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2章 詩會

張允文又開始去朝會了。雖然他極力不想去,而是想多多呆在牀上睡懶覺,可是,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

雖說是上朝,可張允文還是靠著柱子,默默的看著前面那名武將的後腦勺走神,心思也不知飄到哪裡去了!

本想這樣一直當根柱子直到散朝,忽然一陣大聲訓斥之聲將他驚醒。轉過頭,只見李世民站起身來,面色陰沉的在龍椅前來回走動。而大殿中,一份奏章扔在地上,一名年紀約莫三十多歲,身穿一襲儒袍,作儒生打扮的人站在大殿中,垂著頭,默默不語。

“趙德言,你倒是跟朕說說,你不是口口聲聲說朝中有佞臣,如今這大殿上,你將佞臣指給朕看!”李世民的語氣中帶著一股強烈的不滿。想來也是,身爲皇帝,卻被人說成自己身邊有佞臣,這分明是在說皇帝有眼無珠嘛!

不過張允文一聽到趙德言這個名字時,卻感到一絲熟悉。他記憶中的《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書記載的都是比較出名的歷史人物,。而對趙德言這名字感到一絲熟悉,說明他也曾載入史冊。不過張允文卻是有些回憶不起這趙德言到底幹了什麼事,當下只好豎起耳朵,仔細聽著大殿中這人的回話。

“啓稟陛下,小民居於草澤之間,不能知曉娜佞人是誰。願陛下與羣臣言,或以陽怒試之,執理不屈者,是爲直臣;畏威順旨者,是爲佞臣!”這趙德言彷彿沒有體會到李世民的怒氣,還在那裡出著餿主意。

李世民看著面前的儒生和地上的奏章,,沉默片刻,眼睛卻在朝臣之中掃了一遍。

張允文分明的看見一道尖利如刀的目光落在幾名老臣身上。這幾名老臣像裴寂蕭瑀封德彝等人都是武德年間的朝廷重臣,而如今,他們中的一些人賦閒的賦閒,不賦閒的也漸漸離開中樞,掌管一些無足輕重的部門。在張允文看來,這是武德老臣漸漸退出朝廷的信號。

可是如今,這名叫做趙德言的儒生卻是一封奏章直達天聽,說是朝中有佞臣,這難道是那些武德老臣對長孫無忌、房玄齡等貞觀新寵的一次打壓?

這時候大殿裡響起李世民低沉的聲音:“君,源也;臣,流也。濁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也。君自爲詐,何以責臣下之直?朕方以誠治天下,見前世帝王好以權譎小術接其臣下者,常竊恥之。卿策雖善,朕不取也!”

聽得此言,滿堂羣臣頓時高呼:“我皇英明!”

而那趙德言也跟著跪在大殿之上,高呼:“我皇英明!”

待衆人行禮完畢,李世民臉上已經掛起笑容。他輕聲道:“趙卿,朕雖未採納卿之策,但卿之名朕已記下!若是今年能高中,朕當親自賜官!”

那趙德言頓時大喜,當下再次拜倒。

經過這一首插曲,朝會便已經接近尾聲。本以爲唐儉會在朝會上提出自己的婚姻之事,卻不料唐儉一直閉目站著不動,絲毫沒有上奏的意向。張允文這才放下心來。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張允文每日在朝會、大**事學院、調查院之間奔跑,至於偵察營,偶爾去上一次就行了,畢竟自己會的戰術動作及思想,差不多都教給李揚他們了。

轉眼之間,十月份就這樣過去了。寒風的呼嘯中,長安的冬天到來了。

當長安城裡紛紛揚揚的撒起第一場雪時,兩位意想不到的人聯袂找上了張允文。

“嗯,支柔、汝南,你們怎麼會在一起,還同時來找我?”

好不容易下了朝會,張允文頂著風雪來到天然居,直上三樓,找了個臨窗的位置,一邊喝著熱酒,一邊看著外面紛紛揚揚落下的雪花。

這時候,身穿一襲白色皮裘,戴著鵝黃色氈帽,圍著白色毛絨圍脖的李宇和身穿紅色皮裘的,蹬著一雙紅色長筒皮靴的支柔二人來到天然居,直上三樓,找到了正在喝酒的張允文。

“怎麼,我和宇妹妹就來不得?”支柔拉著李宇坐下,然後拿起放在火爐上的酒壺,姿勢優美的倒了兩盅,一盅遞給李宇,一盅自己喝。

“張大哥倒是會享福,這大雪天便躲在這兒喝酒,又暖身子,又可以看雪景!”支柔喝下一口熱酒,雪白的面頰上頓時飛起一道紅暈,顯得嬌麗動人。

李宇也輕輕的抿了一口熱酒啊,滿是笑意的看著張允文。

“允文哥哥,下午父皇準備在麟德殿外開一次詩會,你要不要參加啊?”李宇嬌聲的問道。

張允文搖搖頭:“詩會那東西是文人玩的,可不適合我這種武夫!”

李宇卻道:“什麼武夫不武夫的,前些日子允文哥哥的那首《長安古意》可是震驚了整個文壇,像虞世南、褚世良等人都說允文哥哥的這首詩,雖不合齊樑漢魏之風,卻是出口七言,文字古拙,讀起來古韻悠然!現在許多的仕子大臣都在模仿允文哥哥的七言詩呢!”

張允文不由一愣,難道我還會推動初唐詩歌的發展?

李宇的開始忸怩起來:“再說人家也想去!”

張允文頓時啞然。再看看支柔,只是一個勁的喝酒,對於這事一點也不關心。雖然她能說漢話,但是對於詩歌之類的文學的理解,卻還是差了些,所以也就沒什麼興趣參加那詩會。恐怕更多的興趣還是有人陪著看熱鬧吧!

“好吧,既然汝南妹子你想去瞧瞧,那我也去便是,算是陪你去的!嗯,支柔你去不去啊?”張允文回答完之後,側過頭問支柔。

支柔白了他一眼:“你們都去,我幹嘛不去,就算是去瞧瞧熱鬧也好!另外,別支柔支柔的叫,聽著生分得緊,不如你也叫我妹子吧!”

張允文一笑:“好嘞,支柔妹子!”

中午就在天然居用飯,張允文親自下廚,炒了一個東坡肉,煮了一條糖醋魚,另外讓廚子置辦了一桌子才,招呼楊常過來,幾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邊吃飯。

本來楊常還以自己身份低微爲由,不和李宇支柔同桌吃飯,可是張允文一盯他:“老楊你什麼時候這麼客氣了?老子也是從三品的將軍,怎麼和我同桌吃飯時不說身份低微?”

楊常頓時有些尷尬,這時李宇又道:“楊大哥,我可記得你!武德七年的時候,父皇舉事,你手持一柄陌刀守在王府大門邊,來來往往的行人無不繞著走,那時候我就聽母后說楊大哥真乃是一員虎將,今日怎做女兒狀!”

於是,楊常一屁股坐下來,放開心懷和張允文他們一起大吃大喝。

顯然,沒有吃過東坡肉和糖醋魚的三人對這種味道十分買賬,沒多久,兩盤菜就吃完了。末了,李宇還感嘆道:“世人皆以吃牛羊肉爲貴,豬肉爲賤,想不到這豬肉也是這般好吃!”

“嗯嗯,我還從來沒有吃過這種又甜又酸的菜呢!”支柔跟著說道。

待衆人用過飯,只見外面的雪已經停了下來,整個長安城內一片銀裝素裹。站在窗邊望了一會兒雪景,然後下到二樓,和李宇支柔玩起了猜謎遊戲。當然,謎面就是那些包間外的謎語和詩詞上句。

“是陛下讓我去的吧!”張允文將一張寫著謎面的紙揉成一團,扔到一旁,輕聲的問道。

“嗯,父皇說允文哥哥你最怕麻煩,若是不叫你,你絕對不會去參加詩會,所以讓我來找你,順便出來散散心。結果路上遇見柔姐姐,所以一起來了!”少女毫無心機,在張允文面前,問什麼說什麼。

張允文當即輕嘆一聲:“你父皇既然知道我怕麻煩,爲什麼還要來找我去參加那詩會,真是的!”雖是如此,但還是起身道,“走,我們去參加那勞什子詩會去!”

出了天然居,三人往皇城方向走去。

雖然飄了一上午的雪,可是中午放晴,那雪並沒有積起來。道路之上,除了沒人走的地方積了一點雪之外,其餘地方只有混合著黑泥的冰渣子。不過在樹冠上倒積了不少的雪。時常可以看見一羣小孩子站在樹下,死命的搖晃著樹幹,然後趁樹冠上的積雪還沒有落下時猛的跑開,便只看見雪花紛紛從樹葉間灑落。

“今年的大雪可比往年早上半個多月啊!”李宇說道。

“是啊,也不知幽州那邊的族人情況如何了!”支柔話語中帶著濃濃的擔憂,“這大雪漫天的,不知要凍死多少牲口!”

張允文目光中精光一閃,卻是笑道:“支柔妹子不要擔心,戶部已經派人去處理此事了!相信結果會讓奚族滿意的!”

三人來到皇宮,直奔舉行詩會的奉化門。

奉化門北邊,那裡有一大塊空地,栽種有格式花草樹木,建有亭臺樓閣,還有一個大池子。在這裡舉行詩會,除了冷一點,其他的條件倒還不錯!

可惜的是,此時已然是冬季,這裡的草木凋零,樹枝光禿禿的,而雪又太少,沒能在禿禿是枝頭上堆疊起來。

到達這裡時,亭臺樓閣之上還沒有幾個人。張允文深感自己來早了。

正當張允文站在亭子裡,看到眼前的情形感嘆時,這天空中,竟然再次飄起了雪花,而這雪花竟然比上午的雪還要大得多,似乎是老天敞開了裝有雪的袋子,裡面的雪撲簌簌的直往下掉。

第61章 楊文幹反第2章 蘇聯教官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294章 分裂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83章 朝堂第124章 塞外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273章 釣魚第239章 槊戰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144章 歲末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147章 冠禮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36章 手雷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305章 軍訓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306章 夏令營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219章 蘇烈第394章 凌煙閣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16章 南北衙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86章 世家第223章 談判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130章 歸附第116章 安排第50章 再回長安第303章 擴編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94章 渭水之盟第501章 清剿第166章 風波第302章 憤怒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510章 十年第30章 住房問題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16章 襲擾糧道第297章 風疾第199章 漠北第434章 捕獵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180章 歸程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81章 密謀第84章 埋伏第159章 南遷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79章 收買第87章 復仇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142章 詩會第507章 大限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211章 兵鋒第495章 前程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199章 漠北第242章 狩獵第237章 燕王佑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131章 午餐第204章 定襄城第276章 馳援第72章 中毒第293章 許諾第289章 突破口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29章 開府天策第295章 遷居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456章 大勢第271章 軍議第463章 洛口倉第16章 襲擾糧道第292章 會面
第61章 楊文幹反第2章 蘇聯教官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294章 分裂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83章 朝堂第124章 塞外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273章 釣魚第239章 槊戰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144章 歲末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147章 冠禮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36章 手雷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305章 軍訓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306章 夏令營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219章 蘇烈第394章 凌煙閣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16章 南北衙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86章 世家第223章 談判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130章 歸附第116章 安排第50章 再回長安第303章 擴編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94章 渭水之盟第501章 清剿第166章 風波第302章 憤怒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510章 十年第30章 住房問題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16章 襲擾糧道第297章 風疾第199章 漠北第434章 捕獵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180章 歸程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81章 密謀第84章 埋伏第159章 南遷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79章 收買第87章 復仇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142章 詩會第507章 大限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211章 兵鋒第495章 前程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199章 漠北第242章 狩獵第237章 燕王佑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131章 午餐第204章 定襄城第276章 馳援第72章 中毒第293章 許諾第289章 突破口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29章 開府天策第295章 遷居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456章 大勢第271章 軍議第463章 洛口倉第16章 襲擾糧道第292章 會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南县| 牙克石市| 彭阳县| 广水市| 绩溪县| 金湖县| 荔波县| 汉中市| 哈尔滨市| 勐海县| 广灵县| 太仓市| 吉隆县| 崇义县| 鹤山市| 襄城县| 江城| 英山县| 花莲市| 商城县| 宜都市| 石柱| 如皋市| 佛山市| 张家港市| 凤山市| 老河口市| 台江县| 都匀市| 鲜城| 达孜县| 焦作市| 侯马市| 九江市| 常宁市| 青阳县| 南平市| 古丈县| 新安县| 娱乐| 左权县|