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

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

甘露殿中李世民一時間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好消息,今年正好就是貞觀五年,提前知曉今歲和明歲無災,可以讓他和羣臣提前鬆口氣。

壞消息,從貞觀七年起有連續二十餘年的災年。

兩種心情在李世民心中交錯撞擊,最終還是對將來災年的擔憂更勝一籌,使得他不知不覺長嘆一口氣。

也就好在此時尚且是貞觀五年初年,距離這二十六年連災尚且還有兩年的太平。

杜如晦此時提前知曉今年無災情,便實實在在鬆了一口氣,畢竟如今一方面需要支持前線李靖與吐谷渾作戰,若是後方再生天災,那今年多半是要忙破頭的。

這個消息至少代表了今年能不用再提心吊膽生怕老天整個大活兒,因此杜如晦眼見陛下表情便笑著寬慰道:

“大家,至少我等有今明兩年時間護林固土,如此或能將不少天災提前消弭。”

杜如晦的這個說法讓李世民緩緩搖頭:

“災禍非出於天地,乃人自釀也。”

老實講後世說的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道理。

高樹靡陰,獨木不林,人人皆懂。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更是黃口小兒都知。

暴雨時山林難潰散,平田易澇毀更是人人都見過。

但最終真的落眼于山林上又反無人能夠察覺了。

伐林墾田,解一日之憂,毀百年之業,造千年之禍,遺後世而不絕,殃及子孫也。

將這件事記掛在心上,再瞧了眼房杜的文字記錄,蝗蟲那腥澀的味道似乎隱隱又在口腔中瀰漫了上來,這讓李世民趕忙搖了搖頭,旋即就看到了比較感興趣的內容:

“這北京應是明朝的那個北京……又是在何處?”

周朝時洛陽便有東都的稱號,故而此前聽中晚唐之事,對洛陽這東都的稱號李世民也覺得理所當然。

東漢時長安亦有西都的稱號,因此西安這後世之名李世民也能接受。

此外從後輩對三國的漫談也知曉了金陵後來成了南京,考慮到其控扼江水勾連東南,也算合理。

但北方竟還有地方能做京城,而且被後世這共和國沿用?

李世民對前者表示驚歎,對後者則是從長安人的角度略有不服且好奇。

這北京都城究竟有何優勢能令後世青睞?

而且成都壯美,西安瑰麗,那這北京城該是何等盛景?

這個問題自然無人能夠回答,最終站在甘露殿,李世民也是真心實意感嘆:

“不能親至後世一覽,何其憾矣!”

……

而對於這唐朝的遭遇,漢長安諸人的反應就非常的直白。

“好歹毒的老天!”馬超驚呼。

“好令人歎服的貞觀君臣!”孔明真心實意輕嘆。

然後馬超毫無意外被張飛屈指彈了腦殼子,趕忙捂著嘴蹲下擡頭,生怕這光幕聽到此話閃爍兩下讓光幕滅了,那罪過可就大了。

已經放棄治療的劉備也明白孔明的想法。

畢竟這麼看下來,這初唐頂著天災還能內外兼治絲毫不亂,君臣皆能稱能也。

“這唐朝還真是熱鬧。”

屈指彈完馬超之後的張飛興致勃勃:

“外有開邊不停,內有天災難平。”

“前有太子之亂,後有女帝入宮。”

劉備忍不住學著張飛,屈指在他搖頭晃腦的腦殼上彈了一下:

“滿嘴駢詩,汝欲考博士乎?” 廳內頓時一起大笑,龐統與張飛共事最久,當即也跟著孔明感嘆爲其分擔火力:

“我都不知該說這唐初氣候太過優渥,還是該贊這開唐君臣太令人歎服。”

其他人一起點頭,簡雍也是嘆道:

“不過其能心繫百姓,憤而口吞蝗蟲,此真乃古之第一也。”

事實上光幕對這個曾贊爲千古一帝的帝王本身所說的並不多。

平天下乃是一筆帶過,治天下也多說將星、能臣之功。

但事實上想一想能統御如此多的英才反而更能說明其能力。

而這因心繫民生而口吞蝗蟲之舉,亦是古之未有也。

一旁的張飛感覺簡雍說的很有道理,同時也是滿眼的若有所思:

若論心繫民生,兄長絕不能輸!

【如果將時間點沿著初唐往後推,安史之亂其中也有著比較明顯的氣候變化的影子。

縱覽從唐初到唐亡,整個北方遊牧民族受氣候的驅動十分明顯。

回看中國古代氣溫變化圖,隋唐第一個明顯的氣候變化時間處於開皇之治時期。

這個時期北方的突厥發生了一件大事:突厥內亂。

以金山爲界,突厥就此分裂爲東西兩部突厥。

回顧歷史,遊牧民族的內亂實際上一直屢見不鮮,但內亂之後依然保有強大的實力而且並不大舉南下,還是比較少見的,由此也能看出那時北方的氣候並沒有讓遊牧民族感受到生存壓力,從而也沒有南遷的動力。

這個時期分裂出來的DTZ是相當強大的,隋末時北方的割據勢力多多少少都跟突厥打過交道,或求其庇護,或尋求其支持,比如劉武周、郭子和、竇建德、薛舉、李淵等等。

不過隨著中原內亂結束,中原皇帝也終於開始正視DTZ這個威脅,貞觀年間李靖李??受李世民之命,先後滅DTZ和薛延陀。

彼時北方氣候宜人,對胡人來說無非就是換了個老大,日子照樣過,因此初唐百年間北方整體算得上安定。

安史之亂算是唐朝氣候變化的一個臨界點,從740年前後到820年前後,整體氣溫處於一個先小幅上升,隨後大幅降低的情況。

而反映到歷史當中,氣溫的降低使得北方邊患漸起,突騎施和後突厥先後叛亂,回紇與唐王朝聯手再滅突厥,隨後回紇成了北方遊牧民族事實上的一哥。

但隨後回升的氣溫使回紇再度保持住了北方的穩定,沒有生存壓力的情況下與唐王朝保持了比較穩定的關係,並建立了回紇汗國。

小幅回暖時期同樣是吐蕃的一個迴光返照時期,趁著安史之亂大肆侵略唐朝領土,最終也形成了一個雄踞高原,地跨河西滇蜀西域的龐然大物。

同樣也有學者認爲,小幅回升的氣溫也是安史之亂沒有在短時間的結束的原因之一。

但這樣的氣溫回升終究只是假象,九世紀初,伴隨著隋唐溫暖期的正式結束,回紇汗國和吐蕃王國也迎來了末路。

從九世紀初起,回紇境內連年大雪,使得饑荒疫病連起,羊馬多死,回紇遂衰,二十年後回鶻汗國被所屬部黠戛斯擊敗,回鶻貴族絕大部分南遷融入漢地,840年回鶻汗國滅亡。

吐蕃亦不能倖免,氣候急劇變化使得吐蕃境內叛亂四起,張議潮發動起義歸唐,使得河西隴右皆脫離吐蕃掌控,同時國力衰弱使得上層連年內戰,引發了境內大規模奴隸起義,約877年,吐蕃王朝崩潰。

唐朝安史之亂後沒徹底玩兒完,甚至還繼續硬挺了一百多年,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中晚期氣溫殺了個回馬槍。

吐蕃王朝崩潰次年唐朝境內爆發了黃巢起義,唐朝差不多已經算是名存實亡。

因此吐蕃與大唐同生同死的說法也不算錯。

最終正式給唐朝滅亡蓋章的是朱溫。

907年唐哀帝禪位於朱溫,隨後就遭朱溫鴆殺,就此唐朝正式滅亡。】

(本章完)

第88章 關羽勸學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第546章 報國363.第362章 荊南變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499章 煤炭抗寒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第744章 略懂一二第73章 國亡而身死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第421章 退而結網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第67章 江陵倒貼三百金第68章 蒼梧之謀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96章 水軍陸戰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33章 雷緒來投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161.第161章 以鬥爭求團結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651章 何以當歸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第799章 雄風猶存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第778章 上行下效第717章 還是甭問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第517章 但無能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729章 延祐復科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第12章 劃水的士燮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315.第315章 女皇亦能舞第469章 鐵騎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第64章 武聖身後事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第753章 情同兄弟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第2章 江淮與江東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第566章 制詔第551章 中興諸將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578章 佳婿賢媳344.第344章 武陵郡有武陵軍第630章 南北之爭第713章 歷史大舞臺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第670章 合斬虎魘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103章 白羆通好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729章 延祐復科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757章 談判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
第88章 關羽勸學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第546章 報國363.第362章 荊南變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499章 煤炭抗寒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第744章 略懂一二第73章 國亡而身死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第421章 退而結網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第67章 江陵倒貼三百金第68章 蒼梧之謀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96章 水軍陸戰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33章 雷緒來投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161.第161章 以鬥爭求團結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651章 何以當歸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第799章 雄風猶存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第778章 上行下效第717章 還是甭問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第517章 但無能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729章 延祐復科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第12章 劃水的士燮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315.第315章 女皇亦能舞第469章 鐵騎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第64章 武聖身後事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第753章 情同兄弟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第2章 江淮與江東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第566章 制詔第551章 中興諸將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578章 佳婿賢媳344.第344章 武陵郡有武陵軍第630章 南北之爭第713章 歷史大舞臺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第670章 合斬虎魘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103章 白羆通好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729章 延祐復科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757章 談判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都匀市| 凤山县| 常德市| 吉林省| 理塘县| 周至县| 桃江县| 营口市| 聂拉木县| 咸丰县| 建湖县| 鄱阳县| 丰县| 磴口县| 全南县| 渭南市| 普定县| 南陵县| 平塘县| 西贡区| 出国| 西贡区| 太谷县| 嘉峪关市| 乐至县| 卢龙县| 翼城县| 汶上县| 咸宁市| 上虞市| 岱山县| 渝北区| 峨山| 南平市| 北辰区| 莎车县| 临夏县| 贺兰县| 华坪县|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