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1章 唐宋元明(一)

大宋鹹淳元年初冬的時候。遼東戰場上的局勢已經安穩了下來。陳德興的大軍此時駐紮在了瀋陽城。說是城,其實就是一座用木頭柵欄和夯土牆圍起來的城寨。城內城外的居民加在一塊兒有一萬戶,稱瀋陽路萬戶。是蒙古在遼東唯一一個屯田的萬戶路。

不過這個萬戶路在陳德興大軍開來的時候,卻沒有絲毫抵抗的勇氣,是開城投降的。不僅是因爲瀋陽無險可守,還因爲陳德興在之前的作戰中已經俘獲了瀋陽路萬戶洪福源。有洪福源、洪俊奇兩父子親自出面在城外勸降,還有誰會抵抗?

入城之後,陳德興便和寶音、楊婆兒一起住進了洪福源原先的官署。這是一座頗爲氣派的院落,大宋的建築風格,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安樂窩。

一幅陳德興親手繪製的遼東地圖就展開在他面前的書桌上。明都府、瀋陽府、遼陽府、蓋州、海州、復州、莊州等三府四州已經赫然其上。如果再加上已經被陳德興合併稱爲海東府的江華島、珍島、巨濟道、濟州島、釜山等高麗地盤,還有被陳德興命名爲臺灣府的臺澎地區。陳德興現在已然擁有了五府四州之土。儼然草創一國了!

不過地盤雖然老大了,可是這些地盤上的人口卻少的有些可憐。就是陳德興從大宋帶來的近二十萬人,從燕雲略來的近五萬人,瀋陽路的七萬人,海東府的高麗人有近十萬,還有便是數量多達十五萬到二十萬的各種韃子了。

“……漢人、高麗人、女真人、色目人,加在一塊兒有約60萬。估計可分12萬到13萬戶。如果軍中有士爵的戰士人人都成家立業,戶數還有增加3萬左右。”

正在給陳德興介紹戶口人口的是北地招討司下屬的政務司判官黃智深。這些日子,他和任道士任宜江二人都留在江華島和濟州島上。主持政務和軍工生產。這兩日剛剛奉命到遼東,沒有在明都停留,而是直接到了瀋陽。在來瀋陽的路上。兩人還草草調查了一下遼東陳德興管區內的戶口情況,得出了一個約數字。

12萬多的戶口。60餘萬人口,卻佔了諾大的地盤,還要維持一支人數很快要超過8萬的龐大軍隊!這兩位管家老爺肩膀上的擔子有多重,就可想而知了。而現在,搭建五府四州行政體系的任務,又部分的落在他們二人肩膀上了。

“有士爵的軍將當然要成家立業的,只有這樣才能安穩下來。”

陳德興手指輕輕敲打著鋪著地圖的書桌,淡淡道:“這些人跟隨我從中原一路走來。功勞苦勞都不小了,如今我也算開了國,自然要幫他們成家立業了。”

他稍稍一頓,彷彿在思索著什麼,然後又道:“儘可能幫他們娶漢女,不行的話,高麗的門閥女子和旗人女子都可以的。”

陳德興封的“士爵”大小也是個貴族,貴族的正妻當然應該有點身份了。至少應該是一等漢或是旗人、高麗貴人的女子——其實也沒有多貴,不過就是要個名分而已。這樣可以顯得陳德興封的貴族上檔次。

“高麗平民和遼東這裡的農奴女子呢?”

“只能做妾。”陳德興冷冷道。這貴族就得有貴族的樣子,娶個農奴當老婆怎麼能行?這樣就不顯高人一等了。也就談不上什麼榮譽感、成就感了。

“成了家後,自然就是立業。”陳德興問,“地盤可夠了?”

“夠了。夠了。”黃智深掰著手指頭道,“現在咱們已經有了五府四州之地,刨去尚算蠻荒的臺灣府不論。剩下的四府四州也足夠大了,五萬個士爵田莊,再加兩萬左右的旗人田莊怎麼安排不了?”

分配田莊的工作是一步步推進的,先解決基本的份額。漢士是300畝,旗人是150畝,然後再論加賞。大約5萬名漢士按照300畝計算,便是1500萬畝土地。旗人估計會擴充到2萬,需要300萬畝土地。另外還需要給一部分“被追隨”革命的漢地民戶分地。估計得分出去200萬畝。這樣就是2000萬畝了。

地當然有的是。陳德興現在的主要地盤大約就是後世的遼寧省。那可是農業大省,在後世的21世紀。各種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合計有四百多萬公頃,差不多是5000萬畝。便是在之前女真、契丹統治遼東的時代,遼東也是苗生滿阡陌的農業區。哪怕是在蒙古人將農業區變成草場的如今,遼東半島之上仍然到處都能看到被廢棄的農莊、田地和灌溉的溝渠。可以說,遼東半島的農業基礎是很好的。

可是,可以用於農業的勞動力卻是太少了。2000萬畝地可以分下去,但是要找到種這些地的人,說實話,真是很不容易的。

“臣下計算過了,2000萬畝地就算是輪作,一半種草,一半種莊稼,至少也需要5萬個壯勞力常年打理。農忙的時候,需要的勞力還得翻幾倍。”

黃智深本人沒有種過地,不過政務司裡面卻專門請了從海河沿岸掠來的老農當顧問。黃智深現在說的,就是那些老農們的意見。此時因爲蒙古人大屠殺的後遺癥還沒有消失,北方漢地的人口密度也很低,因此馬耕和輪作比較普遍。富裕一些農戶,都養了騾馬耕地。而這種馬耕加輪作的種地方法雖然比較節省勞力,但是一個壯勞力加上幾個婦孺照看400畝莊稼和操場,再養十幾頭牲畜也算是極限了。而在實際運作中,5萬個壯勞力肯定是不夠的。

黃智深頓了一下,思索著又道:“若是要算的寬裕一些,一家士爵至少需要一戶四五口人的農奴或漢人農戶。一家旗人至少需要一個能幹活的旗奴,要不然就只能讓他們的家裡人種地了。政務司的計劃是這樣的:五萬士爵田莊要配兩萬五千戶漢人農戶,每戶農戶額外分田三十畝,同時攤派租種二百畝到三百畝的分封田莊。同時,還需要配上兩萬五千戶遼東當地的農奴。讓遼東的農奴和漢人移民、漢人士爵、旗人雜居。如此方便控制,也容易教化……

另外,明都府城、江華島、濟州島和釜山等地還有四個商埠,還有各種手工作坊。也是需要大量商民的,估計四大商埠至少會吸納兩萬戶人口約有十萬。”

很顯然,陳德興即將建立的是一個“落後”的農奴制國家!構成這個國家的最基本階級是士爵貴族、旗人武士(在等級上和漢人平民相當,但是可得到更多的軍功地)、平民(主要是漢人,也有自由進入或原本就生活在陳德興領地內的高麗人、色目人和倭人)、韃子或高麗農奴(包括旗奴))、奴隸(目前主要是色目、蒙古戰俘)。

真可謂等級森嚴,但是上升通道還是存在的。平民可以從軍,農奴和奴隸可以贖身,旗奴可以隨主人蔘戰立功。另外,平民中的商人和工匠也可以通過捐款或是發明創造獲得士爵。

需要一提的是,在陳德興的“農奴制國家”中,農奴、旗奴和奴隸這兩個等級是沒有人身自由的。他們可以擁有一些個人財產(不能擁有房產或土地),生命也不能被隨便剝奪。不過卻是可以被主人買賣轉贈的“財產”。

士爵、旗人和平民三個等級,理論上都是自由人。擁有官方開具的身份證明文書,可以在陳德興所領之地中自由遷徙定居。只是在離開陳德興的領地時需要官府開具的路引文書。而這些“自由人”除了從軍或種地之外,還可以從事工商,擔任天道教道人,也可以通過考試或舉薦當然公務人員。

而士爵則是真正的貴族,擁有選舉權,可以出任較高的官職或軍職。而士爵的繼承則奉行嫡長繼承的原則,爵位和田莊都只能由一個兒子繼承,其餘的兒子則會成爲自由人。

當然,擁有更高爵位的貴族也可以選擇把爵位“拆細”給不同的兒子,原則上一個士爵至少要擁有300畝“分封田莊”(在市場上買來的土地不能算),一名男爵至少擁有600畝田莊,一名子爵至少擁有1200畝田莊,伯爵則是2400畝,侯爵是4800畝,公爵則是9600畝,王爵是19200畝……總之,爵位和土地掛鉤,最少是300畝,怎麼個分法就是各家自己的事情了。

另外,旗人武士也可以得到150畝的田莊。不過這150畝地不是“分封田莊”而是“軍祿田莊”。顧名思義就是用這150畝田代替軍餉,所以這150畝田是不必納稅的,旗人武士也沒有軍餉。除了加入時領到的武器裝備之外,所有的作戰裝備和馬匹都需要自備,不過在軍中的飲食和馬料是不用花錢的。而當旗人因爲立功受賞獲得的田土合計超過300畝後,就可以申請(必須提出申請)入漢籍受封漢士。而他們未曾加入八旗的子孫,也都同時轉爲漢人身份,以後不能再加入八旗了。不過他們本人可以繼續在八旗系統中擔任官職。

第600章 誰的墨西哥?第191章 比吃苦,比堅韌第783章 有錢和變壞第538章 包容之因,屠殺之果第414章 團練第46章 異域兵書 、第684章 海都監國第350章 韃子的貴族叫旗人第444章 兩頭下注 ,第131章 殺韃子,上天庭第679章 漢八旗和蒙古士爵第181章 交個底第25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九第57章 哥是西門慶?第867章 石油之王第113章 弱智和弱者共天下第284章 海權之戰第635章 在新大陸號上第875章 索倫全和朱重八第137章 洗腦進行中第473章 變數起?第135章 民族的春風第318章 大婚,殺局 三第85章 勇士鬥天雷第737章 作威作福第191章 比吃苦,比堅韌第587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 三 滿100票第258章 大火,魔教,兵變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齊第894章 老佛爺第279章 衣帶詔第384章 唐宋元明 四 第一章奉上第34章 衆怒 ,第182章 王堅第167章 殺汗 四 ,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70章 潛伏 ,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386章 科學神教 一 滿第536章 救泉州,殺白番!第139章 還要有特務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623章 劍和劍鞘第464章 三國殺 四 掘墓人第488章 重騎是怎樣練成的第814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475章 現在是非元即明瞭第286章 海賊知道怕了第135章 民族的春風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763章 很快就能享受教化了第656章 分田分地很慢第129章 好一隻香餌第347章 炮斃第574章 劉陽遇險第779章 向大明稱臣?第285章 迎頭撞擊第783章 有錢和變壞第13章 換命 ,第62章 妖女,我喜歡你第825章 一場軍事革命第822章 都是私心作祟第830章 誰先得手第117章 奸雄和公主第639章 假票子第25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九第267章 講道理 下第70章 潛伏 ,第534章 當馬木魯克遇到八旗第834章 父與子第876章 亡元三策第329章 我是明王 ,第227章 郝經來訪第427章 過太平洋 二 ,第46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749章 睜開眼睛看世界 ,第564章 誰是郭汝瑰第542章 印第安書生第427章 過太平洋 二 ,第222章 郝經的道理 ,第384章 唐宋元明 四 第一章奉上第289章 蒙古也有水師了第523章 天道和天方第518章 錢都打了水漂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392章 日本,不能放過! 奉上第665章 沽名釣譽最要緊第623章 劍和劍鞘第833章 就是要硬碰硬第452章 忽必烈的推恩令第852章 坐穩農奴的時代第592章 梟雄和刺 奉上第338章 堵上門兒打臉 五第659章 秀才當兵?第195章 公主,俘虜第298章 復周制第311章 百枚天雷第106章 霹靂水軍 ,
第600章 誰的墨西哥?第191章 比吃苦,比堅韌第783章 有錢和變壞第538章 包容之因,屠殺之果第414章 團練第46章 異域兵書 、第684章 海都監國第350章 韃子的貴族叫旗人第444章 兩頭下注 ,第131章 殺韃子,上天庭第679章 漢八旗和蒙古士爵第181章 交個底第25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九第57章 哥是西門慶?第867章 石油之王第113章 弱智和弱者共天下第284章 海權之戰第635章 在新大陸號上第875章 索倫全和朱重八第137章 洗腦進行中第473章 變數起?第135章 民族的春風第318章 大婚,殺局 三第85章 勇士鬥天雷第737章 作威作福第191章 比吃苦,比堅韌第587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 三 滿100票第258章 大火,魔教,兵變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齊第894章 老佛爺第279章 衣帶詔第384章 唐宋元明 四 第一章奉上第34章 衆怒 ,第182章 王堅第167章 殺汗 四 ,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70章 潛伏 ,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386章 科學神教 一 滿第536章 救泉州,殺白番!第139章 還要有特務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623章 劍和劍鞘第464章 三國殺 四 掘墓人第488章 重騎是怎樣練成的第814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475章 現在是非元即明瞭第286章 海賊知道怕了第135章 民族的春風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763章 很快就能享受教化了第656章 分田分地很慢第129章 好一隻香餌第347章 炮斃第574章 劉陽遇險第779章 向大明稱臣?第285章 迎頭撞擊第783章 有錢和變壞第13章 換命 ,第62章 妖女,我喜歡你第825章 一場軍事革命第822章 都是私心作祟第830章 誰先得手第117章 奸雄和公主第639章 假票子第25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九第267章 講道理 下第70章 潛伏 ,第534章 當馬木魯克遇到八旗第834章 父與子第876章 亡元三策第329章 我是明王 ,第227章 郝經來訪第427章 過太平洋 二 ,第46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749章 睜開眼睛看世界 ,第564章 誰是郭汝瑰第542章 印第安書生第427章 過太平洋 二 ,第222章 郝經的道理 ,第384章 唐宋元明 四 第一章奉上第289章 蒙古也有水師了第523章 天道和天方第518章 錢都打了水漂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392章 日本,不能放過! 奉上第665章 沽名釣譽最要緊第623章 劍和劍鞘第833章 就是要硬碰硬第452章 忽必烈的推恩令第852章 坐穩農奴的時代第592章 梟雄和刺 奉上第338章 堵上門兒打臉 五第659章 秀才當兵?第195章 公主,俘虜第298章 復周制第311章 百枚天雷第106章 霹靂水軍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德州市| 林西县| 广东省| 宣恩县| 文登市| 峡江县| 城市| 北辰区| 建水县| 武汉市| 商城县| 浦江县| 西贡区| 成武县| 浮梁县| 临城县| 隆回县| 通渭县| 德惠市| 广水市| 辽中县| 镇安县| 龙井市| 沙河市| 宿松县| 昭平县| 建水县| 独山县| 台东县| 南开区| 永泰县| 和林格尔县| 楚雄市| 云南省| 炉霍县| 桂林市| 临澧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宽甸|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