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7章 憲兵

所謂的憲兵,其含義爲“軍事警察”,其職責並非與敵作戰,而是維繫軍紀、處理軍隊中的各種刑事事件、戍守首都、防衛重要軍事處所及政府機關,押送軍事物資,審訊戰俘等諸事。

當然,這是後世之中關於憲兵職責的解釋。在張允文看來,憲兵也當是如此。

可是如今李世民爲憲兵定義的三種職能,卻是有一個輔助戰鬥,想必是因爲偵察營的關係。李世民也許想讓這憲兵在在爲大軍做偵察指引的時候,還負責監督大軍軍紀情況。

若是在加上特種作戰這項任務,那整個憲兵營在作戰時便會有三樣任務了。這對於張允文來說,這些任務似乎有些繁雜了,會妨礙偵察兵們很好的去執行偵察任務。這可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所以,張允文上前一步,俯身拜道:“陛下,臣以爲,憲兵營職責過大,請削去其中輔助戰鬥一職。憲兵所司,非與敵戰鬥,乃是專管軍中風紀,守衛皇城等職責,若是責權過大,一旦驕縱,如何收場!”

聽了張允文的話李世民反倒是笑了一下:“允文啊,難道你連這個把握都沒有?”

“呃,把握倒是有,可是微臣擔心,一旦……”

“好了!”張允文的話尚未說完,便被李世民打斷,“此事容後再議,暫且先處理南北衙之事!”

張允文頓時不再說話,卻是有些疑惑的看著李世民。

待這邊南北衙之事處理完畢,李世民便向衆人道:“呵呵,衆卿家,明日這任命之事朕便會在朝堂之上宣佈,屆時各位愛卿做好準備就任啊!”

衆人頓時抱拳道:“喏!”

眼見著事情已經處理完畢,張允文卻是磨磨蹭蹭的站著不走,那尉遲恭看了張允文一眼,便當先離開。

“允文啊,你留下來,可是有話對朕說?”李世民看著殿中對張允文笑道。

張允文抱拳道:“正是剛纔關於憲兵營之事!”

李世民聞言,笑容頓時有些淡了,看著張允文,說道:“允文啊,你跟我走走!“說著,便邁開步子,慢慢往外走去。

張允文見狀,連忙跟上。

一路上,李世民沒有開口說話,只是默默的行走在曲曲折折的迴廊之上。張允文見李世民如此也不好開口。二人就這樣沉默的走著。

一直到了一處花園,李世民終於開口道:“唔,允文啊,你剛纔說有話要對朕講麼?,現在怎的不說了?”

張允文頓時大汗,原來李世民在等著自己說話呢!當下說道:“微臣還是以爲這憲兵營之事需要斟酌一下!”

李世民笑道:“我知允文之意,允文是害怕這支組建的憲兵營權力過大,從而惹起重重弊端是不是?”

張允文點點頭:“憲兵用於作戰,便與普通士兵無疑,然而他們還可以隨時隨地逮捕軍中士卒官吏,此等權力若是不加約束,後果叵測啊!”

李世民卻道:“朕知道這一點,然而朕的意思是留在這憲兵營屯於北門,若朕有所需,也可以驅策之!”

張允文心頭一凜,李世民的意思是想讓這支部隊作爲其私兵,這纔給予它這般大的權力。

李世民轉過頭,望著滿園郁郁青青的草木,口中說道:“這屯營兵自當年太上皇晉陽起兵,便一直跟隨太上皇與朕。其間,歷經大小戰役無數,損失慘重,待四海昇平之時,不足三萬人。太上皇賜予其名,曰‘元戎禁軍’,到朕即位之後,便改其爲屯營兵,軍中父子相承至今。可以說,這支屯營兵乃是最爲忠於我李唐皇室之軍。而偵察營,朕於武德四年於洛陽組建,由你,張允文一手帶領其成長至今,其戰功累累,裝備之精良,人員之優秀,堪稱是諸軍之冠。這支軍隊一直由你掌管著,朕倒是放心!”

說道這裡,李世民停了下來,目光盯著張允文。

張允文下意識的想躲閃這目光,然而卻是感覺怎麼也躲不掉。

“朕之所以進行軍改,除了允文你所說的這土地兼併,府兵兵員將在百年之後枯竭這個問題之外,還有就是朕想組建一支精銳之軍,以供驅策。恰巧允文便提出了這憲兵營的建議,朕便將屯營兵與偵察營合爲一處,組建了這憲兵營!允文認爲的不妥,在朕看來,不過是細枝末節罷了!”李世民終於緩緩的說出這番話來。

張允文看著李世民的臉色,心頭卻是沉吟良久,方纔說道:“陛下,若是陛下欲組建衛軍,以屯營兵即可,何故在搭上偵察營?若是陛下覺得這屯營兵戰力不足偵察營,大可按照偵察營的訓練方式來進行訓練,終會彌補這等不足!偵察營發揮作用之地,乃是在戰場之上,並不是在這皇城之中啊!”

聽了這話,李世民臉色頓時有些難看起來:“那依你看來,朕欲組建這精銳之軍,乃是不當?”

既然已經說出了口,張允文就乾脆直說到底:“微臣非是以爲陛下欲籌此精銳之軍不對,乃是陛下以憲兵爲私軍不對!憲兵,國家之器也,所司之責,責任重大,豈可與私軍混一?陛下以國器而作私用,這便是不對!”

“放肆!”李世民不由微微怒道,“朕乃一國之君,組建部隊而爲己用,又有何不妥?”

“陛下若是隱私而廢公,因個人之慾而損國家之利,便是不對,非明君之所爲!”張允文也是微微提高聲音說道。

眼見李世民就要火冒三丈,張允文恐其一把火燒著自己,趕緊說道:“微臣建議陛下於屯營兵與偵察營中拔選百名精銳之士,號爲‘百騎’,平素任衛戍之責,如同陛下親衛一般。另於屯營兵中拔選銳士若干,號爲‘飛騎’,屬陛下直接統轄。微臣願意幫助陛下一手訓練成軍!”

聽了張允文這建議,李世民的火氣倒是消了不少,不過臉色仍舊有些難看:“那憲兵又該如何?”

“以屯營兵剩餘士卒爲基幹,於北衙之中招募銳士,組建而成!”張允文思忖片刻,便回答道。

“哦,那朕且問你,你這偵察營又做何用?”李世民再次問道,此時他的怒氣已經漸漸消了。畢竟張允文剛纔所說的幾點,皆是爲他考慮的。

張允文答道:“一分爲三,分屬南北衙與憲兵營!”

聽得這個答案,李世民反倒是皺起眉頭來:“如此精銳,拆分下來豈不可惜?”

張允文道:“這偵察營本就適應小股作戰,大規模作戰反而幫不上忙,不若拆分於各處,輔助禁軍、邊軍作戰!另外於北衙之中設立一兵營,專門訓練偵察兵,將每年選拔上來的新兵放入其中訓練,訓練完畢之後,在分入諸軍。陛下以爲如何?”

李世民點點頭:“如此也好,把握住了偵察兵之源頭! ”說罷,又哈哈一笑,“允文你忠稟耿直,敢於直諫,對於這個,朕倒是欣慰不已啊!如今偵察營將分,你就兼領著這憲兵營吧,等那個新兵訓練營地建立起來,再管著訓練之事!”

一聽到這個,張允文臉色一白,趕忙說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微臣已經身兼數職,實在是忙不過來,若是在……”

李世民打斷他的話:“那就把那個裝備院的職位給辭了!對了,你還兼著軍事學院和調查院的差事吧,這兩個職位還是先兼著吧,如今你的工作重點便是抓這憲兵營的建設和偵察兵新兵營的建設。希望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成效來。哦,你不是說要將偵察營分了麼?你準備如何處置這事?”

張允文沉默片刻,卻是說道:“這個微臣需要好好考慮一下,而且還要徵求一下偵察營中幾位軍官的意見!”

李世民點點頭:“好吧,儘快完成此事!”

張允文趕緊抱拳道:“喏!”

這時候,張允文忽然想起自己來皇宮的初衷可是爲了提醒李世民答應過自己的賜婚,想不到竟然剛好碰著了這件大事,差點將這事給忘了。

當下小心的說道:“呃,陛下,你曾經答應過微臣一件事,不知您是否還能記起?”

李世民一臉疑惑的看著張允文:“哦?什麼事?朕什麼時候答應過你的事?”

張允文心頭一涼,該不會是李世民想不認賬了吧!呃,自己還是多提醒一下爲好。於是說道:“呃,陛下,去年臘月的時候,微臣前往太原,您不是說了麼?只要能將太原王家分成兩家,那你就賜婚於微臣!”

李世民猛的拍拍腦袋 :“哦,原來是爲這事啊!”說著似笑非笑的看著張允文,“怎麼,剛生了兒子就忍不住了?”

張允文頓時尷尬的笑了一聲:“啊,這不是那王家的那位老爺子在催了麼?”

李世民聞言,哈哈一笑:“好!你完成這偵察營之事那日,那朕便當朝賜婚於你之時!”

張允文大喜,拜謝道:“多謝陛下!微臣定當早日完成此事!”說著心頭加上一句:爭取早日成親!

李世民揮揮手,卻是示意張允文不要多禮:“朕答應你是事,定會做到,允文你不要擔心!”

眼見事情差不多完結了,張允文便躬身向李世民告辭。

李世民笑了笑,揮揮手:“快走吧,你的兒子,朕的外孫還等著你回家哄呢!”

張允文再次行了一禮,慢慢離開。

在他身後,李世民望著張允文離開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來。

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39章 斷腿第50章 再回長安第9章 裝神弄鬼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79章 收買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71章 張亮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11章 兵鋒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97章 貞觀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502章 半日閒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158章 三而竭第167章 判決第160章 退敵第222章 罷兵第110章 比試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46章 出發第481章 親人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312章 態度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66章 五隴阪第142章 詩會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章 張文濟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482章 妖僧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67章 初戰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271章 軍議第125章 狼羣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2章 蘇聯教官第302章 憤怒第160章 退敵第486章 身世第58章 東宮動作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318章 聚散第103章 羅成第311章 庭爭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4章 洛陽城降第195章 出征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89章 除根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55章 敗露第315章 得子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173章 出發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36章 手雷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83章 告密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109章 押注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16章 襲擾糧道
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39章 斷腿第50章 再回長安第9章 裝神弄鬼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79章 收買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71章 張亮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11章 兵鋒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97章 貞觀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502章 半日閒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158章 三而竭第167章 判決第160章 退敵第222章 罷兵第110章 比試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46章 出發第481章 親人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312章 態度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66章 五隴阪第142章 詩會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章 張文濟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482章 妖僧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67章 初戰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271章 軍議第125章 狼羣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2章 蘇聯教官第302章 憤怒第160章 退敵第486章 身世第58章 東宮動作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318章 聚散第103章 羅成第311章 庭爭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4章 洛陽城降第195章 出征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89章 除根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55章 敗露第315章 得子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173章 出發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36章 手雷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83章 告密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109章 押注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16章 襲擾糧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临洮县| 兴和县| 台南市| 胶南市| 桐柏县| 夏邑县| 南康市| 成武县| 丽水市| 义乌市| 天台县| 疏勒县| 合水县| 个旧市| 卢湾区| 鄂托克旗| 股票| 红原县| 赤水市| 溧水县| 正阳县| 蛟河市| 营山县| 丰城市| 尚志市| 内乡县| 淳化县| 齐齐哈尔市| 迭部县| 玉溪市| 包头市| 叙永县| 商洛市| 阜新| 含山县| 嘉鱼县| 博兴县| 宜都市| 鹤壁市| 富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