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裡的對話並沒有給九闕留下太多的印象,她轉頭就投入到了對京城以及京城周遭大約200裡內的百姓家庭排查中。好在那些昭研書院的學子當真給力,哪怕被下放到民間,他們也並不曾抱怨,反而吃苦耐勞,相當任勞任怨。
雖說景泰帝一心想將大景打造成太平盛世,天朝上國,可畢竟這個皇朝建立起來才近十四年,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來休養生息。而且這些年各個地方的官員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前朝遺留下來的。景泰帝已經竭盡全力給他們換血。可世家大族綿延數百年,留下來的資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打破的,哪怕將原先的臣子換下,也有與他們有利益關係的人頂上。誰讓之前景泰帝找不到願意真心實意爲國家效力並且有真才實學的人?
畢竟治理天下至少得會讀書寫字,而在前朝年間,讀書這項權益被死死的禁錮在上層人士之間,底層百姓別說讀書了,絕大多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怎麼寫。
因此,很難找到能幫得上忙的人才。其實大景朝已經有科舉選士制度,可是這項制度選拔上來的人才絕大多數還是世家大族之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筆墨紙硯太過昂貴,因此在研究農具的同時,書院衆人也和黃良木及工部聯合起來研究更便宜且能大量生產的紙張。
當然了,九闕之前就已經說過,只有大量白紙還是不夠的,必須得有足夠便宜的教化用書。如此這般,沿用之前的雕版印刷就不行了,必須得用更靈活方便的活字印刷。九闕乾脆給了他們一個大致方向。有了這個方向就能節省大量時間,短短半個月,他們就已經將十分靈活好用的活字印刷術鼓搗出來,並且付諸行動。
用活字印刷術印出來的第一本書,是《論語》。
九闕找了個時間將它獻給景泰帝,景泰帝小心翼翼的撫摸著深藍色的書皮。在此之前九闕已經跟他普及過活字印刷術的便捷,以及帶來的作用。因此景泰帝幾乎是用一種虔誠的態度來對待這本書,他幼時家貧,別說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書了,連看一眼上面的字都是奢望。雖說在帶兵打仗造反的路上,以及這十幾年的帝王生涯,讓景泰帝得到了最高層次的教育,可他依舊在爲年少時那個只能看著學堂方向羨慕的孩子嘆惋。
若是能讓更多像他當初那樣的孩子讀書寫字,直接改變階層,生活的更好,他願意付出代價。
“九闕啊,我要謝謝你讓我看到了希望。也替全天下的貧困學子謝謝你,是你,讓他們有了繼續讀下去的可能。”
這兩樣東西的出現不僅僅有以上這些作用,更能幫助皇帝真正選拔出這個國家的人才。難道那些所謂的大才只能出現在世家大族王公官宦家中嗎?當然不可能,平民百姓之中,也有這樣的人才。只是很可惜,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根本沒有讀書識字明理的機會。
如今,他能夠遴選的,是真正的天下之才!
九闕對書院的研究成果和速度也相當滿意,這會兒自然要爲他們請功。景泰帝也相當大方,乾脆給了他們正經的官職,也堵了朝中的悠悠衆口。想起昨日那些冥頑不化的臣子們或明或暗的嘲諷,景泰帝就忍不住想笑。
這些人真是足夠愚蠢,時代的浪潮要起來了,他們還固守著以前的那點兒榮光,像這樣的人終究會被拍死在河灘上。
轉眼看看九闕,這纔是良才美玉呢。
“你只管放開手去做,有我給你兜底,不用管別人怎麼說!”
“多謝父皇。”有景泰帝撐腰,九闕自然更加大刀闊斧的改革起來。新年轉瞬即逝,這個冬天,大景極少有人被凍餓致死。所有的府縣都有朝廷派去的官員,這些官員男女老少都有。就是爲了探查每個村落裡的百姓是否得到了朝廷研發送下來的煤餅煤爐。
且縣城鄉鎮村落裡超過60歲的老人家中都會附贈一個火炕。盤火炕的人事先接受過官府的培訓。這些人都是普通的農戶或者匠人,他們本以爲在這漫長的冬季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活,沒想到在這寒冬臘月裡,官府還能給他們找到活計,能賺些銀子,哪怕是受些凍,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
外面大雪飄飛,白雪皚皚。天氣冷的河面都結了厚厚的,足夠車馬通過的冰。
徐家村裡,王大石家中。
往年這個時候,一家子蜷縮在被窩裡瑟瑟發抖,時刻擔心房樑會不會被雪壓塌,家人會不會被凍死,柴火是不是又不夠燒了。可是今年,火炕的竈洞裡熊熊燃燒著火焰,裡面是官府發放的煤餅。他們家足夠節儉,因此官府發放的還沒用完,此刻正在不斷燃燒,給這間簡陋的屋子提供熱量。
王大石的妻子兒女這會兒在屋中做繡活的做繡活,打鬧的打鬧,一派和樂,與外面冰天雪地的世界完全不同。
蘇秀理了理竹框中的針線,今年足夠暖和,就算不斷做繡活,手也不會凍的發癢紅腫。她一邊笑看兒女們玩鬧,一邊時不時看向屋外那條小路。不知過了多久,她突然騰的一聲站起來,穿上厚厚的大衣上去開門,一對兒女乖巧的等在屋裡,不多時,父母就一起扶持著進來了。
“今兒個這麼大的雪,回來了就別再出去做活了,路上那麼多雪,走著也滑,萬一摔倒怎麼辦?”
“哪有那麼倒黴?咱們村的男人們一起去幹活,一路上都互相照看著呢。別說這個了,給你看看我這大半個月來的工錢。”
王大師一邊說一邊掏出來個簇新的荷包,將裡面叮噹作響的銅錢倒在桌子上,頓時鼓起來個不小的包。
“怎麼這麼多?!”
蘇秀連忙上前翻看。這大半個月的工錢竟比得上之前半年的了!丈夫出去盤炕竟能賺這麼多嗎?而且官府竟然也沒拖欠工錢?這可真是難得!
“這都要多謝陛下和親王殿下的仁慈。如果不是他們,我幹大半輩子泥瓦活了,都沒見過火炕這麼好的東西,瞧瞧,這屋裡多暖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