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疆拓土

“夫君?”夜深人靜,雖然已是老夫老妻,夜間活動頻率不如當年,但偶爾興起時,纏戰也是昏天黑地,兩人的體質都異於常人,哪怕已經年近五旬,偶爾玩起來卻也不輸壯年,狂風暴雨之後,是一種難言的平靜,躺在夫君的懷中,呂玲綺突然輕喚了一聲。

“嗯?”劉毅將雙手枕在腦後,低頭看向妻子,黑暗中,依稀能夠看到夫人白皙的臉龐,那雙明目即便到如今,也依舊燦若星辰。

“妾身突然想,若是我們一家,都能夠一直定居在這西域之地,不必去管那中原的紛紛擾擾該多好?”呂玲綺的笑容,一如當年初見,在劉毅的保護下,她並未承受太多壓力,也因此,她的笑容依舊純粹。

只是劉毅的庇護雖然好,但畢竟身在這個圈子裡,呂玲綺也並非什麼都不懂,自己的夫君是大漢重臣,但卻並非真的高枕無憂,女兒當年的話,呂玲綺依舊記得,只是後來父女倆似乎都忘了這件事,沒有再提,呂玲綺也沒有再問,但在她看來,中原雖好,卻遠不比這西域逍遙自在。

“回去還是要回去的,不過還要在這邊多待幾年,蒸汽機你也看到了,已有了試驗品,只是耗水量太大,在這西域之地不好多用,而且其中還有不少問題,很多地方可以改進。”劉毅摟著妻子笑道。

蒸汽機是劉毅在雲南就開始研究的東西,期間做過很多次試驗,如今的蒸汽機算是可以投入使用了,但對水和煤的消耗超過劉毅的預期,而且體型龐大,用在開礦、機牀上還行,但有時候損耗可能比收穫都多。

其實更精巧實用的設計劉毅這邊也有,但對材料的精度要求很高,高壓鍋爐的密閉性上不足,也是造成損耗過大的根本原因,劉毅一直在尋找可以替代橡膠的東西,也試了很多,但效果卻差強人意。

另外精度上,若能再進一步,也可以減少損耗,不過第一臺機牀出來以後,精度可以逐步提升,這個問題如今已經解決了,但密閉性的材料劉毅如今也只能試著用一些軟木來代替了。

“這些事情妾身也不懂,不過夫君那能夠自動運轉的器械若投入生產,真有那般厲害?”呂玲綺好奇道。

“以之操縱軌道車,再將木軌換成鐵軌的話,從這裡到長安,只要染料足夠,不到兩日便可抵達長安,不過這條路修起來,可不像木軌那般容易。”劉毅苦笑道,鐵軌要有枕木,還得建立防止有人偷盜鐵軌的甬道,沿途的崗哨等等,甚至還得專門立一條鐵軌保護法,嚴禁偷盜。

目前來說,軌道車已經足夠大漢運轉,而且如今限於開採技術的問題,鐵礦還沒有富足到讓他來鋪設鐵路的地步,所以這個也只是想想,想要付諸實踐,恐怕得等到天下一統之後,眼下劉毅只是想將蒸汽機進行改良,眼下的蒸汽機,運營成本太高,有些得不償失。

“不到兩日?”呂玲綺有些吃驚的看著劉毅。

之前爲見關羽和張飛最後一面,劉毅從居延出發,晝夜不停的開動軌道車,前前後後也用了五日,已經是極快了,從伊吾到長安,比居延多了好幾百裡的路程,只要兩天便能抵達,這讓呂玲綺有些不可思議的感覺。

劉毅也沒有解釋太多,兩天是個預估值,在不出任何問題而且中途沒有停頓的情況下,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但事實上途中得補充水,再要起步得重新加速,真的運行起來的話,恐怕得三天到四天,不過對這個時代來說,也已經是很快的了。

“真有那一天,我便辭去官職,陪夫人去看看大宛、康居還有更遠的安息、大夏,你我夫妻一起暢遊世界。”劉毅笑道。

真到了那一天,工業時代來臨,將是無人可以組織的了,到時候,劉毅也想帶著妻子,去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大。

呂玲綺有些憧憬的靠在劉毅懷中,呢喃道:“若是如此,你我若回不來怎辦?”

“那就找個旁人找不到的地方,青山綠水,山明水秀,你我夫妻就隱居下來,養只狗,再養些珍禽異獸,過那閒雲野鶴的生活。”劉毅有些嚮往道,他這一生一開始求存,後來遇到了劉備,加入了這天下之爭,追求也開始發生變化,從最開始儘快結束亂世,到後來想要封妻廕子,如今隨著兒女長大,劉毅對於權力、財富已經漸漸看淡。

有些東西,沒有的時候會傾盡一切去追求,但當擁有過後,能夠將其看淡,那就算是一種境界之上的昇華,如今劉毅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爲大漢,爲華夏留下些什麼,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夠在未來少一些磨難和浩劫,希望華夏能真的人人如龍,永遠屹立在世界之巔。

這些東西說起來似乎很虛,但人生就是這樣,當你擁有過榮華富貴,享受過權利之後,若能從中走出來,看到的東西和考慮的東西將不會再往這些東西上靠攏,而是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當然,也有可能向惡的方面去。

若是自己的理想達到了,那這樣的生活正是劉毅最嚮往的。

“但得回來,我們的根在這裡。”呂玲綺靠在劉毅懷中,想著劉毅描繪的畫面,癡癡地笑道:“也需到時候你我已是白髮蒼蒼。”

“那不好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黑暗中,劉毅握住呂玲綺的柔荑,微笑道。

“嗯。”

……

過了年關,便是興元六年,劉明夫婦以及劉誠一直在伊吾城陪伴劉毅夫婦到正月底才離開。

享受了一個月的天倫之樂以後,劉毅重新投入了工作。

一個多月的經濟封鎖,效果已經出來了,隨著大漢以及西域諸國之中,與大漢保持通商的郭嘉斷絕了與那幾個小國的商貿往來,原本的財富變得一文不值,國內的貴族首先開始不滿,甚至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出現了內亂。

二月初,焉耆向大漢稱臣,願意歸附,王室被劉毅送往武威,如何安排由朝廷做主,如今既然已經開了頭,居延王的待遇可不會出現在其他小國的王室身上,除非如烏孫、大宛這樣的大國,否則待遇上是不可能如先前一般。

同時第二輪軌道鋪設也在各國的積極響應下開始了,伴隨著軌道的開通,不少天工坊燒製的玻璃製品開始大量銷往西域各國,以此來掠奪式的奪取諸國財富以及資源。

而大量的奢侈品最終的消費還是落在了諸國百姓身上,不堪重稅的百姓開始紛紛出走,前往大漢所控制的城池投軍或是謀生。

不少國家開始支撐不住,有的開始勵精圖治,拒絕琉璃製品,也有的乾脆將國家讓給大漢來治理,讓大漢來添補這些空缺。

西域諸國大多都是千戶或是百戶人口的小國,抗風險能力弱,劉毅收攏西域諸國的速度也開始加快,到了興元七年(公元235年)初,隨著于闐國的正式投效,大漢的疆域已經蔓延至於闐河畔,這一年,劉毅在西域投放的新幣數量已經達到三十億,這其中,最多隻有五億是朝廷這邊投入的,剩下的都是劉毅在這邊鑄造。

同時,各種西域資源流入大漢,充實著大漢的底蘊和人口,而在新一輪的人口普查當中,西域之地,屬於大漢的人口達到二十萬!

一年多的時間裡,劉毅藉著西域諸國的力量,鋪設了三條沿著天山山脈的軌道,串聯各國,同時還有兩條橫貫敦煌至於闐國的軌道,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劉毅準備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軌道的鋪設上。

而迄今爲止,劉毅在西域建起來的城池便有十一座。

興元九年,西域境內的木軌已經達到十七條之多,而大漢的疆土也從於闐國延伸至疏勒城,除了大宛與烏孫之外,西域諸國基本都歸於大漢。

同年,大宛和烏孫聯盟,對疏勒以及石城發起了進攻。

大宛戶籍八萬,人口三十萬,有兵馬六萬之多,烏孫也有近十萬人口,湊足了兩萬兵馬。

八萬大軍,就算在中原,也是個了不得的數據了,放在西域,這樣一支軍隊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橫掃西域都不難。

大宛和烏孫顯然也是看出了軌道的便利,在劉毅完成了對西域軌道的鋪設之後,想要藉機奪來成爲自家吞併西域的跳板。

而大漢在西域的駐軍,加起來也不過五萬,而且鎮守各方,根本不可能擋住兩國聯軍的步伐。

只可惜,這一仗並未如他們想象中那般順利,烏孫大軍在石城下,被魏昌率領六千兵馬擋住,攻城三日未能破城,反而損傷慘重。

而大宛這邊,劉毅卻已經佈置多年,無論對大宛的情報還是地形都瞭如指掌,在大宛出兵的當月,劉毅親自率領魏榮與黃榮二將領一萬大漢精兵迎戰大宛六萬大軍,六萬大軍被輕易擊破,劉毅更是趁勢揮兵西進,一路攻入貴山城,徹底將大宛納入大漢版圖!

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人頭第四百八十五章 父與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人頭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六百零二章 邊陲之地第三百章 幫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處戰場第四百一十三章 人手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末第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爆更結束,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三百九十一章 軍屯的想法第二百零八章 平靜第四百五十七章 悲催的孟獲第一百四十一章 閒人一羣第四百五十八章 底線第二百六十八章 千里之外第五百四十七章 朝議第四百零二章 千機鎖第四百四十五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信邪的張飛第一百七十七章 窮奇木雕第二百七十六章 圍而不攻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愁嫁第十一章 劉備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把城牆搬上戰場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把城牆搬上戰場第三百二十六章 歸心似箭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起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九十四章 意外出現的屬性第三百五十一章 荊州的潛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人的蛻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千里之外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爽出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國時期的第四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要冷靜第五百零四章 魏延請戰第九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六十三章 宿命第四百六十七章 麻木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備的焦慮第二百七十七章 特權第三百章 幫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鍋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墨城第四百章 要求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晨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三百一十六章 要冷靜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明第二百四十章 完美級驛道第五百一十四章 張飛叫陣第一百六十二章 戲耍第三百六十三章 煉獄第二百九十九章 風雨前夕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情況第四百四十六章 放人和換人第五十四章 奇葩屬性第一百八十五章 崔州平的煩惱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四百七十九章 時光如梭第四十章 瑣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整個人都不好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戟不是如此用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六百三十五章 襲營、反偷襲、再偷襲第四十六章 暗助第三十章 被通緝了第五百七十章 收網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殺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權謀荊州第十九章 狼窩虎穴第三百二十六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四十四章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四十六章 放人和換人第一百零四章 損招第四百章 要求第一百三十章 給老丈人立墳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誘第三百九十八章 心靈導師第四百八十一章 人才輩出第五百二十三章 要哪個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路被斷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三百六十章 亂第六百零三章 塞上風光第一百三十二章 春宵一刻第六百零一章 將欲行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心不齊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遺忘第五百五十六章 農莊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雲密佈
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人頭第四百八十五章 父與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人頭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六百零二章 邊陲之地第三百章 幫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處戰場第四百一十三章 人手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末第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爆更結束,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三百九十一章 軍屯的想法第二百零八章 平靜第四百五十七章 悲催的孟獲第一百四十一章 閒人一羣第四百五十八章 底線第二百六十八章 千里之外第五百四十七章 朝議第四百零二章 千機鎖第四百四十五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信邪的張飛第一百七十七章 窮奇木雕第二百七十六章 圍而不攻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愁嫁第十一章 劉備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把城牆搬上戰場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把城牆搬上戰場第三百二十六章 歸心似箭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起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九十四章 意外出現的屬性第三百五十一章 荊州的潛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人的蛻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千里之外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爽出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國時期的第四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要冷靜第五百零四章 魏延請戰第九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六十三章 宿命第四百六十七章 麻木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備的焦慮第二百七十七章 特權第三百章 幫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鍋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墨城第四百章 要求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晨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三百一十六章 要冷靜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明第二百四十章 完美級驛道第五百一十四章 張飛叫陣第一百六十二章 戲耍第三百六十三章 煉獄第二百九十九章 風雨前夕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情況第四百四十六章 放人和換人第五十四章 奇葩屬性第一百八十五章 崔州平的煩惱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四百七十九章 時光如梭第四十章 瑣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整個人都不好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戟不是如此用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六百三十五章 襲營、反偷襲、再偷襲第四十六章 暗助第三十章 被通緝了第五百七十章 收網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殺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權謀荊州第十九章 狼窩虎穴第三百二十六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四十四章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四十六章 放人和換人第一百零四章 損招第四百章 要求第一百三十章 給老丈人立墳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誘第三百九十八章 心靈導師第四百八十一章 人才輩出第五百二十三章 要哪個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路被斷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三百六十章 亂第六百零三章 塞上風光第一百三十二章 春宵一刻第六百零一章 將欲行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心不齊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遺忘第五百五十六章 農莊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雲密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江区| 海宁市| 广昌县| 隆德县| 卓尼县| 元江| 巴里| 喀什市| 韩城市| 商水县| 乌海市| 陇西县| 邹平县| 神池县| 库车县| 马公市| 将乐县| 怀化市| 教育| 泰安市| 临潭县| 乌鲁木齐县| 如皋市| 房山区| 金昌市| 灵台县| 永靖县| 洪雅县| 古浪县| 镇雄县| 永川市| 治县。| 慈利县| 舒城县| 泰顺县| 汉沽区| 绵阳市| 商河县| 定日县| 隆安县|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