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善人欺

“折壽?”劉備聞言看了李嚴一眼,又將目光看向關平,儘管已經習慣了劉毅的種種神異,但雕刻一枚玉璽還要折壽,確實叫人匪夷所思。

“是否折壽末將不知!”關平沉聲道:“但亭侯爲雕此印,七日閉門不出,末將見到亭侯時,形容枯槁,容顏憔悴,彷彿真的老了許多。”

想到當日迎接劉毅出門時的樣子,關平依舊忍不住心酸。

“伯淵……何苦如此?”劉備站起身來,嘆息一聲,自關平手中接過玉盒,其他人目光也不由看來,很好奇讓劉毅自損二十年壽元所雕刻的玉璽究竟有何神異之處。

玉盒打開,盛放於其中的玉璽也落在衆人眼前,但見一方通體晶瑩的玉璽,其上九龍盤旋朝天,一個個猙獰望天,栩栩如生,明明不動,但通過陽光的折射和透射,竟給人一種變幻莫測,隨時在遊弋的感覺。

一股淡淡的威壓感,即便未曾入手,都能讓人感覺到這方玉璽的不凡。

劉備收起了心中那份一閃而逝的震撼,伸手將那玉璽捧在手中,仔細打量,饒是他已經很少因外物而心動,此刻看著這方玉璽,依舊感覺有股難言的震撼感,並非來自於雕工的精美,而是來自玉璽上那股攝人心魄的力量,這纔是傳國玉璽該有的樣子!

他是見過真正的傳國玉璽的,當年袁術想要將傳國玉璽送給袁紹,就是劉備攔截的,他自然見過真的傳國玉璽,但就算是曹魏手中的那塊傳國玉璽,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和震撼感也遠遠比不上這一塊。

折損二十年壽元,這一次,劉備真信了!

默默地方向傳國玉璽,劉備對著傳國玉璽深深一拜,沉聲道:“這一拜,非拜玉璽,而是拜伯淵!若非伯淵這般犧牲,怎會有這屬於我大漢印璽降世!?”

諸葛亮等人聞言連忙起身,對著玉璽拜了一拜,不管那二十年壽元是否是真的,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命有多長,但這枚玉璽的出現,加上劉備這一句話,明白人都聽的出來,此前的傳國玉璽得自於秦,並非大漢的,這一塊,纔是真正屬於大漢的傳國玉璽,其意義自然不凡,也更能象徵劉備帝位的合法性。

“伯淵如今怎樣?”鄭重的將玉盒重新蓋上,劉備看向關平,沉聲問道。

“回王上,亭侯如今正在滇池調理,而且四郡雖平,然那彝族孟獲已然集結了兵馬,不日即將來犯,亭侯正在與幼常先生組織訓練兵馬,準備與蠻軍一戰,亭侯希望末將能夠儘快趕回助陣,或者漢中這邊可以派遣一員上將前去相助。”關平將劉毅的話躬身說了一遍。

劉備點點頭,雖然他希望劉毅能夠儘快回來,但以關平所述,劉毅如今怕是不適合旅途奔波,不過自己二弟不能過來,兩子又都在劉毅麾下聽命,如今關平回來,劉備是希望關平能夠留下代表關羽出席此番登基大典的。

至於劉毅,劉備準備讓其長子劉誠代爲出席,雖然還是個小屁孩兒,但其作爲劉毅的長子,意義不凡。

想了想,劉備笑道:“坦之此番要代雲長參與大典,不宜再走,孤命漢升、嚴顏兩位老將並楊任、吳班前去助陣。”

“喏!”劉備既然開口了,關平自然不能不從,況且黃忠的本事,關平是知道的,再加上嚴顏也是蜀中名將,楊任、吳班這些年在劉備麾下十分活躍,也頗有能力,有他四人前去助陣,關平覺得比自己再回去要強許多,當下點頭應下。

“關將軍,還有一事,我很好奇,伯淵兄送來捷報中,此番在南中竟收得三萬餘兵馬,可有此事?”李嚴笑問道。

“確有此事,如今又吞併了越嶲郡兵馬,如今亭侯手中所控不下五萬,南中各地常年鎮壓蠻族之亂,是以人口不多,但兵力卻十分強盛。”關平點點頭道。

李嚴沒有再問,但諸葛亮卻是皺眉看了李嚴一眼,他問的看似隨意,但心思卻頗爲歹毒,這般一來,劉毅麾下坐擁五萬兵馬,就算沒那個心思,恐怕劉備這邊也難免會擔心劉毅擁兵自重,只是劉毅平日裡與人爲善,很少與人爭功,諸葛亮想不通李嚴爲何這般暗中擠兌劉毅?真的是出於公心?

劉毅臉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點點頭,寫了將令,命人前去徵調四將前去南中助陣。

衆人又商議一番之後,商定了立朝之後的年號,劉備讓衆人退去,諸葛亮與法正走在一處,沉吟許久之後,突然詢問道:“孝直對此事如何看?”

“何事?”法正微笑著反問道,他和諸葛亮有些地方不合,平日裡交流不多,倒更願意與龐統交流,如今諸葛亮主動湊上來詢問,倒是一莊奇事。

“正方在排擠伯淵,孝直不會看不出來。”諸葛亮也沒有兜圈子,兩人都是聰明人,更是劉備左膀右臂,很多事情,直接說就好,沒必要浪費大家時間。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法正笑道。

“這般說來,你我豈非更加危險?”諸葛亮看向法正。

“因爲伯淵兄比你我好欺!”法正搖了搖頭道:“若那李正方敢排擠你我,他知道自己不是你我對手,而伯淵兄與人爲善,所以……若擠兌他,就算日後知曉了,手段也不會太激烈。”

諸葛亮搖了搖頭,這只是劉毅給人的外在印象,兩人相交十多年,諸葛亮對劉毅的性子更瞭解一些,要說劉毅是個沒脾氣的人,諸葛亮那是第一個不信,劉毅是屬於那種把你看成自己人的時候,怎麼都好,沒關係的話,也會露出善意,但若是明確了敵對立場,劉毅真的發起狠來,一般人可承受不住。

“如今他帶兵在外,最是容易受到猜忌。”法正搖了搖頭道:“孔明以爲,王上沒有看出來?”

諸葛亮默然,君心難測,劉備自然是看出來了,但劉備裝作不知,這或許正是劉備的平衡之道,一個人在朝中,如果所有人都說他好的話,那君主方纔會真的忌憚吧?

“關心則亂。”法正把玩著劉毅送他的佩飾,搖了搖頭,徑直往前走去:“那李正方如此做,不外乎認爲,他可以替代伯淵兄的位置,畢竟如今王上麾下,真正獨領一軍的人,除了君侯之外,便只剩伯淵兄了,伯淵兄與人爲善沒錯,但他在的位置,註定不可能所有人都與他爲善的。”

關心則亂麼?

諸葛亮點點頭,沒再多言,法正的意思很明確,這件事,暫時不要插手,說到底,還是看劉備信不信劉毅,另外劉毅自己會不會做人,只要劉備還信劉毅,那李嚴就算再怎麼挖坑,兩人都不往裡面跳,也是白挖。

唉~

看著法正離開的方向,諸葛亮嘆了口氣,這大漢中興剛剛有些盼頭,這內部爭權奪利的苗頭便已經出現了,真難想象,等日後真的北進中原之時,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況。

當然,這也代表著劉備的勢力已經壯大了,以前可沒有這麼明顯的派系之爭,但隨著勢力的擴大,派系之爭也是難免的,只是沒想到第一個,卻是應在了劉毅身上。

……

相比於漢中那邊的熱鬧,滇池這邊的熱鬧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高達七丈的大號水車開始緩緩運轉,在這水車周圍,還有十幾架小型水車分佈在這滇池之上,一座座方圓不足一里的小城寨建立起來,滇池之上還有小舟在穿梭遊弋,那些城寨尚未完全建立起來,但工作卻已經展開了。

鑄鐵坊,木材坊中,能夠看到川流不息的壯漢在扛著物資來回進出,劉毅那種生態循環的理念在荊南成功推廣之後,劉毅準備在這滇池之畔也建立起來,雖然這邊並不是以漁業爲主,單是一兩個這樣的綜合型鄉莊的建立,同樣能夠改善這一帶人的生活。

此外更多的時候,是帶著當地百姓找尋適合更重的地方,祛除瘴氣,伐木墾田,有多大成效是不可能一下子看出來的,眼下劉毅是以滇池一帶爲主向外輻射,但至少,在一點點變好,有了荊南的成功先例,在這邊展開就容易了許多。

“叔父!”張苞騎著馬,興奮地朝著劉毅這邊飛奔而來,馬還沒停下,就直接從馬背上跳下來,看的站在劉毅身邊的高定和鄂煥眼皮直跳,這年輕人的身體,就是好啊。

“何事?”劉毅見張苞滿臉喜色,微笑著詢問道。

“剛剛幼常先生傳來消息,那孟獲出兵了!”張苞一臉興奮的道。

劉毅:“……”

“孟獲起兵,你高興個什麼勁兒?”劉毅一個巴掌就拍在張苞的腦門兒上罵道,這種事,有這麼值得高興?

“這……”張苞摸著腦袋有些委屈,不是你說的越早越好嗎?

“見笑了。”劉毅看向高定道,他今天將這倆吃閒飯的招過來,就是了解一下具體南中漢蠻之民耕作以及生存方式,以此來思索一套適合南中發展的路子。

“無妨。”高定乾笑道,他現在也算認清現實了,自然不敢在劉毅面前耍橫,哪怕劉毅對他笑臉相迎,寬厚溫和也一樣,這人翻起臉來,那手段才橫呢。

“回城。”劉毅招來了自己的馬車,對著衆人道,南蠻出兵,這是大事,身邊能用的將領就這麼幾個,得好好商量商量該怎麼打了。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七十二章 技能的暴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來意第三百三十八章 繁瑣第六百二十七章 對峙第十二章 崔州平作客第五百零六章 困局第八十二章 細作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羽負傷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紛飛第五十四章 奇葩屬性第一百七十五章 授徒第三百一十九章 反攻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成第五百一十章 絕望第四百三十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七章 晉級第五百一十六章 君心難測第三百八十四章 旅途第一百七十四章 女紅第五百八十二章 套路第五百零五章 仲達之謀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八十八章 樊城來敵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七十章 劉毅入蜀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墨城第二十四章 人心不齊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霧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成第四百二十二章 一戰而下第七十一章 歸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點將臺上聚軍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勝券在握第一百七十二章 翻船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談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將成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漢中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五十章 說服第一百四十二章 琉璃點睛槍第十五章 離去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奈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爽出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荊州的發展第四百六十章 工可興國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四百零二章 千機鎖第四百四十六章 放人和換人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陵行第八章 傑作第四百七十一章 怪物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路被斷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峨眉第十四章 孔明心中的躊躇第二百七十六章 圍而不攻第三百四十六章 負面屬性第二百六十四章 激怒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第三百五十五章 書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三百四十三章 定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急詔第四百零九章 見聞第五百四十七章 朝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竹舍論政第三百一十八章 破襄陽第四百五十八章 底線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爭第八十二章 細作第二百四十六章 暗流第六百零一章 將欲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府瑣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五百五十七章 招人第十章 論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悍匪張飛第四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八章 傑作第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四百一十九章 共商大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五十二章 心之所願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調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要走第三百三十八章 繁瑣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代的幸福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煩心事兒第五百七十三章 年關將至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七十二章 技能的暴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來意第三百三十八章 繁瑣第六百二十七章 對峙第十二章 崔州平作客第五百零六章 困局第八十二章 細作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羽負傷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紛飛第五十四章 奇葩屬性第一百七十五章 授徒第三百一十九章 反攻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成第五百一十章 絕望第四百三十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七章 晉級第五百一十六章 君心難測第三百八十四章 旅途第一百七十四章 女紅第五百八十二章 套路第五百零五章 仲達之謀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八十八章 樊城來敵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七十章 劉毅入蜀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墨城第二十四章 人心不齊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霧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成第四百二十二章 一戰而下第七十一章 歸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點將臺上聚軍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勝券在握第一百七十二章 翻船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談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將成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漢中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五十章 說服第一百四十二章 琉璃點睛槍第十五章 離去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奈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爽出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荊州的發展第四百六十章 工可興國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四百零二章 千機鎖第四百四十六章 放人和換人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陵行第八章 傑作第四百七十一章 怪物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二百五十八章 後路被斷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峨眉第十四章 孔明心中的躊躇第二百七十六章 圍而不攻第三百四十六章 負面屬性第二百六十四章 激怒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第三百五十五章 書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三百四十三章 定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急詔第四百零九章 見聞第五百四十七章 朝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竹舍論政第三百一十八章 破襄陽第四百五十八章 底線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爭第八十二章 細作第二百四十六章 暗流第六百零一章 將欲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府瑣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五百五十七章 招人第十章 論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悍匪張飛第四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八章 傑作第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四百一十九章 共商大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逐漸興旺第五十二章 心之所願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調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要走第三百三十八章 繁瑣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代的幸福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煩心事兒第五百七十三章 年關將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黄石市| 泉州市| 铜山县| 西峡县| 重庆市| 牡丹江市| 肃南| 永春县| 天全县| 麦盖提县| 张家港市| 八宿县| 石景山区| 吉林市| 光泽县| 延寿县| 拜泉县| 敦化市| 彰化县| 克拉玛依市| 玉山县| 桐庐县| 梅州市| 株洲县| 昌平区| 呼图壁县| 泾阳县| 高要市| 大埔区| 河源市| 鱼台县| 黄骅市| 古蔺县| 沂源县| 新源县| 鹤壁市| 民丰县| 舞阳县| 兴和县|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