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吳之議

“如今河套已成爲此戰關鍵,南陽魏軍已經開始退卻,臣以爲,大將軍與驃騎將軍可趁此時順江而下,趁江東尚未作出迴應之前,一舉奪取豫章,甚至……”皇宮大殿之中,李嚴看向劉禪道:“一戰吞吳!”

吳國此番背棄盟約,加上有前車之鑑,此番攻吳,可說是名正言順,迄今爲止,東吳已經攻入桂陽、江夏等地,佔領了城池十餘座,上一次江東趁著關羽攻打襄陽之際,趁機發難,當時大漢爲了大局著想,選擇了原諒,但這一次,河套一下,魏軍要重新佈署防禦,短時間內根本沒能力顧及大漢這邊,趁機順江而下,攻佔江東,正是最佳時機。

劉禪點點頭,西北大捷對於大漢來說絕對是一劑強心針,但就如同魏軍無暇顧及江東一般,大漢如今在南陽的兵馬也很難短時間內調回來重新佈署,倒不如將兵力直接調往江夏,與早就準備在巴郡之地的關羽、張飛以及如今苦苦堅守岳陽、江夏一帶的陳到、黃忠、文聘等人反守爲攻,一舉攻入江東。

江東大將,呂蒙已經病故,周泰、蔣欽在當初的大戰之中一個被關羽砍了,另外一個也在江陵被伏殺,此外甘寧、淩統也先後病死,昔日老將黃蓋、程普、韓當也相繼病故,如今江東雖然這些年國力也有提升,但昔日那些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卻也死的差不多了,至於如今的都督朱然,顯然跟此前的咒語、魯肅、呂蒙有著不小的差距,全憑資歷登上了都督之位,雖然也是一員良將,但比之前幾任大都督,顯然頗有不足。

這個時候的東吳,雖然比之昔日兵力強盛了許多,但能用的大將可不多,基本都是潘璋、丁奉、徐盛這些相對年輕,昔日並不出名的將領。

也正是因此,朝中不少人希望趁著這個機會一舉滅吳,三足鼎立這麼多年,大漢如今已經足夠強盛,也是時候變一變格局了。

莫說朝中百官,劉禪聞言也有些心動,纔剛剛繼位,如今剛剛下了河套,令自己皇位穩固,若是能在這個時候把江東給一起滅了,那這天下一統就有希望在自己手中實現。

目光看向階下的諸葛亮,劉禪笑道:“丞相以爲如何?”

“或可一試。”諸葛亮沉吟道:“不過東吳佔據江東六郡多年,精擅水戰,想要將其吞併不易,臣以爲可以以豫章爲主,先拿下此郡當可以,若能盡佔江東之地自然最好,若不能,則可割豫章之地。”

連孫抗曹的策略一開始是諸葛亮提出的,當初是爲了對抗曹魏,當時的曹魏,的確不是劉備一家可以對抗的,但如今天下局勢已變,大漢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吞併河洛、關中、西涼,如今又得了河套之地,按照劉毅的提議,劉禪已經準備將河套、定襄一帶設爲獨立一州,作爲大漢北方的屏障。

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大漢如今已經隱隱與曹魏持平甚至超越,這個時候,當初定下的策略已經不再適合如今的大漢,若能聯合江東繼續伐魏,自然是最好的,但孫權顯然也看出了這一點,開始改變陣營。

孫權顯然不是一個好糊弄的人物,如今天下局勢,孫權想要的是平衡,而大漢和魏國想要的是結束戰亂,而且孫權數次挑釁,也讓諸葛亮清楚地意識到江東再想爲盟友很難了,既然如此,趁這個機會滅掉孫權或者令孫權元氣大傷是最好不過的結果。

如今大漢對江東佔據地利優勢,長江中上游都是大漢的地盤,大漢若想打江東,只需順流而下,而且桂陽、長沙等地與豫章接壤,可以提供陸地上的打擊。

唯一讓諸葛亮不確定的,就是江東水軍方面的問題,大漢這些年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對曹魏的戰爭上,水軍雖然也有訓練,但並不多,與以水戰爲主的江東水軍相比,終究是有些差距的,希望劉毅當年留下的那三艘巨型戰艦真的如劉毅所說那般,能夠扭轉水戰的局面吧。

在諸葛亮看來,這一仗能打,但吞併江東有些不現實,豫章、瀘江是可以攻的,但丹陽的話,諸葛亮不建議打,那樣一來,東面也需調派兵力防守,大漢如今的兵力,做不到將戰線拉到這麼長,就算能夠吞併江東,也需要時間來消化,所以諸葛亮先定了個下線,拿下豫章,然後再看情況,現在的確是攻打江東最好的機會。

劉禪見諸葛亮也點頭,心中一定,微笑道:“既然如此,便依丞相之意,傳召大將軍,驃騎將軍順江而下,攻入豫章,此外右相所轄兵馬南下,總督江夏之兵,收復失地,攻入瀘江,至於東吳,若能滅自是最好,若不能,當將此二地納入我大漢疆土之中。”

中原這邊暫時不能打,一打就是全面戰爭,大漢這兩年積攢下來的錢糧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已經不足以支撐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本來這次戰爭就是因爲劉禪繼位,根基不穩倉促而起,如今危機已經解除,能夠得到一兩個郡自然是最好的,劉禪也不貪心。

“臣等遵旨!”羣臣躬身道。

大事說完之後,羣臣各自散去,劉禪起身,舒展了一下腰身,這上朝還真有些累。

“陛下,張皇后已經備好了早膳。”黃皓見羣臣離開,對著劉禪躬身道,這張皇后,便是張飛的大女兒,比劉禪小一歲,這親事是在劉備還在的時候就定下的。

“好。”劉禪點了點頭,臉上露出笑容道:“此番司空又立了大功,朕卻不知該如何獎賞司空了,朝堂上,也不好詢問羣臣。”

如今劉毅已經位列三公,若是再封,劉禪不知該如何封了,但這麼大一場勝仗,更揚了大漢國威,若不做封賞,也不對。

“不如送一些美女?”黃皓試探道:“奴婢聽聞司空一生只有一妻,未有妾室。”

“免了,司空與其夫人伉儷情深,容不得他人,否則,以司空之位,何愁沒有女人?”劉禪搖了搖頭,劉毅與呂玲綺的傳奇故事,也算是一段佳話,劉禪也不想沒事跑去破壞人家感情,說不定劉明那女人能直接找到宮裡來。

想到劉明,劉禪就不禁打了個寒顫,有些童年陰影揮之不去啊。

“陛下,以司空如今名望於地位,加官進爵意義既然不大,何不在夫人身上想想辦法?”黃皓笑道。

“姨娘……好像也沒太多喜好,最多就是練武,朕總不能將姨娘封作將軍去帶兵打仗吧?”劉禪想了想道。

“當年先帝爲請司空出仕,曾爲司空的岳丈立了墓,並親自祭拜,陛下何不效仿?”黃皓笑問道。

“司空當年已經立了墓,何必再立?”劉禪不解道。

“當年立碑也只是匆匆建立,但天門山畢竟不是溫侯故鄉,不如撥些錢財於司空,命司空在溫侯故鄉爲溫侯立碑,並追加諡號,或許比直接給司空封賞更好。”黃皓解釋道。

“嗯。”劉禪摸索著下巴點點頭道:“不錯,正好那九原如今也屬我大漢疆界,命人傳詔司空,讓司空於九原爲溫侯建造陵墓,追封呂布爲漢驃騎將軍。”

如此一來,呂布生前雖然名聲不太好,但留在史書上,也算是大漢的將軍了。

“另外,可命司空夫人呂玲綺及其女去往九原祭拜,正好年關將至,也讓司空家人團聚。”劉禪並不知道劉毅準備年關的時候回來。

“陛下!”黃皓猶豫了一下,看向劉禪道:“是否有些不妥?司空在外獨攬大軍,如今又將其妻女送去,豈非沒了制約,若是司空趁此機會……”

話未說完,卻見劉禪的目光淡淡的掃過來,黃皓只覺胸口一滯。

“此話,朕這一次便當沒有聽過,你可知,司空對朕和太后都有過活命之恩?”劉禪看著黃皓,聲音依舊平靜,缺少了幾分親切,多了幾分冰冷的感覺:“司空此生爲我大漢奔波,大漢能有今日之盛世,司空功不可沒,朕豈能無端猜忌?若司空真有自立之意,那這河套便算是朕送給司空的!”

“喏!”黃皓臉色有些發白,連忙跪地請罪道:“陛下恕罪,奴婢不該妄言朝政。”

“下去傳詔吧,告訴姨娘,務必讓劉明同去。”劉禪擺了擺手。

“喏~”黃皓連忙再拜,等劉禪寫好了詔書之後,帶著詔書去司空府。

看著黃皓的背影,劉禪搖了搖頭,劉明上次拒絕公主之位,讓劉禪多少有些不悅,而且劉明經常跑來見太后,見面也總會有些尷尬,而且從劉明到了長安開始,劉禪就沒安生過,總會有大臣跑來告狀,自家孩子被劉明給欺負了,把劉明打發走,長安這邊,也能和平一些,自己耳根子也能清淨點兒。

真希望那女人永遠別回來,頭疼~

劉禪突然笑了笑,最近劉明來的少了,他反倒有時候會懷念當初跟劉明在一起被欺負的日子,還是皇后好啊~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二十五章 引鳳第一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百七十三章 另一個觀點第六十三章 出發前第三百六十二章 交手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奈第三百二十七章 劉家日常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三百八十七章 影響第九十八章 首戰得勝第二百六十四章 激怒第九十四章 意外出現的屬性第九十一章 不完美的狩獵第一百七十五章 授徒第八章 傑作第四百二十二章 一戰而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零七章 劍盾兵初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周通的苦惱第十三章 去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信邪的張飛第三百一十八章 破襄陽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戰第五百零二章 強軍第五百零四章 魏延請戰第一百零五章 憋屈的夏侯淵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三百五十一章 荊州的潛力第四十章 瑣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有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開工第六百五十一章 問罪第四百六十九章 藤甲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有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嚴掛帥第五百三十五章 煩心事兒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雪中少年郎第四百四十八章 自己想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疆拓土第一百四十七章 東風起第六百二十七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三章 厄獸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三十四章 被雞追殺的悍匪第一百三十五章 投奔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吳使臣第五百零五章 仲達之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四百六十一章 多了個心眼第三百二十一章 江東之殤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醫歸隊第五百四十三章 長安雪第四十三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黴運不斷第六百三十一章 時機到第五百零一章 求死的將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魏延破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得名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結第十六章 犟驢第五百九十二章 回朝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七章 大豐收第三百七十章 驕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戰氣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悍匪張飛第二百一十二章 私宴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第一百三十四章 別離第五百三十章 西涼之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陵行第五十章 劉毅論諸葛第六百零一章 將欲行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五百一十章 絕望第二百三十七章 行動第二十一章 昔日恩怨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三百零九章 絕望衝鋒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爭財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開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兵第九十五章 開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合肥城破第三百三十七章 遲暮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擒孟獲第二百九十六章 醉酒第六百四十五章 敗走黎陽第四百九十章 陳倉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義第六章 摳門兒的三老第二十一章 昔日恩怨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二十五章 引鳳第一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百七十三章 另一個觀點第六十三章 出發前第三百六十二章 交手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奈第三百二十七章 劉家日常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三百八十七章 影響第九十八章 首戰得勝第二百六十四章 激怒第九十四章 意外出現的屬性第九十一章 不完美的狩獵第一百七十五章 授徒第八章 傑作第四百二十二章 一戰而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零七章 劍盾兵初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周通的苦惱第十三章 去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信邪的張飛第三百一十八章 破襄陽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戰第五百零二章 強軍第五百零四章 魏延請戰第一百零五章 憋屈的夏侯淵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三百五十一章 荊州的潛力第四十章 瑣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有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開工第六百五十一章 問罪第四百六十九章 藤甲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有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嚴掛帥第五百三十五章 煩心事兒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雪中少年郎第四百四十八章 自己想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疆拓土第一百四十七章 東風起第六百二十七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三章 厄獸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三十四章 被雞追殺的悍匪第一百三十五章 投奔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吳使臣第五百零五章 仲達之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四百六十一章 多了個心眼第三百二十一章 江東之殤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醫歸隊第五百四十三章 長安雪第四十三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黴運不斷第六百三十一章 時機到第五百零一章 求死的將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魏延破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得名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結第十六章 犟驢第五百九十二章 回朝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七章 大豐收第三百七十章 驕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戰氣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悍匪張飛第二百一十二章 私宴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第一百三十四章 別離第五百三十章 西涼之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陵行第五十章 劉毅論諸葛第六百零一章 將欲行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五百一十章 絕望第二百三十七章 行動第二十一章 昔日恩怨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三百零九章 絕望衝鋒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爭財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開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兵第九十五章 開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合肥城破第三百三十七章 遲暮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擒孟獲第二百九十六章 醉酒第六百四十五章 敗走黎陽第四百九十章 陳倉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義第六章 摳門兒的三老第二十一章 昔日恩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长乐市| 莱芜市| 乌拉特前旗| 镇巴县| 潞西市| 星子县| 故城县| 道孚县| 祁阳县| 寻甸| 靖江市| 佛学| 崇左市| 汽车| 东明县| 吉木乃县| 南城县| 望谟县| 满洲里市| 湘潭市| 厦门市| 汪清县| 中牟县| 莱州市| 罗田县| 雅安市| 武陟县| 政和县| 武平县| 民乐县| 米脂县| 通道| 剑河县| 云南省| 吉安市| 红河县| 金溪县| 工布江达县| 当雄县| 分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