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當年事
好在衆人此刻的注意力都在左相身上,沒人看到四皇子的表情變化。倒是左相穆延春,一下就從人羣之中找到了那個刺傷自己的罪魁禍首,竟是朝堂之上唯一一個能站在前三排的女官——應九闕!
重重的喘了口粗氣,穆延春得承認自己是小看了這女人。誰能想到不過是個十幾歲的丫頭片子,竟然也能在關鍵時刻左右朝局呢?難道當真是上天庇佑姓景的不成?
“應九闕!”
穆延春恨不能親手殺了應九闕,但在這關鍵時刻,他眼珠微微一轉,竟是和顏悅色起來。
“應大人年紀尚小,大概不知道上一輩的恩怨。應該也不知道應將軍是怎麼死的吧?”
“穆延春,你要說什麼?死到臨頭還想做挑撥之事,把他給我拿下?!?
“陛下別急呀,雖說四皇子被救了出去,可我手底下還有這些一品大員的命,甚至還有幾位兢兢業業的閣老,你難道想讓幾位閣老白白送命嗎?”
穆延春知道自己是活不成了,但臨死之前他不介意給景泰帝添些堵,尤其是這個近日來風頭日盛的應九闕。他以前就不喜歡應重鳴,明明是個女人,非得摻和進男人之間,天下大事是一個女人能決定的了的嗎?不安心待在內宅繡花,反而跑到戰場上喊打喊殺,當真是自甘下賤。還有她的女兒,不愧是一脈相承,一如既往的叫人厭惡。
就算今日他死,也得把這朝堂攪得雞犬不寧纔是。應九闕倒是沒什麼,不過孤孤單單一個臣子罷了,但北疆那二十萬軍隊可不是說著玩的。無論什麼時候,自由掌握了真正的軍事力量,纔有資格攪弄風雲。北疆那20萬軍隊當初本就是聯軍,當初應重鳴留下來的娘子軍,如今也不過區區幾千人。但那娘子軍裡的每一個都身經百戰,若是有應重鳴將軍唯一的女兒哭訴,就算娘子軍心中並無反意,身爲皇帝,這個世上最多疑的人,難道會信嗎?
這世上種種混亂,都是因爲懷疑而起。尤其是景泰帝被自己這個多年臣子背叛,正是惶恐多疑的時候,他就不信這種時候,景泰帝還能相信應重鳴。人心隔肚皮呀!不管嘴上說的天花亂墜,任何人都無法真正窺探別人內心的想法。
這時候景泰帝顧及著那幾個被控制住的老臣,雖說心中已經將穆延春判了死刑,但好歹沒有命手下強攻。
“想來應大人真是不知道自己母親的死因,想當初應重鳴將軍文武雙全,戰場上殺敵如砍瓜切菜一般,更是闖下雙子星的名號。像她那樣的奇女子如果不是有人背後搞鬼,又怎麼可能輕易被殺?應大人,你年少有爲,不滿二十就躋身朝堂,甚至入了內閣,你還是不要被人矇蔽的好。”
“當初,20萬聯軍齊聚北境,抵擋北疆蠻人軍隊,應重鳴將軍自然也在其中。那場戰爭死傷無數,天地爲之失色??扇绻娂皶r到達,應將軍本來不用死,可偏偏因身後無人,應將軍於戰場之上奮勇殺敵,屢破敵軍,但最終因力竭而死。應大人難道就不爲之傷懷嗎?當初,咱們這位陛下當真是機靈的緊,在其他各路起義軍在北境齊聚的時候,他扭頭就攻入京城,不僅攻下了這座千年古都,還最大程度避免了自己軍隊的傷亡。所以,明明他是起義軍中勢力最弱的一個,最後卻是他登上皇位,坐擁天下??蓱z那位英勇無雙的應將軍,一代奇女子,竟是就這麼死在戰場之上,沒能迎來新的時代。應大人,你身爲人女,怎能不爲自己的母親報仇?” 雖說大家都知道穆延春這個時候說這些話就是爲了挑撥離間,但人就是這般,哪怕心裡清楚知道不應該,可一旦有人說了,就會不由自主去想。
此刻,有不少人的目光都悄悄看向了應九闕。如此說來,應將軍的死確實有陛下的緣故,也不知應大人會如何抉擇,只不過大家心裡都明白,經此一事,哪怕陛下再怎麼寵信應大人,此後也不會再重用她了。畢竟朝堂中有無數人才,不必非用一個有怨怪之意的人。
在這種萬衆矚目的情況下,九闕慢條斯理從柱子上跳下來,然後從衆人特意分開的道路上走過,來到離陛下最近的地方,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粒。
“微臣不辱使命,四皇子已安然無恙。”
景泰帝微微擡手示意她起身。
九闕這才起身回頭看向目的不純的穆延春。
“我早知穆大人不是表面這般溫柔可親,但沒想到這張皮子底下竟隱藏著這麼一顆爲非作歹且不安分的心。你於此刻說些當年之事,目的不就是爲了挑撥我與陛下?但要讓穆大人失望了,我雖說不像穆大人這般學富五車,但也知天地君親師的道理。且不說當年之事與陛下並無關係,穆大人既然這麼問了,我倒要反問一句,當初傳假軍情使我母親判斷失誤誤陷敵軍之人,是不是你?”
朝堂之上不少臣子對當年之事其實知之不多。此刻聽出這事兒似乎有反轉,都忍不住抽了抽眼角,看來今日他們能聽到十幾年前更多的舊事了。
“如果不是這次去了北境,有尉遲大將軍和林將軍告訴我當年實情,想必我也會被你矇蔽。穆大人不愧是在朝堂之中攪弄風雲之人,臨死之前還能想出這樣的法子,離間君臣之情。但就算再多的花言巧語也掩蓋不了你是個卑鄙無恥小人的事實!”
“當年,我國與草原對峙,草原滅我之心不死,你明明知道若北境那20萬聯軍出了岔子,草原必將揮軍南下,直入京城。一路上又會死傷多少無辜的平民百姓,但你依舊棄之不顧,只爲了排除異己!當年我娘只是上書前朝末帝,想要改變當時舉薦人才的法子,好爲國朝帶來更多不世出的人才,以解決當時傾頹之危。我娘一片丹心,從無半點私情。哪怕與你政見不合,也是爲了天下百姓,你就算不同意,也不必痛下殺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