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章 團聚

黃榮走了,劉毅則返回了伊吾,每年過年,跟家人團聚是劉家的習慣,而且今年和往年不同,兒子劉誠被趙雲(yún)特許前來跟劉毅團聚,女兒帶著女婿也來了,不過因爲這邊天氣的原因,新生的外孫並沒有帶來,這多少讓劉毅有些遺憾。

“孔明和子龍還好吧?”看著許久不見的女兒和兒子,劉毅臉上雖然沒有太多表情,但心中卻是開懷了許多。

自己女兒沒加錯人,語言或許可以騙人,但有些細微的東西不會騙,至少自己女兒在諸葛家過得不錯,沒被虧待了,這就好了。

“將軍身體不錯,去年還在賜支河大破燒襠,如今鹽池、賜支河以東,都已被將軍攻陷。”劉誠笑道。

“嗯,我有看軍報。”劉毅點了點頭,看向兒子道:“湟中之戰(zhàn),我兒表現(xiàn)不錯。”

趙雲(yún)這兩年治理西涼,歸附羌族做的很不錯,而劉誠也在這幾年中快速成長,只是憑著軍功,如今已經(jīng)到了裨將,是趙雲(yún)麾下唯一能夠獨當一面的將領,湟中之戰(zhàn),以三千兵馬大破兩萬羌軍,在最年輕的一帶裡,劉誠無疑是最亮眼的那一個,文能治理地方,武能率軍破敵,十二歲離家出走,隱姓埋名從軍,五年的時間裡,從一名新兵營出來的伍長,一路走到裨將的地位。

或許這個將位並不算高,但卻是靠著自己的功勳,一步步爬上來的,甚至多次拒絕升遷,十七歲的裨將,在整個大漢朝的歷史上,在這個年紀擔任裨將者都不多,對於兒子這份成就,劉毅很滿意,甚至相當自豪,就能力來說,自己這個兒子顯然比他老子優(yōu)秀很多。

劉誠默默地點點頭,他這一路走來,受過的美譽並不少,但唯有父親這一句認可,讓劉誠心中有種被認可的感覺。

“父親的身體也不錯,只是頗爲勞累,爹,你知道嗎?這幾年大漢日漸富足,單是益州一地,去年的賦稅便是十年前的兩倍還多。”劉明笑道:“如今父親每日都是笑臉迎人呢。”劉明抱著旺財笑道。

“若不如此,我們這些年的努力豈非白費?”劉毅搖了搖頭道:“孔明也是,跟他說了多少次,莫要操心太多,看來他最終沒能放進心裡啊。”

“爹還不是一樣?”劉明沒好氣的瞪了劉毅一眼道,大漢有兩個工作狂,一個是左相諸葛亮,另一個就是司空劉毅了,諸葛亮整日埋頭於案牘之間,只要是左相府負責的事情,事無鉅細,他都要過問,另一個就是劉毅,爲開拓絲綢之路,帶著妻子一去西域就是三四年,而且照目前的狀態(tài),這個時限會越來越久,而且聽說劉毅每天幾乎大半時間都待在天工坊中。

“這哪能一樣,我只幹自己的事情,手下的人都有活做,他們的事,我只管結果和有無犯法,其他的一概不問。”劉毅搖了搖頭道:“你看這些年我手下,出來多少人才?孔明呢?說句不好聽的,他要一走,左相府那一攤子事一時間都難找到人替代。”

“好好,你說的都對~”劉明搖了搖頭,不想在這件事上跟劉毅爭,況且這話也沒好說,這都談到諸葛亮死後的問題了,一邊是自己老爹,一邊是自家丈夫的父親,劉明很明智的選擇了終止話題。

“大過年的,便少說這些事情吧。”呂玲綺幫劉毅擺好了餐具,沒好氣的道。

“說說而已,你看看龐士元多瀟灑,還有那崔州平……唉~孔明如此做法,出力不討好,而且也……”劉毅搖頭嘆道。

“夫君!”呂玲綺看了一眼一臉尷尬的諸葛喬,不滿的瞪了劉毅一眼,當人家兒子面說人家老子的不是,就算有道理,你叫人家怎麼想?

“好好好,不說。”劉毅搖了搖頭,指著桌上的瓜果笑道:“伯鬆,嚐嚐這些,不少東西中原都吃不到的。”

“多謝岳父。”諸葛喬松了口氣,坐在劉毅對面。

“明兒沒有欺負你吧?”劉毅笑問道。

“爹!”劉明有些無奈的看著劉毅。

諸葛喬連忙搖頭道:“夫人待我很好,怎會讓小婿難堪?”

“沒有就好。”劉毅放心的點了點頭,雖說不能讓自家女兒受了委屈,不過要是自家女兒不懂事,該收拾的時候也不能手軟,當下道:“她欺負了你你且書信於我,我親自回去教訓她。”

劉明有些無語了,只能坐在一旁抱著旺財生悶氣,瞥見劉誠臉上淡淡的笑意,鳳目一瞪道:“你笑什麼?”

“沒有,只是想起西涼一些趣事。”劉誠搖了搖頭,他從軍多時,加上嚴於律己,身上自有一股軍人氣度,此刻雖然是隨口敷衍,但給人的感覺卻是在很嚴肅的說這句話。

“哦?”本來只是一句敷衍的話,劉毅聞言目光卻是微微一亮:“誠兒說來聽聽。”

“其實也沒什麼,只是羌族雖然統(tǒng)稱羌族,但其實內部也有分別,不同羌族,乃至同一羌族之中的不同部落,民俗風情之上都有差異,這歸化諸部時,發(fā)生了不少趣事,手下幾個將士被當?shù)嘏藦娎吡恕!眲⒄\笑著解釋道:“與當初南中之時倒是頗有相似之處。”

“後來呢?”劉明好奇的詢問道。

“將錯就錯。”劉誠下意識的看了諸葛喬一眼,隨後收回了目光道。

“嗯?”劉明目光變得不善起來。

劉誠轉頭看向劉毅笑道:“不過父親在河套的法子,在西羌之地也頗爲有用,不過爲何父親在西域似乎並未用此法?”

劉毅笑道:“這西域之地與匈奴、羌人不同,因爲絲綢之路的發(fā)展,他們人口雖然不多,但意識觀念卻已經(jīng)脫離了蠻荒,開始向文明過度,有了相對完善的貿(mào)易理念,管理國家的制度,匈奴、鮮卑、羌人所求者,其實不過生存,但在西域大多數(shù)國家來說,生存問題並不困難,甚至不少國家雖然人少,卻相當富足,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他們所追求的,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生存問題,還有更高的東西,比如榮譽,比如認可,但他們本身國家並不強盛,所以我大漢這樣的大國,本身對他們就有著足夠的吸引力,我們所需要付出的,其實更簡單,只有認可而已。”

“但這並不容易。”劉誠搖頭笑道。

長城的建立,自然有其積極的意義,但同樣也有消極的一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漢人和胡人原本模糊的界限變得涇渭分明起來,如今大漢對於胡人的態(tài)度,普遍都是以一種看野蠻人的方式去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若是一直往前追溯,也只有黃河流域這一帶算是最純正的中原人,後來通過不斷的征戰(zhàn)、兼併和融合之後,擴大到如今幅員遼闊,但也正是因此,一種自滿的情緒油然而生,不再兼併,而是開始排斥。

如今的劉毅,正是要打破這種排斥,但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不止是漢人如此,其他人同樣如此,莫說剛剛收復沒幾年的河套地區(qū)和尚未完全收服的羌人,單是很久以前劉毅平定的南中,這些年因爲種族問題而爆發(fā)出來的小規(guī)模爭端和矛盾也從未停止過。

劉誠這些年隨趙雲(yún)戍邊,平定羌亂,對於這一點,自然體會更深,何況是西域諸國了。

“不容易也得做啊,大漢重歸一統(tǒng)之後,想要繼續(xù)變得更強,就得對外擴張,若是什麼事都因爲不易便止步不前,就算重歸一統(tǒng)也不過是開始爲下一次紛爭和矛盾做準備而已。”劉毅笑道。

其實就算對外擴張,也不可能出現(xiàn)一個永不衰敗的王朝,這對君王的要求很苛刻,需要一個目光足夠長遠而且有足夠魄力的君王,但皇權的繼承製度註定是不可能的,再優(yōu)秀的基因也是有可能繁衍出廢物來的,何況皇位交替,有時候也不只是帝王一個人的事情,這一點,劉毅是十分清楚地,但至少該讓大家清楚地知道,這世界其實很大。

“這有些笨。”劉誠搖頭笑道,這事情,三代都未必能夠做到,更何況自家父親再厲害,也不可能長生不死。

“這世上需要聰明人,但其實更需要笨人。”劉毅並不否認:“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其實所有的路,都是我們這種本人探索出來的?我更喜歡你將其稱之爲執(zhí)著。”

“父親所言甚是,孩兒受教。”劉誠仔細想了想,點頭道,若是這麼說的話,自己其實也算個‘笨人’了。

“吃飯了。”呂玲綺帶著幾名婢女,將飯菜端上桌:“兒女好不容易與你我團聚,可否不說這些事情?”

“習慣,習慣。”劉毅哈哈笑道:“好了,不說這些了,今日我劉家團聚,是大好日子,誠兒,你如今業(yè)已長大,可以陪爲父好好喝幾杯了,這西域的葡萄酒爲父可是珍藏了不少,陪著這夜光杯最好,來,走一個~”

第六百二十七章 對峙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六百章 青樓第二十章 進賊窩第六百三十八章 信任的價碼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有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春宵一刻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涼詭譎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工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友紛來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實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義第二百三十三章 使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受阻第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第六百四十七章 鄴城外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敗的刺殺第四百二十一章 兵臨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三百零七章 發(fā)難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墨城第五百五十章 偏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裝第三百九十章 沒錢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封請罪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戰(zhàn)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一百零五章 憋屈的夏侯淵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投降的套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劉家日常第二百四十七章 年關第三百七十四章 孫權的欣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先點火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fā)明第三百三十九章 法正解憂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zhàn)雲(yún)密佈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賺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得名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四章 激怒第五十六章 劉備的小心思第三百四十四章 魯肅之死第二百一十章 完工第六百三十八章 信任的價碼第一百七十七章 窮奇木雕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第六百零八章 臨別第一百八十八章 始末第六百四十五章 敗走黎陽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子龍力戰(zhàn)逍遙津第六十三章 出發(fā)前第四百一十七章 難以理解的友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坐鎮(zhèn)漢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匹馬下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火起第四百二十章 正直的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賺城第七十四章 劉毅教學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四百五十八章 底線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六百二十章 宮廷第七十三章 連我都差點兒信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四百八十二章 朝廷相招第八十一章 興亡皆苦第一百二十三章 魏延破營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晨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zhàn)開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五十一章 江風晚景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四百三十四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四百九十五章 降將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興戰(zhàn)姜維第二百零三章 伐蜀之議第八十六章 成大事的條件第三百二十五章 順利交接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紛飛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中暫定第六百零一章 將欲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暗流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第一百六十二章 戲耍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備的焦慮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六百零七章 捷報和噩耗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羣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琉璃點睛槍
第六百二十七章 對峙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六百章 青樓第二十章 進賊窩第六百三十八章 信任的價碼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有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春宵一刻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涼詭譎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工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友紛來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實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義第二百三十三章 使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受阻第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第六百四十七章 鄴城外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敗的刺殺第四百二十一章 兵臨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三百零七章 發(fā)難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墨城第五百五十章 偏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裝第三百九十章 沒錢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封請罪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戰(zhàn)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一百零五章 憋屈的夏侯淵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投降的套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劉家日常第二百四十七章 年關第三百七十四章 孫權的欣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先點火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fā)明第三百三十九章 法正解憂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zhàn)雲(yún)密佈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賺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得名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四章 激怒第五十六章 劉備的小心思第三百四十四章 魯肅之死第二百一十章 完工第六百三十八章 信任的價碼第一百七十七章 窮奇木雕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第六百零八章 臨別第一百八十八章 始末第六百四十五章 敗走黎陽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子龍力戰(zhàn)逍遙津第六十三章 出發(fā)前第四百一十七章 難以理解的友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坐鎮(zhèn)漢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匹馬下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火起第四百二十章 正直的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賺城第七十四章 劉毅教學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祝融第四百五十八章 底線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六百二十章 宮廷第七十三章 連我都差點兒信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四百八十二章 朝廷相招第八十一章 興亡皆苦第一百二十三章 魏延破營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晨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zhàn)開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五十一章 江風晚景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二百八十六章 悟空第四百三十四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四百九十五章 降將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興戰(zhàn)姜維第二百零三章 伐蜀之議第八十六章 成大事的條件第三百二十五章 順利交接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紛飛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中暫定第六百零一章 將欲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暗流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夜幕將臨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第一百六十二章 戲耍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備的焦慮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六百零七章 捷報和噩耗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羣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琉璃點睛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从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南宫市| 桓仁| 巍山| 江都市| 民和| 遂平县| 忻城县| 静乐县| 义乌市| 贵德县| 孝义市| 潜江市| 苍南县| 互助| 灌云县| 潮州市| 永靖县| 焉耆| 边坝县| 鹤山市| 宁津县| 尚志市| 汾阳市| 桂平市| 玉环县| 凌源市| 平南县| 文登市| 湄潭县| 衡山县| 梁河县| 合水县| 新乐市| 将乐县| 汾阳市| 华池县| 康乐县|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