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君臣談話

“這裡有本摺子,你拿去看看吧!”李隆基拿起一份擱擺在旁邊的黃皮奏摺,對安祿山說著。當然,這安祿山的傳聞他也聽得多了。不過李隆基認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有膽識者不計手段。安祿山雖然在手段上比其他人要毒辣一些,但成果卻不錯。雖然這次在與契丹的戰鬥中失利,但未嘗不是對他的一種鍛鍊,如果以後他能吸取教訓,那將會是挑起大唐的邊關的一員猛將。

高力士把摺子從李隆基手上接過去,拿到安祿山面前,雙手遞了給他。安祿山拿著那本摺子,馬上就打開了看。雖說已經事先知道了摺子內的內容,但看到那犀利的言詞,無一不是說自己的壞話,讓他十分生氣。對那張守珪也更加厭惡起來。他心中暗想著,自己遲早有一天,會讓這老小子知道自己的厲害。

不過,他看完摺子後,裝模作樣的合上摺子,像是十分難過、自責的深吸了一口氣,哀嘆說的道:“皇上,末將知罪,請皇上處罰。”

看著安祿山那腥腥作態的樣子,耿青峰心裡嘲笑著,對他那些舉動十分不屑。剛纔安祿山那一閃而逝的狠毒,可是沒有逃過他的眼睛。當然,耿青峰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的坐在一邊看著。

“嗯,起來吧!”李隆基也沒說要怎麼處罰於他,便把安祿山叫了起來。不過,這並不表示李隆基準備就這樣放過他了。邊關將士幾萬人的性命,就因爲安祿山的好高騖遠,獨斷專行而葬送了。

“謝皇上。”這安祿山倒懂得順桿上行。聽到李隆基叫他起來,他馬上就從地上跳了上來。那魁梧的身材,此時看起來十分靈活,一點也不顯臃腫。

“對了,這位是忠義公耿青峰耿愛卿,相信你已經聽過他的大名了。此次吐蕃使臣來唐一事,大多都是靠他解決的。”也不知道這李隆基是何意,本來說了他只是在旁邊看看的,想不到此時居然在安祿山面前把他點了出來。

“啊?這位就是忠義公大人?”安祿山誇張的叫著,看著耿青峰的年紀,顯然對他的能力十分懷疑。不過這當皇帝的都說了,他也不好意思質疑什麼。但是,他心中對於耿青峰能爬到這個位置,認定是靠他阿諛奉承、拍馬屁得來的。

忠義公大人?這稱呼咋聽咋彆扭。不過,耿青峰現在只得堆起一臉的笑容,對安祿山“親切”的笑著。“早就聽說過平盧大將軍的威名,一直找不機會結識。想不到今日臨時起意來上朝,才得以如願。”耿青峰現在對於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那一套,練得可謂如火純青。此時,這些虛僞的話說得他自己都全身直冒雞皮疙瘩,但他臉上的表情,卻讓人看起來覺得他說得十分誠懇。

“呵呵,忠義公過獎了。祿山不過一介武夫,哪有什麼威名。”安祿山聲大如牛的大笑起來,對這高帽子可謂接得十分開心。特別是耿青峰那“大將軍”三個字,可以說正拍得恰到好處。“忠義公大人才是年輕有爲,堪稱我朝之表率。”

“將軍說笑了,青峰不過一商人爾,哪當得起表率一說。”耿青峰逼真的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讓人看了覺得他十分靦腆。這哪像一個一國公爵,純粹一沒長大的毛孩子。

……

現在,連一旁的李隆基也挑眉的對耿青峰看了過來。當然,這李隆基看他並不是說其他的,主要是剛纔耿青峰纔在他面前說並不認識安祿山,連他的名字也是經由高力士,在來這裡的途中才得知的。而此時,他居然睜眼說瞎話,說什麼早就聽說過安祿山的威名啥的。如果不是知道耿青峰這人,還真要給他騙了過去。而安祿山這人,雖是個胡人,但其狡猾的心思一點也不落於人後。兩人吹捧起來,還真讓人噁心得想吐。

“好了,你們也別互相戴高帽了。先來談談正事吧。”看著兩人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樣子,李隆基不得不出聲制止起來。再讓他們吹捧下去,估計天都黑了。

聽到李隆基這話,耿青峰與安祿山二人才停止了那有如討價還價般的舉動。兩人之間仿若多年的朋友一般,十分有默契的對視一眼後,才異口同聲的說道:“我等聽侯皇上吩咐。”說完後,兩人再次對看了一眼,臉上都帶著一絲笑意。

“是這樣的,前些吐蕃使者來唐後,雖被我大唐的軍事實力給駭住,但他們的亡唐之心不死。據探子報告說,自上次演兵嚇住了他們之後,他們曾暗中拜訪了許多朝廷官員。特別是耿愛卿,他們更是想以金錢收買。好在,耿愛卿表面雖與他們周旋,卻暗中把事情稟報了上來。除了打聽我朝的軍事機密以外,還想從其他途徑得到耿愛卿所制的那些利器。”李隆基說著,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他們還妄想迎娶我大唐公主,也不看看自己是啥模樣。像耿愛卿所說的,他們自己都顧不過來,哪有本事照顧好我國的公主。我想,在這次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除了耿愛卿那些炸藥要加緊時間弄出來以外,安將軍也要加強士兵的操練。我估計,那些吐蕃使臣回去後,吐蕃人肯定會趁咱們準備不齊時,打算給咱們一個措手不及。”

“如此說來,咱們要趁現在他們還沒有把消息帶回去的時候,先把糧草、軍事分佈、士兵軍器等都準備妥善才行。”安祿山撫了撫他臉上那大把的粗黑毛髮,略想了一下便開口說道。

“是呀!如今時間緊迫,一時之間,朕還想不出有誰可挑起這大梁的。”想想也對,這李隆基好不容易把武重規手裡的兵權拿了回去,現在肯定是不想拿出來了。雖說情況特殊,但這朝中除了武重規,把這麼大的部隊交給別人,李隆基還真有些不放心。而且,這大梁可不是誰都能挑的。這種事情除了要找一個可靠又善於帶兵的人外,還要懂得兵法佈置,有領導性的人才行。

聽到這裡,不用再說下去,耿青峰也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了。無非是現在爲了防止吐蕃的狼子野心,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但是這些準備工作都挺好做的,只不過帶頭的這個人卻沒有好的人選。呵,這有啥好選的,如果不是這李隆基疑心病這麼重,直接把事情交給老爺就好了。想想老爺子征戰沙場幾十年,要說這人選,除了他還真沒其他人能勝任。光是老爺子那名字叫出來,也夠讓那些吐蕃蠻子嚇得屁滾尿流了。

“兩位愛卿,你們可有什麼好的提議嗎?”雖說有耿青峰的利器助陣,但李隆基想著將要面對的事情,就感到一陣頭疼。當然,這並不是他怕了那些吐蕃人。只不過,他是怕準備的時間不夠,會造成他大唐子民無謂的傷亡。

“皇上,咱們可以先從隴右道附近州縣先調一批糧食到軍中,再由戶部籌集後,再分批運至。這樣,不止減少了負擔,也可以在時間上,得到一些緩勁。當然,從隴右道①直接出擊的話,雖說要比從其他地方進攻難上一點。但是,如果打好了,那咱們也可以長驅直入。”耿青峰在李隆基一說完,便立刻答了起來。當然,這軍隊的糧食消耗是十分巨大的,如果運送不及時,很有可能會造成士兵餓肚子的景象。但耿青峰相信在這些方面,李隆基肯定有自己的思量。從附近州縣借調糧食,不過是給他們有個緩和的時間,好做好充足準備罷了。

“不錯。”安祿山此時也站了出來,對李隆基說道:“皇上,末將同意忠義公大人的話。”安祿山雖然野心很大,但對自己的兄弟、手下什麼的,卻十分愛護。耿青峰的提議雖不是從他駐軍的那塊地走,但從這點上,不難看出耿青峰是一個十分有主見的人。他的反應很快,也十分聰明。而且,看李隆基讓他在自己面前坐立的行爲,不難想像這忠義公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如果與他交好的話,怕是對自己只有好處,而沒壞處。但安祿山對於耿青峰做的那炸藥什麼的,卻十分感興趣。雖說京城的事情早有人悄悄的向他稟報報了,但眼見爲實,恥聽爲虛,沒有親自己見到,他總是覺得別人有些誇大其實。

當然,安祿山這樣想,也不排除他對耿青峰的輕視。他在進京後,也聽了不少關於耿青峰的傳聞。無非是說這忠義公不過一介只知逐利的商人而已。只不過憑著一時運氣救了皇子,才得以在皇上阿諛奉承,得到賞識。

說這些話的人,無非是一些對耿青峰那一帆風順感到嫉妒,或是怕耿青峰幫李璥坐大,而心胸狹窄的人。他們說這些時,不會自省自己爲官有哪些不足,卻總是把自己的不得寵歸究在別人身上。

“嗯,耿愛卿這相法不失一個好主意。可是你匠工坊的那些東西,準備多少了?”

看著這李隆基想也不想的問出口,耿青峰感到有些頭痛。準備多少?這問題他還真不清楚。平日裡他只交代那些匠人們把材料分開準備好就行了。至於配製,裝載進容器,這些他都是自己來弄的。“皇上,具體的數量青峰沒有細看過。但我估計,如果用得好的話,炸掉他幾萬人,應該不成問題。”耿青峰在心中粗略估計了一下,還是實話實說起來。

本來以爲李隆基聽了後會生氣,可是李隆基只是平靜的看了他一下,便說道:“嗯,那這件事你加緊辦吧。最好能有些多作的儲備。即使有什麼突發情況,也不至於沒有用的。”

“是,青峰一定加緊督促。”

①大唐盛時疆域圖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鹹海,南到越南順化一帶,北包貝加爾湖,總面積達1251萬平唐朝疆域圖:包括蒙古方公里。唐朝周圍守邊的少數民族很多,爲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

唐代開創了中國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貞觀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爲10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十道。貞觀十四年(640年),全國共設360州(府),下轄1557縣。開元年間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設州、府,州、府下再設縣,開元末年,全國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第一百三五章 恩義侯第一百八十九章 回門第一百三八章 有其主必有其僕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惑第三章 做出沐浴液第四十二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三四章 聖旨到第二百章 御書房外武惠妃第一百七十六章 媒婆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隆基召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炸藥問世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哥好?第二百一十四章 宣傳第七章 別院秘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如何對付吐蕃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到李府第三百二十七章第八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御書房鬧賊第一百三一章 心思第五十三章 逼婚?第二百一十九章 壽王府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到李府第三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遇打劫(三)第二百二十章 飲宴第二百五十章 又來一個第二百六十二章 耿世培進京第二百八十章 吐蕃使臣來訪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七子山土匪第二百九十三章第十章 賣身契第九章 討要丫環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二六章 回來了(一)第二百零三章 耿青峰的算盤第一百十二章 討要荒地第二百零一章 御書房述冤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三)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殿出風頭第一百十五章 準備材料(求花花和貴賓)第六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吐蕃使者來訪第一百十章 去衙門第八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六章 巡視第二百六十八章 七子山土匪第二百二十七章 吐蕃來信第三百零九章第七十三章第二十二章 李府做客(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如何對付吐蕃(二)第二百四十章 製藥第一百二十章 激昂的看法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百零七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成親第二百五十章 又來一個第二百四十一章 炸藥問世第二百一十章 遭排斥(二)第一百十四章 回去吧第一百三一章 心思第一百四八章 壽王妃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討要禮物第一百章 李昱琪的擔擾第三章 做出沐浴液第五十章 男人的情義第一百四八章 壽王妃第一百七十章 船上(二)第一百三一章 心思第七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請嬤嬤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消息第一百三二章 偷聽第二章 遇到李太白(求票,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祖孫二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遇打劫(一)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開青樓?第一百三一章 心思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十七章 水晶玻璃(二)第二百九十章 配方問題第十一章 小小測試1(求鮮花,貴賓)第三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四九章 進宮第二百六十一章 兄弟深談第七十六章 訂做衣裳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七章
第一百三五章 恩義侯第一百八十九章 回門第一百三八章 有其主必有其僕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惑第三章 做出沐浴液第四十二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三四章 聖旨到第二百章 御書房外武惠妃第一百七十六章 媒婆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隆基召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炸藥問世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哥好?第二百一十四章 宣傳第七章 別院秘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如何對付吐蕃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到李府第三百二十七章第八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御書房鬧賊第一百三一章 心思第五十三章 逼婚?第二百一十九章 壽王府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到李府第三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遇打劫(三)第二百二十章 飲宴第二百五十章 又來一個第二百六十二章 耿世培進京第二百八十章 吐蕃使臣來訪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七子山土匪第二百九十三章第十章 賣身契第九章 討要丫環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二六章 回來了(一)第二百零三章 耿青峰的算盤第一百十二章 討要荒地第二百零一章 御書房述冤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三)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殿出風頭第一百十五章 準備材料(求花花和貴賓)第六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吐蕃使者來訪第一百十章 去衙門第八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六章 巡視第二百六十八章 七子山土匪第二百二十七章 吐蕃來信第三百零九章第七十三章第二十二章 李府做客(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如何對付吐蕃(二)第二百四十章 製藥第一百二十章 激昂的看法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百零七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成親第二百五十章 又來一個第二百四十一章 炸藥問世第二百一十章 遭排斥(二)第一百十四章 回去吧第一百三一章 心思第一百四八章 壽王妃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討要禮物第一百章 李昱琪的擔擾第三章 做出沐浴液第五十章 男人的情義第一百四八章 壽王妃第一百七十章 船上(二)第一百三一章 心思第七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請嬤嬤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消息第一百三二章 偷聽第二章 遇到李太白(求票,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祖孫二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遇打劫(一)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開青樓?第一百三一章 心思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十七章 水晶玻璃(二)第二百九十章 配方問題第十一章 小小測試1(求鮮花,貴賓)第三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四九章 進宮第二百六十一章 兄弟深談第七十六章 訂做衣裳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七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柏乡县| 宝鸡市| 故城县| 汉中市| 安图县| 隆昌县| 天台县| 泸西县| 黔西| 嘉善县| 衡阳县| 遵化市| 东辽县| 米林县| 绥芬河市| 柘城县| 平江县| 溆浦县| 闻喜县| 通榆县| 河东区| 新绛县| 沐川县| 闸北区| 麻江县| 綦江县| 康马县| 涪陵区| 句容市| 陕西省| 通山县| 永兴县| 泾源县| 湘乡市| 孟村| 中牟县| 阜城县| 柳江县| 偃师市|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