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裡到縣城走路要一個時辰左右, 早上沒吃飯,蘭兒餓的走不動,文玉宏和文玉湘就輪流揹著她。蘇冬青倒是有心幫把手,可是她走路還氣喘吁吁,不敢太逞強(qiáng)。
蘭兒這丫頭從來沒去過縣城,只聽人說那裡熱鬧的很,賣什麼吃的都有。雖然餓的肚子一直咕咕叫,可一臉的好奇的東張西望,看上去精神挺足的。
她們起的就夠早的了,可是還有比她們還早的,路上碰到不少人挎著籃子或者揹著口袋,把家裡攢的雞蛋或者閒暇時候繡的繡活送到縣城賣。雖然得不了多少錢,可也能貼補(bǔ)一下家用,農(nóng)家人沒有什麼特殊的本事,可不得精打細(xì)算的過日子。
一般去縣城都是辦正經(jīng)事,很少拖家?guī)Э诘模蕴K冬青這一行人格外醒目。蘇冬青倒是無所謂,蘭兒面皮薄,被人多看幾眼就將頭埋在她二哥的背上,然後顛著顛著就睡著了。
雖然擁有原主的記憶,可到了縣城,蘇冬青還是覺得一切都挺新奇的。
青石板鋪就的路很寬敞,兩旁擺著各式各樣的攤子,叫買叫賣的聲音不絕於耳。這個時辰正是吃早飯的時候,到處都是賣包子、饅頭、花捲、粥的小攤位,香味交織在一起,讓人忍不住想要流口水。
蘇冬青原本就打算來縣城吃早飯,可到了賣饅頭的地方,四個小孩都搖著頭說不餓,先去藥鋪。
蘇冬青知道他們不是不餓,是捨不得花錢。雖然兜裡只有二十五文錢,她也不忍心讓幾個孩子生生忍著,到底花了四文錢買了六個粗麪饅頭,除了文玉宏得了兩個,剩下的一人一個。
這裡賣的饅頭自然比家裡自己蒸的好吃,又大又軟和,香噴噴的還冒著熱氣。看著蘇冬青咬了一口,四個孩子纔開始吃,一口在嘴裡嚼了不知道多少下才捨得嚥下,小心翼翼珍惜的樣子看的蘇冬青有些心酸。
吃完,五個人轉(zhuǎn)了好大一圈才找到一家開門的藥鋪。小夥計(jì)剛把門板挪開就看到外面站著五個人,到了嘴邊的呵欠又咽了回去,還以爲(wèi)她們這麼早是抓藥救人,其餘的門板都沒撤就把幾個人讓了進(jìn)來。
蘇冬青把油紙包拿出來,問他們這收不收硝石,小夥計(jì)這才知道她們是來賣藥的,撓撓頭,道:“這個得掌櫃的看過才能定奪,現(xiàn)在還早,你們得再等一會兒。”
蘇冬青點(diǎn)點(diǎn)頭,這個時候沒人來藥鋪,她們在裡面等也不礙事,小夥計(jì)知會一聲就去幹活了。文玉湘姐妹四個拘謹(jǐn)?shù)淖谀茄e,聞著濃郁的藥香緊張的有點(diǎn)暈,她們剛纔都花了四文錢,如果藥賣不出去這趟可虧了。
她們運(yùn)氣挺好,並沒有等多久,掌櫃的就來了,是個矮矮胖胖的中年人,笑的像個彌勒佛一樣。掌櫃的說話也客氣,並沒有因爲(wèi)她的穿的破就輕視,驗(yàn)過那硝石之後點(diǎn)點(diǎn)頭,道:“純是挺純的,就是少了點(diǎn), 一共三兩六錢,給你一百二十文怎麼樣?”
文玉湘四姐弟霍然瞪大眼睛,這東西真的能賣錢,這麼丁點(diǎn)就值一百多文,十斤豬肉,二十多斤糙米……天啊,要是把家裡那些“石頭”全燒了,那得賣多少錢啊。
平均下來一兩三十多文,價格能接受,蘇冬青點(diǎn)點(diǎn)頭,把錢收起來,問道:“像這樣的硝石家裡還有一些,不知道掌櫃的你還需要多少?”
柳山縣因爲(wèi)有個碼頭,是附近幾個縣城裡最大也是最繁榮的,往來客商雲(yún)集,藥鋪雖然有好幾家,可每天病人都不少。尤其是挨近大河邊,水汽重,許多人容易得病,治療溼氣的方子都需要這味藥,掌櫃的不擔(dān)心藥材積壓。
聽蘇冬青話裡的意思她那有不少硝石,沉思了片刻開口道:“三十斤。”趕巧鋪?zhàn)友e硝石沒多少了,從她這裡買下來還能省下些銀子。
心裡有了點(diǎn)數(shù),蘇冬青拿出花二十文錢買一小盒藥膏,給蘭兒抹手心的傷口上。小丫頭手不疼,心疼的夠嗆,那一把銅錢都夠買一籃子雞蛋的了,就換了三個指甲蓋那麼大的一個小盒子,還是爲(wèi)了她!
看著撅著嘴巴的小妹,文玉軒眉頭一鬆,小六嬸並不是嘴上說說的,是真疼蘭兒,不但記得她受傷,還捨得花錢。爺爺奶奶和伯伯伯孃都是看著他們長大的,又是血親,爹孃沒了就視他們爲(wèi)累贅。這次分家迫不及待的甩開他們,反而才認(rèn)識沒幾天的六嬸對他們這麼上心,果然落難時才能看出人心。
出藥鋪的時候,文玉湘高興的都不知道該邁哪條腿了,三兩多就能賣一百多文,三十斤那可是幾十個一百多文,光想想她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巨大的驚喜讓她腳下像是踩了棉花一般,軟綿綿,走都走不穩(wěn)當(dāng)。
文玉宏也覺得高興,雖然這是六嬸的錢,可弟弟妹妹現(xiàn)在是六房的,他倆能跟著六嬸過上好日子,他和大姐也放心了。
一百文在四個孩子眼中算是一筆大錢,可是卻連個鍋都買不了……蘇冬青也不著急,帶著他們姐妹四個沿著街遊逛起來。
新鮮的水果十文錢左右一斤,飴糖一文錢一塊,油是二十文到四十文一斤不等,鹽四十文一斤……相對比農(nóng)家一年三兩到五兩的收入,這個物價並不算便宜。
到了布莊,裡面還挺熱鬧,蘇冬青邁步進(jìn)去,夥計(jì)看了一眼她們五個人的穿戴,扭頭繼續(xù)向他身邊的婦人介紹鋪?zhàn)友e新來的布料。蘇冬青並沒有在意,反正她這次來也不是買布的,只是瞧瞧布的價格。
布莊裡青布藍(lán)布居多,布料不同,麻布一匹大約四五百文,棉布一匹八百文左右,顏色深的布每批比淺色布多一百文左右的樣子,顏色重意味著多次浸染,貴是正常的。
櫃檯上像是緋紅、杏黃、橘紅、紫色這些布比同樣布料的藍(lán)布和青布價格可高出不少,這些屬於中間色,需要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原色染料調(diào)配染制,價格高也有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