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如朕親臨
見秦老夫婦還在商議,九闕乾脆走過去蹲下與她一同燒紙錢。這孩子此刻沒有當初在大殿之上那一腔孤勇,反而有些怯怯的,顯然當初能當著那麼多文武大臣的面出來作證,已然耗費了她全部的勇氣。
九闕很欣賞這樣的人,她對著這孩子笑了笑。
“你叫綠影吧?之前你在大殿上作證的時候我也在場,你是一個很勇敢的孩子,真的很厲害。”
“哪,哪裡,應大人您纔是,您纔是厲害。之前小姐曾經提起過你,說她很羨慕你這樣的女子,能在外面的世界做出自己的一番功績,不必被困在深宅大院裡,真的很厲害……我也想像您一樣,可是我太沒用了,而且又受了傷……”
說著,這孩子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臉。可見這孩子並不是不在意自己的傷勢,只不過之前將生死置之度外,此刻終於空閒下來有時間去想了。
九闕拍拍她的肩膀,完全不介意這孩子臉上的傷疤。
“臉上有塊疤算得了什麼?人只要能活著,就有無限可能。我之前被扔在莊子裡的時候也沒想過如今能當官兒啊。加油,養好身子,如果你日後有想做的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可以來找我。你也說過秦小姐很想在深宅大院之外做些事情,如今她不在了,你可以替她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廣闊。”
將頭上的金簪拔下來一支遞給這孩子,九闕就喜歡這種有價值分量重的,萬一遇到危難時刻,這根金簪子能派上不少用場,而且還能當信物用。
多好。
“我,我……”
綠影本來不敢收。可是他看著應大人溫和的笑臉,不知怎的,心裡有個聲音在拼命的叫喊。
收下吧,一定要收下!
忐忑的擡頭看看,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老爺和夫人面帶微笑的看了過來,這才顫抖著伸出手,接過了那隻分量足足的金簪。
“多多謝大人!我一定會好好想!我一定會努力的。”
“我相信你。加油!”
這時候九闕才發現秦老夫婦不知何時已經來到了她身邊,此刻正面帶微笑的瞧著自己和綠影之間的互動,忍不住有些尷尬。
呃,她也不是什麼時候都這麼跳脫的。
秦老先生此刻心中倒是不再猶豫了,他看看跟羣小鳥似顫顫巍巍眼巴巴跟在應大人身後的那羣小孩子,知道他們都是應大人當初從地下無憂洞解救出來的,更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剛好秦大人也在,我們兩個老傢伙剛剛也商量過了,想代替菀娘收綠影爲女。不知道綠營願不願意?這年齡上確實有些問題,菀娘也只不過比你大了將近十歲,若是你不願意的話,也可以做我們兩個的義女……”
雖說綠影已經被老皇帝放了良籍,但世人的眼光卻不是這一張放量文書就能改變的。
不得不說秦老大人提出來的這兩條建議對她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九闕暗自點頭,她就知道秦老夫婦都是厚道的人,如今就看這孩子怎麼選擇了。 綠影也知道這是自己人生路上不可能再出現第二次的奇蹟。她並沒有推脫。她是個孤兒,被賣入二皇子府之前顛沛流離,從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只有在小姐的身邊,才感到一絲溫暖。
這個選擇對綠影來說也不是很難,她迅速朝著秦老夫婦跪下,狠狠磕了個響頭。
“老爺,夫人!我,我願意做小姐的孩子!我願意爲小姐摔盆,我想做她的子嗣,只要我活著,小姐就活在我心裡!”
秦老夫婦兩個老淚縱橫,連忙上前去將綠影扶起來,祖孫三個抱頭痛哭,雖說他們失去了重要之人,但以後的日子裡他們會帶著已逝之人的那一份好好活下去,親眼看看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作爲見證者,九闕也樂得見大團圓的結局,還提醒了他們一句。
“如今陛下下令允許立女戶,剛好給綠影改戶籍的時候,可以給她立女戶,日後無論是坐產招夫還是收養子嗣,都很便宜。”
並且,作爲第一個支持陛下的人,總會在陛下面前留兩分情面。
“是,正是。這都得多謝陛下的恩德……”
此時此刻,秦老夫婦心中對陛下的怨恨終於消散,說到底也不是陛下害了他們的孩子,是那該死的二皇子。而二皇子如今也已經被陛下賜死,逝者已矣,他們該往前看了。
見他們臉上終於露出真心的笑容,九闕也鬆了口氣。
在這裡待了片刻之後,九闕就告辭了。
只是在他沒有注意的角落,一個身影輕輕幾個跳躍,來到皇宮,將秦家發生的一切告訴了景泰帝。景泰帝聽了之後沉默許久,竟然露出個欣慰的笑容。那孩子定然是不想見到自己被秦老夫婦怨恨,這才上趕著去提供解決辦法了。
只是笑著笑著,想起如今的局面,景泰帝又笑不出來了。
若是他那幾個孩子有這樣的真心,他又何必發愁下一任接任者?越想越覺得乏味,景泰帝再一次遺憾,爲什麼九闕就不是自己的孩子?
看了看桌子上的摺子,想想北疆那邊兒混亂的局勢,景泰帝就覺得頭疼。當初國家新立,不好對抗擊北蠻有功的諸路兵將下手,景泰帝只是派遣了幾個朝廷官員前去協助管理。只是那邊的局勢實在不好應付,派去的官員一個接一個的死,死到最後,景泰帝都不敢往那邊兒派遣官員了。最後只能派了幾個有名的好脾氣過去,這才勉強沒死那麼快。
如今,北蠻依舊虎視眈眈,娘子軍又不太安穩,只能讓九闕前去巡視。其實出於私心來講,景泰帝不想讓那孩子如此奔波勞碌。可,如果沒有足夠耀眼的功績,那孩子可不好在朝堂之上立足。如今他還活著,倒是有人給她撐腰,可若是他死了呢?後邊兒的繼任者還不知道是什麼德行呢。所以給再多的寵愛都不如給那孩子足夠自立的本事,這樣就算之後自己死了,九闕也能安安穩穩的立於不敗之地。
想了又想,景泰帝還是攤開聖旨,又在上面添了一筆。
應九闕官升四階,封爲正三品巡疆御史,特賜天子寶劍,所到之處,如朕親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