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七章 捷報和噩耗

居延的大臣們計算米粒的方式有些原始,竟然真的一顆顆去數,一個月之後,約定期限已到,此時正值年關,一大早,不少好事者已經聚集在居延王宮之外,劉毅帶來的兩百護衛全副武裝,隨著劉毅來到居延王宮。

“算好了麼?”劉毅看著臉色發白的居延王,微笑著詢問道。

“這……”居延王額頭不斷往外滲冷汗,看著劉毅,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司空可否寬限些時日?”

“我來教你如何算。”劉毅看著對方道:“一石大概有一千五百萬粒粟米,按照這個算,你只需要算出有多少粒米,然後再來給我便可?!?

“這……”居延王苦笑著看向劉毅,又看了看四周全副武裝的漢家將士,顯然是做好了暴力奪權的準備,四周的高地已經盡數被控制,一枚枚弩箭對準了這邊。

最終,彷彿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居延王頹然道:“小王……願意舉國歸入大漢,只是車裡吉是否可以網開一面?”

“若是意圖刺殺漢使之罪都能赦免,日後這西域境內,我大漢威嚴何在?大漢使臣安危又有何人來保障?”劉毅徑直往王宮方向走去,聲音遠遠傳來:“居延王莫要自誤,他的命,你保不了!”

“……”居延王張了張嘴,最終化作一聲無奈嘆息。

居延至此徹底歸附大漢,不再有居延國,而是以居延縣來稱,劉毅命人將居延王送往武威,讓張源好生安置,不可慢待,同時又將王宮所收藏的銅聚集起來鑄幣,居延城至今日起,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五銖錢爲貨幣,規範市場,便是西域各國來行商,他們可以以物易物,但想要購買這邊的瓷器、綢緞,必須用五銖錢,否則不收。

開春之後,劉毅帶人自居延澤開始挖掘溝渠,引流灌溉,規劃良田、牧場,教居延百姓製作糞肥,興源三年三月,劉毅在弱水之畔建造水車,同時在沙海附近接連建造了水泥廠、琉璃廠、冶煉廠,並開始尋找耐旱植物試著在殺敵進行培育,看能否改善居延一帶的環境,不說將沙漠清除,但至少要讓居延這邊的環境獲得一些改善,至於重建居延,暫時民心尚未完全歸附,劉毅雖然在進行規劃,但卻沒有動工,準備在今年入冬之後再進行,先期工作得做好。

到五月之後,劉毅開始在沙漠兩端設置驛站,帶人打造了大量的沙橇,同時沿著會水開始打造木軌,一直通到弱水,再由弱水抵達居延,雖然長了些,也費力一些,但有軌道相連,居延與大漢各城之間的聯繫纔會更緊密。

不過速度上會慢很多,這邊人力卻是無法與大漢朝相比,預計至少也得年底方纔能夠通行。

六月,正值炎夏,琉璃廠終於生產出第一批玻璃。

玻璃:透明+68,透光+66,強度+65,耐磨+68

看著自己製作出來的第一批玻璃,劉毅著人試了試,透光性、透明度自不必說,但就如同尋常玻璃一般,易碎。

這種特點就算有屬性加持也很難獲得太大的提高,劉毅以前做過一些帶屬性的瓷器,但就算是有著強度屬性,依舊經不住狠率,也只是比尋常瓷器堅固一些。

而玻璃在這方面沒辦法找到對比,所以劉毅也不知道自己做出來的這批玻璃比之前世的普通玻璃有多大區別,不過就透光性來講,有屬性加持的玻璃自然更透亮一些,立起來不注意看的話,很容易被忽視。

有了這個,自己的望遠鏡就可以批量生產了。

“司空,這些琉璃……”一羣工匠是親眼看著沙子在他們手中一步步變成晶瑩剔透的琉璃,心中激動自然難以言喻。

琉璃這東西,不管是在西域還是中原,那都是珍貴的東西,許多琉璃器皿都是價值連城的,如今卻讓他們用一堆沙石做出來,這讓人生出一股不真實感。

“做成窗戶,等年底重建居延城的時候,就用這個做窗戶?!眲⒁氵肿煨Φ?,雖然是後世爛大街的東西,但在這個時代來說,這可是能賣出黃金的價格:“另外燒製一些器皿,過段時間等糜威來了,讓他拿這些器皿去西域諸國賣。”

玻璃肯定是要量產的,以後肯定會貶值,但這並不妨礙趁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大撈一筆,將這些琉璃換成銅甚至黃金、玉石還有戰馬。

有了第一批的成功,接下來隨著手藝的熟練,做出來的花樣也越來越多,玻璃杯、玻璃擺件、玻璃酒具等等,夏天的西域晝夜溫差雖然大,但也正是因此,各國商人往來頻繁,居延城作爲通往大漢、草原的重要樞紐,每年這個時候,往來的商人是最多的。

這個時候拿出一些琉璃器皿來賣,爲劉毅換來了大量的銅,然後被鑄造成五銖錢,同時除了已經失控的敦煌之外,武威、張掖、酒泉三郡也按照劉毅的命令,開始只收五銖錢,五銖錢開始在西域各國行商之間流通。

八月末,劉毅開始組織人手將百姓帶到城外搭建的臨時營地準備過冬,同時又召集居延百姓推倒舊城開始準備建造新城。

居延城只是邊地樞紐,自然不需要如同長安、洛陽那般盡善盡美,規模擴大了一些,但也是按照縣城規模來建,太大也不適合,會佔據了耕地和牧場的地方,這裡可不是大漢,耕地是很珍貴的。

九月開始挖掘地基,建城,十月城郭便已經建起,城牆高有兩丈三,在這邊陲之地來說,算是不錯的了。

十一月開始,新城的房屋開始不斷竣工,城外的百姓開始入住,不像大漢新建城池一般建高樓,居延城的地基不像大漢城池一般堅固,而且水資源並不豐富,城中最高的建築也不過三層,整座城池最大可以容納萬戶,算是按照大縣的規模連建造,有專門的坊市以供各國來使進行交易。

大量的玻璃窗投入使用,給人一種跨時代的感覺。

十二月,隨著居延書院建成,劉毅開始頒佈條令,有功將士子弟可以入學讀書,學習各類知識,居延城原本的將士加上釋放的囚犯以及報名參軍之人,劉毅在居延城募集到兩千兵馬。

……

興元四年,二月初。

長安,皇宮。

“興元四年正月,劉毅以魏昌、魏榮爲將,率領一千居延兵馬以及兩千武威、張掖以及酒泉三郡湊來的人馬,共三千人攻入敦煌,三戰三捷,攻入敦煌,斬殺叛軍主將,招降敦煌叛軍四千餘,特上表希望朝廷儘快派出相應官員將領接手各地軍政之權,另外司空還送來一批琉璃器皿,說是已經研究出以沙石煉製琉璃之法,如今以次品銷往西域諸國,換取大量銅礦,自年初至今,共鑄幣三億四千萬枚,其中天工坊投入使用月兩億一千萬,其餘一億三千萬則用來購買各國銅、玉,大部分玉器已送來長安,至於銅幣,司空言想要以此讓西域諸國盡數都以五銖錢作爲流通貨幣,如今試行頗有成效。”

黃皓年的有些口乾,在這裡頓了頓,看了一眼劉禪。

“爲何不念了?”劉禪聽得正爽,聞言皺眉看向黃皓。

“喏!”黃皓連忙點點頭,隨後繼續念道:“除此之外,司空以琉璃器皿換取西域各地良馬,其中包括汗血馬三匹,大宛良駒一千六百七十一匹,各類戰馬萬餘,如今已經圈養在姑藏一帶的牧場,請朝廷分配?!?

“好!”劉禪一拍桌案大笑道,如今大漢雖然已經有了馬源,但這萬匹戰馬也不是個小數目,更何況其中還有汗血馬、大宛良駒這種級別的,當年的赤兔馬便是汗血馬,這一下子得了三匹,雖然未必就真的都如赤兔一般,但也不會太差。

“這一開年,司空便送朕一份大禮!好!”劉禪看向羣臣笑道:“傳朕詔書,加封司空劉毅爲岳陽侯,食邑萬戶,賞萬金,西域鑄幣之權暫由司空掌管,升魏昌、魏榮爲騎都尉,各賞百金,天工坊西域工匠,皆有賞百金。”

羣臣聞言,雖有嫉妒,但也無可奈何,劉毅這一趟西域之行,立下的功勞太大,只是位列三公,已經很難再封,將墨侯遷爲岳陽侯,也算是一種升遷吧。

“儘快著人去姑藏,先將那三匹汗血馬給朕帶來,兩位叔父看到之後,定會喜愛?!眲⒍U起身,揮手道:“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羣臣連忙躬身行禮。

“報~”就在劉禪準備退朝之際,帳外突然傳來一聲長嘶,一名小黃門邁著急促的小碎步快步來到殿外,對著殿內躬身喊道:“陛下,大將軍病危!”

“什麼?。俊眲⒍U聞言,面色一變。

“報~”就在衆人還沒反應過來之際,又有一名小黃門快步衝到殿外,嘶聲喊道:“陛下,驃騎將軍之子,揚威將軍張苞來報,驃騎將軍病危!”

“噗嗵~”劉禪無力地坐倒在皇位之上,雙目失神的看向殿外,片刻後,豁然起身道:“快,去將軍府!”

第三百六十七章 士氣如虹第五百一十六章 君心難測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五百四十八章 沒錢就給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悲催的孟獲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鑰匙第一百九十七章 質疑第五百一十五章 陣斬四將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三百八十三章 啓程第五百零九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之前第二百八十章 生擒嚴顏第五百零一章 求死的將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錦囊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實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共商大事第七十五章 個人問題第六百六十章 合圍鄴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九十章 意外第二百四十一章 坐困孤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法正解憂第三百九十章 沒錢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法正第六百六十七章 航海第六百零七章 捷報和噩耗第四百五十章 患難見真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馬懿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敗孟獲第四百九十四章 匹馬下城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五百零四章 魏延請戰第一百四十章 瑜亮第二百二十三章 入漢中第九十八章 首戰得勝第四百二十章 正直的人第八十六章 成大事的條件第四百五十九章 兩種態度第三百九十三章 點破第七十八章 跨越兩千年的戀愛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末第一百二十一章 意外的將領第三百四十四章 魯肅之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三十七章 孔明收徒第二百零二章 對問第一百九十九章 抵達公安第二百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有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六百零九章 國不可因一人而興第六百二十章 宮廷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水風雲第四百零七章 麻煩事兒第四百四十七章 豪華陣容第五百六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落幕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吳之議第二百六十章 假城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定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煙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下除名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四百四十一章 蠻王娶親第二百零七章 新居第五百三十章 西涼之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曹真的煩惱第二百七十二章 把城牆搬上戰場第八十六章 成大事的條件第二百零八章 平靜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毅講學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爭第七十章 襄陽瑣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嚴兵敗第二百五十七章 名將之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街亭對峙第三百九十章 沒錢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另一個觀點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懷不軌第五十三章 劉備的用人之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坐困孤城第六十四章 襄陽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烽火第一百五十二章 冷箭互換第二百一十九章 真土豪第六十九章 設計城防體系
第三百六十七章 士氣如虹第五百一十六章 君心難測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五百四十八章 沒錢就給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悲催的孟獲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鑰匙第一百九十七章 質疑第五百一十五章 陣斬四將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三百八十三章 啓程第五百零九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之前第二百八十章 生擒嚴顏第五百零一章 求死的將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錦囊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實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共商大事第七十五章 個人問題第六百六十章 合圍鄴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九十章 意外第二百四十一章 坐困孤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法正解憂第三百九十章 沒錢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法正第六百六十七章 航海第六百零七章 捷報和噩耗第四百五十章 患難見真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馬懿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敗孟獲第四百九十四章 匹馬下城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五百零四章 魏延請戰第一百四十章 瑜亮第二百二十三章 入漢中第九十八章 首戰得勝第四百二十章 正直的人第八十六章 成大事的條件第四百五十九章 兩種態度第三百九十三章 點破第七十八章 跨越兩千年的戀愛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末第一百二十一章 意外的將領第三百四十四章 魯肅之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三十七章 孔明收徒第二百零二章 對問第一百九十九章 抵達公安第二百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有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六百零九章 國不可因一人而興第六百二十章 宮廷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水風雲第四百零七章 麻煩事兒第四百四十七章 豪華陣容第五百六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落幕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吳之議第二百六十章 假城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定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煙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下除名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四百四十一章 蠻王娶親第二百零七章 新居第五百三十章 西涼之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曹真的煩惱第二百七十二章 把城牆搬上戰場第八十六章 成大事的條件第二百零八章 平靜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毅講學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爭第七十章 襄陽瑣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嚴兵敗第二百五十七章 名將之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街亭對峙第三百九十章 沒錢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另一個觀點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懷不軌第五十三章 劉備的用人之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坐困孤城第六十四章 襄陽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烽火第一百五十二章 冷箭互換第二百一十九章 真土豪第六十九章 設計城防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高阳县| 成安县| 阿图什市| 灵川县| 平山县| 通城县| 平安县| 曲沃县| 五华县| 巨鹿县| 巴林右旗| 松滋市| 深泽县| 平乡县| 佳木斯市| 越西县| 阳新县| 岐山县| 邳州市| 冷水江市| 金寨县| 明光市| 南雄市| 江孜县| 陵川县| 和龙市| 准格尔旗| 麟游县| 凤城市| 合川市| 汝南县| 渝中区| 宜昌市| 汉中市| 汉阴县| 嘉义县| 斗六市| 奉新县| 明光市|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