稱十六歲以上丁男可分田百畝,若有婚配則再增一百畝。

只是這份法令中隻字不提永業(yè)田和口分田,而是統(tǒng)一爲(wèi)能傳子女不能買賣的傳家田,若有戶亡、流逃,傳家田則收歸聖上所有。

若有私下贖買,則買賣雙方同罪論處。

草草看完,裴行儉心中便難以遏制的蹦出了一個(gè)念頭:陛下竟欲與民爭利乎?

佈告寫的不算非常詳細(xì),因爲(wèi)還要留出篇幅來講述青海道的遷民政策,與此前的突厥舊地差不太多。

告示雖不甚詳實(shí),但長安從來不缺能析文研義之人,單單憑藉著其中所隱含的意思,裴行儉覺得明日的月正朝會(huì),文武百官恐怕會(huì)給陛下準(zhǔn)備不少的詰問上疏了。

畢竟陛下你今天能不發(fā)永業(yè)田,那後天指不定就要下旨廢了所有永業(yè)田,雖然這個(gè)猜想太過驚悚,但此諭令實(shí)在是耐人尋味,很難不讓人往這方面想。

但,終無用也,親身經(jīng)歷過青海道戰(zhàn)場的裴行儉清楚知曉:

那火炮聲威有多利,陛下之決心便有多堅(jiān)定。

只是可惜,自己現(xiàn)在雖有功勳,但並無官身也沒法參加朝會(huì),不能親眼見明日朝會(huì)之景了。

不過……裴行儉還想到了自己師父,從歸京都之後便一直閉門謝客,莫非此等非議之事,師父早就知道了?

被裴行儉所擔(dān)心的李世民,此刻則是在後宮優(yōu)哉遊哉品嚐皇后所制的豆花,甚至還有閒心品評一番。

“觀音婢這素手調(diào)豆花,可稱味甘也。”

長孫皇后哭笑不得,但還是再給李世民小心切了一塊嫩白的豆腐端了過去。

看著夫君用筷子將尚且溫?zé)岬亩垢瘮胤謹(jǐn)?shù)塊,依次蘸豆豉肉羹蔗糖罐頭搖頭晃腦的品嚐,長孫皇后終於還是沒能抑制住心中的好奇,輕輕嘆口氣道:

“青海道扼守河西,遙控西域,雖非沃土,但可稱良地。”

“陛下雖有行均田,然據(jù)一道之地歸天子所有恐遭天下非議。”

李世民專注對付眼前的豆腐,頭也不擡道:

“觀音婢以爲(wèi)吾錯(cuò)了?”

也就是在此,李世民才能拋開帝王禮制忘卻君王自稱。

長孫皇后在李世民身側(cè)跪坐下,依偎著呢喃道:

“自然無錯(cuò),妾只是擔(dān)憂,羣情洶涌致使郎君憂心焚身。”

李世民滿足的嘆了口氣道:

“宵小所吠,自不掛心。”

隨後這間宮殿當(dāng)中便再無聲息,唯有站在一旁的褚遂良默默往手中的本子上寫寫停停。

作爲(wèi)李世民的起居注郎,褚遂良這段時(shí)間親眼見到了陛下的另一面。

他眼看著這位年輕帝王徹夜不眠,翻看著那光幕記要一言不發(fā)。

他眼看著大唐國主一連數(shù)日,召賢臣學(xué)士問土地兼併之解。

他最終眼看著這位殺兄逼父的君王或推心置腹或暴跳怒罵,終於說服了宰輔試行新均田令。

甚至關(guān)於那場爭論,他皆遵陛下所言,一字不落錄於起居注中,手中的本子往前翻兩頁便能看到那爭論的末尾。

玄齡曰:此法令可使國傳萬世乎?

帝曰:未可。

如晦曰:何不等後世之詳法,據(jù)其而改以嘉天命?

帝曰:有此良機(jī),或可爲(wèi)後來者鑑,終須一試。

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592章 大炮開兮324.第324章 強(qiáng)叩國門324.第324章 強(qiáng)叩國門340.第340章 遙想公瑾當(dāng)年第37章 聲名絕代無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第568章 御批敕牒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235.第235章 偃月刀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第97章 協(xié)同作戰(zhàn)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22章 嘎嘎亂殺316.第316章 兄弟捱打你不來?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765章 欺君之罪第688章 恰逢好時(shí)第551章 中興諸將第38章 一斛涼州127.第127章 真僞出師表第749章 天下將定237.第237章 北伐280.第280章 誰和你同病相憐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xué)313.第313章 破百濟(jì)者好皇孫也第594章 退而不休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690章 二鳳勿念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duì)友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737章 俺也姓趙第427章 勉爲(wèi)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688章 恰逢好時(shí)第37章 聲名絕代無第35章 正旦(續(xù))第99章 隔岸觀火178.第178章 誰爲(wèi)名將第399章 先察使第515章 金匱之盟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fēng)評被害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第707章 見血對拼第489章 仇讎奉爲(wèi)神第727章 馬可波羅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771章 恰到好處第469章 鐵騎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fēng)口摔死的啊?第544章 管不管第805章 熱臉貼個(gè)冷屁股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第420章 正主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577章 家與天下275.第275章 制衡之道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gè)太陽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753章 情同兄弟第640章 有羨慕但不多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第414章 爛攤子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第803章 奉天靖難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第38章 一斛涼州第415章 風(fēng)雲(yún)起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291.第291章 得道之軍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07章 亂世呵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463章 身在曹營第477章 載歲祭年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
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592章 大炮開兮324.第324章 強(qiáng)叩國門324.第324章 強(qiáng)叩國門340.第340章 遙想公瑾當(dāng)年第37章 聲名絕代無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第568章 御批敕牒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235.第235章 偃月刀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第97章 協(xié)同作戰(zhàn)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22章 嘎嘎亂殺316.第316章 兄弟捱打你不來?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765章 欺君之罪第688章 恰逢好時(shí)第551章 中興諸將第38章 一斛涼州127.第127章 真僞出師表第749章 天下將定237.第237章 北伐280.第280章 誰和你同病相憐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xué)313.第313章 破百濟(jì)者好皇孫也第594章 退而不休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690章 二鳳勿念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duì)友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737章 俺也姓趙第427章 勉爲(wèi)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688章 恰逢好時(shí)第37章 聲名絕代無第35章 正旦(續(xù))第99章 隔岸觀火178.第178章 誰爲(wèi)名將第399章 先察使第515章 金匱之盟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fēng)評被害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第707章 見血對拼第489章 仇讎奉爲(wèi)神第727章 馬可波羅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771章 恰到好處第469章 鐵騎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fēng)口摔死的啊?第544章 管不管第805章 熱臉貼個(gè)冷屁股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第420章 正主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577章 家與天下275.第275章 制衡之道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gè)太陽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753章 情同兄弟第640章 有羨慕但不多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第414章 爛攤子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第803章 奉天靖難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第38章 一斛涼州第415章 風(fēng)雲(yún)起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291.第291章 得道之軍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07章 亂世呵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463章 身在曹營第477章 載歲祭年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安庆市| 山西省| 甘南县| 绥江县| 阜新市| 阿巴嘎旗| 河池市| 会理县| 景泰县| 仁怀市| 永寿县| 咸阳市| 迁安市| 内丘县| 伽师县| 个旧市| 崇左市| 略阳县| 潮安县| 宝丰县| 怀仁县| 甘德县| 大埔区| 沐川县| 高唐县| 铜鼓县| 襄汾县| 龙里县| 周宁县| 邹城市| 石河子市| 宁陵县| 乌拉特中旗| 北宁市| 会东县| 德令哈市| 富顺县| 阿瓦提县| 富裕县| 赣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