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

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

盯……

魏徵、房玄齡、李世??三人一時間有些如芒在背之感。

李世??當即起身就想請罪,但是被李世民揮手製止了:

“朕知曉愛卿故地俱是山東,難免傾慕以婚姻謀財之輩。”

魏徵鉅鹿郡人、房玄齡臨淄人出身清河,李世??曹州離狐人。

幾位臣子面色愈發肅然小心,而李世民笑容也愈發和藹:

“然正如玄成所說:上者,民之表率也,不可不慎?!?

也只能點到即止,畢竟若是臣子已經成了姻親,難不成還能現場重新拆散?

哪有這般行事的道理?

再說了李世民也看的明白:這些所謂的士族大姓在貞觀一朝乖巧的彷彿是鵪鶉一般,真正搞事兒反而是在後面了。

這士族大姓到底是如何強盛起來的?

李世民目光梭巡了兩遍文字,最終鎖定在兩個詞上:

禁婚,科舉。

“世人皆求婚於這禁婚家,故而彼輩能攏財。”

“詩書傳家精研於科舉制,故而彼輩能聚名?”

李世民做出了自己的猜測。

剛剛被提點過的臣子們趕忙給陛下喊666:

“大家一言即能切中時弊!”

“陛下明察入微!”

“賀喜陛下察後車之覆,當以此鑑之,此乃大唐社稷之福!”

瞧了一眼梗著脖子的魏徵,李世民搖搖頭,隨他吧。

他有種預感,這魏徵能名見史冊不會是因爲擅長給人添堵吧?

一邊自己不顧帝意求婚於大姓女子,一邊勸阻朕納“容色絕姝”的大姓女爲嬪妃,雖說出發點是好的吧……

不對不對,李世民搖搖頭,此般皆小事而已。

“這冗官之弊。何解?”唐皇拋出了問題。

魏徵當即出列:

“冗官乃前漢沉痾痼疾,遍覽前朝,欲除此弊,宜早不宜晚。”

李世民點點頭,隨即目光轉向另一邊的房杜。

房玄齡出列斟酌道:

“後世稱捉錢爲賣官未免太過輕言,然捉錢令史得官之輩難免爲逐利之徒?!?

“爲我唐百姓逐利則爲百姓之福,逐利而肥私,則爲唐之蠹蟲也?!?

“而恩蔭之策既言我唐極盛,可見後世有所抑制,應是察我唐恩蔭之弊遂改,還需大家明察?!?

說起來似乎很麻煩,杜如晦總結道:

“裁捉錢,改恩蔭,察舉舊策宜需同改?!?

然後接了一句:“都宜徐徐而圖”。

點點頭,最終李世民嘆了一句道:

“百年盛世,所興國祚不過三百之數,何哉?”

“莫不是真乃開唐之積弊乎?”

……

“萬疆之巨唐,終其一朝國祚兩百八十二載,可嘆!”

此前劉備的心態是看熱鬧,如今劉備是真真切切爲這大唐惋惜。

畢竟不管怎麼看,這唐說是漢的兄弟之朝也不爲過。

尚武、宦官、外戚等等,到現在冗官都出來了,簡直是親兄弟啊,如何不可嘆?

嘆息完畢便是精準的判斷:

“這世家門閥之禍,流毒何止百年?”

“這唐朝的世家門閥之觀念,尤勝我漢!”

張飛大聲嘲笑:

“兄長,畢竟人家祖上個個王侯將相,自是不能與黔首一般種田屠狗?!?

“那不就只能大聲吆喝賣女兒補貼家資?”

糜竺也贊同道:

“這以禁婚之名自貴,其行事頗類商賈手段,以名換財而已?!?

“那這門第高在何處?”

龐統辛辣道:

“高在一羣自命不凡的大姓子弟,竟是靠姊妹女兒換得錦衣玉食?”

“在外吸食百姓,在家吸食姊妹,在廟堂吸食君父,獨肥己家?”

“彼輩行事,與江東鼠輩何異?”

張飛連連點頭,只覺此刻生動見識到了學問的妙用。

龐軍師學識淵博,罵人都別有一番風味。

那不知軍師若是發起火來,與後世那“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孰強孰弱?

可惜孔明並沒有滿足張飛的好奇,他提筆將唐朝的幾個入官手段寫在了面前的紙張上,隨後細細琢磨。

捉錢、察舉等字被依次劃掉,最終孔明一番斟酌在軍功兩字上畫了個圈。 隨後孔明擡頭面露期待,他現在對於這科舉的興趣是愈來愈大了。

【衆所周知,唐代科舉並不糊名,並且當時打分並不標準化,主考官個人的喜惡能極大的左右科舉成績。

因此參加科舉的大姓士子們很快便總結出來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投贄、行卷、溫卷。

首先帶著貴重禮物去拜訪那些在京都圈裡比較有話語權的權貴,努力和人家搭上線,這一步叫投贄。

敲開甲第朱門之後便是第二步:將自己此前的得意之作,或文賦或詩集編訂成卷,如果是大姓在此之前還會拜訪父輩請其潤筆,將這樣的問卷遞給權貴以求留名賞識,這一步叫行卷。

在科舉之前,行卷成功的人還會帶著自己的文卷再次上門,增進鞏固感情,並求推薦揚名,這一步叫溫卷。

而在唐朝中後期,如果士子家裡實在太有實力的話,還會將編好的文卷通過中間人呈遞給禮部主司,這一步屬於最高端的納省卷。

而這三加一步,士族大姓幾乎每一步都能輕鬆與寒門和白身拉開身位差距,因此最終科舉如何也是已經可以預見的了。

《舊唐書》和《新唐書》中留名的830名科舉進士中,士族大姓合計589人,士族小姓合計109人,寒門白身者僅132人。

而這種比例分佈當然並不均勻,將其中的幾個皇帝執政時單拉出來對比:

武唐記載55名進士,其中士族佔34位,寒門白身者21位。

唐宣宗記載132名進士,其中士族佔128位,寒門白身4位。

初步看起來這個鍋似乎需要讓安祿山來背一下,但玄宗時是啥情況?有記載的進士三十人,士族佔27人,寒素僅3人。

最具代表性的是玄宗時的天寶六年,此時安史之亂還沒爆發,史冊記載李隆基“欲廣求天下之士”,下詔開科取士。

宰相李林甫進言,大規模開科定然會魚龍混雜,恐有魚目混珠之徒,而且卑賤之人以科舉之名涌入京城不利於治安,建議郡縣的官員在當地先來一輪海選,其中優秀者才能來京複試。

李林甫說的很合理,於是獲得了全盤操辦的權利,於是最終這場科舉的結果是“布衣之士無有第者”,被士族全部包圓。

因此李林甫給玄宗報喜:野無遺賢矣!

於是邊塞詩人就此誕生,說白了就是在長安洛陽不得志,沒法突破士族通過士族的“投贄、行卷、溫卷”這一層玻璃天花板。

其中典型代表如安西節度使幕府的岑參,河西節度使幕府的高適,在邊塞各州節度使幕府之間亂竄的王昌齡等。

而這些僅是以詩才留名的,更多的如安祿山的親信嚴莊和高尚,都是在關中長安混不出名堂投奔過去的。

投奔安祿山之後不過三年一個任主簿一個任掌書記,並最終隨著亂軍“衣錦還鄉”。

客觀來說士族子弟捲起來的行卷之風,確實在唐朝推動了社會的藝文之風。

畢竟你想行卷出頭,詩賦就必須要寫的好看,因此唐朝的駢文與律詩也堪稱一絕,寫的好了被權貴賞識,那一朝之間就什麼都有了。

但同時也在唐朝的社會上刮起來了奔競、浮誇之風。

比如王維爲了行卷成功獲得解頭,親自走關係去玉真公主府上彈琵琶,因此才被賞識,被玉真公主推薦了上去。

玉真公主推薦的另一位就是李白,李白同樣也是憑藉一首《玉真仙人詞》入了玉真公主法眼。

再比如大官兒於頔,在舊唐書中記載公然斂財,恣意虐殺,凌上威下,一生劣跡斑斑。

但文聖韓愈爲了行卷成功,專門爲於頔寫了一篇辭藻華麗的駢文稱讚於頔。

行卷帶來的最終後果就是朋黨之風,當時行卷的人稱那些被行卷的權貴爲“座主”,行卷成功後就會被稱爲權貴的“門生”。

而行卷帶來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將士族盡聚長安洛陽,並最終等來了落榜文人,黃巢?!?

“巧立名目,這不就是賄賂嘛!”

張飛嗤之以鼻。

對於這個簡單粗暴的評價,劉備孔明盡默然。

如果說前面還能說這行卷是求賞識的話,那後面這座主、門生一出來,大夥就都明白了:黨同僚伐異說。

龐統簡單粗暴的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科舉,看來必須糊名了。”

“否則這科舉,還沒考試呢,孰勝孰負就已先決了出來?!?

“那這科舉有與沒有有何區別?廢考才而看出身,不過是換了名目的察舉罷了。”

孔明沉思了一下,掰著手指頭道:

“字跡、墨種、紙品,俱能區分大姓與寒素?!?

“從優而慮,當設考試之場,供紙供墨,集卷糊名。”

“不止如此?!眲鸵布尤胗懻摚?

“主考之官員還需與審查考卷之官員分隔互不知,如此方可?!?

張鬆捏著稀疏鬍子搖頭:

“人有喜惡,我朝因各家之說亦有爭論,更遑論寫入試卷,在野賢才亦難免因爲批閱考卷之人喜惡而被錯漏。”

龐統興致勃勃道:

“這倒是簡單,一份考卷需多次審閱即可?!?

“不過如此一來……”龐統掰著指頭算道:

“場地,用材,官員不可計數,這科舉想要辦好,還真不容易?!?

而在光幕上看到最後,張飛亦搖頭感嘆:

“反賊那兒反而比京都更好出頭?”

“俺都不知該說這晚唐更像魏晉還是又抄了咱大漢?!?

新的一個月,元氣滿滿

(本章完)

116.第116章 志若鴻鵠第10章 三姓家奴350.一日請假條第757章 談判第567章 天策府寶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587章 五七對開第440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96章 水軍陸戰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第559章 天日昭昭315.第315章 女皇亦能舞第816章 賞雪飲酒真定梨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100章 湯姆曹丕第522章 義務教育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第805章 熱臉貼個冷屁股第683章 宛城舊夢第738章 可惜少個鳳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100章 湯姆曹丕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484章 豆粕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225.第225章 太上皇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397.第396章 自斬命脈第576章 大志若病第415章 風雲起第590章 抗金奇俠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480章 小年第100章 湯姆曹丕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第572章 戰事爲重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第438章 同道中人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第552章 和歸和戰歸戰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587章 五七對開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700章 大爭之勢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272.第272章 以德服人第753章 情同兄弟第44章 湘水之盟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第464章 送人頭171.第171章 年年歲幣污封禪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714章 小宋風流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803章 奉天靖難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581章 徐州故人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第4章 大舅哥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176.第176章 巨弩強勁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第535章 狄青與大宋夢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563章 歌未竟第743章 寧有種乎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47章 武廟傳世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567章 天策府寶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74章 朽木
116.第116章 志若鴻鵠第10章 三姓家奴350.一日請假條第757章 談判第567章 天策府寶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587章 五七對開第440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96章 水軍陸戰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第559章 天日昭昭315.第315章 女皇亦能舞第816章 賞雪飲酒真定梨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100章 湯姆曹丕第522章 義務教育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第805章 熱臉貼個冷屁股第683章 宛城舊夢第738章 可惜少個鳳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100章 湯姆曹丕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484章 豆粕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225.第225章 太上皇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397.第396章 自斬命脈第576章 大志若病第415章 風雲起第590章 抗金奇俠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480章 小年第100章 湯姆曹丕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第572章 戰事爲重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第438章 同道中人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第552章 和歸和戰歸戰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587章 五七對開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700章 大爭之勢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272.第272章 以德服人第753章 情同兄弟第44章 湘水之盟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第464章 送人頭171.第171章 年年歲幣污封禪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714章 小宋風流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803章 奉天靖難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581章 徐州故人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第4章 大舅哥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176.第176章 巨弩強勁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第535章 狄青與大宋夢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563章 歌未竟第743章 寧有種乎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47章 武廟傳世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567章 天策府寶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74章 朽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尔| 松江区| 河池市| 黄浦区| 永修县| 怀集县| 芦山县| 逊克县| 阳信县| 鸡西市| 吴堡县| 交口县| 格尔木市| 拜城县| 拜城县| 泸州市| 平利县| 冷水江市| 颍上县| 府谷县| 武胜县| 巴林右旗| 黔东| 随州市| 宽甸| 集安市| 石渠县| 富顺县| 周至县| 运城市| 仙居县| 淮南市| 乐昌市| 安多县| 绍兴市| 呼伦贝尔市| 肃宁县| 五河县| 肇州县| 山阴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