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折騰
就在衆人屏氣凝神的時候,九闕終於發現了異常,這些羊毛當然被梳洗的很乾淨,但是它們的質地還是有些堅硬,編織出來的成品太扎人了。
用什麼東西才能讓羊毛變得順滑些呢?在她的記憶裡,那些羊毛衫可是柔軟的很,苦思冥想之際,九闕不小心踩到了一堆草木灰。草木灰的主人誠惶誠恐的瞧著應大人被弄髒的鞋襪裙角,生怕惹怒了這位大人。
“應大人,民女不是故意的,我是想把竈房的草木灰收集起來送到養雞場去,只是一點兒一點兒的往外搬實在太麻煩了,想著多收集些,也好方便運過去。”
羊毛廠這邊是有自己單獨的竈房的。養雞場需要大量的草木灰,所以早就跟這邊打好了招呼,每日都把燒出來的草木灰送到養雞場去。剛剛說話的人就是負責做飯的廚娘,沒想到她就偷了這一日懶,竟然直接弄髒了應大人的衣服鞋襪。雖然大家都說這位大人脾氣溫和,不會對底下人發脾氣,可她畢竟是從京城裡來的大官兒,而且瞧著人家身上的衣服鞋襪價格不菲,萬一應大人生氣了呢?
草木灰?
九闕猛然想起,這個東西好像可以軟化羊毛,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沒關係,是我自己不小心,而且還得多謝你這堆草木灰,剛剛那一腳讓我想到了軟化羊毛的法子。大夥兒趕緊來試試,失敗了不要緊,畢竟每件事兒都是不斷失敗又成功的。如果沒有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又怎麼會成功呢?”
原本有些疲憊甚至失望妥協的女工們聽到這些話,心裡有點兒高興。
她們本來就心存希望,不想讓羊毛廠就此倒閉,這會兒聽到應大人想到了新法子,怎能不高興呢?當即所有人都顧不得自己疲憊的身體衝了上去,三下五除二就將草木灰兌了水,在等待它清澈的過程中,大夥兒小心翼翼的瞥著九闕的臉色,然後再看看那盆逐漸清澈的草木灰。雖說她們不知道這隨處可見的草木灰怎麼就成了軟化羊毛的關鍵,但看應大人興致勃勃的樣子,應該是有些頭緒的,於是大家夥兒決定相信應大人。
大半日過去,看到成品之後,所有人都爆發出了歡喜的驚呼。用了草木灰水之後,羊毛果然軟化了很多,到了這種程度已經可以紡織成線了。
大景的百姓,不論男女都十分勤勉,就像北境的這些女子們,大多數都會紡織,還有一些學過刺繡。只不過看了如今的紡織機後九闕又開始燒腦了,這樣程度的紡織機紡出來的線實在是太慢了,一次只能出來一根線。她怎麼記得那些紡織機紡線的速度特別快啊?而且一次可以放很多根線……
只是這回她想破了腦袋,也沒想到該怎麼做出效率更高的紡織機,畢竟她也不擅長這方面的創造。於是趕緊向陛下飛鴿傳書,請他幫忙送一些工部的人才以及紡織局的繡娘們過來。
當知道九闕好不容易飛鴿傳書一次竟然是爲了朝陛下要人,尉遲將軍等人都驚呆了,他們不可思議的看著九闕。尤其是尉遲將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好好的打量了她一番,然後不太信任似的敲了敲腦袋。
“我怎麼看怎麼覺得你和應將軍像了個八成,剩下的兩成難道不像林煒那個混蛋反而像陛下?但是在我的印象裡應將軍和當今陛下的關係平平,也就見了幾次面呀。難道他們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有過一段情誼?重山,你當時是應將軍的副將,跟他相處的時間最長,對此事可有了解?” “……他們之間應該沒有關係。”
好傢伙,這下連林重山都開始懷疑自己了,苦思冥想許久還是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但是,雖說她當初是應將軍的副將,大部分時間都跟隨將軍左右,可也不是每時每刻都粘在將軍身邊。難道是……
眼看著衆人越想越歪,九闕忍不住好笑的打斷了他們的猜測。
“陛下不像你們想象中的那麼威嚴,他對臣子還是很好的,只要你努力幹活,不管男女老少,陛下都很喜歡。而且我辦的養雞場羊毛廠如果成功了,不僅對北境有利,也可以作爲成功的案例向全國各地推廣啊。大景也不僅僅是北境百姓飽受飢餓嚴寒之苦,還有相當一部分人還吃不飽穿不暖。陛下作爲皇帝,是整個大景的主人,更是我們所有人的家長,他當然想讓所有人都吃飽穿暖,過上更好的生活。”
“你們信不信?就算不是我,是別人提出來有益民生的事,只要合乎情理,陛下都會予以支持?畢竟這是對所有人都有益的事。”
這,聽起來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不過就九闕這種跟陛下通信時熟稔的態度,理所當然的想法,若不是個寵臣還真不敢這麼做,由此看來,九闕是相當得陛下信任了。
不過既然九闕自己心裡有底,他們這些做長輩的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而且這孩子有哪一次是無的放矢了?她辦的養雞場有聲有色,大夥兒時不時的都會溜去瞧一瞧那些茁壯成長的小雞們,畢竟這之後可是大家餐桌上的一道菜,而且那些母雞也被養的白白胖胖的,別的不說,日後大家每隔幾天總能吃上一個雞蛋吧,要知道這年頭雞蛋也是金貴的東西,普通百姓們都要留著雞蛋去集市上換柴米油鹽之類的必需物品呢!
還有,辦養雞場過程中產生的附屬物品,火炕,現在已經火遍了整個北境。如今天氣還不冷,但只要試過火炕的,就沒說不好的。未雨綢繆大概是人類刻在基因裡的東西。尤其是有經驗的老人看了天氣之後憂心忡忡的表示今年會是個寒冬,大夥兒盤火炕的速度就更快了。
總而言之,九闕來到邊境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做的事情,許多人幾年都未必能做得了,而且雖然只是初見雛形,但大傢伙都不是瞎子,有目共睹,這些都是有益民生的好事兒!
想到這裡,大家就更支持九闕折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