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上下都不是心事,文玉湘姐弟要走的時候,也沒什麼心思留人。等到吃飯的時候,大兒媳把碗端到牀邊,看到老太太枕邊放了一錠銀子,不敢置信的拿起來左看右看,又放在嘴裡咬了咬,纔敢相信是貨真價實的銀子,激動的道:“娘,這錢是哪來的兒?”
“啊?什麼錢?”老太太哭的眼睛紅腫,看不太清楚,嘟囔道:“啊,那個啊,是湘兒剛纔留下的,說是讓我想吃啥買點啥……”
王家大兒媳怔了怔,這可是整整五兩銀子啊,那幾個孩子怎麼有這麼多錢?!不過轉念一想就釋然了,人家有個將軍叔叔,看在死去爹孃的份上,文天佑怎麼也得照顧這幾個可憐的侄子侄女一把,給點銀子也是人之常情。
不說王家上下因爲這一大筆意外之財而欣喜萬分,文玉湘姐弟心情不太好的回了家,吃完午飯下午又去周家拜年,在那裡給秦氏說了半天貼心話,情緒這才慢慢好轉過來。
雖然生活照舊,吃喝也比大多數人家強,可是姐弟四個依舊心裡空牢牢的,看不到那個細瘦的身影,聽不到那溫柔的聲音,六嬸不在,總覺得家裡哪兒都不對。
文天佑的歸來在這一片引起很大轟動,有人歡喜有人擔憂,歡喜的當然是沾親帶故的,擔憂的則是那些同文家或者蘇家有過節的,譬如說里正還有魯家。
里正李正東做過什麼他心裡當然有數,本來聽說蘇冬青和離時鬆口氣,後來聽說文天佑又再次求親,嚇的夠嗆,過這個年幾乎躲在家裡,生怕露頭會被清算。因爲蘇冬夢的事情,魯家既懊惱又後怕,早知道蘇家能攀上這樣的親戚,怎麼著當初也不該鬧的這麼僵,結果兒子不但成了鰥夫還被周圍人恥笑,萬一蘇冬青記仇報復,他們這些平頭百姓可承受不起。
不用擔心被有心人找茬,也不用忙東忙西掙錢,蘇冬青的這個正月過的實在是太舒坦了,吃了睡睡足了吃,身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長了好多肉。鄭氏每每看到女兒圓潤起來的臉蛋,心裡都高興不已,現在看上去比之前更好看了, 再長幾斤就更好了。
梁州這邊正月十五之前很少人出遠門,文天佑這麼多年纔回來一趟,文家人都以爲他這次能在家裡多呆一陣子,所以初四聽說文天佑明天出發去京城,紛紛開口挽留。
“兒啊,你就不能再在家多呆幾天?回來這些日子,娘還沒好好跟你說說話,你這一走得好久,回來還得操辦親事,這麼忙碌,娘看著實在是心疼……”張氏紅著眼眶說道,可能是分開太久了,她總覺得兒子同自己不親近,說話客氣的跟外人一樣,她心裡實在不太舒坦。
解釋過好幾次了,還一直在說這事,文天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文天立勸道:“娘,君無戲言,皇命不可違,六弟不能遵旨完婚,必須得給皇上一個交待,再拖下去可是對聖上的不敬。再說了,劉大人在咱們延誤了好幾日,也該回去覆命了,六弟同劉大人一同上京,也好有個照應不是。”
把劉喜一擡出來,文家上下果然都不再絮叨了,文天佑準備輕裝出發,也沒有什麼好收拾的,頂多一遍又一遍的叮囑他路上小心。
初四下午,蘇冬青託大寶把一個包袱送到文家老屋,文玉宏立刻就拿到後院給六叔,文天佑在出發前收到了一大包乾糧和一雙手套。乾糧是蘇冬青自制的肉乾和油炒麪,只要有水就能吃頓熱乎的,手套是蘇冬青這兩天沒事時縫的,本來想給鄭氏的,可是頭一次做沒有經驗,弄大了,本著不能浪費的原則,就給文天佑送過來了。
雖然沒有機會親自道別,可是嚐了文天立和陸景都讚不絕口的肉乾,文天佑心裡的遺憾減少了幾分。
初五一早,文天佑和劉喜啓程回京,來文家送行的人堵個滿滿當當。騎馬行至上元村村口時,文天佑不由得轉過頭去,他眼力極好,一眼就看到村口大樹邊站著個俏麗纖細的身影,心臟突的亂了一陣。
蘇冬青估摸著他出發的時辰,想著出來看看,遙遙見著一隊馬車,便揮了揮手示意。雖然這次依舊是目送著這人離開,可跟之前幾次不同,這回有明確的歸期,她心裡是懷著期盼的。
文天佑竭力忍著快馬狂奔過去,往那個方向深深的看了一眼,像是要把那個身影印到心裡,然後雙腿猛的一夾馬腹,一騎絕塵,很快消失在大道上。
他跟師傅修行多年,自以爲將這紅塵中的一切都看淡,可師傅卻一直不給他剃度,說他塵緣未了。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師傅說的沒有錯,他遇到了那個令他牽腸掛肚的人,並且打從心底珍惜和感激這段緣分。
過了初五到正月十五之間依舊算這個年還沒過完,不過這個時間出了吃吃喝喝就得開始操心正事了。往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開始去地裡看莊稼如何,該不該再施點肥,可去年冬天凍死了一片苗,現在則是發愁補種的事情了。
最令人擔憂的情況還是發生了,地裡的苗剛長出來就凍死了,而現在田裡還沒解凍,想要重新翻種都不能了。蘇冬青後來買的山地在一處山坳裡,因爲背風又靠近樹林,倒是幸運的活下來不少,不過挖開一看,裡面的薯球卻小的可憐,總歸還是受到了天氣的影響。
即便再心疼,也得狠心把凍死的苗拔了,要不爛在地裡影響下一茬莊稼。縣城的糧價沒有任何緩和的跡象,本來大家就緊張糧食,這樣一來每個人心裡又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個年還沒過完,許多人就開始發愁今年的生計。
李氏早早的催春娘去問,啥時候染布,早一天開工就多掙一天的錢,現在地裡沒了收成,全家都指望著工錢貼補呢,李氏當然心急。
春娘嘴上答應的好,可卻不去問,這纔剛過完年,哪有這麼著急上工的。再說了,蘇冬青回了孃家,染布的傢伙什都在打穀村,現在還沒成親,再回文家老屋那像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