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5章 出征

大唐貞觀三年五月二十一,李世民以突厥既已上表,又復助樑師都爲由,下令討伐突厥。李靖被任命爲行軍大總管,下轄三大行軍總管及北境各地兵馬,統籌全局,負責對突厥作戰。

五月二十二,參加戰爭的大唐將領手拿李世民頒發的魚符、兵部的文書,帶著親兵離開長安,到關中、河東兩道諸折衝府徵集府兵。

根據李靖的命令,將軍們必須在六月初十之前到達領兵到達指定的地點,主要是雲州和朔縣二地。

而張允文則沒有和這些將軍們一起出發,他自己掌管這一個營,一個軍事學院,兩方加起來都快一萬人馬了。張允文帶著二千五百偵察營士卒和四百多炮兵再加上一千輜重兵,在五月二十八這天也從長安北面的重玄門出發浩浩蕩蕩的往北而去。\

這支四千人的隊伍大部分由騎兵組成,偵察營在前,炮兵在中,輜重兵趕著騾馬拉著的大車跟在隊伍最後面慢慢的前行。

回過頭來望著長安,張允文心中忽然生出一種莫名的感覺。想起昨夜和二位嬌妻的纏綿,眼前似乎又出現了她們帶著幽怨的眼神。

搖搖頭,將一些此時不該有情緒甩出腦海,眼睛看著身旁往來的士卒,目光倏然凌厲起來。

“兄弟們,加把勁爭取早日到達朔縣!”張允文對著人流大吼一聲,下面立刻響起一片迴應聲。

張允文帶著親兵在隊伍前面走著,李揚和其他幾名中級官員跟在他的身邊。還有一些軍官不停的在隊伍前後穿梭,查看隊伍情況。\

這行軍過程卻是有些單調無聊。騎兵還好,至少有代步工具,可是那輜重兵則是靠兩條腿行走,慢慢落在後面。張允文又不願拋開輜重兵帶著騎兵先行前進,所以行軍速度不快。

“兄弟們,咱們唱支歌!”張允文此言一落,士卒們頓時轟然響應。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由偵察營開始,再到炮兵,歌聲漸漸響起。而那些輜重兵乃是折衝府的府兵,沒有學過這首歌,所以只得豎起耳朵聽前面的士卒放聲大唱,但是,隨著這激昂的旋律響起,他們只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勁,每一步走下去,似乎有更有力了。

沿著官道趕了一天的路,張允文估摸著至少也走了個百里,終於在一處溪水邊紮下營來。\中午的時候只啃了兩張煎熟的大餅,喝了兩口清水,勉強的填了一下肚子。而駐紮在溪水邊之後,立刻就有偵察營士卒手持鋼弩在附近的林子裡晃盪,在溪水裡摸魚。見到這種情況,張允文也不阻止,任由士卒去折騰。

於是,當日的晚飯衆士卒除了隨身攜帶的肉乾,還有新鮮的肉湯和魚湯。

就這樣白日行軍,夜裡紮營,一直走了將近十日,終於到達朔州城外。此時朔州城外已經是營帳連天了,陸續到達的大軍足有三萬人之多。帶著幾名軍官轉了一圈,張允文終於在一個斜坡上發現了可紮營之處。

若論紮營之處,此處斜坡的位置並不好,不僅離水源較遠,而且坡度較陡,十分不便。然而整個朔州城外的已經駐紮滿了大軍,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地方了。\

命令李揚和張亮的義子張混負責安排紮營事宜,張允文帶著兩名親兵前往朔州城中,去拜見行軍大總管李靖。

此時的朔州城已經完全處於軍事管制之中。在城頭上可見腰懸橫刀,手持長槊的軍士來回巡邏。大街上也看見一隊隊彪悍的士卒往來穿梭,將整個朔州城分割成一塊塊片區,片區之內的人不得相互往來。自太陽落山之時便開始宵禁,任何非軍事人員不得出現在大街上,否則一律格殺。

出示了腰牌和軍令,張允文順利的進入朔州城中。在向巡邏的士卒打聽清楚李靖的大帳所在後,便快速來到李靖的大帳。

所謂的大帳,不過是指揮部的代稱,設在一家三進三出的大院落內。\破敗斑駁的圍牆,破舊的大門,顯得如此的不起眼。

進入院中,在大廳裡見到了李靖。

此時李靖正揹負雙手望著牆上的地圖,一言不發。另外幾名將領站在他身後,鬱悶的相互瞪眼。

張允文見狀,不由輕輕咳了一聲。

李靖轉過身,看見張允文,面無表情的點點頭,示意他隨便坐下,然後又轉過身去看那地圖。這時候張允文終於感覺到了那幾名將領爲何鬱悶了。

端起茶水,真要喝上兩口,忽然想起這茶水可能被其他人喝過,又放下茶碗,看著對面的幾名將領。這幾名將領張允文並不熟悉,想必是常年駐守在地方上的武將。因爲不熟悉,張允文也就沒有上前和他們搭話。

等了半會兒,李靖轉過身,坐在一張胡凳上,向在場的幾位將領道:“呵呵,讓諸位久等了!是老夫的不是!”

衆將官同時抱拳道:“末將不敢!”

李靖笑了笑,然後岔開話題道:“諸位是最近幾日剛到朔州,若有什麼事和不瞭解的情況,現在儘管對老夫說說!老夫爲你們答疑解惑!”

那幾名將領互相看了一眼,一人站起身來說道:“末將請問大將軍,我軍是否集結完畢?何時可與突厥大戰?”

李靖撫須道:“剛纔允文一到,那大軍便已集結完畢。\至於何時對突厥作戰,到時候老夫自會通知你們的!”

聽到這個回答,幾名將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頓時不言。

李靖見狀,也不說話,端起一杯茶水,慢悠悠的喝了起來。\

張允文一看那杯茶,正是自己剛纔想喝的那杯,頓時慶幸自己沒喝。

幾名將領看到李靖的這般樣子,同時起身一揖道:“大將軍,既然沒有其他的事,那末將幾人,先行告退!”

待那幾人離開大廳,張允文這才咳了一聲,然後說道:“大將軍,末將今日已到,不知大將軍有何吩咐?”

李靖放下茶杯笑道:“老夫倒是沒什麼吩咐!不過既然偵察營和炮兵已經到達,那就按允文當初的建議,先分了偵察營,然後在將炮兵直接置於老夫的管轄之下!允文以爲如何啊?”

張允文頓時感到一陣悲哀,自己好像是一個專門負責運兵的將軍了。\雖是如此,但口中卻說道:“但憑大將軍安排!”

李靖看到張允文略帶委屈的表情,不由“哈哈”大笑兩聲,起身站在地圖前,對張允文道:“允文啊,你曾說過你想以少量精銳出奇兵直奔突厥牙帳,你且過來看看,從朔州道突厥牙帳這邊,繞不過一個定襄城,你且說說,你要如何奔襲突厥牙帳?”

張允文看那張巨大的地圖,上面用簡易的圖標描繪著河東道北部一直到漠北廣大地區的山川、河流、平原和城鎮。而在朔州到突厥牙帳之間,定襄城橫亙其間。

霎時間,張允文的目光集中在定襄城上。

此時的定襄城正被突厥人佔領,駐紮有超過兩萬餘的守軍。定襄城位於朔州西北面,扼守河東門戶雁門關,原爲大隋城池。\隋末之時,突厥頡利可汗趁中原大亂,領兵襲取定襄城,並遷牙帳於定襄城西北。

如是想要奔襲突厥牙帳,必須拔除定襄城。這是張允文看了這地圖之後得出的結論。

“看來允文已經心有計劃了!”看著張允文的表情,李靖笑著說道。

張允文沉默片刻,卻是搖搖頭:“除非攻下定襄城,不然根本沒辦法奇襲突厥牙帳!”

李靖點點頭:“所以,老夫準備在未來三月內攻取定襄城!”

張允文聞言,頓時抱拳道:“末將願憑大將軍安排!”

李靖笑道:“安排倒是說不上,就是每日勤加操練,靜等機會而已!”

張允文頓時道:“什麼機會?”

“取惡陽嶺的機會!”

惡陽嶺位於定襄城南邊,站在嶺上,可遙遙望見定襄城。\若是取了惡陽嶺,則取定襄城只在朝夕。但是,惡陽嶺上駐兵萬餘,憑著地勢,依險而守,則可擋數倍敵人。

張允文聽完李靖的話,頓知他心中已有計劃,當下不再言語,而是重重的點了一下頭。

“對了,允文,雖然炮兵已到,但還是先由你管著吧!老夫對於這種炮兵的運用尚缺乏經驗,允文若有閒暇,倒可以過來指點一下老夫!”李靖看著張允文,實話實說。

張允文連忙道:“大將軍客氣了!什麼指點不指點的,大家是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呵呵!”李靖非常和藹的撫須笑著,看著張允文的目光,充滿了讚許。

於是,張允文當場便給李靖上了第一課——炮兵的作用。

“炮兵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下面三個方面:第一,大量殺傷敵軍有生力量,轟塌敵軍工事。第二,火炮產生的巨大爆炸聲和沖天的火焰,可以使敵軍膽戰心寒,士氣盡失。第三,火炮可以提供火力封鎖、火力壓制等手段,掩護我騎兵步卒。”

張允文在那邊慢慢的詳細的講解,李靖不時點頭,看著張允文的目光越來越讚許了。

“其實火炮在騎兵對決的時候,作用不大!騎兵衝鋒,呼吸可至,到時候決定勝負的,還是騎兵步卒!”在講解完火炮的作用之後,張允文又結合突厥的特點,講解火炮的用法。

不知不覺之間,張允文已經講解了一個時辰,眼見日頭將落,這才意猶未盡的收了聲,向李靖一揖,告辭離去。

只留下李靖目光迷離的盯著地圖,彷彿在回想張允文講解的內容。

(今日跑了一天,幫幾個同學打印論文。晚上又爲一名回學校的兄弟接風,喝了點酒,腦袋暈暈乎乎的!實在不爽啊!)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266章 局勢第54章 挑釁第238章 驛站內第125章 狼羣第488章 楚綜第455章 春雪第54章 挑釁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264章 出征第133章 安置第84章 埋伏第313章 定局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155章 突利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144章 歲末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276章 馳援第271章 軍議第105章 說情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52章 上門說親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123章 朝議第144章 歲末第67章 初戰第78章 開門揖刺第282章 城降第291章 引誘第458章 東都牧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458章 東都牧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146章 正月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9章 裝神弄鬼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50章 再回長安第304章 玩具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74章 李淵到來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76章 馳援第228章 廷論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311章 庭爭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39章 斷腿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30章 歸附第186章 世家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482章 妖僧第142章 詩會第226章 獻舞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302章 憤怒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09章 入城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5章 袁天罡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29章 遷移第196章 僵持第495章 前程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301章 斷足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224章 歸程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165章 構陷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288章 密談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501章 清剿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24章 洛陽城降
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266章 局勢第54章 挑釁第238章 驛站內第125章 狼羣第488章 楚綜第455章 春雪第54章 挑釁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264章 出征第133章 安置第84章 埋伏第313章 定局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155章 突利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144章 歲末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276章 馳援第271章 軍議第105章 說情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52章 上門說親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123章 朝議第144章 歲末第67章 初戰第78章 開門揖刺第282章 城降第291章 引誘第458章 東都牧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458章 東都牧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146章 正月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9章 裝神弄鬼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50章 再回長安第304章 玩具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74章 李淵到來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76章 馳援第228章 廷論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311章 庭爭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39章 斷腿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30章 歸附第186章 世家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482章 妖僧第142章 詩會第226章 獻舞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302章 憤怒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09章 入城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5章 袁天罡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29章 遷移第196章 僵持第495章 前程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301章 斷足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224章 歸程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165章 構陷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288章 密談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501章 清剿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24章 洛陽城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淄博市| 夹江县| 阿拉尔市| 布尔津县| 越西县| 肇源县| 沧州市| 翁牛特旗| 高陵县| 土默特右旗| 二连浩特市| 玛多县| 东海县| 株洲市| 宜川县| 五大连池市| 勐海县| 深州市| 德安县| 县级市| 洱源县| 沿河| 伊金霍洛旗| 江源县| 兴业县| 邻水| 怀柔区| 绥宁县| 汉川市| 东乡县| 三明市| 广灵县| 正蓝旗| 五台县| 遵化市| 裕民县| 钟山县| 长岛县| 嫩江县|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