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七章 年關

爆竹聲聲辭舊歲,總把新桃換舊符。

雖然這年月還沒有爆竹這種東西,但年節的那種氣氛還是有的,就算劉毅對此並不是太看重,更願意把時間花在四周圍的基礎建設上,等過了正月,便開始正式對子午道大刀闊斧的進行動工,但劉備顯然不是這麼認爲的,還是讓劉毅從工地上回來,同時徵募的工匠也被放回各自家鄉,等過了年節再繼續開工。

諸葛亮的書信也是這時候,劉毅才真正看到。

“如此說來……”劉毅眨巴眨巴眼睛,看向龐統道:“我們錯了?”

“那倒未必!”龐統搖了搖頭,好笑著看向劉毅道:“孔明只是在做最壞的打算而已,事實上,一直以來,你與孔明相若,此番你能獻計先攻漢中,卻是與以往有些不同,此事雖有弊端,卻也未必無利,我軍與孫權終究還是同盟關係,那孫權未必就會真的撕破同盟,況且荊州守備充足,不必擔心,如今所慮者,唯曹操爾。”

這凡事有利必然有弊,世上哪有兩全其美的計策,所能做的,也不過是在做出選擇以後,去努力將弊端給彌補,沒見諸葛亮雖然反對此事,但現在做的,卻都是圍繞著漢中的事情而來嗎?

先是頻繁派人出使江東,與江東結好,同時讓關羽駐軍丹陽,威逼襄樊,張飛趙雲卻留守岳陽、長沙一帶,就算孫權真的揮兵來攻,也未必能夠討得到好處。

如今唯一擔心的,就是剛剛吃下的漢中,能否成爲劉備伐蜀的根基之地,所以諸葛亮的建議,在保障後方穩定的同時,儘快拿下益州,至於如何拿,諸葛亮沒說,這邊有龐統在這裡出謀劃策,蜀中內部又有張鬆、法正、孟達做爲內應,而劉備本身,如今手中足足有十萬兵馬,揮兵入蜀的話,葭萌關也在手中掌握,等於已經打開了蜀中的門戶,反正諸葛亮是想不出劉備有什麼失敗的理由。

“是啊,曹操怎麼應付?”劉毅點點頭,看著龐統問道,劉備接下來若攻打益州,那肯定是集結全力去打,若這個時候曹操來攻,漢中這邊若是兵少可不好守。

“嘿,如今主公手中蜀中與漢中兵馬各半,若用蜀軍,用兵之時,恐軍中譁變,而且攻打蜀中,也無需十萬大軍,依我之意,可調漢中將士隨主公南征益州,蜀中兵馬則用來防守漢中,再留兩員大將於伯淵,只需守住幾道關卡,守到主公攻下益州之後,那曹軍見無力攻取漢中,自然退兵。”

“等等,我?”劉毅一臉愕然的看向龐統,這好端端的,怎麼扯到自己身上了?不是說自己只管建設就行麼?

“統與主公南征,關平、劉封、卓膺等人將隨軍,主公會將魏延、黃忠兩位將軍留給伯淵調遣,外加五萬蜀軍,以伯淵之能,禦敵當不在話下。”龐統認真的點點頭,看著劉毅道:“若非伯淵,如今主公可用之人卻是不多,請伯淵勿要推辭。”

此番隨軍大將中,也就黃忠、魏延、關平、劉封、卓膺、霍峻這些將領,此外就是剛剛隨著張魯一起投降的張衛、楊任,但有資歷、身份和威望爲劉備坐鎮後方的,也就只有劉毅和龐統兩人了,龐統要隨軍爲劉備出謀劃策,坐鎮後方的人選,自然也就非劉毅莫屬了。

至於黃忠、魏延、關平、劉封,要麼就是資歷不夠,要麼就是威望不足,如此說起來,自己還算得上是被劉備信任的人,這感覺還是不錯的。

微微嘆了口氣,劉毅苦笑著點頭道:“也好,正好趁此機會,將漢中好好整治一番。”

漢中的第一輪基礎建設已經完成,接下來除了修路之外,劉毅準備再多加幾處關卡,首先那子午路就得設置關卡,否則萬一自己修好了路,曹軍從這裡打進來可沒地兒說理去,另外上庸、房陵的路也該修繕一番。

見劉毅同意,龐統微笑著將另一封書信遞給劉毅。

“這是什麼?”劉毅看著龐統,詫異道。

“劉璋的書信,也是我軍進軍蜀中的大義所在。”龐統微笑道。

劉毅聞言,打開書信迅速看起來,大概意思就是先恭喜劉備攻佔漢中,不過既然攻下漢中了,那之前給劉備的兵馬也該還回來了,除此之外,張魯是蜀中叛臣,劉璋希望劉備能夠將張魯送回成、都,交由劉璋來發落。

這……

劉毅皺了皺眉,感覺這劉璋在搞事情,如今就算劉備無意奪益州,但曹操已經開始對漢中進行佈署,這個時候卻要抽調回自己的兵馬,那不是把劉備架在火爐上烤嗎,至於張魯,那就更不可能送去給劉璋發落了,不說當初投降時,人家張魯明確的表明降劉備,不降張魯,如今無論名義上還是實際上,張魯都是劉備的臣子,劉璋無權處置,就算沒有這個事兒,劉備也絕不能把張魯送回去,否則以後誰還敢投降劉備?

“主公怎麼說?”劉毅放下書信,看著龐統問道。

“兵自然是不能還,不過此信已給張魯看過,並明確表示絕對會護張魯周全,請張魯不必擔心。”龐統笑道。

“厲害,如此一來,何愁這漢中將士不用命?”劉毅撫掌笑道,明擺著是收人心,但張魯卻不能不感激涕零,畢竟如今的張魯可沒有任何反抗劉備的能力,但劉備還是信守承諾,這對於處於弱勢地位的張魯來說,已經足夠讓他拋開一切,全力來助劉備了。

聽著簡單,但真的能做到這一點,放眼天下,恐怕也就劉備、曹操、孫權有這個本事了。

“正是如此,只是不知伯淵留守漢中,將如何來守?”龐統笑問道,對於劉毅,還是有些不放心。

“各司其職,我並不長於兵略,士元當知道,魏延繼續駐守陽平關,漢升則坐鎮上庸,我繼續搞建設,若是可以的話,主公那邊最好再給我個將領,我會將漢升調回來,平日裡負責訓練軍士,若戰事吃緊,則隨時支援兩地,多設烽火臺,敵軍來時,燃燒一股狼煙,若戰事吃緊時,則燃燒兩股烽火,大概就這樣,具體如何打,還是他們說了算。”劉毅想了想道。

包括以前帶兵,一般劉毅也不會直接去管軍隊,而是讓手下將領來管,劉毅負責出些損招,多數時候是負責後勤調配。

“若是不行的話,便換人吧。”看著龐統,劉毅笑道,自己就這麼三板斧,若是不夠的話,自己也沒轍。

“足夠!”龐統笑著點頭道:“難怪當初你能輕易橫掃荊南四郡。”

這行軍打仗,最怕的就是主將不懂裝懂,沒事兒強逞能,需知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劉毅雖然在兵略之上,能力有限,但卻勝在捨得放權,而且也善於放權,又能令麾下將領信服,能滿足這三點,劉毅已經有資格成爲一名合格的統帥了。

“主要是他們能讓我省心。”劉毅笑道,若手下不是黃忠、魏延、關平、劉封這種能力出衆的武將,你換幾個楊柏那樣的給劉毅試試,分分鐘全軍覆沒。

簡單來說,如果給劉毅配幾個能力出衆的將領,不說超神,但劉毅能將這些人的優點發揮到最大,但如果沒有強勢將領,行軍佈陣,戰場排兵,事事都要劉毅來操心的話,那抱歉,能保住命都是奇蹟。

這跟君主有些像,但又有不同。

龐統聞言失笑,點頭道:“也好,稍後你我同去找主公商議此事,再給你留一員將領。”

“主公現在很忙?”劉毅有些意外道。

“嗯,年節期間嗎,拜訪的人不少,主公如今忙於應酬。”龐統有些無奈的點了點頭,如今劉備乃是漢中的新主人,這漢中士人力量雖然不及中原、荊州那般強大,但也需要照顧的。

劉毅點點頭,倒是差點把這茬給忘了,這事不急,如今也只是有了苗頭,若是出兵的話,恐怕還需一些時日,只要劉備出征之前,將這件事情敲定就行了,他記得歷史上這段時間,曹操好像揮兵攻打過一次東吳,怎的到現在還沒消息?不會因爲漢中之事給黃了吧?

事實跟劉毅猜想的差不多,若沒有劉備攻佔漢中,張魯求援之事,曹操確實有意南下一次,但張魯求援,之後劉備又很快拿下漢中,讓曹操生出了危機感,原本準備南征變成了如今的西征,而孫權態度也頗爲曖昧,雖然沒有主動進攻,但面對諸葛亮要求趁虛攻打江淮之地的信箋也只是口頭答應,卻並無出兵之意。

劉毅這隻小蝴蝶,似乎已經開始影響到歷史事件了。

劉毅本人也不知道這樣的變化是好還是壞,但眼下的天下局勢,已經脫離了他所知道的方向,這次漢中之戰,似乎將未來給改變了,但對於先攻漢中的決定,劉毅倒是並不後悔,這漢中統計下來,足足五十七萬人口,這可比荊南四郡的總和都多,這可比原本的歷史上,劉備得到的漢中富裕多了,若能拿下益州,劉備的整體實力可以直逼曹操,將江東給甩開了,從這一點上來看,也難怪孫權如今生了這樣的心思。

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中大開發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二百六十章 假城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人心盡失第五百零六章 困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回第四百八十五章 父與子第一百三十章 給老丈人立墳第二百六十六章 慢一步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成第一百四十二章 琉璃點睛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勝券在握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國時期的第四國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三十七章 孔明收徒第二百零九章 夫妻夜話第一百七十五章 授徒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府瑣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先下一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國終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慢一步第六百三十四章 動兵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書信第二百七十七章 特權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晨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牆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水風雲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遺忘第四百八十章 出院考覈第四百四十八章 自己想第三百章 幫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圍而不攻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道難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中暫定第五百零七章 名將二代第二百九十一章 來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四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七十三章 連我都差點兒信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將成第一百九十一章 產女第六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五百四十三章 長安雪第二百五十一章 暴雨第八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九十六章 醉酒第六百三十五章 襲營、反偷襲、再偷襲第六百一十章 團聚第四十五章 抵達第五百七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四章 襄陽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誘第三百一十章 二狗奪權第三百八十六章 漢中王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六百二十章 宮廷第一百三十六章 關鍵人——魯肅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四十九章 鑄造第二百零一章 怪詩第一百零七章 劍盾兵初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第四百四十五章 生擒孟獲第三百三十九章 法正解憂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懷不軌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毅的戰略思想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五百零七章 名將二代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善人欺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水風雲第四百六十三章 孟獲出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穩定第十章 論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午後漁鄉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之前第一百九十一章 產女第四百二十六章 安民第三百六十三章 煉獄第五百四十八章 沒錢就給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受降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三十九章 小事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未戰先怯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五百一十四章 張飛叫陣
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中大開發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二百六十章 假城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人心盡失第五百零六章 困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回第四百八十五章 父與子第一百三十章 給老丈人立墳第二百六十六章 慢一步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成第一百四十二章 琉璃點睛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勝券在握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國時期的第四國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三十七章 孔明收徒第二百零九章 夫妻夜話第一百七十五章 授徒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府瑣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先下一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國終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慢一步第六百三十四章 動兵第一章 臥龍崗中的匠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書信第二百七十七章 特權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晨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牆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水風雲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遺忘第四百八十章 出院考覈第四百四十八章 自己想第三百章 幫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圍而不攻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道難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中暫定第五百零七章 名將二代第二百九十一章 來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四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七十三章 連我都差點兒信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策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四百一十六章 助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賭一把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將成第一百九十一章 產女第六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五百四十三章 長安雪第二百五十一章 暴雨第八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九十六章 醉酒第六百三十五章 襲營、反偷襲、再偷襲第六百一十章 團聚第四十五章 抵達第五百七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四章 襄陽第一百九十八章 頭疼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誘第三百一十章 二狗奪權第三百八十六章 漢中王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第四百七十七章 囑託第六百二十章 宮廷第一百三十六章 關鍵人——魯肅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四十九章 鑄造第二百零一章 怪詩第一百零七章 劍盾兵初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第四百四十五章 生擒孟獲第三百三十九章 法正解憂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懷不軌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毅的戰略思想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五百零七章 名將二代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善人欺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水風雲第四百六十三章 孟獲出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穩定第十章 論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午後漁鄉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之前第一百九十一章 產女第四百二十六章 安民第三百六十三章 煉獄第五百四十八章 沒錢就給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受降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三十九章 小事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未戰先怯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五百一十四章 張飛叫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樟树市| 万源市| 重庆市| 十堰市| 西青区| 乌兰察布市| 肃宁县| 鹤壁市| 乌恰县| 嘉善县| 儋州市| 潼关县| 河北区| 广河县| 灵石县| 天长市| 淄博市| 永城市| 新宁县| 观塘区| 阿合奇县| 张家口市| 新巴尔虎左旗| 梅河口市| 京山县| 红安县| 黑河市| 东港市| 图木舒克市| 麟游县| 田东县| 渑池县| 金溪县| 临江市| 泉州市| 杂多县| 随州市| 吐鲁番市| 楚雄市|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