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

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

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備連那宋朝都是羨慕的。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是《尚書》當中的感嘆。

就比如光武皇帝復漢,能作爲治國參考者,唯有前漢以及僅存一十四年的秦。

到了這李世民治國,能遍攬四百年大漢之功錯,能詳觀二百年門閥之禍亂,還能看那前隋舊事以自省。

宋朝就更是如此,以千年史冊作考,上能革除前朝之弊,下能延展先賢之智。

雖然吧,這宋朝不知爲何,似乎完全沒學到漢唐的武功。

但宋朝大興科技之法,光幕也說絕大多數都是傳承並改進先輩之草創。

最近孔明之勞累,劉備也是看的見的。

《墨經》《論衡》等少有人看的典籍被孔明勘誤校正,並嘗試將其中所載之理梳理條目。

《九章》《周髀》也被孔明重新抄錄研習,並以通俗之言釋之,擇其中簡易之算法,請劉巴授於小太學。

若孔明能如宋朝一般有千年青史爲參鑑,何至於如此辛苦?

如今光幕給了他們這羣先行者參考後來者的機會,劉備是完全不打算錯過的。

再簡單再無聊的事蹟,對此時的他們來說也是一筆財富。

【唐滅東突厥之後,周邊國家一時間噤若寒蟬,連忙給二鳳上了一頂“天可汗”的高帽子戴。

但吐谷渾的可汗伏允站出來表示:李世民算個毛!勞資想搶就搶,你能奈我何?

吐谷渾是隋朝時就在蹦躂的老牌勢力了,興盛時候控制了半個河西走廊以及西域大片地圖,時常縱兵掠邊。

但終隋一朝,對吐谷渾基本是處於無可奈何的狀態。

畢竟吐谷渾的老巢海拔三千米算得上高原,而且熟悉地利,打不過就先藏起來,等你糧草耗盡再出來噁心你就是了。

楊廣在位時就起大軍征伐過吐谷渾,雖然勝了,但一分錢好處都沒撈著,反而在大軍糧草耗盡後被吐谷渾騎臉打到了河套,楊廣還沒啥好辦法。

也因此伏允對於中原皇帝並不在意,而且早期二鳳爲了攢錢報渭水之仇多有忍氣吞聲,這讓伏允更加膨脹了:

天可汗,就這?

東突厥滅亡後,伏允一邊派使者去長安送點陳芝麻爛穀子表示天可汗真厲害,一邊騷擾掠邊不斷。

而在外交上,吐谷渾更是將天可汗的面子當擦腳布。

面對二鳳派來問責的使者鴻臚丞趙德楷,伏允大手一揮直接扣留,送去西域種西瓜了。

接著面對唐朝接連派來的十幾波使者,伏允一邊敷衍,一邊手腳不停的接連打下了鄯州、蘭州、廓州等地,隨後纔不情不願的放回趙德凱。

634年,李世民終於忍無可忍,成立西海道,命段志玄爲行軍總管討伐吐谷渾,並命契苾黨項等部落配合唐朝的軍事行動。

這次討伐取得的效果與楊廣如出一轍,伏允在失敗後迅速領軍後撤。

段志玄領著大軍在青海折騰了一個月淨吃飯看風景了,敵軍一個都沒找到,最終糧草吃的差不多了,被迫撤回。

結果段志玄還沒返回京師呢,吐谷渾再度冒頭襲擊武威的軍情就已經送到了長安。

面子徹底掛不住的李二鳳咬牙切齒:

本想以天可汗的身份與伱們相處,可換來的卻是蹬鼻子上臉。

我攤牌了,我有滅國上將李靖,乖乖洗好脖子等死吧!】

滅國上將?李靖品味了一下,心中大樂,雖然比之陛下的天策上將更加直白,但威風啊。

而在另一邊,李??已經在義憤填膺的請戰了:

“真乃不知死活之輩。”

“如今頡利剛擒,不宜妄起刀兵,臣請將五千騎,必擒伏允於殿前,討不臣揚國威全聖顏。”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瞧了眼這位戰意盎然的將軍,擺了擺手。

對於李??的心態他可太明白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李靖的自信,五十歲方開始揚名。

如今纔不過三十六歲的李??正處於黃金期,此前滅輔公祏時,李??就在給李靖當副手,滅東突厥時,李??還在給李靖當副手。

此前李??或許不會說什麼,但如今被光幕蓋章認定唐初三大名將之一,李??的心思自然就活泛起來了。

而看著旁邊一臉沉思的蘇烈,李世民忽然起了心思:

“定方,若遣你爲行軍總管,需多少兵馬?”

蘇烈被點名,看了看李??,然後認真道:

“臣有光幕提點,僅需三千精騎足矣!”

事實上三千當然不夠,李??所說的五千騎也差得遠,吐谷渾又不是什麼阿貓阿狗。

但可以的話先奪了這個行軍總管的名頭,然後大不了私下給陛下認錯再多要點兵。

而且……蘇烈記得很清楚,義父高雅賢就是被李??所斬。

雖然如今此事已經翻篇,但要是有嗆一下李??的機會,蘇烈也絕不放過。

李世民對這些自然都門清,於是輕巧帶過話題:

“宵小之輩何勞興師動衆,且觀藥師如何破敵。”

同時在心裡,李世民也給這伏允畫了個叉。 如果說頡利是擁十萬騎志得意滿,那這伏允就是妥妥的拎不清。

真以爲坐擁高原,通熟地理就立於不敗?

百騎司已經從胡商口中誘出數種克服高反之法,千牛衛也已經帶著蔗糖喬裝前去驗證,並收集資料。

而且若論地理,如今光幕所展示地圖定然比伏允汗帳中掛的更爲清晰。

李世民已經打定主意,若是捉到這伏允便讓他和頡利做個鄰居,好好相處。

【實際上從明哲保身的角度來說,李靖是不適合當征伐吐谷渾的主帥的。

五十歲滅蕭銑,五十二歲平輔公祏,五十八歲徵頡利可汗。

八年時間連滅三國,雖然頭上有李世民壓著很難功高震主,但確實很容易引起非議。

李靖自己也很懂,所以在滅東突厥官至宰相後,李靖基本不發表意見,儘量降低自己存在感。

並且在當了四年宰相後就以“腿疾”爲名,請罷宰相,李世民也準許了這位六十歲老將的請辭。

就此來說,李靖的一生已經足夠圓滿了。

此時真正爲難的是李二鳳,畢竟段志玄被吐谷渾溜著玩兒之後,不論是爲了大唐顏面還是節省國力考慮,新的將領必須要能夠確保一戰而勝。

而若論李二鳳覺得最靠譜的,還得是李靖。

但當時李二鳳已經準許了李靖的請辭,要是再強行徵召,他自己都覺得臉紅,於是便耍了個小心思。

不過兩天,長安城便傳出來一條流言:

哎,你聽說了沒?咱們陛下昨天看著吐谷渾的戰報都哭了!

啊?爲啥啊?

還能爲啥,段將軍戰敗了唄,聽說陛下還哭著說要是代國公在,怎會受如此折辱?

這個消息的指向太過明顯,但所有人也都知道,李靖並不是非去不可。

畢竟本就有傷病在身,此時還是嚴冬,並且還要爬高原,一個六十三歲的老人那真是一個不注意就沒了。

而且李靖已經大圓滿了,此戰勝了也就多一些根本不缺的名譽,敗了就要萬劫不復晚節不保。

但不愧是李靖,消息傳入他耳,當即就上門去找房玄齡,主動請戰。

李世民大喜,任命李靖西海道行軍大總管。

而李靖也不負衆望,耗時四個月,吐谷渾滅國。】

甘露殿衆臣子第一時間用眼角餘光打量他們的陛下。

李世民臉色發紅,感覺這事兒自己好像還真能幹出來,於是第一時間讚歎道:

“藥師爲國不惜身,真乃大義!”

“四月殄滅,韓白衛霍實不能及!”

於是衆人只能暫時不糾結陛下的一哭一嘆,一起誇起李靖大義來。

李靖謙虛一笑,一一回禮稱此乃爲將者應有之義,算不得什麼。

同時還不忘爲同僚找補道:

“段志玄亦乃良將,只恨吐谷渾獠輩狡詐。”

旁邊的李??面色哀怨:陛下考慮一下我啊,我也可以的!

蘇烈則是實實在在的的羨慕了。

眼前這位老將軍的身影在他眼裡變得無比高大:

此等滅國之術,誰不想學?

也不知道老將軍喜歡什麼?有空定要多走動一下。

不過自己那匡道府的俸祿屬實不多,不然去求一求陛下?

坐在小馬紮的王玄策只感覺自己在聽天書。

吐谷渾他也聽過,畢竟其從隋朝就爲禍河西,而河西與關中毗鄰。

因此長安的商賈對這吐谷渾也是恨得咬牙切齒,但按光幕所說,被這位老將軍四個月就打滅。

對於陛下的讚歎王玄策也是深以爲然:如此戰功,古之名將弗有也。

這個才二十三歲的縣丞,對所處的大唐,悄然間有了新的認知。

……

成都府衙中,張飛已經在嘟囔了:

“這老將軍也忒猛,六十三歲還能四月滅一國。”

“二哥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也是就用了倆月。”

“與其相比,俺跟大哥都成了不會打仗的了。”

劉備斜視一眼,有心想爭辯一下,不過想起來自己六十二歲與那陸遜夷陵相持半年最後慘敗。

於是決定還是不說什麼,免得這三弟口無遮攔。

而另一邊孔明則是一揮羽扇,看著趙雲若有所思:

“欲圖北方,定要有一支無匹騎兵!”

趙雲沒說話,只是滿眼的戰意盎然:

未來,果真還是騎兵的天下!

(本章完)

第64章 武聖身後事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698章 不如煉丹第21章 涼州大馬第770章 畫眉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46章 虎卒禁衛318.第318章 滅倭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50章 別來無恙第752章 子龍賢弟第554章 郾城大捷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670章 合斬虎魘第34章 正旦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第524章 天下表率第43章 單刀對噴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587章 五七對開第620章 超高情商式震撼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第579章 三軍始動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737章 俺也姓趙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第4章 大舅哥第605章 十世明君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第709章 一門三賢帝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80章 無愧丞相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471章 那就謀反第817章 汝乃諸葛軍師之弟271.第271章 新的時代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第479章 天子大蠟八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45章 八百敢從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746章 嚯,廢紙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第33章 雷緒來投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31章 科技進步點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318.第318章 滅倭176.第176章 巨弩強勁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511章 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第93章 燕然未勒第787章 嶺北轉折308.第308章 徐庶你咋不結婚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第407章 亂世呵第544章 管不管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第100章 湯姆曹丕第46章 虎卒禁衛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148.第148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第729章 延祐復科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04章 汝有何能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8章 白羆陶俑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711章 國祚第二236.第23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
第64章 武聖身後事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698章 不如煉丹第21章 涼州大馬第770章 畫眉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46章 虎卒禁衛318.第318章 滅倭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50章 別來無恙第752章 子龍賢弟第554章 郾城大捷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670章 合斬虎魘第34章 正旦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第524章 天下表率第43章 單刀對噴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587章 五七對開第620章 超高情商式震撼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第579章 三軍始動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737章 俺也姓趙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第4章 大舅哥第605章 十世明君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第709章 一門三賢帝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80章 無愧丞相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471章 那就謀反第817章 汝乃諸葛軍師之弟271.第271章 新的時代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第479章 天子大蠟八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45章 八百敢從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746章 嚯,廢紙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第33章 雷緒來投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31章 科技進步點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318.第318章 滅倭176.第176章 巨弩強勁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511章 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第93章 燕然未勒第787章 嶺北轉折308.第308章 徐庶你咋不結婚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第407章 亂世呵第544章 管不管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第100章 湯姆曹丕第46章 虎卒禁衛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148.第148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第729章 延祐復科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04章 汝有何能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8章 白羆陶俑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711章 國祚第二236.第23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闵行区| 岳池县| 荥经县| 大埔区| 石城县| 杭州市| 高青县| 吴川市| 贵南县| 鹿邑县| 安吉县| 大港区| 温宿县| 友谊县| 靖安县| 景洪市| 碌曲县| 黄大仙区| 达拉特旗| 洪泽县| 胶南市| 永定县| 岳西县| 正安县| 东台市| 静海县| 天长市| 五指山市| 玉林市| 吉首市| 涞源县| 县级市| 舟山市| 台湾省| 泽普县| 台南市| 阜城县| 扶绥县| 平远县|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