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六章 契機

建安二十二年總體而言,還算和平,雖然三大諸侯劍拔弩張,但卻始終保持著剋制,並沒有出現大戰(zhàn),一直到年底襄陽城完工的時候,荊州由崔州平、馬良、伊籍負責統(tǒng)籌結算時,荊州這一年顯然又是一次大豐收,大量的糧食被運往襄陽。

至此,襄陽糧草豐足,兵甲齊備,就算被人圍城,都不比擔心糧草問題,按照劉毅的規(guī)劃,作爲未來劉備勢力在荊州一帶的中心城池,襄陽城可不止有著強悍的防禦能力,同樣也是經濟重心之一,不過眼下襄陽城隨時可能面臨戰(zhàn)爭的情況下,自然不能開通商貿,所以城中建立的那些鋪面,暫時只是對入城居住的襄陽百姓開放一些。

這個年又沒能跟妻兒一起度過,年歲的氣氛讓劉毅感覺有些孤寂,哪怕關羽邀請劉毅去自己家裡過年,但終究是客,找不到家裡那種溫馨舒適的感覺。

“你說……”與龐統(tǒng)並肩走在有些蕭索的街道上,劉毅皺眉道:“這仗,何時能夠打完?”

“應該不會太久。”龐統(tǒng)思索道:“眼下曹軍在南陽實際上也增了不少兵力,按照吳主之意,是希望我軍能夠先與曹軍開戰(zhàn),他們好趁虛攻合肥。”

“關鍵就在這裡啊。”劉毅嘆了口氣,這談判特孃的都快一年了,東吳那邊在催劉備趕快動手,但問題就是如果劉備動手了,東吳沒去攻打合肥,而是跑來背後捅刀子,那可真就是腹背受敵了。

一場談判雙方磨磨蹭蹭的花了一年時間,這信任問題纔是關鍵,畢竟經過上次的事情,劉備對江東的信譽恐怕會打個折扣,哪怕現在雙方都有重新把聯(lián)盟再建起來的意思,但這信任問題已經有了缺口,再想建起來可就不容易了,如今劉備在襄陽屯兵三萬,但江夏、江陵、岳陽、長沙的兵馬加起來有五萬之多,就是擔心東吳再來背後捅刀子這一手。

畢竟魯肅一死,呂蒙上位,他對劉備集團的態(tài)度跟魯肅可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魯肅還在的話,那問題反而會簡單許多。

龐統(tǒng)點點頭,法正這一年來奔前忙後,爲的就是說服孫權全力抗曹,但到現在爲止,法正卻始終不建議劉備出擊,顯然法正也覺得江東現在依舊不是太靠譜,不想冒險,對於法正的判斷,龐統(tǒng)還是信得過的。

“伯淵,士元!”孫乾帶著兩名護衛(wèi),找到劉毅和龐統(tǒng),連忙上前,對著兩人道:“快隨我來。”

“何事?我們剛吃過。”劉毅看著急匆匆的孫乾,疑惑道,這年纔剛過,大家相互走動也是平常,只是真的吃不下了,劉毅感覺這段時間自己胖了不少。

“?”孫乾茫然的看了劉毅一眼道:“主公急招,伯淵在說什麼?”

你們剛吃過跟我什麼關係?

“啊……哈哈,沒事,快走吧。”劉毅有些尷尬的笑道,隨即催促著孫乾快走。

衙署之中,關羽已經到了,同來的還有從蜀中調來的張任、楊任兩員大將,作爲蜀中的頂尖將才,劉備對於這兩人可是相當重視的,畢竟關羽、張飛、趙雲年紀都不小了,而馬超雖然歸降,但卻是勢窮來投,劉備不是太敢放手去用,最重要的是,這兩人年輕,跟魏延、關平、劉封這些人一樣,被劉備當成未來劉氏集團的中堅力量來培養(yǎng),這次既然要動真格的,劉備特地將二人調來。

有培養(yǎng)的意思,也有繼續(xù)籠絡的想法,總之這兩人以後在劉備麾下的地位不會太低。

“主公!”劉毅和龐統(tǒng)對著劉備一禮。

“伯淵,士元,且先入座!”劉備點點頭,示意兩人入座。

劉毅發(fā)現法正也回來了,兩人一直以來碰面的機會不多,交情談不上多深,劉毅對法正微微頷首,算是打個招呼,法正這人,他聽龐統(tǒng)說過,如果對上脾氣了,那是怎樣都行,但若是看不順眼或者想算計他,那可真是睚眥必報,法正在蜀中的這兩年,可是收拾了不少昔日在劉璋麾下時奚落或是輕賤他的人,蜀中這兩年,可是被滅了不少家族,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出自法正之手。

當然,這其中也有這些士族自己手腳不乾淨,想趁劉備立足不穩(wěn),暗地裡動些手段的因素。

對於這樣的人,劉毅不想交惡,平白給自己惹個麻煩的對頭,但也不願意太過親近,鬼知道那句話說不對就惹下了。

“主公,不知發(fā)生了何事?”龐統(tǒng)看向劉備問道。

劉備對身旁的侍者示意了一下,侍者將一份皮卷交給劉毅和龐統(tǒng)觀看,微笑道:“這是許昌傳來的密信,少府耿紀、太醫(yī)令吉本、司直韋晃等忠義之士冒死送來,言曹操如今就在南陽,他們欲在許昌密謀救出陛下,約我等共同起兵,匡扶漢室!”

“契機!”劉毅、龐統(tǒng)聞言目光一亮,這可是好機會啊。

不過……

劉毅看向劉備:“曹操在南陽?主公可能確定?”

一旁的龐統(tǒng)笑道:“雖未必可全信,但自去歲開始,南陽突然戒嚴了一般,我軍派往的細作幾乎都是有去無回,如今看來,恐怕此信所言非虛!”

“只是……這幾人能成何大事?”關羽皺眉道。

少府耿紀、太醫(yī)令吉本、司直韋晃,聽聽這幾個牽頭的,有一個是跟領兵有關的嗎?這麼幾個人湊在一起,感覺像是給曹操送菜的。

“他們成不成大事無所謂,重點是,曹操在南陽!”劉毅笑道。

“不錯。”龐統(tǒng)附和道:“況且這幾人雖無兵權,但皆是望族,手下湊齊一些人馬卻是不難,而且他們人脈頗廣,真若動手,必定影響極大,曹操這一年來著手遷都之事,顯然也是擔心這個。”

遷都這種事是大事,雖然曹操早在建安二十年的時候就已經決定遷都,但進展卻是頗爲緩慢,天子至今還在許昌,顯然朝中這些人也是看出,一但天子被遷到鄴城,他們將再無機會,所以在探得曹操去了南陽之後,有了這次的事件。

曹操雖然預見到會出問題,但顯然沒想到這些人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拖後腿。

劉毅在地圖上瞇眼看著南陽的方向,突然擡頭道:“主公,臣以爲,如今正是進佔南陽的大好時機!”

一但後方出問題,曹操肯定無心戀戰(zhàn),這個時候,如果劉備從漢中、襄陽兩路出兵的話,一場大戰(zhàn)在所難免,曹操爲保後方穩(wěn)定放棄南陽雖然不可能,但牽制肯定是有的,這個時候如果東吳能夠看準機會進攻合肥,劉備這邊站著兵精糧足,耗得起,戰(zhàn)力高,吃下南陽的可能很大。

畢竟南陽地勢相對獨立,但就後勤補給上,曹操肯定是不如劉備的,耗日持久的話,曹操後勤運輸的成本肯定要比劉備高了數倍,哪怕曹操坐擁九州,但要從更遠的地方往過調糧的話,那運輸成本是呈幾何遞增的趨勢,只是就近的話,許昌有亂,洛陽也沒多少能力支援,汝南方向還要應付江東,這可當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龐統(tǒng)點頭道:“不錯,曹操自得南陽以來,南陽百姓皆苦於徭役,只要我軍佔得兩三城,大行仁政,何愁南陽百姓不助主公?”

其實曹操對南陽加以重稅,個人感情因素並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這南陽對於曹操來說是塊飛地,而南陽要防備劉備和孫權攻過來,必須屯駐重兵,所需的糧草一大半都要從南陽本地徵調,這樣可以減輕對後勤方面的需求,再加上曹仁等將領對於當年曹昂、典韋等人的死始終耿耿於懷,而南陽百姓苦於徭役,對曹軍的觀感自然也就不強,雙方的裂痕也在這種情況下不斷加深,可以說,曹操治下,南陽民心是最低的,也是反抗最激烈的。

之前關羽北攻襄陽時,南陽境內就有大批士族、豪強聚攏民兵起義響應關羽,只可惜關羽攻下襄陽之後,已無力再北進,這些起義很快便被曹軍撲滅,但也有不少人趁著戰(zhàn)亂南下逃到了襄陽這邊尋求庇護,如今劉備北伐,別說大行仁政,便是一視同仁,拿對待荊州百姓的態(tài)度對待南陽百姓,對於南陽百姓來說,那都是仁政了。

而且如今的劉備,最不缺的就是錢糧,最有資格在南陽施行仁政。

之前是因爲三方關係詭譎,加上南陽曹軍兵多將廣,實力雄厚,不好上去死磕,如今有了此契機,此刻動兵當真是在合適不過。

“正月十八……”劉備想到耿紀等人與他約定的時間,看著劉毅等人到:“江東那邊……”

“可只調襄陽兵馬,另外命關平率軍自上庸出兵,走筑陽攻入南陽,荊州之兵,不可輕動。”法正笑道:“在下前去遊說孫權,那孫權見我軍防備謹慎,自然不敢貿然來攻。”

如今的荊州,江夏那邊,文聘死死的守著各處港口,江東水軍想過來可不容易,陸路方面,趙雲鎮(zhèn)守長沙,陸地戰(zhàn)爭,就算兵少,江東軍中恐怕也沒幾個人是趙雲的對手,孫權只能北進!

“善!”劉備拍了拍桌案,拍板定下,眼下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必須在約定之日之前做好準備而後發(fā)兵北上,若南陽也能收入囊中的話,許昌、洛陽再到關中,就都在劉備的進攻範圍之內了,最重要的是,南陽還容易守!

當下,劉備命人火速趕至江上庸,傳令關平出兵,同時法正再度出使東吳,準備促成聯(lián)手對付曹操之事。

第八十二章 細作第四十一章 劉備的驚訝第二十七章 勝利第一百一十七章 奇想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遲暮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第三百二十三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鄴城外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敗的刺殺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牆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船第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錦囊第三百八十四章 旅途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真土豪第三百九十章 沒錢了第六十六章 被圍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六百零三章 塞上風光第四百二十一章 兵臨第六十七章 你的頭頂有點兒綠第一百一十四章 贈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私宴第二百四十六章 完工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zhàn)開幕第二百零二章 對問第二百四十章 完美級驛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煉獄第二百三十三章 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路遇大將第五百七十五章 衣錦還鄉(xiāng)第五百五十四章 囂張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二百七十六章 圍而不攻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七十五章 個人問題第五百四十二章 急詔第二百一十四章 功臣之論第五百三十四章 父與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第五十八章 過去第二百零三章 伐蜀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完美村落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名將之死第九十四章 意外出現的屬性第四百四十二章 蠻族來襲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三百五十六章 契機第八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一十四章 功臣之論第四百一十八章 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物是人非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zhàn)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蠻族來襲第六十章 香飄十里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原戰(zhàn)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想要奪權第三百三十章 奔波第五百一十四章 張飛叫陣第二百四十八章 坐鎮(zhèn)漢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奪關第五百二十一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要有儀式感第五百八十九章 戰(zhàn)神祠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馬懿的決定第四百三十章 離間第四百零九章 見聞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五百一十三章 關中之爭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二百四十章 完美級驛道一百九十二章 新任務第二百五十九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士氣如虹第四百八十二章 朝廷相招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四百三十三章 戟不是如此用的第五百二十章 大潰敗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七十四章 劉毅教學第二百三十五章 抵達第四百四十章 兵發(fā)雲南第五百一十八章 平定河洛第三百零六章 震驚第四百一十二章 先下一城第二十章 進賊窩第五十一章 江風晚景第四百四十章 兵發(fā)雲南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二百一十四章 功臣之論第一百六十章 輕取武陵第二十六章 出謀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人
第八十二章 細作第四十一章 劉備的驚訝第二十七章 勝利第一百一十七章 奇想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遲暮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第三百二十三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鄴城外第五百六十九章 失敗的刺殺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牆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船第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錦囊第三百八十四章 旅途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真土豪第三百九十章 沒錢了第六十六章 被圍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六百零三章 塞上風光第四百二十一章 兵臨第六十七章 你的頭頂有點兒綠第一百一十四章 贈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私宴第二百四十六章 完工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zhàn)開幕第二百零二章 對問第二百四十章 完美級驛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煉獄第二百三十三章 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路遇大將第五百七十五章 衣錦還鄉(xiāng)第五百五十四章 囂張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二百七十六章 圍而不攻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七十五章 個人問題第五百四十二章 急詔第二百一十四章 功臣之論第五百三十四章 父與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第五十八章 過去第二百零三章 伐蜀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完美村落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名將之死第九十四章 意外出現的屬性第四百四十二章 蠻族來襲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三百五十六章 契機第八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一十四章 功臣之論第四百一十八章 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物是人非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zhàn)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蠻族來襲第六十章 香飄十里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原戰(zhàn)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想要奪權第三百三十章 奔波第五百一十四章 張飛叫陣第二百四十八章 坐鎮(zhèn)漢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奪關第五百二十一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要有儀式感第五百八十九章 戰(zhàn)神祠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馬懿的決定第四百三十章 離間第四百零九章 見聞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五百一十三章 關中之爭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第五百四十六章 孫權稱帝第二百四十章 完美級驛道一百九十二章 新任務第二百五十九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士氣如虹第四百八十二章 朝廷相招第五百四十四章 劉備駕崩第四百三十三章 戟不是如此用的第五百二十章 大潰敗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七十四章 劉毅教學第二百三十五章 抵達第四百四十章 兵發(fā)雲南第五百一十八章 平定河洛第三百零六章 震驚第四百一十二章 先下一城第二十章 進賊窩第五十一章 江風晚景第四百四十章 兵發(fā)雲南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二百一十四章 功臣之論第一百六十章 輕取武陵第二十六章 出謀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吴忠市| 鲜城| 东港市| 定远县| 鹤岗市| 三穗县| 永顺县| 绥中县| 阿拉善左旗| 涡阳县| 海南省| 特克斯县| 原阳县| 霸州市| 乌拉特中旗| 龙泉市| 和政县| 宁武县| 新营市| 文山县| 馆陶县| 北京市| 新民市| 合肥市| 罗城| 平谷区| 通城县| 宝兴县| 永康市| 两当县| 都兰县| 唐海县| 隆尧县| 崇义县| 宜黄县| 晋州市| 交口县| 江源县| 公安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