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重掌鹽城
這幾句話直接把趙篝給搞蒙了,他茫然的看著九闕,不明白這個女欽差爲什麼要對他說這種話。自己又沒得罪他,就算要生氣,應該是濱陽王生氣吧?很奇怪的,他竟然無法出聲反駁。
而且不能否認的是這個女欽差所說的話直接戳中了他內心深處最痛的點。確實,如果他不是濱陽王的侄子,這世上又有誰會高看他一眼?
可即便他做錯了事情,他也還是不想死啊。濱陽王的性子他很清楚,自己做了這麼多錯事,王爺絕對不會放過他,可他真的只是想活而已。
“我,我知道錯了,叔叔,王爺!您能不能高擡貴手放我一馬?哪怕被流放也行,我只是想活下去。真的只是想活下去,求求你了……”
看著趙構狼狽不堪,淚流滿面的模樣,濱陽王沒有絲毫觸動,他只是輕嘆一口氣,心中已經決定了這人的下場。
若只是單純背叛自己,倒也罪不至死。可問題是趙篝這些年不僅販賣私鹽,而且還將無辜百姓抓到鹽場,強行逼迫其賣命,這些年致死之人不少。昏迷的時候他確實聽假王爺說過這個問題,每個月少的那些人都是身體不堪重負,累死的。
他若是做主原諒趙篝,那些無辜死去的百姓又怎麼說?他沒有資格替別人原諒趙篝,這對那些無辜之人並不公平。
見對方不說話,趙篝就已經明白濱陽王是一定要讓他死了,他心中十分不情願,但又能怎麼辦呢?等等,就算他一定要死,也不能就這麼平平淡淡的死。這輩子他不能做個好人,做個壞人,也得遺臭萬年!
將這些無關緊要之人暫且放在一邊,濱陽王請謝明塵把自己的身體調養好,然後用雷霆手段在短短兩日之內就將整個鹽城上下盡數拿捏在自己手裡。或許是因爲鹽城本就是他的地盤,又或者是因爲濱陽王的名聲太過響亮。再或者整個鹽城上下早就希望王爺能夠有所改變,因此他在重新掌握鹽城的過程中並沒有遇到太多困難。
在重新掌握鹽城的第一時間,濱陽王就命人前去鹽場,將那些無辜被關起來強行命令幹活的百姓放了出來。整個鹽城的百姓都轟動了,所有家中親人三年內被強行抓走的百姓都相互扶持著前去領人。
有些人足夠幸運,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等來了自己雖然骨瘦如柴,但依舊活著的親人。可也有些人,哪怕從天亮等到天黑,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也沒能再看到從那空蕩蕩的鹽場裡走出來一個人。
痛哭聲,哀嚎聲,驚喜的相逢聲,哭爹喊娘,呼朋引伴的聲音連綿不絕,讓人百感交集。
九闕和一衆小夥伴站在不遠處,聽著這人間之聲,個個心緒複雜。有時候,上位者一個小小的決策就能影響無數普通平民百姓的命運,時代的塵埃落在一個普通家庭身上,那就是一座座重達千斤的大山。
那位姓方的麪攤老闆無疑是極幸運的一個,因爲她等到了自己三年未歸的丈夫。九闕淳于霜幾個在旁邊看著,那是個極高大的男人,雖然歷經三年的折磨,身上已經沒什麼肉,但仍能看出來骨架高大。而且精神頭還算不錯,是少數大踏步從鹽場走出來的人之一。在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女之後,那男人大笑出聲一把將生命中最寶貴的愛人攬在懷裡,如果不是實在沒力氣,估計還要把她們兩個舉起來炫耀幾圈兒。
遠遠的,小姑娘在父母的懷抱裡也看見不遠處站著的幾位熟悉的哥哥姐姐,露出一個燦爛的笑臉。看到她那毫無陰霾的笑臉,九闕幾人也緩緩鬆了口氣。世上之事千千萬,他們不可能做的盡善盡美,唯一能做的就是從這些事中汲取經驗,每一次都做的比上一次更好。
不僅鹽場裡被關著的百姓放了出來,而且在濱陽王的主持之下,鹽價迅速降低,不僅普通百姓都能買得起鹽,周圍郡縣,但凡來賣鹽的,價格都恢復了以往。只是短短幾日功夫,整個鹽城煥然一新,那種小心翼翼,不敢行差大錯的氛圍已然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勃勃生機。像這種佔據天時地利位置的地方,又有一項可以帶來大收益的資源,只要管事兒的官員不太崩潰,百姓總能過得去。 濱陽王也發出感慨。
“之前那個取代我的人明明讓他們吃了這麼多苦。可我只是恢復了他們本該享有的待遇,大家就不再恨我,可見百姓是多麼單純的人。我也是從苦日子過來的,小時候草根樹皮都吃過。他們爲什麼就是不明白,百姓但凡有一日能過得下去也不會萌生反意,他們很容易得到滿足。可若是貪得無厭,一味逼迫,泥人尚有三分火氣,更何況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真該感到慶幸,事情沒有到最不可挽回那一步。否則悔之晚矣。”
像濱陽王這種如今身處高位之人竟也能大大方方說出官逼民反之類的話,當真是不容易。不過也正是因爲有他這樣的人存在,百姓們纔會生活的越來越好吧。
至於他所說的那個‘他們’,裡邊兒定然有趙篝的存在,畢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少說也共同相處了十幾年。雖說已經定了他的死罪,可人的內心何其複雜,總會有些遺憾。
九闕憋了許久才緩緩說出安慰之語。
“王爺不必感到傷懷,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緣法,哪怕你看著他長大,人心隔肚皮,也不一定能猜出對方心裡在想什麼,這並不是你的錯。”
濱陽王沉默片刻,灑然一笑。
“多謝。”
雖然他教導出來的孩子不成器,可大景如今已經有新一代的少年成長起來。而且他們個個出色,是這個剛成立不久的皇朝的幸事,有這些人在,他也不必過於擔心了。尤其是這個孩子,以往聽說她的名聲不太好,說什麼嬌氣,吃不得苦,還不孝順父親,如今看來,這些都是妄談。
果然是百聞不如一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