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 徐家的心照不宣

“宋禮那個老匹夫!!!”徐景鴛咬牙切齒,開口就罵,“你猜他做了什麼?!繼勒令稼娘回去應天府之後,他居然託人給陛下帶了話,要陛下那邊派內侍過來,召咱們過去草原上給陛下請安!”

“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麼?”徐景昌不急不慢的說道,“陛下已經決心遷都,運河也是必開的,這眼接骨上,咱們給他添亂,他念著爹爹的功勞不忍處置咱們,除了將咱們喊到身邊親自盯著,還能怎麼辦?”

徐景鴛冷笑著道:“不忍?誰知道是不忍還是……”

“閉嘴!”徐景昌一皺眉,喝止了她之後,揮手讓左右都退下了,才道,“這種話也是可以隨便說的?你還真不當他是皇帝了?”

“本來就是他對不起咱們!”徐景鴛眼淚頓時落了下來,哽咽道,“要不是因爲他,爹爹怎麼會沒的?如果爹爹還在,咱們府裡怎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同樣是皇后的兄弟,魏國公府就因爲是皇后的同胞兄弟之後,哪怕當年老魏國公建議過處置了太子、漢王、趙王,又在陛下進入應天府之後仍舊以建文忠臣自居,也不過貶了那麼幾年,後來皇后沒了,陛下還不是把爵位還給了他們?!”

“可是咱們呢?就因爲爹爹跟皇后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不是一個外祖母所出,爹爹那麼兢兢業業的給陛下說話!更是爲了偏袒陛下死於建文之手……陛下做了什麼?也不過是給了個定國公而已!”

其實當初永樂帝追封徐增壽爲武陽侯,諡忠湣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是很大的恩典了。

畢竟徐增壽雖然確實給永樂帝說過話,也確實因此死在了建文帝手裡,可是永樂帝登基的過程裡,爲他死的人多了去了,還真沒誰待遇能越過徐增壽。

後來永樂帝加封定國公時,是徐皇后都反對過,覺得太隆重的。

皇后這麼做,有些人以爲是她跟徐增壽的年歲差距比較大,又不是一個生母,可能有偏向自己同胞兄弟魏國公一脈的考慮。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這更是擔心徐家一門兩國公,會過於顯赫,到時候過猶不及,反而成了徐家的催命符……雖然當時魏國公一脈因爲徐輝祖堅定不移保建文的緣故,已經被奪爵,可徐輝祖到底是中山王徐達的嗣子一脈,還跟徐皇后關係密切,永樂帝要看皇后面子,也不好對他太過趕盡殺絕。

後來皇后去的那年,徐輝祖也沒了,永樂帝可不就是吩咐冊徐輝祖之子爲魏國公,給徐達繼承宗祧麼?

這些道理,這些年來,不管是定國太夫人沐氏,還是其他一些人,都說給徐景昌兄妹聽過。

但是對於年少的兄妹來說,同樣都是皇后的孃家人,魏國公府輕而易舉就能有的,憑什麼自己父親要拿命換?!

如果徐增壽是個不合格的父親也還罷了,但他偏偏不是。

雖然罹難時年僅二十八的忠湣公,當時也有了好幾房姬妾,且有著庶出的子女了,可是卻從未因此疏忽了對嫡出子女的寵溺與縱容。

父子之間的感情既深厚,喪父的打擊可想而知。

直接殺死徐增壽的是建文帝,可是建文帝已經不知所蹤多年,就是永樂帝也百般尋找無果。

至於說建文帝的子孫,不用他們兄妹要求,永樂帝也不會放過。

對於一直被寵溺著長大的徐家兄妹來說,這些仍舊遠遠不能夠平息他們的委屈與憤怒。

那麼剩下來的,就只能記到永樂帝頭上。

要不是爲了給永樂帝幫忙,徐增壽怎麼可能死?!

快十年了,每次因爲思念父親抱頭痛哭的時候,兄妹倆都會這麼想。

哪怕永樂帝一直都對定國公府寵愛有加,但對於徐景昌跟徐景鴛來說,這些都不稀罕。

寧可家中仍舊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國戚,父親徐增壽卻還活的好好的。

“而且什麼定國公,說的好聽!”徐景鴛越想越覺得委屈,哽咽著繼續,“又沒有正經差使,論權勢地位,跟那些正經的權貴都不能比!”

就提到沈竊藍,“要不是因爲哥哥你空有爵位而無權勢,那沈竊藍算個什麼東西,也敢不給咱們面子?!”

“魏國公府如今也沒什麼像樣的差事。”徐景昌行事很有些荒唐放蕩,脾氣也不怎麼好,不過到底是貴胄圈子裡混大的,基本的覺悟還是有的,此刻搖頭道,“雖然咱們跟魏國公府一向有些磕磕絆絆的,然而到底一筆寫不出兩個‘徐’字,你也不想想咱們爹爹跟祖父還有伯父他們是何等的赫赫戰功!已經是一門兩國公了,如果後人還跟前人一樣驚才絕豔,他們朱家人還睡得著麼?”

尤其徐皇后已經不在了。

雖然這位皇后姑姑在的時候也沒有時時刻刻處處偏袒孃家,可到底是徐家女,且在永樂帝跟前很有分量。

她在世一日,不管徐家跟皇家之間有什麼樣的恩怨,都還有斡旋的餘地。

沒了這個緩衝之後,徐家如今行事豈能不謹慎嗎?

也不僅僅是徐皇后,“咱們爹爹沒了,叔伯們也凋敝的差不多。哪怕是當初口口聲聲要爲建文拿下陛下的大伯,那到底是跟陛下有過從少年時候一塊兒走過來的情誼的。他們都去了之後,如今幾個房裡當家的都是小輩,你說還有多少情分能讓皇家念及?”

“所以你以爲陛下爲什麼格外縱容咱們?無非是知道咱們折騰來折騰去,不過是這麼點兒把戲,威脅不到他們老朱家什麼!”

徐景昌說著說著就冷笑起來,“也正因爲陛下這樣的想法,咱們鬧起來也沒什麼好忌諱的。反正頂多就是被禁足被敲打,安分守己些日子,可不是就出來了?左右咱們這輩子都不指望大權在握,靠著爵位過日子而已!不趁年少的時候鬧一鬧,難道等老了之後回想這一生的渾渾噩噩,再懊悔莫及麼?”

他就是想著鬧騰一陣發泄下,然而徐景鴛目光閃閃爍爍,忽然道:“太子跟漢王的事情,咱們真不插手?”

“如今陛下正在親征,國事委於太子之手。”與此同時,已經回到小院裡的郗浮薇還有沈竊藍,亦在討論這個問題,“開河之事,說是陛下之命,可是陛下費心戰事,哪怕親自指定了主持的大臣,太子殿下還能不看著點嗎?”

“這事情如果出了問題,太子殿下少不得也要受到詰難吧?”

郗浮薇看著沈竊藍,“到那時候,說不得就有人會提議,還是讓漢王殿下爲陛下、爲太子殿下分擔一二的好!”

沈竊藍聞言,露出似笑非笑之色,說道:“漢王殿下主持開河?實際上,最早開河之事提出來的時候,太子的幕僚裡,就有人提議,將這差使設法交給漢王或者趙王。”

既然是太子幕僚的建議,那麼肯定不是什麼好意了。

郗浮薇若有所思:“漢王或者趙王不擅長這樣的事情嗎?”

“不是擅長不擅長的問題。”沈竊藍道,“反正不擅長也不是不能找懂行的人。而是這兩位長年混跡行伍,行事難免不拘小節。本來國朝定鼎未久,至今戰事未平,國庫自然空虛。如果讓他們插手這事兒,運河即使開出來,百姓的罵名只怕也要跟當年隋帝開河時差不多了!”

郗浮薇一皺眉,心說徐皇后嫌棄次子三子的性情,看來還是真有其事?

當年隋帝開鑿運河時,因爲監督殘酷,一度搞到民不聊生,百姓很是怨聲載道。

沈竊藍用這位比漢王跟趙王,足見這兩位皇子的酷烈。

她沉吟了下,問:“那後來爲什麼沒成呢?”

按說漢王既然有意儲君之位,應該很願意在這種事情上露臉。

趙王是幫著這個次兄的,如果太子也願意推波助瀾的話……漢王接手此事的機率應該很大?

“因爲太子殿下說,漢王跟趙王固然對他這兄長十分的不服,可是兄弟之間的一些齟齬,不是牽累百姓、違逆陛下的理由,所以非但拒絕了這提議,還將那幕僚打發走了。”沈竊藍轉頭看了眼窗外的雨簾,淡淡說道,“要不然這差使也不會讓太子殿下幫忙看著點。”

他們回來的路上這雨就忽然下了起來,以至於如今距離傍晚還有點時間,外頭卻跟天已經黑了一樣,淅淅瀝瀝的,惹人心煩。

燈火下郗浮薇臉頰的弧線很是柔和,只是神情略顯冰冷,她挑了挑眉,心說看來太子的這番表態,是讓永樂帝知道了?

而且不是光明正大的知道,估計走的也是錦衣衛的路子。

既然永樂帝知道後將開河之事交給太子從旁協助,那麼按說一時半會的不會改立儲君纔是?

“儲君之事,自有朝中頭疼。”正思索之際,沈竊藍說道,“咱們要考慮的,歸根到底還是開河。”

“不僅僅是開河,也是運河重開之後的井然有序,可以立刻派上用場,不至於耽擱了陛下的事情!”

“……”郗浮薇沉默了會兒,才說,“然而鄒府倒向定國公府,定國公親口說,他是反對遷都的,這事兒,大人打算怎麼辦呢?”

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到你什麼都忘記了……第八十一章 歐陽淵水:氣到爆炸!第五十七章 太子妃孃家的張第六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顧公公:這個事情很清楚嘛第一百零一章 自討苦吃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血封喉第七十六章 出氣筒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七十八章 難道我郗家是……第二十章 宋稼娘第五十七章 太子妃孃家的張第一百十八章 敬酒第三十一章 他良心不痛嗎?第五十二章 糾纏不清第一百五十二章 那些真相第一百十章 不可思議的峰迴路轉第十四章 還沒開課就碰見的麻煩第一百十八章 敬酒第三十三章 落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五十章 夜談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的宋家夫人第七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八章 滿門慘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四十二章 草草收場第一百零八章 姚氏登門第六十六章 中官第十七章 孤墳第四十章 無奈的聞羨雲第二十五章 息事寧人的後果第三十章 壞消息第四十章 無奈的聞羨雲第一百三十章 建文餘孽第十章 錦衣衛第六十八章 青蓮酒樓第八十九章 仗勢欺人第二十二章第七十章 左支右絀第四章 未婚夫妻第一百三十二章 嚼舌第一百五十二章 那些真相第六十九章 爭吵與對質第一百二十九章 探監第四十六章 鄒府的選擇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嚼舌第九十九章 通房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是不是想拒絕我?第一百三十八章 就不!第三十二章 另有其人第八章 滿門慘案第七十八章 難道我郗家是……第五十六章 口無遮攔的國公第七十六章 出氣筒第七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一百零九章 推薦第八十章 報恩還是報仇?!第六十四章 芳年華月第三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五章 息事寧人的後果第一百四十八章 面聖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塞的老僕第六十章 脫身第十三章 先進鄒府的女先生第一百三十四章 鄒知寒開口第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面試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五十章 夜談第一百五十一章 悔婚第一百零七章 婚事第七十四章 探口風第五十二章 糾纏不清第一百十六章 狐裘第四十九章 坑爹的典範第一百二十八章 賢內助第九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六章 口無遮攔的國公第二十七章 鄒府的爲難第一百一十四章 於克敵的分析第一百三十八章 就不!第八十八章 定國公遇刺第五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一十四章 於克敵的分析第十章 錦衣衛第十九章 昏厥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若是想同牀共枕的話……第八十二章 趕出鄒府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三十二章 另有其人第七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九十九章 通房第八十四章 暫時留下第二十一章 老夫人的召見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太孫第七十三章 徐家的心照不宣第六十九章 爭吵與對質
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到你什麼都忘記了……第八十一章 歐陽淵水:氣到爆炸!第五十七章 太子妃孃家的張第六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顧公公:這個事情很清楚嘛第一百零一章 自討苦吃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血封喉第七十六章 出氣筒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七十八章 難道我郗家是……第二十章 宋稼娘第五十七章 太子妃孃家的張第一百十八章 敬酒第三十一章 他良心不痛嗎?第五十二章 糾纏不清第一百五十二章 那些真相第一百十章 不可思議的峰迴路轉第十四章 還沒開課就碰見的麻煩第一百十八章 敬酒第三十三章 落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五十章 夜談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的宋家夫人第七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八章 滿門慘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四十二章 草草收場第一百零八章 姚氏登門第六十六章 中官第十七章 孤墳第四十章 無奈的聞羨雲第二十五章 息事寧人的後果第三十章 壞消息第四十章 無奈的聞羨雲第一百三十章 建文餘孽第十章 錦衣衛第六十八章 青蓮酒樓第八十九章 仗勢欺人第二十二章第七十章 左支右絀第四章 未婚夫妻第一百三十二章 嚼舌第一百五十二章 那些真相第六十九章 爭吵與對質第一百二十九章 探監第四十六章 鄒府的選擇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嚼舌第九十九章 通房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是不是想拒絕我?第一百三十八章 就不!第三十二章 另有其人第八章 滿門慘案第七十八章 難道我郗家是……第五十六章 口無遮攔的國公第七十六章 出氣筒第七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一百零九章 推薦第八十章 報恩還是報仇?!第六十四章 芳年華月第三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五章 息事寧人的後果第一百四十八章 面聖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塞的老僕第六十章 脫身第十三章 先進鄒府的女先生第一百三十四章 鄒知寒開口第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面試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五十章 夜談第一百五十一章 悔婚第一百零七章 婚事第七十四章 探口風第五十二章 糾纏不清第一百十六章 狐裘第四十九章 坑爹的典範第一百二十八章 賢內助第九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六章 口無遮攔的國公第二十七章 鄒府的爲難第一百一十四章 於克敵的分析第一百三十八章 就不!第八十八章 定國公遇刺第五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一十四章 於克敵的分析第十章 錦衣衛第十九章 昏厥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若是想同牀共枕的話……第八十二章 趕出鄒府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三十二章 另有其人第七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九十九章 通房第八十四章 暫時留下第二十一章 老夫人的召見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太孫第七十三章 徐家的心照不宣第六十九章 爭吵與對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集贤县| 高邮市| 旌德县| 阿合奇县| 习水县| 花莲市| 鹤峰县| 班玛县| 盘山县| 沙河市| 绥化市| 巴东县| 政和县| 佛山市| 沙湾县| 辽源市| 莲花县| 华容县| 蓬溪县| 丹寨县| 上思县| 剑河县| 大姚县| 道孚县| 湖北省| 宿松县| 邢台县| 庆城县| 远安县| 都兰县| 潍坊市| 图木舒克市| 城固县| 乌兰浩特市| 达孜县| 宿州市| 昭苏县| 聊城市| 延安市| 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