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一章 怪詩

名叫範宇的名士大概沒想到劉毅的回答會這麼簡潔,皺眉道:“伯淵兄可否細說?”

劉毅看了諸葛亮一眼,諸葛亮在那裡默默地端詳著手中的酒觴,顯然沒有接茬的意思,這也是荊襄名士對劉毅的一個考教,畢竟在大多數(shù)名士看來,劉毅匠人出身,要資歷沒資歷,要功勞……也算有,但只是如此的話,還配不上劉毅如今享有的地位。

太守之位,如今劉備麾下也就五個,而那匠作中郎將看起來是有名無實,但實際上,墨城、漁鄉(xiāng)的收益都在劉毅手中,墨城還只是分成,漁鄉(xiāng)的利潤如今可都在劉毅手中把持著,那財富便是世家豪族也會眼紅,畢竟名士也是要吃飯的。

當然,巧取豪奪是不可能的,劉毅如今爲劉備所重,劉備沒這個心思,借他們一個膽子也不敢亂動劉毅,如今對劉毅最大的不滿,恐怕還是覺得劉毅德不配位。

這裡的德並非指劉毅個人的品德什麼的,而是名聲、出身還有資歷配不上他現(xiàn)在身兼一郡太守以及掌握財權(quán)的匠作中郎將之位。

“詳細些來說便是,對外結(jié)好江東孫氏,雙方之間儘量不起衝突,與曹軍也莫要輕啓戰(zhàn)端,對內(nèi)則勤修民政,接納流民,修整軍備,以待時變。”劉毅思索道。

這個時候的劉備在三大諸侯之中,依舊是最弱勢的一方,地利之便不如江東有長江天塹,論才雄勢大更遠不及曹孫兩家,這個時候自然是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苦修內(nèi)功,等待合適的時機西進巴蜀。

得了巴蜀之地,並能守住荊州,穩(wěn)住局勢,那諸葛亮的隆中對便能一步步實現(xiàn),國力也將遠遠超過江東孫氏,依託地利,至少能跟曹操分庭抗禮,但到那時,劉備將要防備的,就不止是曹操,還有孫權(quán)了。

範宇倒是不好再問,劉毅說的要說多好,那是騙人的,實際上自劉備佔據(jù)荊襄之地以後,對於天下三分的說法,已經(jīng)不算是什麼秘密,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討論時勢,都是圍繞著這三分之策而來的,只能算是中規(guī)中矩,在場隨便拖來一位名士,都不會比劉毅說的差,但卻無從反駁,劉毅說的這些,放在現(xiàn)在來說,等於是正確的廢話,這樣一個答案,範宇自然是不滿意的。

只是這年代士人講究名士風度,說話做事都講究點到即止,像龐統(tǒng)這樣刨根問底的,終究是少數(shù),之前劉毅的態(tài)度已經(jīng)表明了不想多說,如今再三詢問的話,難免讓人覺得自己有些咄咄逼人了。

猶豫再三之後,範宇還是決定保持風範,對著劉毅道了一聲佩服之後,默默地退開。

“伯淵先生,在下週贇,說起來,與伯淵兄還有些淵源。”一名年輕文士來到劉毅面前,先對諸葛亮一禮,而後方纔看著劉毅笑道。

“哦?”劉毅挑了挑眉,跟自己有淵源?我怎麼不知道。

“鄧氏周筠乃是沔南周氏,算起來,與在下也是血親。”周贇微笑著解釋道。

哦,鄧氏的堂兄啊。

劉毅聞言,倒是正視了不少,還了一禮,說起來,還沒見鄧艾那小子呢,這兩年不見,也不知道成什麼樣了,明日找機會去諸葛亮府上看看。

“在下曾聽聞伯淵先生精於詩賦,所做詩詞自成一派,曾在桂陽時做過一首詩,每每拜讀,頗有心潮澎湃之感!”周贇帶著幾分神往道。

周贇所說,便是當初劉毅在郴縣時贈給崔州平的那一首,崔州平可是名士,哪怕是客居荊襄之地,在荊襄也頗有人脈,這首詩隨著拜訪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在士人圈子裡流傳開了,對於劉毅所做的這首詩,在士人圈子裡卻是褒貶不一,有人覺得劉毅一個不過而立之年的人,做出這樣的詩詞來,多少有些無病呻吟之感,而且詩詞雖然豪邁,卻是任俠之風,非名士該有的風度。

但喜歡的人也有,而且還不在少數(shù),多數(shù)是少壯派,周贇算是這首詩的鐵桿支持者之一。

不過也只是喜歡這首詩而已,到目前爲止,很多人對於這首詩是否是劉毅所做都持有懷疑態(tài)度,畢竟劉毅跟崔州平的關(guān)係已經(jīng)不需要去考教,否則以崔州平的名聲才學,何至於跑到劉毅麾下做個郡丞?很多人都覺得這詩其實是崔州平所做,之所以拖劉毅之名,也不過是幫劉毅張目而已。

劉毅臉上帶著微笑,心中卻是有些警惕,這一上來先是拉關(guān)係,然後又是各種吹捧,放一般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身上,恐怕早就開始飄飄然了,但劉毅卻很清楚,捧得越高,往往摔的越慘,還是看看這周贇倒地想做什麼吧?

“先生不知,贇便生於這仲秋之月,自小最愛仲秋,只恨才學淺薄,雖總想爲這仲秋之月賦詩一首,以爲佳話,卻總是不成。”周贇搖頭嘆息道。

求詩?

劉毅看了看四周不少人都投來目光,有些好笑,文章寫得再好,與這亂世又有何用?

周贇有些期待的看著劉毅:“請恕贇厚顏,不知先生可否助我爲這仲秋之月賦詩一首,贇願千金求之!”

劉毅搖了搖頭,看著周贇道:“此間名士匯聚,才學之士不知凡幾?周兄既有此心,何不向列爲高士相求?以周兄之誠意,我想無人會拒絕的?”

或者說,你覺得在座的人都不如我厲害?

劉毅可不是任人揉捏的傻子,諸葛亮坑他也就算了,連名字都沒聽過的人一個個跳出來,真當他是好想與的?

“先生有所不知。”就在周贇有些不知該如何接話之時,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站起來,微笑道:“此間高士雖多,然子文兄生性灑脫,先生所做那首任俠之詩頗合他性格,之時這等風格,在座也只有先生能做。”

劉毅有些詫異的看著這名青年,年紀輕輕,卻頗有幾分老成持重之感,給他的感覺,跟諸葛亮很像。

“在下馬謖,馬幼常,見過先生。”青年見劉毅好奇的看來,微笑著自報家門道。

馬謖。

劉毅揉了揉眉心,笑著點了點頭,又是一個蜀漢發(fā)展之中的關(guān)鍵人物。

“看來今日,是非作不可了!”劉毅敲了敲桌面,想了想道:“只是毅所做詩詞,與樂府詩集頗有不合。”

“不妨事,早聞先生詩詞自成一派,今日正好一睹!”周贇見狀,連忙笑道。

劉毅聞言,也不再多說,別的詩詞還真不好說,這詠月的詩詞,他懷裡就有一首,不過劉毅沒打算用,拿出來,估計也鎮(zhèn)不住這些人。

有人上前,幫劉毅收拾了桌案,鋪下一張竹簡,又送了毛筆過來,馬謖微笑著上前道:“我來爲先生碾墨。”

“有勞了。”劉毅也不客氣,其實他覺得諸葛亮來給他碾墨是最好不過的,那才叫有格調(diào),不過也就想想而已,能有個馬謖過來給他碾墨,已經(jīng)不錯了。

跪坐在席子上,劉毅仔細思慮片刻後,將毛筆蘸了墨汁,開始揮毫。

他的字算不上太好,只能說工整,在這書法大家遍地的地方,他也沒想過要靠書法來博得滿堂彩,不過有著巧手天賦,寫出來的字也不會差。

馬謖在一旁看著,忍不住念出聲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唸到最後,馬謖不由皺起眉頭。

旁邊不少老一些的文士聞言也皺起眉頭來,這詩聽著倒是頗有意境,只是與時下文風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先生所做之詞,卻是頗有風格。”馬謖唸到此處,忍不住哦笑道。

“事先已經(jīng)說過,若是不喜,毅便不獻醜了。”劉毅其實心中也有些忐忑,這宋詞放到漢朝,也不知道能否得到認可?

“在下妄言,先生繼續(xù)。”馬謖微笑著搖了搖頭,低頭繼續(xù)唸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劉毅筆鋒一收,看著這上闕,腦子裡卻在仔細回想著原文。

“此詩似有未盡之感。”馬謖看了半晌,隨即看向劉毅道。

劉毅點點頭,再度蘸了墨汁。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詞……”一些經(jīng)學大家此刻也圍上來,皺眉看著劉毅的詩作,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評判,說不好吧,但給人的感覺卻頗有意境,尤其是下半闕,道盡了悲歡離合,就意境來說,乃是上佳之作,但若說好,與當下的文風卻是格格不入,真如旁人所說那般,自成一派。

“好詞!”一旁觀看的龐統(tǒng)卻是第一個拍掌笑道:“雖說不似樂府,但也從未有人規(guī)定過詩詞該是如何的。”

劉毅微笑著對龐統(tǒng)點了點頭,這種人有些任性,也可以說是真性情,他若說好,那便是真的內(nèi)心裡認同。

“看來,是亮多慮了。”諸葛亮見衆(zhòng)人圍著詩作品評,微笑道。

“那首詠月是你作的?”劉毅古怪的看向諸葛亮。

“隨筆之作,亮並不擅長此道。”諸葛亮也沒否認,微笑道。

“沒想到你說的竟是實言?”劉毅打量著諸葛亮笑道,諸葛亮也有不擅長的,還真是難得啊。

第六百六十四章 壯士暮年第六百三十七章 盤外招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奇想第四百四十二章 蠻族來襲第一百三十章 給老丈人立墳第二百五十一章 暴雨第一百九十四章 仿效第八十八章 樊城來敵第二百零六章 建城尾聲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府瑣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入漢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刺殺也有程序第五十章 劉毅論諸葛第十五章 離去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四十七章 天工坊第二百七十四章 悍匪張飛第三百三十章 奔波第三百八十七章 影響第三百二十章 關(guān)羽斬將第三百三十九章 法正解憂第五百五十二章 說匈奴第五百四十八章 沒錢就給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雪中少年郎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第八十二章 細作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三百七十八章 雞肋第一百一十六章 周賁之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見鄧艾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疆拓土第三百五十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第二十四章 人心不齊第二百六十五章 周通的苦惱第三百七十二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二十一章 江東之殤第四百章 要求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峨眉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zhàn)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書信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遺忘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二百四十六章 暗流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自量力第七十五章 個人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五百三十章 西涼之策第一百九十章 意外第四百零七章 麻煩事兒第六百零七章 捷報和噩耗第七十九章 墨城第五十一章 江風晚景第二百九十七章 準備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二百八十四章 生疑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勝第三百章 幫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鍋第五百六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六十章 合圍鄴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戰(zhàn)第十二章 崔州平作客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二百零七章 新居第九十七章 再見曹仁第一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四百二十九章 算計第二百章 宴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產(chǎn)女第二百八十章 生擒嚴顏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三章 錦囊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羣臣第二十九章 何爲大事第一百零三章 唯謹慎爾第四百四十七章 豪華陣容第三百零四章 樊城之戰(zhàn)第三百零五章 生擒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九章 墨城第一百五十章 戰(zhàn)長沙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私宴第六十三章 出發(fā)前第五百七十七章 站隊第一百二十一章 意外的將領(lǐng)第二百八十二章 受降第四百七十三章 債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回第十二章 崔州平作客第七十章 襄陽瑣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故鄉(xiāng)
第六百六十四章 壯士暮年第六百三十七章 盤外招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奇想第四百四十二章 蠻族來襲第一百三十章 給老丈人立墳第二百五十一章 暴雨第一百九十四章 仿效第八十八章 樊城來敵第二百零六章 建城尾聲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府瑣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入漢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刺殺也有程序第五十章 劉毅論諸葛第十五章 離去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四十七章 天工坊第二百七十四章 悍匪張飛第三百三十章 奔波第三百八十七章 影響第三百二十章 關(guān)羽斬將第三百三十九章 法正解憂第五百五十二章 說匈奴第五百四十八章 沒錢就給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雪中少年郎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第八十二章 細作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三百七十八章 雞肋第一百一十六章 周賁之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見鄧艾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疆拓土第三百五十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第二十四章 人心不齊第二百六十五章 周通的苦惱第三百七十二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二十一章 江東之殤第四百章 要求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峨眉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zhàn)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書信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遺忘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二百四十六章 暗流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自量力第七十五章 個人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五百三十章 西涼之策第一百九十章 意外第四百零七章 麻煩事兒第六百零七章 捷報和噩耗第七十九章 墨城第五十一章 江風晚景第二百九十七章 準備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二百八十四章 生疑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勝第三百章 幫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鍋第五百六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六十章 合圍鄴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戰(zhàn)第十二章 崔州平作客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二百零七章 新居第九十七章 再見曹仁第一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四百二十九章 算計第二百章 宴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產(chǎn)女第二百八十章 生擒嚴顏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三章 錦囊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羣臣第二十九章 何爲大事第一百零三章 唯謹慎爾第四百四十七章 豪華陣容第三百零四章 樊城之戰(zhàn)第三百零五章 生擒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九章 墨城第一百五十章 戰(zhàn)長沙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私宴第六十三章 出發(fā)前第五百七十七章 站隊第一百二十一章 意外的將領(lǐng)第二百八十二章 受降第四百七十三章 債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回第十二章 崔州平作客第七十章 襄陽瑣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故鄉(xiā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合肥市| 独山县| 孝义市| 鄂伦春自治旗| 平安县| 宜兰县| 庄河市| 清流县| 台湾省| 青川县| 尖扎县| 三门峡市| 红河县| 鄱阳县| 怀安县| 万州区| 策勒县| 灵寿县| 邹平县| 松阳县| 山阳县| 东阿县| 饶平县| 江陵县| 桃源县| 确山县| 梅州市| 长沙县| 宜黄县| 盈江县| 永和县| 南丰县| 吐鲁番市| 银川市| 海南省| 广饶县| 竹北市| 来宾市| 尼玛县|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