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

九原是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設立的三十六郡之一,而九原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趙國。

當時的趙國經過胡服騎射的改革,國力大增,趙國大軍橫掃晉北,開疆拓土,將國土一直推到陰山下,將匈奴人趕到陰山以北的地區,並設立了雲中郡。

爲了防備匈奴人反攻雲中郡,趙國沿著陰山支脈也就是後世的烏拉山修築了長城,並在各個溝通山北通道的山口設置了屯軍和防禦用的城障,並在其中最大的山口,也就是後世的哈德門溝的南部修建了一座城郭,便是九原城,在城中屯駐重兵,作爲當時趙國西北部的軍事重鎮,有效的保護了雲中郡西北地區的平安。

秦始皇一統六國,推行郡縣制之後,因爲九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便被設爲當初的三十六郡之一。

這裡嚴格來說,算是幷州,後來在大漢與匈奴之間的角逐中,隨著南匈奴內附,這九原郡的意義也就遠不如前了,如今雖然還稱作九原郡,但基本已經是胡含雜居,如今隨著定襄郡被攻佔,九原郡的意義又重新變得重要起來,如今大漢朝聽將定襄、九原加上河套地區設爲一州曰云州,如今雲州刺史已經在路上,準備接手這雲州的治理,但眼下來說,劉毅被升任爲西北大都督,總督雲、涼二州之事,這次前來九原,爲呂布立廟的同時,也有勘察地形,準備將這雲州做進一步規劃。

九原城南臨黃河,北依長城,控南扼北,戰略位置極爲重要,而在劉毅眼中,這樣的地理位置,的確適合建一座城,將原本的九原城拆了重建。

看著眼前的城池,再配合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劉毅心中突然有了衝動,這樣的位置,太適合作爲一個核心城市來打造,只可惜眼下無論人口還是大漢治理的重心,這九原都有些偏遠,並不適合建造大城,最重要的是,就算他想,朝廷也不可能撥重金給他在這裡建城。

“可惜了!”劉毅從馬車上跳下來,看著眼前的城池,嘆了口氣道。

“夫君爲何可惜?”呂玲綺從馬車中下來,看著眼前陌生的城池,卻生出一股難言的感覺,這裡就是他父親出生的地方?

“這裡適合建城啊。”劉毅沒有立刻進城,而是帶著衆人沿著城郭巡視。

以此前的建築技術來說,這座城池是先後經過趙、秦、漢三代改建的,已經算是不錯,不過對於劉毅來說,這座城還是太簡陋了些。

呂玲綺一開始不明所以,這不是已經建了嗎?但很快反應過來,有些無語的看向劉毅:“夫君,朝廷撥下的財物,只夠立廟。”

“我知道。”劉毅點點頭,朝廷給了他多少錢,他心中有數,這些錢想要建一座廟可以,但要建一座城的話那就是癡人說夢了。

想了想看向呂玲綺笑道:“夫人,關於立廟之事,我有一個想法。”

呂玲綺看向劉毅道:“夫君做主便是。”

“我想把廟建在城外,一來可供四方人前來祭拜,另外也可以將規模做大一些,在河邊建廟,在廟宇周圍在設一些民居,畢竟這廟也需僱人打理。”劉毅笑道。

劉明摸著光滑的下巴接口道:“既然有人,附近可以開設一些旅店、驛館,如此一來,倒也可以作爲廟宇的下級產業,所得收益可以作爲僱工的薪酬,而且也可以以此爲中心,逐漸將人口吸引到這邊來,再過幾年,或許就可以拆毀舊城建新城了,父親可是要說這個?”

劉毅:“……”

所以說,有時候兒女太聰明瞭,當爹的會缺乏威嚴,孩子他娘覺得威嚴受到挑釁可以直接動手來確保自己的威嚴,但當爹的不行啊。

“嗯,確實如此,這舊城畢竟破舊,而且這些年胡含雜居,很多東西對於胡人來說也不是秘密,新城可以重新規劃,只是如今朝廷缺錢,我可以先依託廟宇,將基礎打牢,等他日國家富裕了,人口也多了,便可以在這裡建立重鎮。”劉毅微笑著點頭道。

“朝廷不會怪罪?”呂玲綺看向劉毅道。

“於國無害反而有益,爲何要怪罪?”劉毅搖了搖頭,瞪了女兒一眼。

“這些事情,夫君做主便是。”呂玲綺點了點頭道。

九原令已經得到消息,前來將劉毅一行人迎入城中,九原如今於大漢來說算是一座廢城,之前是屬於匈奴人的地盤,原有的職能全部被廢,如今重新派縣令前來治理,可說是百廢待興,如今正在招募官吏、縣衛,整個一個空架子,劉毅這次過來,他也想借著這裡是劉毅丈人故鄉的由頭,請劉毅對這裡關照一下,少府還沒設立,這許多需要修繕和重建的工作,暫時都沒辦法展開。

所以,對於劉毅一行人的到來,作爲九原縣令,他可是異常的熱情,九原貧瘠,府庫也沒有太多東西,所以招待的酒飯比較簡陋,但以九原的條件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了。

劉毅對此倒是並未苛求,他來九原是做事的,不是來吃飯的。

“想要讓人認同,最快的辦法,就是一起配合做一件事。”劉毅看著九原縣令,微笑道:“正好這一次我來建廟,需要不少人手,可以的話,周圍再擴建一些建築,原料這一路我們都帶著,現在只缺人手,縣令去招人,大概兩百人便夠,工期大概一月,不要過分的追求胡漢之別,我帶來了足夠的糧食,但我不發糧,你將那些胡人招來,我們發工錢,然後讓他們自己去買糧,買他們想要的,讓他們習慣用錢幣代替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這要歸化,首先先得讓他們跟我們有著相同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放牧只是他們的工作,卻並非生活方式,就如同木工和農民,他們做的事情並不一樣,但不會因爲這個,就說誰是異族,我天朝大國,該有兼容天下之氣魄。”

這種地方,最大的問題就是民族之間的矛盾,如何逐漸將民族矛盾縮小成民事糾紛,首先縣令作爲一縣之尊,得能夠一碗水端平,然後再逐漸引導,讓他們自己去融合,只提供方向,但不插手融合的事情,這是最好的狀態。

當然,現實中不可能真的這麼順利,民族間的敵視心裡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想要消除,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這也是劉毅想要建城的原因。

只可惜,條件不允許,就只能依靠縣令的能力了,他是希望這位縣令有著過人的手段和氣魄的。

“大方向對了,這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總有方法解決的。”劉毅突然將劉誠叫過來道:“我兒在西方趙雲將軍麾下當了一年的兵,從新兵到如今靠功勳晉升爲軍侯,對於民族融合之事頗有心得,如今這九原縣暫無縣尉,可否讓我兒暫代,也算幫縣令分憂?”

“這……”縣令有些猶豫,這縣尉可不是他說了算。

“只是暫代職權,並不需要官印,我等在這裡也不長局,廟宇建好之後便會走,只是在縣尉到來之前,讓他幫幫縣令。”劉毅笑道。

“如此,也好,久聞公子早慧,能得公子相助,在下求之不得。”縣令點點頭,畢竟劉毅都這麼說了,當朝司空的面子,他一個縣令,在朝中也沒有根基,否則也不可能被派到這裡來,若能跟司空搭上線,將來也算有個門路可靠。

“誠兒。”劉毅看向劉誠道:“子龍兄既然給你放假,但實踐不可耽誤,這段時間,你就跟在縣令身邊,好好學習,其他的事情,爲父一概不管。”

“喏!”劉誠點點頭,隨後又轉向縣令躬身一禮道:“勞煩縣令。”

“公子不必多禮。”縣令連忙回禮,同時心裡也對劉誠有了初步的認識,別的不說,但身上那濃濃的軍人風氣卻是做不得假的,只是第一印象,給人的感覺穩重、靠譜。

“今日時辰已經不早,我還要在周圍看看地形,選址,明日你二人開始募集僱工,告訴他們,給錢,同時帶來的糧食、絲綢、布匹會有人出售,但拒絕以物易物,只收錢。”劉毅看向兩人笑道:“至於剩下的事情,你二人自行解決,三日後開工,人手必須給我準備齊了。”

“喏!”劉誠肅容一禮。

縣令古怪的看了劉誠一眼,父子之間,有必要這麼認真麼?當下也跟著默默一禮後,帶著劉誠離開,去熟悉九原事物。

“回鄉祭祖,夫君何必如此苛刻?”呂玲綺有些無奈的看了劉毅一眼,好不容易跟兒子團聚,這纔沒多久,又被夫君派出去當勞力,雖說是鍛鍊,也不用這麼見縫插針吧?

“我兒日後不可能只當個將軍,既然已經選擇出仕,那有些事情越早接觸越好。”劉毅搖了搖頭,在教育兒女上面,他比較注重實踐,自己兒子爭氣,劉毅自然會盡力去打磨,這點上,沒商量。

第四百三十四章 要有儀式感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毅講學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五百章 中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將歸降第四十七章 天工坊第六百六十六章 孤舟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涼詭譎第四百零一章 成.都二三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受挫第二百四十五章 漢中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一戰而下第三章 不做鹹魚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五百三十一章 夫妻夜話第三百三十四章 響屁第三百四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七十二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一十二章 狼煙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意外的將領第九十八章 首戰得勝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戰第四百零七章 麻煩事兒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陵行第一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一十章 絕望第四十七章 天工坊第五百八十九章 戰神祠第二百零九章 夫妻夜話第八章 傑作第四百二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水風雲第二百一十章 完工第一百八十五章 崔州平的煩惱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嚴掛帥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破第七十四章 劉毅教學第一百五十二章 冷箭互換第五百七十章 收網第三百零七章 發難第六百六十四章 壯士暮年第五百零六章 困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書信第六百二十七章 對峙第五百零二章 強軍第八十一章 興亡皆苦第四百一十五章 在所難免第一百五十四章 賺城第四十五章 抵達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禮物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懷不軌第四十三章 籌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涼詭譎第二百零一章 怪詩第二百二十二章 兵馬未動,工匠先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戟不是如此用的第五十七章 悍匪滿地第八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六十八章 神出鬼沒的糜竺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道難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五百零九章 夜襲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懷不軌第五百五十七章 招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回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四百八十一章 人才輩出第六百三十二章 司馬兵敗第一百三十二章 春宵一刻第六十六章 被圍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敗的刺殺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三百七十章 驕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反攻的時候到了第二百零七章 新居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第四百七十五章 封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奪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瑣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開工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中大開發第三百五十六章 契機第三十八章 妄想第二十八章 相見第三百零二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多了個心眼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興戰姜維第四百七十五章 封賞第六十二章 心裡有點兒慌第三百七十章 驕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國時期的第四國
第四百三十四章 要有儀式感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毅講學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五百章 中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將歸降第四十七章 天工坊第六百六十六章 孤舟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涼詭譎第四百零一章 成.都二三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受挫第二百四十五章 漢中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一戰而下第三章 不做鹹魚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五百三十一章 夫妻夜話第三百三十四章 響屁第三百四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七十二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一十二章 狼煙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意外的將領第九十八章 首戰得勝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戰第四百零七章 麻煩事兒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陵行第一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一十章 絕望第四十七章 天工坊第五百八十九章 戰神祠第二百零九章 夫妻夜話第八章 傑作第四百二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水風雲第二百一十章 完工第一百八十五章 崔州平的煩惱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嚴掛帥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破第七十四章 劉毅教學第一百五十二章 冷箭互換第五百七十章 收網第三百零七章 發難第六百六十四章 壯士暮年第五百零六章 困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書信第六百二十七章 對峙第五百零二章 強軍第八十一章 興亡皆苦第四百一十五章 在所難免第一百五十四章 賺城第四十五章 抵達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禮物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懷不軌第四十三章 籌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涼詭譎第二百零一章 怪詩第二百二十二章 兵馬未動,工匠先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戟不是如此用的第五十七章 悍匪滿地第八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六十八章 神出鬼沒的糜竺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道難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五百零九章 夜襲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懷不軌第五百五十七章 招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回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四百八十一章 人才輩出第六百三十二章 司馬兵敗第一百三十二章 春宵一刻第六十六章 被圍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敗的刺殺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三百七十章 驕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反攻的時候到了第二百零七章 新居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第四百七十五章 封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奪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瑣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開工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中大開發第三百五十六章 契機第三十八章 妄想第二十八章 相見第三百零二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多了個心眼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興戰姜維第四百七十五章 封賞第六十二章 心裡有點兒慌第三百七十章 驕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國時期的第四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商河县| 广东省| 黄骅市| 连江县| 恩施市| 内江市| 都兰县| 三台县| 莆田市| 白玉县| 栾川县| 城市| 育儿| 建水县| 凤山市| 攀枝花市| 和静县| 肃南| 中阳县| 崇信县| 济阳县| 榆树市| 汤原县| 上虞市| 濉溪县| 年辖:市辖区| 平湖市| 荃湾区| 贺兰县| 文化| 普陀区| 库车县| 象山县| 义乌市| 淮北市| 姜堰市| 临夏市| 德江县| 兴安盟|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